新型抗體藥物:中國生物藥產業的未來力量——價值、版圖與開發策略...

2020-11-24 生物谷


已上市的抗體藥物涉及到

腫瘤

、免疫相關疾病,另外還有神經、呼吸、代謝、骨疾病等眾多領域,為人類疾病的治療提供了豐富的產品和策略,顯現出了巨大的社會效益。2016年全球抗體藥物銷售額已經突破1000億美元(含Fc融合蛋白),在臨床及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目前人們通過對抗體藥物結構的改造,發展出了一些新的方向,如抗體偶聯物、雙特異性抗體、單域抗體(又稱

納米

抗體)等新型抗體,這種調整有助於改進標準結構抗體的一些固有缺陷,更好地滿足臨床用藥需求。新型抗體藥物代表抗體產業新的發展方向,是中國生物藥產業的未來力量。本文對其中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目前的總體情況進行綜述介紹。

1.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基本情況(1) 簡要介紹

雙特異性抗體(bispecific antibody, BsAb)是一類是採用抗體工程和基因工程技術構建的,可以同時特異性結合兩種抗原或兩個表位的抗體分子。主要的生產方法有三種,重組DNA方法、細胞雜交瘤技術、化學偶聯方法。其中以重組DNA方法最為常用。目前國際上已批准上市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有3個,分別是Catumaxomab、Blinatumomab、Emicizumab。如下表1:

表1 目前獲批上市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

(2) 雙抗藥物的分類

現階段通常把雙特異性抗體按結構大致分為兩類:IgG類結構和非IgG類結構。其中IgG類結構又可分為對稱(symmetric)和非對稱結構(asymmetric)兩類。結構如下圖1所示:

圖1 雙特異性抗體的多種結構設計

(3) 抗體技術平臺

與通常意義上的抗體分子不同,雙特異性抗體在自然狀態下並不存在,需要通過重組DNA或細胞融合技術人工製備實現。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究,目前已有多種不同的結構設計策略出現。具有代表性的雙特異性抗體技術平臺如下表2所列:

表2 雙特異性抗體技術平臺一覽

2.雙特異性抗體的應用價值

雙特異性抗體的應用價值是多方面的,目前主要關注其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同時雙特異性抗體已經在臨床

診斷

、醫學成像以及其他方面體現出巨大的潛力和重要價值。

(1) 同時阻斷兩個病理通路腫瘤

和一些複雜疾病由多方面原因引起,多個信號通路參與病理的發生發展,僅採用單靶向的治療往往作用有限。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同時阻斷兩個病理發生的通路,實現許多

單抗藥物

或聯合用藥不能兼備的疾病治療作用,發揮特殊的生物學功能,前景廣闊。另外,一些雙特異性抗體可以穿透血腦屏障,靶向作用於神經性疾病的病原發生中介。

(2) CAR-T應用

以T淋巴細胞為主要效應細胞的腫瘤免疫療法,如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是免疫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雙特異性抗體可將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重定向到腫瘤細胞。比如,用抗CD3抗體與腫瘤靶向抗體進行組合構建的雙特異性抗體可招募T細胞接近腫瘤細胞,產生導向性作用,介導T細胞殺傷。另外相比CAR-T而言,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又具有劑量可控、用藥周期靈活的優點,因此在

腫瘤

免疫治療領域的應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3) 檢測與診斷應用

雙特異性抗體可以被設計為一個特異性抗原和一個檢測相關部分,作為交聯劑使用。基於雙特異性抗體的免疫分析技術已經應用於肺結核、B型肝炎、非典型性肺炎的檢測。由於具有快速、簡潔、高靈敏的特點,雙特異性抗體正在被用來開發各種類型的

腫瘤

的檢測。而且也應用於免疫組化分析與放射免疫診斷,如圖2所示。與單特異性抗體相比,雙特異性抗體在簡化

診斷

試驗流程的同時能夠減少假陽性反應。

圖2 基於雙特異性抗體的免疫測定

(4) 運輸工具

雙特異性抗體還可以作為運輸工具,遞送藥物、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納米

顆粒等,在

腫瘤

位點富集藥物,是一種新型的

載體

工具。

3.國內外企業的開發布局

在雙抗的開發製備方面,關鍵是擁有自己的結構和製備技術平臺。業內有「單抗比靶點,雙抗比平臺」的說法。近年來,羅氏、強生、安進、

輝瑞

、施維雅、武田等跨國製藥企業投入巨資,進行雙特異性抗體的開發布局。以Roche為例,30%以上的大分子藥物研發管線布局於雙特異性抗體。不僅如此,Roche在內部開發自己的formats及擴充研發管線的基礎上,還積極通過技術引進其他不同的formats,加強技術儲備。

國外製藥巨頭紛紛布局雙抗,那麼國內的雙抗領先企業有哪些呢?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已有友芝友生物製藥、特瑞思、復星醫藥、先聲藥業、天境生物、康寧傑瑞、博生吉醫藥、岸邁生物、健能隆醫藥、天演藥業、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康眾生物、麗珠、恆瑞等十餘家企業在雙特異性抗體布局(圖3),這些企業開展豐富的國際合作,引進技術平臺,進行戰略互補,但產品都還處於早期階段。

圖3 國內製藥企業的雙抗布局

4.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開發難點、要點

雙特異性抗體通過結構的改造,不僅應用於臨床治療,也可以應用於臨床

診斷

、醫學影像等領域,大大拓展了單克隆抗體的應用範圍和空間,是單抗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是中國生物藥產業的未來力量之一。但也正是由於這種結構改造改變了天然抗體的本身的一些特徵,因此在藥動學性質、工藝開發、工業化生產等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

那麼雙抗的開發有哪些難點要點呢?


(1) 結構設計

儘管市場前景清晰明確,但基於應用的抗體結構設計無疑是雙抗開發的難點之一。這就要求在開發之初,注意如何平衡和協調兩個靶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給藥劑量和周期、與不同抗原表位的親和力等方面,專利問題也需要提前考慮。特定的結構調整還需要後期嚴密的臨床考察、積累和驗證。

(2) 技術平臺

現階段開發的雙特異性技術平臺各具特色,目前已有數十種,但仍有不小的改進空間,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優化,開發出兼具成藥性、

生產工藝

可行性和可放大性的平臺技術,另外也應當考慮生產平臺的通用性。引進國外不同特色的雙抗技術平臺的也是考慮措施之一。

(3) 製備與產業化

雙特異性抗體結構特殊,基於功能所需的結構特徵實現難度大,並且由於結構調整造成了分子穩定性、免疫原性、藥動學性質的改變,分子製備與產業化較單克隆抗體要困難得多。這也是在開發初期就需要考量的內容。

5.展望

雖然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抗體藥物產業的發展,積極投入研發資金,密集出臺配套政策,引導產業快速發展,然而我們應該清晰地看到,國內生物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仍然很弱,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偏少,研發靶點單一且重複性很高,生物反應器、純化系統和工藝設備、原材料、試劑和培養基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的問題非常明顯,這就大大提高了我國抗體產業規模化生產的成本。在國內抗體上市品種缺乏的情況下,臨床使用的抗體幾乎都是國外進口,壓縮了國產抗體藥物的生存空間。我國新型抗體藥物的快速發展還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密切配合、分工協作。

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研發有哪些最新亮眼的技術和新的思路出現?國內外有什麼最新進展和動向?我們的

會議

將給您答案。

生物谷

將於2018年10月26-27日在上海舉辦新型抗體藥物論壇,此次論壇著眼於新型抗體藥物的發現與設計,開發策略的選擇,以及新技術和成果的轉化,邀請國內外新型抗體藥物研發和生產領域的頂級專家分享行業經驗,展示技術突破,呈現新型抗體研發及產業化的最新進展。會議將為行業內的專家和行業領導者搭建交流、分享與合作的平臺,共同推動中國抗體藥物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原始出處:

Roland E.Kontermann, UlrichBrinkmann. Bispecific Antibodies. Drug Discovery Today, 20(7), 2015: 838-847

Gaowei Fan, Zujian Wang, Mingju Hao, Jinming Li. Bispecific antibodies and their

app

lications.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2015 , 8 (1) :130

Bispecific Antibodies, Chapter 19: Bispecific Antibodies for Diagnostic

app

lications , 2011,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pp.349-367)

杜鵬,孫志偉.抗體藥物研發熱點分析[J].生物產業技術,2017(2):59-67.

李鋒.我國抗體藥物產業分析和展望[J].生物產業技術,2017(2):68-71.

相關焦點

  • 全球生物藥市場達3260億美元,抗體藥成巨頭必爭之地
    生物技術藥簡稱生物藥,大類分為重組蛋白質藥物或重組多肽藥物、重組DNA藥以及幹細胞治療藥等。據悉,2022年全球生物藥市場將達3260億美元。Frost&Sullivan預測中國2021年將達3269億元市場規模,迅疾發展的生物藥無疑將成為最具前景和投資價值的科技領域。
  • 聚焦抗體研發新思路新發現——2018新型抗體藥物論壇
    生物谷將在9月18號主辦2018新型抗體藥物論壇,本次會議將瞄準市場最新動態,著眼於新型抗體藥物的發現與設計,開發策略的選擇,以及新技術和成果的轉化,將邀請國內外新型抗體藥物研發和生產領域的頂級專家分享市場新趨勢,技術新突破,旨在推動國內抗體藥物研發從跟隨發展走向獨立研發。
  • 2022年全球生物藥市場達3260億美元,預計2018年單抗類藥物崛起成...
    生物技術藥簡稱生物藥,大類分為重組蛋白質藥物或重組多肽藥物、重組DNA藥以及幹細胞治療藥等。據悉,2022年全球生物藥市場將達3260億美元。Frost & Sullivan預測中國2021年將達 3269億元市場規模,迅疾發展的生物藥無疑將成為最具前景和投資價值的科技領域。
  • 2020生物藥開發者創新大會圓滿落幕,中國生物藥,我們一起去將世界...
    這就是全球生物藥的大勢。得益於21世紀中國經濟的騰飛、市場容量以及生物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回歸等有利因素,我們乘勢而上,在生物藥研發的全球格局中舉足輕重。中國原研的抗體藥已國內應用,走向世界;CAR-T臨床研究數量全球第二;產業容量巨大且持續快速發展。這,是中國生物藥的優勢。
  • 《2019中國抗體藥物產業投資價值及百強企業研究》發布!
    投融資案例分析投資機會分析投資邏輯第5章 市場預測及賽迪建議市場預測賽迪建議近日,賽迪顧問發布了《2019中國抗體藥物產業投資價值及百強企業研究 》,在對抗體藥物發展現狀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抗體藥物領域投資價值指標體系和評選辦法
  • 中國抗體藥物的國際化地位在哪裡
    從1960年代,人們了解體內抗體,是由很多的單株抗體組合而成。每一個單一的抗體,稱為一個一個的單株抗體。跟據結構的不同,人類的抗體,可以分為IgG、 IgM、 IgA以及其它,這些又以IgG最為人類了解,拿來作為藥物的選項,是我們今天探討的重點。常見的IgG, 又可細分為IgG1, IgG2, IgG3, IgG4。作為藥物開發,我們較常看到IgG1, IgG2, 和IgG4。
  • 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
    ,遠泰生物——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通訊員 楊婷婷抗體藥物因獨特精準的靶向療效,其研究開發牽動人心。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湖南遠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依託領先的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等生物技術,加快特異性抗體藥物和基於抗體的細胞藥物科研攻關,持續增強相關高質量產品供給能力,備受矚目。遠泰生物崛起為國內領先的專業抗體藥物企業,秘訣何在?
  • Nature綜述:開發下一代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的策略和挑戰
    在本綜述中,討論了ADC開發中的抗原靶標選擇,臨床階段ADC中使用的彈頭,接頭的設計和優化,抗體的選擇和優化,位點特異性和替代共軛化學,以及增強效力的策略,包括非腫瘤學ADC 。1. 抗原靶標選擇開發癌症ADC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確定和驗證mAb組分的足夠的抗原性靶標。抗原選擇中需要考慮幾個因素。
  •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總日程——EBC2020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作為EBC四大主論壇之一,今年將特別圍繞「抗體產業化發展之路」、「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創新藥物前期研究及開發關鍵」、「抗體偶聯藥物開發全流程」」抗體藥物產業閉門會議」等抗體藥物產業最為關注的方向展開深入探討!
  • 全球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對中國的啟示
    6月22日,第三屆中國生物製藥峰會暨精準醫療發展論壇上,來自湯森路透的周峰博士,為我們帶來了《全球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對中國的啟示全球的生物藥,尤其單抗藥,普遍呈現非常好的趨勢,僅2014年,美國FDA就批准了40多個單抗藥物,2004年-2013年十年中,抗體藥在全球範圍內的增長趨勢為23%-24%,2014年十大暢銷藥中,生物藥佔了7個,其中6個是抗體藥,凸顯了抗體藥物的強勁趨勢。
  • 我國新型蛋白類生物藥分離純化介質實現產業化
    11月21日,從在蘇州召開的國家生物製藥發展專項工程投產儀式暨納微新一代單分散矽膠色譜填料和高載量離子交換、ProteinA親和層析介質規模上市發布會上傳來信息,由蘇州納微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和國家衛計委聯合實施的2013年蛋白類生物藥和疫苗發展專項——「蛋白類生物藥新型工業分離純化介質產業化能力建設」項目,通過3年的組織實施,已達到各項建設目標
  • 抗體類藥物投資還有這些熱點
    上篇請戳:未來十年最具投資價值的醫藥細分市場已經出現生物藥的「王牌」——崛起中的抗體類藥物抗體類藥物靶向性強、療效好、副作用小,是未來最重要的細分市場。近年來抗體類藥物獲批數量顯著增加、市場佔有率節節攀升,表明抗體藥的時代已經到來。
  • 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挑戰
    迄今美國FDA已經批准上市了幾十種治療性抗體藥物,抗體產業增長迅猛,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國內外處於臨床前、臨床研究的各類生物技術藥物中也以抗體類製品最多,其中則以抗腫瘤抗體藥物最多。  這其中除了單抗之外,新型抗體的開發也各施所長,其中包括雙特異性抗體以及抗體偶聯藥物(ADC)。就開發熱點而言,當然要數PD-1/PD-L1單抗、ADC藥物、以及雙特異性抗體了。
  • 專注自身免疫病創新抗體藥物研發的偉德傑生物獲B輪融資
    偉德傑生物是一家專注於自身免疫病創新抗體藥物研發的平臺型公司,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抗體篩選優化平臺、融合蛋白CMC平臺與體外活性評價平臺,能夠針對在臨床上現有靶點來開發「Bio-super」的單克隆抗體/抗體融合蛋白藥物,重點研發新一代藥效高、安全性高、生產成本低的治療自身免疫病的單克隆抗體藥物。
  • 院士論壇 | 王軍志院士:開發抗體生物類似藥可推動原研進口藥大...
    ,我國單抗藥物研發和產業概況,單抗藥物的質量控制,單抗藥物研發的總結。隨著人源化比例提高,不良反應降低,成為未來技術發展主要趨勢。在關注全球生物藥和抗體藥物情況時,王軍志院士回顧到,2018年,全球生物藥市場規模為2618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7.7%,高於非生物製藥市場。由於多個重磅單抗藥專利期到,生物類似藥市規模從2014年的17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72億美元,年化增速超過40%。
  • 助力中國生物藥產業發展 蛋白藥物質量聯盟公益系列培訓在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6月7日,由中國蛋白藥物質量聯盟主辦,美國藥典委員會作為支持單位所舉辦的中國生物製藥產業技術系列職業培訓「蛋白藥物分離純化與質控技術」及「無血清細胞培養技術」講座在上海遠洋賓館召開。
  • 生物創新藥細分市場戰略投資展望——單克隆抗體藥物篇
    生物醫藥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生物創新藥物是醫藥行業的新興產業,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包括單抗克隆藥物、蛋白藥物、基因與核酸藥物等,優良的政策將積極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的高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令人期待。其中單克隆抗體藥物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生物靶向藥物,具有特異性高、靶向性強和毒副作用低的特點,在治療方面效果顯著。
  • 我國抗體藥物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市場規模將達3000億元
    有行業人士表示,未來10年,中國的抗體藥真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雖然我國抗體藥物發展水平與國際的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是也在逐步追趕。 我國抗體藥物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圖片來源:製藥網)   數據顯示,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單抗產業市場規模已從2004年的5700萬元躍升至2017年115.65億美元,近五年平均年增長率達20.42%以上。
  •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
    要聞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藥渡經緯信息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李靖博士在「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做了《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進行中國抗體藥物研發的布局》的報告。抗體藥物發展概覽最近,藥渡做了大量的工作來梳理抗體藥物全球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研發情況。
  • 中國學者發現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 可被開發為新型藥物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學者發現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 可被開發為新型藥物中新社上海5月27日電 (孫國根 陳靜)記者27日獲悉,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應天雷教授等研究員人員發現了一系列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對開發新冠病毒新型藥物和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