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1%部分提前完成

2021-01-19 華夏經緯網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經過我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完成圖」提前兩年繪製完成,並於今天通過由科技部和中科院聯合組織的專家驗收。這是繼2000年6月26日中國科學家與國際同行共同發布「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以及在2001年2月15日在《自然》上發表《人類基因組:初步測序及分析》論文之後,我國科學家所取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人類基因組「完成圖」,即完全覆蓋人的基因組、準確率超過99.99%的全DNA序列圖,是人類基因組計劃最艱巨、最重要的任務。我國承擔的工作區域,位於人類3號染色體短臂上。由於這一區域約佔人類基因組的1%,因此簡稱為「1%項目」。這一項目主要由科技部、中科院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由中科院基因組信息學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中心的科學家共同承擔。為完成工作,我國科學家對被國際同行稱為「北京區域」的這一部分進行了詳細分析,共測定3.84億個鹼基,相當於將所負責區域重複測定12次以上,對人類基因組的實際貢獻率為1%左右,所有指標達到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協作組對「完成圖」的要求,所有數據已遞交到國際基因資料庫中,可被全球科學家直接免費享用。專家認為,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的完成,表明中國在基因組學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並作出重大貢獻,充分顯示了我國新一代領導人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重大課題的創新思維與創新策略,顯示了中國科學家在科學探索、科研體制方面的創新精神。中國的參與改變了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國際格局,提高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受到了國際同行的歡迎與稱頌。我國理所當然地分享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全部成果與數據、資源與技術以及有關事務的發言權,形成了接近世界水平的基因組研究實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項目執行組組長楊煥明說,在下一階段,中國科學家將繼續參與國際合作,列出完整的人類基因及其產物的清單;對調控區域進行大規模的研究與分析;分離全部的人類單核苷酸多態性等。同時,分析中國人疾病相關基因及其多樣性,測定對中國具有特殊意義的其他生物的基因組,如水稻、家豬等,這些工作將對我國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 「完成圖」提前兩年繪就
    本報北京8月26日電(記者薛冬)由中科院基因組信息學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中心、北方中心的科學家所共同承擔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完成圖」提前兩年繪就,並於今天通過了科技部和中科院聯合組織的專家驗收。
  • 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距離正式啟動過去了14年,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年多。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美國正式啟動。9年後,中國獲準加入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成為參與這一計劃的惟一發展中國家。自1980年以來,他便長期從事醫學遺傳學與人類基因的定位工作,1994年回國後,順應學科發展趨勢,由原先從事人類遺傳學的「細科學」轉為基因組研究的「大科學」。1999年,中國正式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承擔人類3號染色體斷臂上約3000萬個鹼基對的測序任務,佔整個基因組的1%。
  • 2000:中國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分配任務
    ,包括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及人類基因組計劃。因此,破譯全部人類遺傳密碼這部「天書」就成為各國科學家長久以來的努力方向。    早在1987年,我國在「863」計劃中就開始設立人類基因組研究課題。199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了「中華民族基因中若干位點基因結構研究」的重大項目,中國人類基因組計劃(HGP)正式開始實施。
  • 大科學計劃概述:人類基因組計劃
    2000年6月26日是人類科技史上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參加者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科學家同時向世界宣布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已基本完成,已給制出人體97%的基因組,基中85%的基因組序列得到了精確測定,包含了人體約30億個鹼基對的正確排序。
  • 人類基因組計劃
    按照這個計劃的設想,在2005年,要把人體內約2.5萬個基因的密碼全部解開,同時繪製出人類基因的圖譜。換句話說,就是要揭開組成人體2.5萬個基因的30億個鹼基對的秘密。截止到2003年4月14日,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其中,2001年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的發表(由公共基金資助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和私人企業塞雷拉基因組公司各自獨立完成,並分別公開發表)被認為是人類基因組計劃成功的裡程碑。
  • 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
    這幾年,不同規模的基因組計劃經常見於報導,目前這些計劃進展如何呢,現在就扒一扒現在這些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1. 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人類基因組計劃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左右,主要目的就是攻克癌症。
  • 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啟基因組研究時代
    在基因組測序研究方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我國參與了1990年正式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一起,並稱為人類自然科學史上的"三大計劃",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創舉之一。我國作為六個參與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之中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
  • 科技名詞|人類基因組計劃
    > 定義: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由國際合作組織包括有美、英、日、中、德、法等國參加進行了人體基因作圖,測定人體23對染色體由3乘以10的9次方核苷酸組成的全部DNA序列,於2000年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
  • 人類基因組計劃為何廣受矚目
    該計劃已繪製出覆蓋率達97%的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並將在2001年6月前繪製出更高覆蓋率的「完成序列圖」。什麼是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國際組織中國合作者、中科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主任楊煥明教授介紹說,基因,是決定一個生物物種的所有生命現象的最基本的因子。決定一個物種之所以是這個物種,是由它的遺傳信息決定的,而遺傳信息的載體,就是DNA(脫氧核糖核酸)。
  • 人類基因組「中國卷」率先繪製完成!!
    號稱「生命登月」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日前率先在中國取得突破:儘管參與時間最晚,但是我國科學家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完成了所承擔的染色體區域測序任務,在參與六國中率先繪製出完成圖。專家認為,「中國卷」的繪製完成,標誌著作為參與計劃唯一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為破譯人類基因組「天書」 作出了獨特貢獻。  存在於染色體上的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片段。
  • 人類基因組計劃:解讀基因的奧秘
    中國承擔1%項目為人類基因組做出傑出貢獻1988年,美國科學家提出了迄今為止最宏大的生命科學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3000萬對鹼基的測序研究任務,因為佔整個人類基因組30億對鹼基的百分之一,故又稱1%項目。
  • 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15周年——從個人基因組到精準醫療
    本文作者基因組學科技工作者田埂,原文題目「寫給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十五周年:從一個人的基因組計劃到精準醫療」。   「美國總統柯林頓於當地時間26日上午10時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鄭重宣布,由一批國際科學家組成的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已經完成人類基因組草圖。
  • 人類基因組計劃(HDP)現狀與展望
    一、研究現狀  1、人類基因組測序  1990年~1998年,人類基因組序列已完成和正在測序的共計約330Mb,佔人基因組的11%左右;已識別出人類疾病相關的基因200個左右。此外,細菌、古細菌、支原體和酵母等17種生物的全基因組的測序已經完成。
  • 「人類基因組計劃」背後的故事
    「人類基因組計劃」被譽為比「阿波羅登月計劃」還要偉大的工程。記者最近在採訪中了解到,我國能夠與美國、英國等國家合作,在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完成1%的測序任務,這背後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在這一計劃的完成過程中,除了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外,還包含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1993年,自動化基因測序儀誕生,推動「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入了實質性的運作階段。  早期,法國、日本、德國等都積極參與了由美國和英國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英國積極包攬了1號染色體的測序,這是人類基因組最大的一條染色體。法國科學家參與這項計劃時,為了籌集項目資金,曾通過電視宣稱此項計劃對人類的重大意義,並直接向民眾募集資金。
  •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重要負責人簡介
    新華網杭州8月30日電(記者李斌張樂)一個幾經爭取最後才得以落戶中國的國際會議——人類基因組計劃第十次國際戰略會議今起在杭州召開。  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六個成員國十六個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這次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最高協調會議。以下是與會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重要負責人的簡介。  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 Ph.D., M.
  • 什麼是人類基因組計劃?
    &nbsp&nbsp&nbsp&nbsp1986年3月7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生物學家雷納託·杜爾貝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癌症研究的轉折點——人類基因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
  • 於軍: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1993年,自動化基因測序儀誕生,推動「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入了實質性的運作階段。   早期,法國、日本、德國等都積極參與了由美國和英國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英國積極包攬了1號染色體的測序,這是人類基因組最大的一條染色體。法國科學家參與這項計劃時,為了籌集項目資金,曾通過電視宣稱此項計劃對人類的重大意義,並直接向民眾募集資金。
  • 「數學中的人類基因組計劃」E8結構圖繪製完成
    「數學中的人類基因組計劃」E8結構圖繪製完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2日 12:21 來源:     來源    現在,一個由18位數學家組成的國際專家組利用功能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和編程技術,繪製出了E8的結構圖。這一成果可謂「數學中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有望促使幾何學、數論和弦理論等眾多領域產生突破性進展。該小組成員之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數學教授David Vogan於3月19日在MIT正式宣布了這一發現。
  • 人類基因組計劃:科研距實踐 到底有多遠?
    而這,雖然為人類的構成結構畫出了草圖,卻僅僅完成了人類基因組90%的工作量。科學研究何時才能真正為人類提供現實服務?成為社會各界爭論的話題。         「事實上,最近5年來我們正著力於精細圖的繪製工作。」中國基因測序計劃的領軍人物之一汪建說,「每一個染色體一個一個基因的全部破解,即便到今天也沒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