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中國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分配任務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專題:改革開放30年系列述評之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人類歷史上的三大科學工程,包括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及人類基因組計劃。其中,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價值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遠遠超過前兩項。

    何為人類基因組計劃?它的核心是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這裡蘊藏著生命的根本奧秘。科學家一旦研究清楚了所有基因的鹼基對分布詳情,就等於找到了揭開人類生老病死秘密的鑰匙。掌握人類基因的有效應用技術,將會使人們渴望延年益壽,徵服疑難病症的夢想成為現實。因此,破譯全部人類遺傳密碼這部「天書」就成為各國科學家長久以來的努力方向。

    早在1987年,我國在「863」計劃中就開始設立人類基因組研究課題。199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了「中華民族基因中若干位點基因結構研究」的重大項目,中國人類基因組計劃(HGP)正式開始實施。1996年,我國又啟動了「重大疾病相關基因的定位、克隆、結構與功能研究」,標誌著這一計劃已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1999年9月,我國獲準參加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成為繼美、英、日、德法之後的第六個參與國。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是參與這一研究計劃的唯一發展中國家。

    在國家科技部和中科院的資助下,2002年4月,我國科學家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分配的1%的測序任務,即3號染色體上3000萬個鹼基對的測序任務。更為重要的是,我國測序的這段染色體是基因密集的區段,有750-1000個基因,蘊藏著極大的可開發資源。

    2000年6月26日,經過各國科學家的精心研究,人類基因組的工作草圖繪製完畢並向全世界公布。人類在探究自身生命奧秘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令人引以為豪的是,中國可以向世界大聲宣布:「人類基因組計劃,有我參與!」

    雖然我國科學家只是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中的1%的測序任務,但這1%並不能小看。測序任務的圓滿完成,標誌著我國為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證明我國科學家有能力在重大國際合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也預示著中國在未來的基因工程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中國人已經在這個劃時代的基因研究裡程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國通過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他相關科學研究,與世界各國分享相關數據、資源、技術等研究成果。同時,我國在國際科研領域裡也獲得了一定的發言權,為實現自己獨立開發基因資源的夢想奠定了基礎。

    站在今天,審視過去,我國一系列的科技進步與發展都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不可能實現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就更不可能實現科學技術的顯著進步!

    站在今天,遙望未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中國有信心、有能力趕超國際科技先進水平,中國的科技事業也必將為中華民族的進步、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距離正式啟動過去了14年,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年多。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美國正式啟動。9年後,中國獲準加入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成為參與這一計劃的惟一發展中國家。在一次訪談中,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聯繫人楊煥明教授說:「人類基因組計劃應該說是1953年4月23號(應為25日)開始的。」
  • 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啟基因組研究時代
    在基因組測序研究方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我國參與了1990年正式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一起,並稱為人類自然科學史上的"三大計劃",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創舉之一。我國作為六個參與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之中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
  •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1%部分提前完成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經過我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完成圖」提前兩年繪製完成,並於今天通過由科技部和中科院聯合組織的專家驗收。這是繼2000年6月26日中國科學家與國際同行共同發布「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以及在2001年2月15日在《自然》上發表《人類基因組:初步測序及分析》論文之後,我國科學家所取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 人類基因組計劃:解讀基因的奧秘
    「人類基因組計劃」它揭示了生命的奧秘,使人類在分子水平上第一次全面地認識自我。中國承擔1%項目為人類基因組做出傑出貢獻1988年,美國科學家提出了迄今為止最宏大的生命科學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3000萬對鹼基的測序研究任務,因為佔整個人類基因組30億對鹼基的百分之一,故又稱1%項目。
  • 人類基因組「中國卷」率先繪製完成!!
    號稱「生命登月」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日前率先在中國取得突破:儘管參與時間最晚,但是我國科學家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完成了所承擔的染色體區域測序任務,在參與六國中率先繪製出完成圖。專家認為,「中國卷」的繪製完成,標誌著作為參與計劃唯一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為破譯人類基因組「天書」 作出了獨特貢獻。  存在於染色體上的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片段。
  • 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 「完成圖」提前兩年繪就
    本報北京8月26日電(記者薛冬)由中科院基因組信息學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中心、北方中心的科學家所共同承擔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完成圖」提前兩年繪就,並於今天通過了科技部和中科院聯合組織的專家驗收。
  • 科技名詞|人類基因組計劃
    > 定義: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由國際合作組織包括有美、英、日、中、德、法等國參加進行了人體基因作圖,測定人體23對染色體由3乘以10的9次方核苷酸組成的全部DNA序列,於2000年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
  • 人類基因組計劃
    按照這個計劃的設想,在2005年,要把人體內約2.5萬個基因的密碼全部解開,同時繪製出人類基因的圖譜。換句話說,就是要揭開組成人體2.5萬個基因的30億個鹼基對的秘密。截止到2003年4月14日,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其中,2001年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的發表(由公共基金資助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和私人企業塞雷拉基因組公司各自獨立完成,並分別公開發表)被認為是人類基因組計劃成功的裡程碑。
  •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1993年,於軍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裡程碑式的偉大科學計劃,也成為早期參與計劃的唯一華人,他在導師Maynard V.Olson的全力支持下,促成了中國科學家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日前,證券時報記者獲得了獨家專訪於軍的機會。從下鄉知青到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從回國推動中國基因組學研究到參與組建華大基因公司,於軍首次向媒體披露往事。
  • 於軍: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1993年,於軍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裡程碑式的偉大科學計劃,也成為早期參與計劃的唯一華人,他在導師Maynard V.Olson的全力支持下,促成了中國科學家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日前,記者獲得了獨家專訪於軍的機會。從下鄉知青到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從回國推動中國基因組學研究到參與組建華大基因公司,於軍首次向媒體披露往事。
  • 人類基因組計劃為何廣受矚目
    該計劃已繪製出覆蓋率達97%的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並將在2001年6月前繪製出更高覆蓋率的「完成序列圖」。什麼是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國際組織中國合作者、中科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主任楊煥明教授介紹說,基因,是決定一個生物物種的所有生命現象的最基本的因子。決定一個物種之所以是這個物種,是由它的遺傳信息決定的,而遺傳信息的載體,就是DNA(脫氧核糖核酸)。
  • 大科學計劃概述:人類基因組計劃
    2000年6月26日是人類科技史上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參加者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科學家同時向世界宣布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已基本完成,已給制出人體97%的基因組,基中85%的基因組序列得到了精確測定,包含了人體約30億個鹼基對的正確排序。
  • 什麼是人類基因組計劃?
    &nbsp&nbsp&nbsp&nbsp1986年3月7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生物學家雷納託·杜爾貝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癌症研究的轉折點——人類基因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
  • 從基因組草圖到精準醫療 人類基因組計劃在路上
    當我們今天大談基因測序與健康話題時,別忘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才完成不過15年。   2000年6月26日,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鄭重宣布,由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和法國的上千名科學家共同參與的「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已經完成人類基因組草圖。他在評價這一歷經10年時間完成的科學成果時說,這是「開闢新紀元的成果」「人們將世世代代記住這一天」。
  • 從DNA到人類基因組計劃
    醫學家們夢想已久的「基因治療」,似乎變得觸手可及起來。要知道,很多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細胞內部的基因突變,針對這樣的缺陷基因,我們可以先在體外編碼一個正常的基因,然後通過載體植入人體,替換掉那個壞掉的基因,從而糾正因為基因缺陷而導致的疾病。基因導致的疾病可比大家想像的要多,腫瘤、衰老等謎題也隱藏在基因之中。如果人類能夠徹底掌握自身的遺傳信息,基因治療就不再是夢想了!
  • 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15周年——從個人基因組到精準醫療
    本文作者基因組學科技工作者田埂,原文題目「寫給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十五周年:從一個人的基因組計劃到精準醫療」。   「美國總統柯林頓於當地時間26日上午10時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鄭重宣布,由一批國際科學家組成的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已經完成人類基因組草圖。
  • 英國完成「10萬人基因組計劃」精準醫療加速發展
    貝斯派CEO丁國徽博士表示看好英國的大規模人群隊列基因組計劃,因為英國有系統的人群隊列研究傳統。丁國徽認為,大規模人群隊列的基因組計劃對精準醫學發展非常有幫助。這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這類項目的推進可以繪製不同人群的基因組精細圖譜,獲得的數據可以很好地作為人群基準和對照數據。感覺上,我們對人類基因組認識很多了,但實際上,我們基因組上90%以上的區域都還不太清楚。
  • 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
    這幾年,不同規模的基因組計劃經常見於報導,目前這些計劃進展如何呢,現在就扒一扒現在這些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1. 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人類基因組計劃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左右,主要目的就是攻克癌症。
  • 「人類基因組計劃」背後的故事
    「人類基因組計劃」被譽為比「阿波羅登月計劃」還要偉大的工程。記者最近在採訪中了解到,我國能夠與美國、英國等國家合作,在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完成1%的測序任務,這背後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在這一計劃的完成過程中,除了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外,還包含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 總結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經驗教訓
    想了解最新基因資訊、最新醫學動態?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人類基因組測序,在今天看來是小菜一碟,但放在25年前,實在是一個大膽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HGP)在1990年啟動,並在13年的時間內完成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創舉。近日,三位頂級科學家在《Nature》雜誌上撰文,談論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