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培優,老師解析:槓桿原理在不標準桿秤問題中的運用方法

2020-12-04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點擊右上角關注「良師益友談育兒」分享學習經驗,一起暢遊快樂的學習生活。

槓桿平衡條件是初三物理的重要知識點,也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不標準桿秤問題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

例題

在菜市場內個別商販會違反公平交易的原則,使用桿秤時通過不正當方式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例如某標準桿秤的秤砣質量為1千克,秤和秤盤的總質量為0.5千克,O點為提紐懸點,A點為零刻度點。OA=3釐米,OB=9釐米,如圖所示.如換取了一個質量為0.7千克的秤砣,售出3.0千克的物品,求消費者得到的物品實際質量。

秤盤裡面不放物品,用標準秤砣稱重時

動力為標準秤砣的自重G秤砣,動力臂為OA,阻力為秤和秤盤的重力G秤,阻力臂為秤和秤盤的重心到O點的距離OC

根據重力的計算公式和題目中的條件:標準桿秤的秤砣質量m秤砣=1千克,秤和秤盤的總質量m秤=0.5千克,則標準秤砣的自重G秤砣=m秤砣g=10N,秤和秤盤的自重G秤=m秤g=5N;

根據槓桿平衡條件和題目中的條件:G秤砣×OA=G秤×OC,G秤砣=10N,G秤=5N,OA=3釐米,則秤和秤盤的重心到O點的距離OC=6釐米;

秤盤裡面放3kg物品,用標準秤砣稱重時

動力為標準秤砣的自重G秤砣,動力臂為秤砣到O點的距離OD,阻力1為秤和秤盤的重力G秤,阻力臂1為秤和秤盤的重心到O點的距離OC,阻力2為3kg物品的自重G物,阻力臂2為OB

根據重力的計算公式和題目中的條件:秤盤裡放3kg物品,則物品的自重G物=30N;

根據槓桿平衡條件和題目中的條件、結論:G秤砣×OD=G秤×OC+G物×OB,G秤砣=10N,G秤=5N,G物=30N,OB=9釐米,OC=6釐米,則秤砣到O點的距離OD=30釐米;

非標準秤砣在秤桿上3kg刻度位置時

動力為非標準秤砣的自重G秤砣,動力臂為非標準秤砣到O點的距離OD,阻力1為秤和秤盤的重力G秤,阻力臂1為秤和秤盤的重心到O點的距離OC,阻力2為實際物品的自重G物',阻力臂2為OB

根據重力的計算公式和題目中的條件:非標準秤砣的質量m秤砣'=0.7kg,則非標準秤砣的自重G秤砣'=7N;

根據槓桿平衡條件和題目中的條件、結論:G秤砣'×OD=G秤×OC+G物'×OB,G秤砣'=7N,G秤=5N,OB=9釐米,OC=6釐米,OD=30釐米,則實際物品的自重G物'=20N;

根據重力的計算公式和結論:實際物品的自重G物'=20N,則實際物品的質量m'=2kg;

所以,消費者得到的物品實際質量為2kg。

結語

解決不標準桿秤問題的關鍵是利用槓桿平衡條件求出桿秤的重心位置,用不標準秤砣稱物品重量時,依據的是標準刻度線,也就是力臂相同,再依據槓桿平衡條件求出實際物品的自重。

相關焦點

  • 初三物理壓軸題,老師解析:槓桿與浮力綜合題分析方法和解題技巧
    槓桿與浮力的力學綜合題是初三物理的難點,也是中考物理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所示,光滑帶槽的長木條AB(質量不計)可以繞支點O轉動,木條的A端用豎直細繩連接在地板上,OB=0.4m。
  • 你知道槓桿原理為何成立嗎?
    今天碰到一道槓桿的題目,題目很容易,但我突然想到一個更原始的問題:槓桿原理為何能成立呢?估計很多讀者如我一樣,對初中物理的槓桿原理拿來就能用,但並不清楚它是「怎麼來」的。槓桿原理是初中物理的內容,它說的是,輕杆兩端的所受的力分別乘以力臂的乘積,兩者相等時,系統處於平衡狀態。下面是一個示意圖——圖中兩端吊兩個物體,等效於槓桿兩端所受的力。
  • 初三物理培優題,老師解析:串並聯電路各電器元件的故障分析方法
    串並聯電路的故障分析是初三物理電學的重要題型,也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電路中各電器元件的故障分析方法,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電壓表測的是燈L2兩端電壓,電流表測的是幹路電流,都有示數,所以不符合題意。等效電路圖如下:燈L1短路 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到達第一個節點進行分流,一路經過燈L1,因為燈L1短路,不發光,另一支路也被短路,燈L2不發光,電流直接回到電源負極,這是一個短路電路,不符合題意。
  • 2021廣東省考科學推理常見考點:槓桿原理問題的解決之道
    縱觀近三年的廣東省考,物理部分的力學考察,特別是關於槓桿原理的分析題目成為考察重點,因此考生在備考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在我們生活中,槓桿的使用無處不在:小到剪刀,指甲鉗,蹺蹺板,大到起重機……這些槓桿,都可以從結構上分成五部分:動力臂、動力、支點、阻力和阻力臂。
  • 桿秤是怎麼做出來的?南渝中學的這道手工作業學問原來這麼大
    物理老師展示學生們的作品一部名為《陝西說》的紀錄片萌發了讓學生自製桿秤的想法進入初二,了解度量衡,成為物理學科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南渝中學物理組的老師們給孩子們推薦了一部名為《陝西說》的紀錄片,紀錄片裡流傳於戶縣秦鎮的楊氏木桿秤,給這個小鎮烙上了歷史的印記。楊家的技術,源於祖輩。自清朝光緒年間就以造秤為生,至今已是第五代。
  • 2020朗悅英語培優初三畢業典禮
    (原標題:2020朗悅英語培優初三畢業典禮) 8月8日晚18:30
  •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電話機話筒與聽筒工作原理-王尚老師講初中物理九年級
    王尚老師初三物理同步視頻第二十一章《信息的傳遞》第1節《現代順風耳——電話》本文包括如下3段視頻:視頻1:電話機話筒的工作原理
  • 桿秤造句和解釋_桿秤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桿秤(gǎn chèng)。秤的一種。根據槓桿原理製成。杆上有秤星。秤鉤(或秤盤)是重點,秤毫是支點,兩點的距離是固定的。移動秤錘(力點),在秤桿平衡之後,秤星上便反映出所稱物體的重量。桿秤參考例句:1、桿秤是利用槓桿原理,以秤錘平衡物體算出重量。2、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3、桿秤匠對職業極為神聖虔誠,從不因操作失誤而讓秤短斤少兩。
  •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題很難麼?老師解析:受力分析方法及重要知識點
    簡單機械是初中物理力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點,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槓桿與滑輪組的力學綜合題的重要知識點和解題思路,希望能給新初三學生的暑假複習提供幫助。重要知識點槓桿原理的運用方法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其中動力臂、阻力臂都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題目中給出力臂間的數量關係,就可以求解動力、阻力之間的數量關係。
  • 初三物理,老師解析:利用歐姆定律求解滑動變阻器阻值範圍的方法
    歐姆定律是初三物理的重要知識點,也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利用歐姆定律求解滑動變阻器阻值範圍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所示,電源電壓可調,小燈泡上標有「6V 0.5A」的字樣(不考慮溫度對燈泡電阻的影響),電流表量程:0~0.6A,電壓表量程:0~3V,滑動變阻器規格為「20Ω 1A」。
  • 槓桿、滑輪組力學綜合題,學霸:運用這種方法,輕鬆解析物理難題
    的確,這塊知識點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就例題詳細講解槓桿、滑輪組的力學綜合題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例題液壓汽車起重機提升重物的示意圖。A是動滑輪,B是定滑輪,C是卷揚機,D是油缸,E是柱塞。卷揚機轉動使鋼絲繩帶動動滑輪上升,同時提升重物。
  • 2019初三物理知識點必考歸納總結
    2019初三物理知識點必考歸納總結 (一) 1.密度的定義:單位 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表現為: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體積不同。
  • 初三物理,老師梳理:比熱容知識點和在熱量經典題型中的運用方法...
    比熱容是初三物理的重要知識點,利用比熱容計算熱量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解題過程:設水的質量為m,物體A、B的質量為m',物體A、B與水的初始溫差為△t(1)物體A放入水中根據熱量計算公式和題目中的條件:A物體能使水溫升高10℃,△t1=10,△t1'=△t-10,則水吸收的熱量Q吸1=
  • 初三數學,老師解析:扇形公式在圓錐側面積計算問題中的運用方法
    關於圓錐側面積的計算是初三數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數學中考的常客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1如圖,已知圓錐底面半徑r=10cm,母線長為40cm。
  • 初三物理培優題,老師:巧用熱量計算公式解決物體的溫度變化計算
    內能是初三物理的重要知識點,關於熱量的計算是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將一杯熱水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溫度升高了10℃,再向容器內倒入一杯相同質量和溫度的熱水,容器中的水溫又升高了6℃,如果繼續向容器中倒入一杯同樣的熱水,求容器中的水溫會升高多少?
  • 初中物理槓桿真題解析及思路,老師:掌握這種方法,輕鬆複習備考
    槓桿問題是八年級物理的重要知識點,考試中經常會碰到槓桿與力學知識相結合的綜合題型,本文重點講解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希望能給同學們的複習備考提供幫助。求:(整個裝置的摩擦不計,g=10N/kg)(1)鍋爐內剛好為安全氣壓時,水蒸氣對閥門A的壓力;(2)為使鍋爐安全,在槓桿C點通過定滑輪懸掛鐵錘的質量。1、計算水蒸氣對閥門A的壓力根據題目中的條件:S=S2-S1,S1=2cm,S2=10 cm,則水蒸氣對圓柱體閥門A施加壓力的受力面積是S=8 cm。
  • 筷子到底是省力槓桿還是費力槓桿?物理學霸能否說出其物理原理?
    初中物理有一些知識點是高中物理不再講述的,比如說聲學,簡單機械。其中簡單機械中的滑輪、槓桿、斜面是高中不再涉及的物理知識。所以,有關槓桿的知識點,如果初中沒有學會,以後想要通過上課再補充上,基本沒有機會了。
  • 踮腳動作明明很費力,為什麼是省力槓桿?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
    有關生活中的各種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的判斷問題,屬於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今天我們就來歸納一下有關「人體中的槓桿」問題。由於骨骼、肌肉和關節構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儘管人體的各種運動很複雜,可是最基本的運動都是由肌肉牽引骨骼繞關節轉動產生的,其源頭模型就是槓桿!
  • 你了解槓桿原理嗎?
    剪刀、起子、鑷子、筷子、鉗子、桿秤.這些工具都用到了「槓桿原理」。利用槓桿原理,我們可以用很小的力量撬起很重的物體,也可以把短距離移動放大為長距離移動。正因如此,槓桿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據說,最早發現槓桿原理的是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前287~前212)。他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 初中數學:因式分解最全方法歸納!含例題解析,期末培優特訓
    初中數學:因式分解最全方法歸納!含例題解析,期末培優特訓「因式分解」是中考數學必考的一個知識點,從考試題型難度來看,相關的試題難度並不大,基本上都是以選擇填空和計算小題為主,但是同學們千萬不能因此就放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