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策略篇)S5E07:信號通路研究策略三步驟中,我們總結了信號通路研究的四個層面和三個步驟:從效應到通路,從通路到分子,從分子到序列的分解策略,今天我們分享一篇Nature:AMPK-SKP2-CARM1 signalling cascade i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autophagy.Nature. 2016 Jun 15.(下載連結:http://pan.baidu.com/s/1eRTH8fo 密碼:4uhk)。
首先看這文章的題目就很有感覺吧:AMPK-SKP2-CARM1 signalling cascade,大家在寫文章和基金的時候可以學習這種高大上的描述方式哈,其它的說法還有:X/Y/Z Cascade,Axis,「Crosstalk」等等。
比如:Crosstalk 對話
比如: Axis信號軸
其實,看起來高大上的文章題目就是這麼裝B的……
好了,我們正式看這篇文章的機制和通路研究,首先我們把文章的幾個關鍵分子理清楚,紅色的是這個分子的分子功能:
CARM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精氨酸甲基轉移酶
SKP2:an F-box protein of the SCF E3 ubiquitin ligase complex E3泛素連接酶
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蛋白激酶
FOXO3a:forkhead famil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轉錄因子
TF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 轉錄因子
分子之間的關係是:葡萄糖飢餓——AMPK激活(發揮激酶作用)——FOXO3a磷酸化(發揮轉錄抑制作用)——SKP2轉錄抑制(發揮泛素化蛋白降解作用)—CARM1降解減少(發揮精氨酸甲基修飾作用)——轉錄激活TFEB(發揮轉錄激活作用)——自噬,不得不佩服作者在選擇下遊分子時的考量,牛B!
其實看明白文章的主線後,我們就可以整理成一下幾個主題了;
1. 葡萄糖飢餓引起自噬,導致H3R17me2和CARM1上調。
個人認為:對於這篇Nature來說,這一步是最出彩,也是最關鍵的部分。作者說他們直接觀察到H3R17me2修飾,然後發現精氨酸甲基化酶CARM1表達上調。話說一般人會直接檢測組蛋白17位精氨酸的甲基化修飾嗎?不會。所以我們懷疑:
a. 作者通過質譜進行葡萄糖飢餓處理組、對照組的甲基化修飾蛋白篩選,結果鑑定到這個位點,然後再找到CARM1;
b. 文章是反著做正著寫的,即先通過SKP2找到的CARM1,然後再檢測的精氨酸甲基化修飾;
c. 作者實驗室就是研究組蛋白修飾的,而且對於組蛋白賴氨酸修飾已經研究的差不多了,所以研究下精氨酸修飾是很正常的。
至於具體哪個原因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這一步的因素變量是H3R17me2和CARM1,按照上次我們說的看文章的方法((方法篇):四步法快速讀文章),具體內容就是針對這三個因素變量的加減法:
2. CARM1上調的原因是由於SKP2表達下調介導的泛素化降解被抑制。
從這一步開始,文章思路難度就開始降低了,如果我們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呢,就會考慮CARM1上調的水平是轉錄還是轉錄後,先測定下CARM1的mRNA和蛋白水平後再作判斷,如果mRNA水平也有上調,那麼考慮下甲基化修飾、轉錄激活因子、microRNA等等,這裡作者沒有說mRNA的變化,我們暫不考慮。接下來作者發現蛋白水平有變化了,一般我們也會考慮是翻譯增加還是降解減少。好吧,作者再次直接看蛋白降解,我們一般是這麼來做的:先做CARM1的IP+質譜,篩選下那些蛋白與CARM1結合的蛋白,然後再挑泛素連接酶,於是就出現了SKP2,那麼這裡的因素變量就是SKP2了:
3. SKP2表達下調的原因探索:從AMPK到FOXO3a的確定。
作者闡述這部分結果的時候,是從自噬——AMPK通路對SKP2的表達調控出發的,而FOXO3a的確定是這一步的關鍵。如果我們做到這一步,就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已知SKP2的表達(mRNA和蛋白)下調,而自噬激活了AMPK信號通路,AMPK是個激酶,AMPK與SKP2兩者之間是沒有直接作用的。那麼很自然的猜想就是:AMPK通過磷酸化某蛋白,激活這個蛋白,而這個蛋白正好能夠下調SKP2 的表達,那麼這個這個蛋白除了是轉錄因子(FOXO3a)外,還有沒有其它可能呢?單純從下調SKP2的表達下調來考慮,選擇還是很多的。比如,作者就排除了蛋白水平降解的影響。
那麼FOXO3a是怎麼找到的呢? FOXO3a上遊與AMPK的關係是通過文獻報導,下遊與SKP2的關係是通過信息學分析:SKP2有 FOXO3a的應答元件(FOXO response element,FRE)。再往下就是證明AMPK對 FOXO3a的磷酸化修飾和 FOXO3a對SKP2的轉錄抑制了。
4. 從CARM1到自噬效應通路探索:H3R17me2——TFEB——自噬相關通路
在確定CARM1下遊通路中,作者用了我們熟悉的RNA-seq方法,並重點分析自噬相關基因,當然,也通過CHIP-seq來確定H3R17me2結合的基因啟動子,再結合文獻報導,從而把TFEB挑選出來。下面就是證明CARM1與TFEB的作用對下遊基因和H3R17me2的影響了,這裡的研究內容包括:CARM1與TFEB的結合,因素變量CARM1、TFEB和H3R17me2的幹預對下遊基因通路的影響。
最後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文章:作者研究的主題是細胞自噬,思路是先尋找到自噬相關的組蛋白甲基化修飾位點H3R17me2和CARM1,然後分別往CARM1的上遊和下遊擴展。上遊看CARM1上調的原因,結果發現介導CARM1降解的泛素化連接酶SKP2表達下調;再往上走,發現SKP2下調的原因是轉錄抑制因子FOXO3a的激活;再往上走,最後發現FOXO3a的激活是由AMPK磷酸化介導,而AMPK通路在自噬過程中被激活是已經廣為認可的了。下遊:從CARM1上調後的結果出發,通過RNA測序、蛋白互作、CHIP、分子抑制劑等發現並驗證了CARM1與TFEB對H3R17me2和自噬相關基因的調控作用。
選分子難,能做出來更難!
延伸相關閱讀:
聊科研系列•第二期: 轉錄因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聊基金系列•第六期: 泛素化(快到碗裡來!)
(文章篇)S3E15: 組蛋白甲基化修飾在lncRNA水平調控中的作用
(文章篇)S3E1:新癌基因BAG2抑制MDM2介導的突變型P53泛素化
(策略篇)S4E20:一篇22分的NG教你如何設計課題
(策略篇)S5E07:信號通路研究策略三步驟
(方法篇):四步法快速讀文章
請關注「小張聊科研」:搜索微信號「xzlky2015」,或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