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Mole科研」阻斷AMPK-ULK1通路介導的自噬在BC中促進細胞凋亡

2020-12-05 AbMole生物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阻斷AMPK-ULK1通路介導的自噬,在BC中促進細胞凋亡以增加阿黴素的敏感性的一項體外研究

自噬通量的激活促進乳腺癌細胞對現有化療藥物的耐藥性,嚴重限制了化療藥物的療效,導致臨床BC細胞的復發。然而,人們對於其詳細的機制仍未完全了解。本研究中,證實AMPK-ULK1信號在體外介導了保護性自噬,通過抑制該信號能夠提高阿黴素的藥物敏感性。具體實驗中,研究人員採用細胞計數(CCK-8)試驗和集落形成試驗評價細胞增殖能力。利用臺盤藍染色法檢測細胞活力,Annexin V-FITC/ PI雙染色法檢測細胞凋亡。通過電鏡觀察並拍攝BC細胞自噬體。同時,利用Western Blot分析在蛋白水平上檢測基因表達。

將親代阿黴素敏感的BC (DS-BC)細胞暴露於逐步增加濃度的阿黴素環境中,建立耐阿黴素的BC (DR-BC)細胞。與DS-BC細胞相比,DR -BC對大劑量阿黴素刺激的耐受性顯著增強(P<0.05)。有趣的是,在DR-BC細胞中,高劑量阿黴素特異性地增加LC3B-II/I比值,促進自噬體的形成,降低p62的表達水平。在DS-BC細胞中,則沒有發現類似的自噬促進作用。引入自噬抑制劑3-MA後增加了大劑量阿黴素對DR-BC細胞的殺傷作用(P<0.05)。此外,研究證實了大劑量阿黴素通過激活AMPK-ULK1通路,在DR-BC細胞中觸發了保護性自噬。在功能上,大劑量阿黴素可增加DR-BC細胞磷酸化AMPK (P -AMPK)和ULK1 (P -ULK1)的表達水平,激活AMPK-ULK1通路(P<0.05)。引入AMPK抑制劑(compound C)和ULK1 抑制劑(SBI-0206965)可阻斷細胞自噬,促進大劑量阿黴素處理的DR-BC細胞死亡,減緩細胞生長(P<0.05)。

結論:體外數據表明,阻斷AMPK-ULK1信號級聯介導的保護性自噬可能是增加阿黴素對抗BC敏感性的潛在策略。

CCK-8試劑盒 (Abmole, M4839) 為MTT 法的替代方法,是一種基於WST(水溶性四唑鹽,化學名: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單鈉鹽)的廣泛應用於細胞增殖和細胞毒性的快速高靈敏度檢測試劑盒。

作者在研究過程中,首先建立了耐藥細胞株。通過低劑量阿黴素連續逐級增加濃度,從親原代DS-BC細胞中誘導出耐阿黴素的DR-BC細胞。在A-D中,採用CCK-8法檢測細胞增殖能力,獲得了優質的數據結果。其中,CCK-8試劑盒購自Abmol。CCK試劑盒使用方便,省去了洗滌細胞,不需要同位素和有機溶劑;檢測靈敏度高,甚至可以測定較低細胞密度;其重複性也優於MTT法。

鳴謝:Yu, Libo & Shi, Qingtao & Jin, Yan & Liu, Zhixin & Li, Jiaxin & Sun, Wenzhou. (2020). Blockage of AMPK-ULK1 pathway mediated autophagy promotes cell apoptosis to increase doxorubicin sensitivity in breast cancer (BC) cells: an in vitro study. 10.21203/rs.3.rs-49604/v2.

相關焦點

  • 生物物理所揭示細胞自噬活性在生殖腺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文中報導了細胞自噬活性在生殖腺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細胞自噬是溶酶體介導的降解過程。這一過程作為一種細胞生存機制參與清除細胞內廢棄物並為細胞提供能量。在哺乳動物細胞以及果蠅發育過程中,細胞自噬也參與細胞的死亡過程。線蟲細胞自噬對於細胞凋亡的影響一直不清楚。在線蟲發育過程中,共有131個體細胞和大量的生殖腺細胞發生凋亡。
  • 「AbMole科研」上調miR-133a-3p可調節信號通路介導的內質網應激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上調 miR-133a-3p可調節IGF1R/PI3K/Akt信號通路介導的內質網應激,提高蟾蜍硫堇誘導的胃癌細胞死亡。具體來說,研究人員採用CCK-8法和集落形成法檢測細胞增殖、流式細胞儀(FCM)和TUNEL法測定細胞凋亡率、DCFH-DA探針測定細胞內ROS含量、qRT-PCR測定miRNA水平, Western Blot檢測蛋白含量、雙螢光素酶基因法驗證IGF1R mRNA中 miR-133a-3p和3』URT區域的結合位點、免疫組化(IHC)檢測小鼠腫瘤組織中Ki-67的表達。
  • 「AbMole科研」異丙酚下調穀氨酸誘導的PC12細胞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異丙酚通過下調穀氨酸誘導的PC12細胞中的microRNA-19a發揮神經保護作用異丙酚是一種經認證的、具有抗炎、抗腫瘤作用的靜脈鎮靜劑。但異丙酚在腦損傷中的作用及其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 關於細胞自噬,這些你都知道嗎?
    ③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CMA):一些分子伴侶,如hsp70,能幫助未摺疊蛋白轉位入溶酶體。4、影響因素其影響因素包括:飢餓、蛋白聚集、凋亡、缺氧、病原體感染等,均會造成細胞自噬產生。正常情況下,細胞自噬發生的概率很低,只有受到以上因素的影響時,自噬才會被激活,參與機體穩態調控。
  • NCB: 細胞周期調控因子p27kip1在芝蘭缺乏條件下介導細胞凋亡/自噬
    細胞周期調控因子p27kip1在調節細胞周期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高表達導致細胞周期停滯,低表達或不表達導致細胞凋亡。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發現,p27kip1第198位蘇氨酸(Thr-198)的磷酸化會增強其穩定性,在營養匱乏的環境中進行自噬(產能細胞器的分解代謝)和繼續細胞增殖。
  • AMPk信號通路激活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 這個ampk信號通路它是 細胞中的一個酶一個非常重要的蛋白質酶 他主要在能量方面起作用 我們知道葡萄糖是人體 都說葡萄糖是人體能量 人吃進去的食物會變成葡萄糖 你吃的米飯 麵條什麼的 但其實呢 在細胞裡面並不是直接去使用葡萄糖的 大多數都是需要把葡萄糖要轉化成ATP 也就是說atp才是細胞真正的一個 使用了一種能量的形式 這種能量形式就好像是人民幣一樣 你買東西要用人民幣
  • 自噬+AMPK信號通路文章解讀
    在文章(策略篇)S5E07:信號通路研究策略三步驟中,我們總結了信號通路研究的四個層面和三個步驟:從效應到通路,從通路到分子
  •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阻斷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
    required for autolysosomeformation」 的研究論文,該文揭示了SARS-CoV-2病毒編碼的輔助蛋白ORF3a通過阻斷HOPS複合物介導的SNARE複合體組裝,從而抑制自噬溶酶體形成的機制。
  • 關於自噬:丁香園站友 6 年前關於諾獎的「預測」
    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 Yoshinori Ohsumi )因「自噬作用」的研究獲 2016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 2010 年,丁香園論壇站友 Tangdl2000 曾對細胞「自噬作用」進行了相關分析和研究,並「預測」到大隅良典( Yoshinori Ohsumi )極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AbMole科研】異丙酚下調穀氨酸誘導的PC12細胞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異丙酚通過下調穀氨酸誘導的PC12細胞中的microRNA-19a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異丙酚是一種經認證的、具有抗炎、抗腫瘤作用的靜脈鎮靜劑。但異丙酚在腦損傷中的作用及其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 Cancer Cell:Akt通路可調節活性氧簇介導的細胞凋亡
    伊利諾依大學芝加哥分校研究人員在12月9日出版的Cancer Cell上發表特刊文章,講述氧化作用路徑與細胞衰老以及細胞凋亡間的關聯。文章通訊作者Nissim Hay博士早年在以色列Weizmann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伊利諾依大學芝加哥分校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院任教授,主要研究細胞分裂,細胞代謝和癌症的遺傳學變化,主要應用的技術包括,細胞生物學技術,生物化學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和基因敲除技術。Akt通路是膜受體信號向細胞內轉導的重要途徑,它們調節著細胞凋亡、生長以及一些重要基因的表達。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膠質瘤中,過度活化的AKT會持續激活mTOR信號通路,mTOR通過整合匯聚多種信號(如生長因子、胺基酸、葡萄糖等)刺激,誘導相關基因表達,調控腫瘤細胞生長,促進腫瘤細胞由G1期向S期轉化,加速膠質瘤發生、發展。
  • STAT3信號通路在惡性腦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STAT3的表達上調可誘導腫瘤細胞的增殖,而其下調可以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它是激活多種生長因子或細胞因子信號通路上的關鍵點。以上過程是由MSC分泌的IL-6促進膠質瘤細胞中的STAT3磷酸化,進而活化JAK/STAT3信號通路,最終導致膠質瘤細胞侵襲性增強。從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細胞外信號傳入胞內再通過IL-6改變JAK的結構進而活化JAK/STAT3信號通路,最終達到調控細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 自噬凋亡,相愛相殺
    Fig.1(B) 用Hoechst 33342染色進一步證實高濃度TNF-α下活細胞數量顯著減少,在TNF-α處理的細胞中觀察到染色質凝聚、斷裂等細胞凋亡特徵。miR-30b下調TNF-α誘導的自噬和ATDC5細胞中自噬基因的表達(miR-30b對細胞模型的自噬調節)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中施萬細胞凋亡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進展
    目前越來越多證據表明:施萬細胞功能紊亂與凋亡,參與DPN病變過程,且在糖尿病病人的周圍神經系統中已經證實施萬細胞凋亡。 施萬細胞凋亡後神經生長因子分泌減少,對軸突營養作用減弱,進而導致軸突萎縮、死亡。由此可見,施萬細胞凋亡是DPN病變發生、發展的重要環節。
  • AbMole科研-Scutellarin通過MM的信號通路促進細胞凋亡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STN結合BTB抑制腫瘤生長。 多發性骨髓瘤(MM)是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性漿細胞的腫瘤性發育不良,最終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
  • 「AbMole科研」ATP/ADP水平與自噬之間動態相互作用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自噬被調節對神經元遷移的作用。細胞遷移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合成和再循環,結構重塑以及相當大的生物能需求。 自噬是維持細胞穩態的途徑之一。
  • 自噬與腫瘤幹細胞代謝調控的交互作用
    CSCs中的自噬 自噬參與腫瘤起始、腫瘤與微環境中鄰近細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腫瘤治療所需正常細胞的功能。自噬在腫瘤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過提供代謝產物促進腫瘤細胞存活、通過線粒體(線粒體的選擇性降解)調節線粒體功能、通過控制促遷移分泌(細胞因子和粘著斑轉換)而在腫瘤細胞遷移和侵襲中起作用。
  • 自噬與肝細胞癌
    另有研究表明,高脂飲食環境下,活性氧自由基增多,肝細胞內CD4+T淋巴細胞凋亡增加,抗腫瘤免疫效應減弱。酒精性脂肪肝到原發性肝癌的發展過程中,細胞自噬起先是被促進的,但後來則轉為抑制。在急性乙醇暴露環境下,肝細胞自噬增加,此時自噬作為一種保護機制,清理大量受損線粒體和ROS自由基,促進乙醇代謝等。
  • 細胞壞死、凋亡、壞死性凋亡、焦亡與自噬
    Figure 1: 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圖片來源:網絡)▌細胞凋亡細胞壞死性凋亡它具有典型的壞死樣形態:細胞膜被破壞,細胞、細胞器腫脹,乃至崩解;而核內染色質無明顯的形態改變;壞死性凋亡與凋亡和自噬有明顯的區別,三者可以通過光、電鏡觀察和PI染色得到明確的區分。其次, 壞死性凋亡會引起顯著的炎症反應,表現為大量的炎症細胞浸潤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