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Mole科研」ATP/ADP水平與自噬之間動態相互作用

2020-09-17 AbMole生物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自噬被調節對神經元遷移的作用。

細胞遷移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合成和再循環,結構重塑以及相當大的生物能需求。 自噬是維持細胞穩態的途徑之一。 小鼠眼部遷徙流中遷移細胞中自噬體和ATP / ADP水平的延時成像顯示,ATP含量的降低迫使細胞進入固定相併誘導自噬。使用可誘導條件小鼠或CRISPR / Cas9基因編輯的神經母細胞自噬的遺傳損傷由於固定期的持續時間延長而減少了細胞遷移。自噬被調節以響應促進遷移和抑制分子提示,並且是粘著斑的再循環所必需的。我們的結果表明,自噬和能量消耗在遷移細胞中協同作用,以動態調節遷移和靜止期的速度和周期性,從而維持神經元遷移。

GM6001(Abmole,M2147,純度 >98%)被用於處理細胞,進行細胞遷移檢測。

結果表明自噬是一個活躍且不間斷的過程,並且它在細胞遷移的不同階段受到動態調節。

鳴謝:Bressan Cedric, et al. bioRxiv. 2020, April 4.

相關焦點

  • 「AbMole科研」GM6001用於ATP/ADP水平與自噬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自噬被調節對神經元遷移的作用。細胞遷移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合成和再循環,結構重塑以及相當大的生物能需求。 自噬是維持細胞穩態的途徑之一。
  • 「AbMole科研」阻斷AMPK-ULK1通路介導的自噬在BC中促進細胞凋亡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研究中,證實AMPK-ULK1信號在體外介導了保護性自噬,通過抑制該信號能夠提高阿黴素的藥物敏感性。具體實驗中,研究人員採用細胞計數(CCK-8)試驗和集落形成試驗評價細胞增殖能力。利用臺盤藍染色法檢測細胞活力,Annexin V-FITC/ PI雙染色法檢測細胞凋亡。通過電鏡觀察並拍攝BC細胞自噬體。同時,利用Western Blot分析在蛋白水平上檢測基因表達。
  • ADP/ATP轉位酶可促進線粒體自噬
    ADP/ATP轉位酶可促進線粒體自噬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7 14:10:48 近日,美國賓州大學Zoltan Arany及其研究小組發現ADP/ATP轉位酶促進線粒體自噬但不依賴於其酶活。
  • 關於自噬:丁香園站友 6 年前關於諾獎的「預測」
    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 Yoshinori Ohsumi )因「自噬作用」的研究獲 2016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 2010 年,丁香園論壇站友 Tangdl2000 曾對細胞「自噬作用」進行了相關分析和研究,並「預測」到大隅良典( Yoshinori Ohsumi )極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AbMole科研」異丙酚下調穀氨酸誘導的PC12細胞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異丙酚通過下調穀氨酸誘導的PC12細胞中的microRNA-19a發揮神經保護作用異丙酚是一種經認證的、具有抗炎、抗腫瘤作用的靜脈鎮靜劑。但異丙酚在腦損傷中的作用及其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 調控巨噬細胞自噬水平可降低免疫細胞的凋亡率
    微生物學通報 MAY 20,2010,37(5):775調控巨噬細胞自噬水平可降低免疫細胞的凋亡率金城(《微生物學通報》編委會  北京  100101)自噬是不同於凋亡的另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 是當今國際研究的熱點
  • 自噬轉化醫學與疾病研究進展
    刺激mTOR非依賴性細胞自噬能避免tau突變的轉基因小鼠出現神經退化現象。對另一種主要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來說,自噬同樣重要。細胞自噬與帕金森氏症發病機理之間的關聯體現在PINK1蛋白。正常的PINK1蛋白與Beclinl相互作用,是細胞自噬的正調控因子,過表達PINK1顯著提高基礎和飢餓誘導的細胞自噬水平。而突變體的PINK1蛋白顯著降低細胞自噬的能力。
  • 「AbMole科研快報」ERK3/MAPK6控制IL-8的生產和趨化性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ERK3/MAPK6控制IL-8的生產和趨化性ERK3在典型有絲分裂原活化蛋白中廣泛表達,而激酶(MAPKs)及其短半衰期的生理意義尚不明晰。
  • 「AbMole科研」酯蟾毒配基RB通過抑制GPX4介導鐵死亡和ROS生成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酯蟾毒配基 (RB)通過抑制GPX4介導鐵死亡和ROS生成,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的生長和腫瘤發生酯蟾毒配基(RB)已被用於癌症治療,但其潛在機制尚不明晰。
  •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港中大姜裡文團隊發表綜述介紹內膜與植物自噬之間的相互作用
    遺傳篩選已經揭示了自噬相關蛋白對自噬體形成的需求,儘管自噬體膜的起源仍然不甚明了。內膜系統是一系列膜狀細胞器,通過各個隔室之間的動態膜流動維持。在植物中,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自噬和內膜系統之間存在聯繫,特別是在內質網和自噬體之間。在本文中,作者闡述並討論關於植物自噬體形成的最新發現。主要觀點:內膜運輸和自噬之間的相互作用發生在植物中。
  • 單細胞轉錄組揭示人類胚胎腸道發育過程中自噬相關的基因動態表達
    巨自噬/自噬已被證明在胚胎發育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但是,自噬在人類胎兒消化道發育中的作用尚未有研究報導。本研究,使用超過5000個從6周到25周不等的人類胚胎消化道細胞,從單細胞水平探索了自噬相關基因的動態表達,並發現自噬相關基因的轉錄活性顯著增強。
  • 2014自噬轉化醫學與疾病研討會圓滿閉幕!
    自噬已經被發現在神經變性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在阿爾茨海默氏症病人的腦中,大量β-澱粉樣蛋白在白噬泡中堆積,說明細胞自噬與該病的發病機理有關。對另一種主要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來說,自噬同樣重要。細胞自噬與帕金森氏症發病機理之間的關聯體現在PINK1蛋白。
  • 【AbMole科研】異丙酚下調穀氨酸誘導的PC12細胞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AbMole精研抑制劑十年,最新的科研動態不斷與您分享。本期與您分享的是:異丙酚通過下調穀氨酸誘導的PC12細胞中的microRNA-19a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異丙酚是一種經認證的、具有抗炎、抗腫瘤作用的靜脈鎮靜劑。但異丙酚在腦損傷中的作用及其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 細胞凋亡、自噬和壞死之間的獨立性與相關性
    浙江理工大學付彩雲課題組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發表了題為「細胞凋亡、自噬和壞死之間的獨立性與相關性」的研究論文,其中回顧了不同類型細胞死亡之間機制和聯繫的最新研究。
  • 細胞自噬與腫瘤關係研究獲進展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系列實驗,揭示了自噬相關蛋白Beclin 1對p53蛋白水平的調控作用和相關分子機制
  • Science:內質網自噬讓細胞保持健康
    作為一種替代性處理途徑,內質網自噬(ER-phagy)靶向易聚集蛋白位於內質網中的結構域(即內質網結構域)並將它們押送到自噬體中以便將它們遞送至液泡或溶酶體中進行降解。當誘導內質網自噬時,內質網自噬受體將它們的結合伴侶---酵母中的Atg8或哺乳動物中的LC3---招募到內質網的離散位點上,從而促進自噬體形成。
  • 《神魔之塔》全新「科研序論」系列即將登場
    《神魔之塔》全新「科研序論」系列即將登場 來源:www.18183.com作者:犬大噠時間:2019-02-08 分享到: 《神魔之塔》營運團隊宣布,距離《神魔之塔》17.0 版本「跨越神境的元素科學」更新尚餘數天,全新「
  • 動態基準測試Dynabench已發布,Facebook想用人類來「審問」人工智慧
    雖然研究團隊花了大約18年時間才在 MNIST 上取得了人類水平的表現,並在 ImageNet 上花了大約6年時間才超過人類,但在 GLUE 語言理解基準上只花了大約一年時間就超過了人類。儘管如此,研究人員遲早會報告說,他們的人工智慧已經達到了超越人類的水平,在這個或那個挑戰中勝過人類。如果我們希望「基準」繼續推動算法和模型進步,這就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Dynabench:新的動態對抗性benchmarkFacebook 正在發布一種新的測試方法,讓人工智慧與竭盡全力幹擾它們的人類進行比較,希望輔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更強大的NLP模型。
  • 【CURR OPIN PLANT BIOL】香港中文大學姜裡文課團隊系統闡述植物內膜系統與自噬的相互作用
    自噬體是自噬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的雙膜細胞器。
  • 自噬激活劑雷帕黴素可加速疾病進程
    本項研究發現早期脊髓運動神經元內特異性的自噬水平升高,同時首次報導自噬激活劑雷帕黴素加速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模型小鼠的發病,並初步探討其可能機制。 ALS運動神經元內蛋白質異常聚集可能是導致神經元選擇性死亡的重要機制。自噬作為胞內蛋白質降解的主要途徑,是現在蛋白質聚集類疾病的研究熱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