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內質網自噬讓細胞保持健康

2020-11-30 生物谷

2019年7月14日訊/

生物谷

BIOON/---未摺疊蛋白反應(UPR)通過包括內質網相關性降解(ER-associated degradation, ERAD)在內的多種機制維持內質網穩態。ERAD識別末端錯誤摺疊或未組裝的蛋白,並讓它們跨過內質網膜逆向轉位到細胞質中,在那裡它們被蛋白酶體降解。然而,某些與疾病相關的易聚集的蛋白(下稱易聚集蛋白)不能被ERAD清除,但可通過其他途徑處理掉。易聚集蛋白與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包括以

遺傳

性痙攣性截癱為特徵的多種疾病。因此,了解這些替代性處理途徑如何發揮作用具有重要的醫學意義。

作為一種替代性處理途徑,內質網自噬(ER-phagy)靶向易聚集蛋白位於內質網中的結構域(即內質網結構域)並將它們押送到自噬體中以便將它們遞送至液泡或溶酶體中進行降解。當誘導內質網自噬時,內質網自噬受體將它們的結合伴侶---

酵母

中的Atg8或哺乳動物中的LC3---招募到內質網的離散位點上,從而促進自噬體形成。這些位點形成於高度動態的由Lnp1加以穩定的管狀內質網網絡上,其中Lnp1是一種位於管狀內質網連接處的保守蛋白。儘管內質網自噬發生在連續內質網網絡的離散位點上,但是將內質網裝載到自噬體中的受體分散於這個內質網網絡中。內質網上的特定位點如何成為內質網自噬的靶標尚不清楚。

基於此,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匹茲堡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推斷細胞質組分可能與內質網自噬受體一起發揮功能以便確定這些位點。COPII包被亞基是這些因子的候選對象,這是因為已知它們將膜結構域與剩下的佔大部分的內質網結構域分離開來。註定要離開內質網的正確摺疊蛋白被COPII包被貨物銜接複合物(COPII coat cargo adaptor complex)Sec24-Sec23包裝到從內質網出芽並運輸到高爾基體的運輸囊泡(transport vesicle)中。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7月5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COPII subunit acts with an autophagy receptor to target endoplasmic reticulum for degradation」。

圖片來自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u9263。

在芽殖酵母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作為Sec24橫向同源物的Lst1與Sec23形成COPII貨物銜接複合物,是內質網自噬必不可少的。在

酵母

中,內質網自噬通常用藥物雷帕黴素誘導,其中雷帕黴素是一種模擬營養缺乏的TOR激酶抑制劑。雷帕黴素處理能夠上調內質網自噬受體Atg40並增加與Lst1-Sec23共定位的Atg40斑點(Atg40 puncta)的數量。Atg40也與Lst1結合。其他的COPII包被亞基(coat subunit)不與Atg40共定位或相互作用。

為了突出內質網的動態變化在內質網自噬中的重要作用,Lst1-Sec23複合物在缺乏Lnp1的細胞中未能與Atg40斑點和Atg8共定位,這是因為缺乏Lnp1的細胞存在內質網自噬缺陷。

與Lst1在包裝內質網結構域中的作用相一致的是,內質網自噬期間的Atg40降解需要Lst1。此外,Lst1和Atg40是將內質網結構域押送到自噬體中所需要的。

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由過表達的易聚集的分泌蛋白誘導的內質網應激上調Atg40表達,從而降低內質網中的蛋白聚集。TOR依賴性自噬轉錄調節因子而非未摺疊蛋白反應調節Atg40表達。Lst1在內質網自噬中的作用似乎是保守的,這是因為它的哺乳動物同源物SEC24C同樣也是內質網自噬所必需的。具體而言,他們發現SEC24C是兩種哺乳動物內質網自噬受體FAM134B和RTN3的降解所必需的。SEC24C的功能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尤其重要,這是因為它在有絲分裂後神經元中的缺乏會導致它們的死亡。

綜上所述,這些研究人員發現了COPII貨物銜接複合物Lst1/SEC24C-Sec23在靶向內質網結構域進行自噬方面的非常規功能。Lst1/SEC24C介導的內質網自噬是由營養剝奪或者易聚集蛋白的表達所誘導的。在後一種情況下,內質網自噬阻止內質網中的蛋白聚集。含有Lst1/SEC24C-Sec23的內質網自噬位點(ER-phagy sites, ERPHS)的形成需要Lnp1加以穩定的內質網連接(ER junctions)。ERPHS不同於含有Sec24-Sec23的內質網出口位點(ER exit sites, ERES),其中後者從經典的COPII包被的運輸囊泡上出芽。因此,這些研究結果表明COPII貨物銜接複合物將不同的貨物(ER結構域或輸出的蛋白)包裝到膜中,隨後被引導到不同的途徑:內質網自噬或分泌途徑。Lst1/SEC24C-Sec23和Sec24-Sec23貨物銜接複合物能夠通過與內質網跨膜蛋白---內質網自噬受體或輸出的蛋白---的細胞質結構域發生相互作用來分選不同的貨物。這些不同的內質網運輸途徑受到各自的應激反應途徑的調節。內質網自噬依賴於TOR依賴性自噬轉錄調節因子,而分泌途徑中的蛋白穩態受到未摺疊蛋白反應的調節。(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Yixian Cui et al. A COPII subunit acts with an autophagy receptor to target endoplasmic reticulum for degradation. 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u9263.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關鍵內質網伴侶蛋白協同自噬途徑負反饋調節細胞應激反應...
    因此,維持蛋白質穩態、降低內質網應激水平可作為代謝性疾病的潛在治療靶點。自噬作為細胞清除內質網錯誤摺疊蛋白的重要途徑之一,其與內質網應激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博士研究生楊雲志和馬風光等人在研究員李於的指導下,在衣黴素(tunicamycin)誘導的內質網應激動物模型及細胞模型中發現內質網伴侶蛋白Calreticulin表達上調,同時伴隨細胞自噬水平增強。
  • Cell|全基因組篩選揭秘內質網自噬分子調控機制
    撰文 | 十一月細胞自噬會介導細胞內的物質被帶到溶酶體中進行降解,這對於維持細胞內的穩態非常關鍵。通過自噬特異性地移除整個細胞器也是對細胞穩態的保護。而一直到近年來關於內質網自噬的研究才在哺乳動物細胞有所進展【7】(所以各位研究生小白們不要著急,令你揚名立萬的科學研究現在可能還處在「幼兒園」萌芽階段)。但關於內質網自噬的相關調節信號通路的研究還並不非常清楚。
  • 2019年7月5日Science期刊精華
    2.Science:內質網自噬讓細胞保持健康doi:10.1126/science.aau9263內質網自噬(ER-phagy)靶向易聚集蛋白位於內質網中的結構域(即內質網結構域)並將它們押送到自噬體中以便將它們遞送至液泡或溶酶體中進行降解。
  • 細胞自噬……咋回事兒?
    2自噬的發生過程自噬的發生,首先是從粗面內質網的無核糖體附著區脫落的雙層膜包裹部分胞質和細胞內需降解的細胞器、蛋白質等成分形成自噬體,並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降解其所包裹的內容物,以實現細胞本身的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的更新回。
  • 多篇文章聚焦自噬研究領域新亮點!
    這就好比一個家庭如果被垃圾填滿就無法運轉一樣,一個細胞如果不丟棄所產生的垃圾就會變得不再健康,然而細胞可以講這些垃圾進行分解來製造能量,這一過程就稱之為自噬過程。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佛羅裡達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調查了細胞自噬在諸如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 膠質細胞調節線蟲內質網抗逆性與壽命
    膠質細胞調節線蟲內質網抗逆性與壽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6:36:47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Andrew Dillin小組取得一項新進展。
  • 抗腹瀉藥開啟細胞自噬開關,驅使癌細胞死亡
    然而,在某些腫瘤細胞中,自噬的過度激活會破壞過多的細胞物質,以至於它們不再能夠存活。 在某些類型的腫瘤細胞中,使用洛哌丁胺會導致內質網(ER)產生應激反應,內質網是體內蛋白質合成的關鍵細胞器。
  • 關於細胞自噬,這些你都知道嗎?
    ①  初期,主要特徵是成新月狀,單層或多層膜②  中期:雙層或多層的液泡狀結構即自噬體結構,內含胞漿成分,如線粒體、內質網等③  後期:形成自噬溶酶體,單層膜,胞漿成分已降解。>(1)細胞自噬與神經退行性疾病
  • 研究揭示ER自噬機制
    他們發現全基因組的內質網(ER)自噬篩選突出了線粒體代謝和ER駐留泛素樣的後轉錄修飾(UFMylation)的關鍵作用。相關論文於2020年3月10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細胞》雜誌上。出乎意料的是,ER自噬需要兩個途徑。首先,線粒體代謝降低會抑制ER自噬,這與一般自噬相反,並且獨立於AMPK。
  • 自噬作用如何保護大腦神經元細胞免受損傷?
    研究者指出,自噬似乎保護了大腦中的神經元細胞,而其背後的原因或許與此前假設的並不相同,當研究人員利用遺傳技巧關閉自噬介導的細胞廢物處理系統時(並沒有像預期那樣檢測到蛋白質沉積物),他們發現,細胞中內質網的水平升高了,而內質網是一種由膜囊組成的系統,除了其他功能外,其還充當了鈣質的儲存器,這就會導致神經遞質釋放的升高,最終引發致命性的神經元過度興奮。
  • Science:重大進展!揭示內質網通過接觸調節無膜細胞器的生物發生和...
    2020年2月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內質網與細胞中的至少兩個無膜區室(membraneless compartment)接觸並影響它們的影響。
  • ...19)我校專家發現小分子藥物triptolide誘導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在線發表了我校生命學院雷鳴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Triptolide induces protective autophagy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CaMKKβ-AMPK signaling pathway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DOI: 10.18632/oncotarget.6783), 發現小分子藥物triptolide誘導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 華人科學家Science論文:內質網降解調控線粒體動態
    華人科學家Science論文:內質網降解調控線粒體動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1 21:36:27 近日,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齊嶺(Ling Qi)及其團隊發現,內質網(ER)相關降解參與調控棕色脂肪細胞的線粒體動態
  • 細胞自噬與腫瘤關係研究獲進展
    ,為進一步深入了解自噬與腫瘤發生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信息。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繼細胞凋亡(apoptosis)後,生命科學領域的又一熱門研究方向。文獻數量在近年來呈爆炸式增長,在2006年以前相關文獻大約1500條,而從2007年到2010年9月短短三年文獻宣布量即到達大約4400條。
  • Science子刊:細胞自噬的黑暗面,幫助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殺傷
    因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腫瘤細胞對T細胞殺傷敏感性的分子機制。自噬(Autophagy)是一種進化上非常保守的溶酶體介導的生物降解過程,是對細胞自身廢物的回收再利用,對細胞內穩態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因此,細胞自噬與多種疾病有密切關係。
  • Science:重大進展!揭示內質網P5A-ATPase是一種跨膜螺旋脫位酶
    2020年9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真核細胞含有膜包圍的具有不同身份和功能的細胞器,這些細胞器的身份和功能取決於蛋白組成。因此,蛋白的正確定位是細胞器功能和細胞穩態的關鍵。內質網(ER)和線粒體外膜是新合成的具有疏水跨膜區的蛋白的主要目的地。膜蛋白定位不僅需要高保真的蛋白靶向,還需要選擇性地去除錯誤定位的蛋白的質量控制機制。
  • NIBS學者Cell子刊發現選擇性自噬新機制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與傳統認識不同,自噬對被運輸的貨物(cargo)可以有高度的選擇性。自噬的選擇性通過自噬受體實現。自噬受體特異地識別貨物並將貨物與組裝自噬體(autophagosome)的自噬相關蛋白Atg8聯繫起來。內質網自噬(ER-phagy)是將內質網作為貨物運送到溶酶體中的選擇性自噬途徑。環境和生理因素導致的內質網腔內未摺疊蛋白的積累會造成內質網脅迫。
  • Science|發現全新的決定內質網應激下細胞命運的調控因子
    具體來講,當未摺疊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在內質網中大量積累,遠超過分子伴侶輔助摺疊的能力,超出降解系統清除錯誤蛋白的限度時,往往造成內質網的損傷,此時通過內質網應激,細胞可激活下遊包括未摺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在內的信號通路,使得蛋白質摺疊功能恢復或者細胞死亡。
  • 馮巍課題組揭示WIPI蛋白結合ATG2並調控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
    自噬是真核細胞中一種高度保守的自身降解途徑。自噬過程通過細胞內容物的降解和循環利用,在維持細胞內穩態平衡、避免有害蛋白聚集體積累以及抵禦病原入侵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WIPI蛋白家族是自噬起始信號PI3P脂質的效應分子,其可以招募其他因子對自噬體形成進行調控。
  • Science|內質網P5A-ATPase是一種跨膜螺旋脫位酶
    文章通過結構解析和體外實驗證明了P5A-ATPase是內質網上跨膜區的脫位酶。    真核細胞中超過1/3的蛋白是膜蛋白和分泌蛋白,這些蛋白擁有特定的疏水序列用來定位到細胞器中從而發揮功能。擁有C-端跨膜片段(TM)和尾部錨定(TA)序列的蛋白依賴不同的分揀機制定位到內質網、線粒體和過氧化物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