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細胞調節線蟲內質網抗逆性與壽命

2021-01-19 科學網

膠質細胞調節線蟲內質網抗逆性與壽命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6:36:47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Andrew Dillin小組取得一項新進展。他們的研究發現,在秀麗隱杆線蟲中,四個膠質細胞通過神經肽信號來調節內質網的抗逆性和壽命。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月24日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

研究人員在星形膠質樣膠質細胞亞群中表達了組成型活躍的內質網未摺疊蛋白反應(UPRER)轉錄因子XBP-1s,從而延長了秀麗隱杆線蟲的壽命。膠質細胞的XBP-1s啟動了遠端細胞中UPRER的強大細胞非自主型激活,並使動物對蛋白質聚集和慢性ER應激更具抵抗力。缺乏神經肽加工和分泌的突變體抑制了UPRER的膠質細胞非自主誘導和壽命延長。因此,星形膠質樣神經膠質細胞在調節機體內質網應激抵抗和長壽中發揮了作用。

據了解,神經系統感知細胞應激並協調蛋白質穩態的能力對於機體的健康至關重要。不幸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緩解蛋白穩態紊亂的應激反應(例如UPRER)會變得無效。

附:英文原文

Title: Four glial cells regulate ER stress resistance and longevity via neuropeptide signaling in C. elegans

Author: Ashley E. Frakes, Melissa G. Metcalf, Sarah U. Tronnes, Raz Bar-Ziv, Jenni Durieux, Holly K. Gildea, Nazineen Kandahari, Samira Monshietehadi, Andrew Dillin

Issue&Volume: 2020/01/24

Abstract: The ability of the nervous system to sense cellular stress and coordinate protein homeostasis is essential for organismal health. Unfortunately, stress responses that mitigate disturbances in proteostasis, such as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of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UPRER), become defunct with age. In this work, we expressed the constitutively active UPRER transcription factor, XBP-1s, in a subset of astrocyte-like glia, which extended the life spa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Glial XBP-1s initiated a robust cell nonautonomous activation of the UPRER in distal cells and rendered animals more resistant to protein aggregation and chronic ER stress. Mutants deficient in neuropeptide processing and secretion suppressed glial cell nonautonomous induction of the UPRER and life-span extension. Thus, astrocyte-like glial cells play a role in regulating organismal ER stress resistance and longevity.

DOI: 10.1126/science.aaz6896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76/436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大腦中的神經膠質細胞比神經元更重要 或有益於延長壽命防止肌肉萎縮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現在發現,至少在蠕蟲(秀麗隱杆線蟲)和老鼠身上,腦細胞可以幫助清除這些纏結並延長壽命。這可能會產生改善肌肉健康或延長健康人類壽命的藥物。該研究小組的最新發現於1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發現這一蠕蟲大腦中僅有4個神經膠質細胞控制著全身細胞的應激反應,並將蠕蟲的壽命延長了75%。
  • 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中的線粒體-內質網接觸促進血管重塑
    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中的線粒體-內質網接觸促進血管重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8 21:50:52 德國科隆大學Matteo Bergami、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學研究所 Elisa Motor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
  • 發育活性氧個體化機體抗應激與壽命
    發育活性氧個體化機體抗應激與壽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6 11:13:20 近日,美國密西根大學Ursula Jakob及其研究組發現,發育過程中產生的活性氧使機體的抗應激能力和壽命發生個體化。
  • 浙大團隊揭示神經膠質細胞感受環境刺激和調節嗅覺適應性新機制
    神經膠質細胞是神經系統的重要組分,對於神經元的發育、功能和健康至關重要,其功能異常直接導致各種神經精神性疾病。相對於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一般不形成典型的神經突觸結構、細胞膜電興奮性比較低,因此曾經長期被認為是「惰性」的組織,通過對神經元的支持、保護和營養等方式發揮作用。
  • 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在成人大腦中,小膠質細胞執行多種功能,包括監測神經元活動的變化,調節學習和記憶,以及充當大腦局部的吞噬細胞和損傷傳感器。許多小膠質細胞-神經元的相互作用是由細胞-細胞信號通路介導的,包括嘌呤信號傳導、細胞因子、神經遞質和神經肽。
  • 星形膠質細胞釋放ATP有快速抗抑鬱作用
    他們在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子刊《自然—醫學》上發表文章「星形膠質細胞來源的三磷酸腺苷調節抑鬱樣行為(Astrocyte-derived ATP modul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稱,星形膠質細胞釋放的ATP(三磷酸腺苷)有著快速抗抑鬱作用。
  • Science: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在成人大腦中,小膠質細胞執行多種功能,包括監測神經元活動的變化,調節學習和記憶,以及充當大腦局部的吞噬細胞和損傷傳感器。 許多小膠質細胞-神經元的相互作用是由細胞-細胞信號通路介導的,包括嘌呤信號傳導、細胞因子、神經遞質和神經肽。
  • 研究發現關鍵內質網伴侶蛋白協同自噬途徑負反饋調節細胞應激反應...
    Calreticulin通過增強細胞自噬途徑降解錯誤摺疊蛋白質,從而緩解內質網應激。因此,維持蛋白質穩態、降低內質網應激水平可作為代謝性疾病的潛在治療靶點。自噬作為細胞清除內質網錯誤摺疊蛋白的重要途徑之一,其與內質網應激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博士研究生楊雲志和馬風光等人在研究員李於的指導下,在衣黴素(tunicamycin)誘導的內質網應激動物模型及細胞模型中發現內質網伴侶蛋白Calreticulin表達上調,同時伴隨細胞自噬水平增強。
  • 腦科學日報:實現高效的小膠質細胞替換;「腦震蕩」的長期後果
    研究人員通過特異性的敲除、沉默和激活外周交感神經節或腎上腺髓質中的這類交感細胞,以及運用LPS誘導的全身性炎症反應模型,他們發現針刺調節的如下3個規律:1)存在針刺穴位部位特異性;2)存在針刺強度特異性;3) 針刺調節效應存在雙向性。
  • 前沿研究丨植物病原菌致病策略:利用效應子挾持寄主內質網
    丁香假單胞菌III型效應子HopD1與內質網中的另一個NAC轉錄因子NTL9互作並抑制NTL9調控基因的表達。南方根結線蟲分泌Mi-CRT進入內質網,通過抑制寄主PTI反應來促進侵染。III型效應子HopD1可以作為ETI的強抑制子,抑制AtNTL9調節的ETI基因表達(圖1)。Pi03192可以阻止PAMP觸發的 StNTP1和StNTP2由內質網向細胞核的重定位,而抑制 NTP調節的防衛反應(圖1)。目前尚未發現HopD1可影響NTL9的亞細胞定位,也不清楚HopD1如何抑制依賴於NTL9的基因表達。
  • 華人科學家發現,膠質細胞可以調節大腦血管再生
    在時間發育上,大腦的血管系統的成熟過程伴隨著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的分化成熟過程,提示膠質細胞中存在某種調節血管系統的機制。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授予了研究缺氧誘導因子(Hypoxia-induce factor, HIF)的科學家。
  • Science:內質網自噬讓細胞保持健康
    基於此,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匹茲堡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推斷細胞質組分可能與內質網自噬受體一起發揮功能以便確定這些位點。COPII包被亞基是這些因子的候選對象,這是因為已知它們將膜結構域與剩下的佔大部分的內質網結構域分離開來。
  • Nature:神經膠質定位是胚後期發育期間突觸位置的決定因素
    在成年線蟲中,CIMA-1大部分發現於表皮細胞但在神經元或神經膠質中卻沒有表達,並且這種蛋白質在表皮細胞中的定向表達在突變線蟲中拯救了異常的突觸前表型。這意味著表皮CIMA-1在AIY神經元的生長期間對於突觸前分布的保持是至關重要的。腹側鞘細胞(VCSC)是膠質細胞,位於表達CIMA-1的表皮細胞和AIY神經元之間。
  • 多篇文章聚焦人類大腦神經膠質細胞領域的研究進展
    研究者Darren Baker博士表示,已知衰老細胞隨著自然年齡的增長而堆積在與衰老疾病(包括骨關節炎和動脈粥樣硬化)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有關的部位中。在之前的研究中,我們已發現從自然老化的小鼠中清除衰老細胞會延長它們的健康壽命。
  • 神經膠質細胞功能與疾病大會即將進行,浙大團隊連續發文
    神經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數量最多的細胞類型,在腦的功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近年來,神經膠質細胞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腦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和腦腫瘤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備受關注。
  • 星形膠質細胞調節海馬-皮質交流來促進遠程記憶形成
    星形膠質細胞調節海馬-皮質交流來促進遠程記憶形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4 14:47:57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Inbal Goshen課題組發現,星形膠質細胞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調節海馬
  • Nature:神經連接蛋白控制星形膠質細胞形狀和突觸發生
    2017年11月12日/生物谷BIOON/---星形膠質細胞(astrocyte)存在的時間幾乎和大腦一樣長。即便是一些簡單的無脊椎動物,如秀麗隱杆線蟲,也有原始的星形膠質細胞包圍著它們的神經突觸。當我們的大腦進化成複雜的計算機器時,星形膠質細胞的結構也變得更加複雜。但是星形膠質細胞的複雜性依賴於它們的神經元夥伴。
  • 小膠質細胞或能有效調節大腦中神經元的功能和行為!
    2020年10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西奈山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大腦中扮演清道夫角色幫助清理死亡細胞的免疫細胞,或在小鼠和人類機體行為的調節上也扮演著關鍵角色,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國際雜誌Nature上,這種特殊的清道夫細胞名為小膠質細胞(microglia),其能保護大腦在健康和疾病狀態下不受異常激活的影響
  • 星形膠質細胞中的GLP-1受體信號調節脂肪酸氧化、線粒體完整性和功能
    星形膠質細胞中的GLP-1受體信號調節脂肪酸氧化、線粒體完整性和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0 23:39:42 近日,德國科隆大學Jen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