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奔火」,「胖五」有多拼

2020-07-24 中國青年網

7月23日,「胖五」即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火箭起飛到探測器入軌,「胖五」的飛行過程約有2167秒。可別小看這半個來鐘頭,為了確保完成任務,這個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火箭可是做了精心的準備。

為了「奔火」,它到底有多拼?記者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研製專家。

根據發射任務要求,「胖五」需要託舉火星探測器加速到每秒11.2公裡以上的速度,將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這一速度被稱為第二宇宙速度,也被稱為「逃逸速度」。太空飛行器只有達到該速度,才能完全擺脫地球引力,飛向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

此前在發射月球探測器時,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曾經飛出每秒10公裡以上的速度。此次「胖五」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國內首次達到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飛出了中國運載火箭的最快速度。

一院專家告訴記者,對於普通發射任務,1個發射窗口只需要設計1條火箭發射軌道。此次任務則不同。

如果把發射比作打靶,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就是在打移動靶,因為地球和火星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只有不斷調整發射軌道,才能讓探測器入軌更精確,在「奔火」過程中節約燃料。

為此,一院研製團隊對「胖五」的軌道進行了精細化的「窄窗口多軌道」設計。

據測算,此次發射任務有連續14天的窗口期,每天的發射窗口寬度為30分鐘。研製人員將30分鐘的發射窗口細分成3個寬度為10分鐘的發射窗口,分別設計發射軌道,將軌道偏差控制在極小範圍內。任務中,通過軟體還可以實現發射軌道的自動切換選擇。

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說,一次發射設計如此多的發射軌道,這在中國航天史上絕無僅有。

在「胖五」飛行的2000多秒裡,需要經歷多個重要飛行時序——

「胖五」捆綁了4個助推器,主要用於在起飛階段及一級飛行前期提供推力。起飛後約3分鐘,助推器與火箭分離。飛行約6分鐘後,整流罩分離。整流罩主要用於保護探測器免受火箭上升過程中的氣動力、氣動加熱及聲振等有害環境影響。整流罩分離時,火箭已經基本飛出大氣層,進入太空。

王珏說,飛行約8分鐘後,火箭一二級分離,二級發動機第一次點火,繼續加速。二級發動機第一次加速過程大約持續3.5分鐘,之後二級發動機第一次關機,進入大約16分鐘的滑行階段。長時間滑行技術,已經在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中進行了驗證。

此後,火箭二級發動機第二次點火,完成最後的「衝刺」,持續時間約為7.5分鐘。二級發動機第二次關機後,「胖五」還需要完成速度修正、姿態調整等過程,最終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胖五」是我國第一型開展全要素、全過程、全生命周期工作策劃的運載火箭,風險管控工作貫穿於型號研製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和環節。王珏說,此次任務從設計風險、產品風險、操作風險和管理風險四個方面,全面識別風險源,梳理並分析火箭可能存在的風險項目,並從設計、分析、試驗、管理上採取了22項措施,將風險降至最低。

他告訴記者,「胖五」研製過程中,研製團隊將設計特性分析與控制確認作為產品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的重要判據,在產品驗收環節進行了重點檢查。經過檢查,全箭共識別設計特性3萬餘項,並通過實測數據、驗收複測、直接旁證等6種控制措施全部進行了控制確認,有效管控了火箭產品質量。

現在,你知道「胖五」有多拼了嗎?

姜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胖五」為了「奔火」有多拼?一組數字告訴你
    從火箭起飛到探測器入軌,「胖五」的飛行過程約有2167秒。可別小看這半個來鐘頭,為了確保完成任務,「胖五」可是做了精心的準備。為了「奔火」它到底有多拼?下面這組數字告訴你。如把發射比作打靶,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就是在打移動靶,因為地球和火星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只有不斷調整發射軌道,才能讓探測器入軌更精確,在奔火過程中節約燃料。為此,一院研製團隊對「胖五」的軌道進行了精細化的「窄窗口多軌道」設計。
  • 「胖五」飛出最快速度,開啟行星探測時代
    這是「胖五」火箭首次執行工程應用任務,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它的精彩表現吧!飛出最快速度將重達5噸的探測器送往遙遠的火星,需要運載火箭提供足夠的發射能量,也就是說,需要有更大運載能力的火箭,在我國現役火箭俱樂部中,目前只有超級會員「胖五」可以擔此重任。
  • 他捨身吃胖60多斤,就為了和你一起拼!
    但是,如果你的教練為了你增肥,增六十多斤,就為了能跟你一塊兒減呢?是不是瞬間感覺比自己一個人減肥有動力多了?不過,這樣盡職盡責的感人私教是真實存在的嗎?畢竟,短時間內體重劇烈變化對人的身體是有一定傷害的,而且就算是健身教練,在暴飲暴食高熱量食物,停止運動一段時間之後,要恢復體型也是很有難度的。
  • 胖五微課堂:為什麼「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胖五」再出徵 備受矚目 萬眾期待有一句話叫做「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國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五號是我國推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運載能力接近25噸,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
  • 「胖五」發射「嫦五」,為何選在凌晨?
    此次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是有「胖五」暱稱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
  • 「胖五」的3大絕技
    攝影:付毅飛這意味著被暱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掌握了新的「絕技」。至此,「胖五」已經先後執行過發射高軌大衛星、發射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發射深空探測器三類任務。然而如果要將更大重量的探測器送上月球,或者將探測器送往更遙遠的火星,需要有運載能力更大的火箭,目前長徵火箭家族中只有「胖五」可以擔綱。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技術跨度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採用3型12臺全新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主發動機均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推進技術,實現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
  • 關注 | 胖五,你又「變臉」了!
    備受期待的年底航天大戲——嫦娥五號來了。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與以往不同,此次發射為什麼要選擇在凌晨升空?
  • 發射「天問」,為何非「胖五」莫屬?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人送綽號「胖五」。因為體型比其他長徵火箭更加寬大,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親切地稱呼為「胖五」。「胖五」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可達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中新社文昌11月24日電 題:「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計劃實現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  南海之濱,「胖五」揚帆。中國探月,如今邁出意義更為深遠的一步。
  • 「胖五」升空的那一刻,我又看到了星辰大海!
    「胖五」發射現場就像升起了一顆太陽至此,闊別公眾視野近30個月之久、中國現役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復飛成功!在在「胖五」成功發射之後,文昌發射基地測發大廳的屏幕上出現了一行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綜藝為了「出圈」有多拼?素人高空相親 明星吃蜘蛛
    綜藝為了「出圈」有多拼?素人高空相親 明星吃蜘蛛 原標題:   現在綜藝節目越做越多,觀眾也隨之越來越挑剔,一檔綜藝節目想「出圈」也是越來越不容易。為了提升可看性和創新度,各家節目也是拼了。
  • 天問一號的「順風車」胖五,身上為何會有多個外國宇航局的標誌?
    事實上,胖五就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由於其體型較大,所以也被大家親切的稱之為胖五。據了解,長徵系列五號是為了滿足我國航天發展需要 ,並且彌補我國與發達國家航天領域之間的差距,從而主研發的一款大型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
  • 火箭運載能力對比:美國63噸位居榜首,彪悍的「胖五」能排第幾?
    自2017年7月2日發射失利後,經歷了長達908天的等待,「胖五」再戰蒼穹,終於取得圓滿成功。這一次發射成功,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翻身仗」,成功的那一刻,有多少人歡呼雀躍,多少人熱淚盈眶?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技術跨度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採用3型12臺全新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主發動機均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推進技術,實現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是名副其實的「大力士」。
  • 送「天問一號」奔火,「長五人」還在奔跑
    為了確保航天發射成功,01指揮員歷來實行的是「一職雙崗」:一崗由發射中心的專家擔任;二崗由運載火箭研製單位的專家擔任。他們在發射中相互協作,互為替崗,及時溝通,在最短的時間裡做出正確的決策。之前,長五運載火箭總指揮王珏、總設計師李東將此決定告知黃兵時,反覆叮囑他作為01指揮員要把握全局,膽大心細,不僅要對整個大系統的所有制約條件都瞭然於胸,還要時刻掌握長五的測試狀態。
  • 「天問一號」發射為何非「胖五」莫屬?與上海又有怎樣的關係?
    不過,長五的第二次飛行卻以失敗告終。經過兩年「歸零」攻關,中國火箭人治好了長五的「心病」,2019年12月27日長五遙三火箭,順利將我國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胖五」王者歸來。 世界航天界有一句話:「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 又一枚「胖五」要上天: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也是看點
    和首飛相比有哪些新亮點?未來還有哪些計劃?為什麼「胖五」發射這麼受關注?此前我國液體運載火箭的箭體直徑大多為2.25米或3.35米,而長徵五號箭體直徑達到了5米。相比過去「苗條」型的火箭,長徵五號被人們暱稱為「胖五」。「胖五」是我國目前技術難度最複雜、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