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冬天,在不同城市的各個街頭都能看見一群穿著紅披風的大學生們穿梭在人群中,他們不畏嚴寒、為愛前行。今天他們來分享在那個冬日裡的所見、所聞、所感。
1
台州學院·周夢霞
這個冬天對於我,對於參加此次善行100的我們來說註定是不同的。行走在街頭小巷,我們周身有時是幾個小時的刺骨寒風,有時是不絕的令人煩躁的冬雨。
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給我們不同的回應,有支持有冷漠甚至有牴觸嘲諷,但是我們仍然會去努力爭取每一個人的支持,哪怕只是讓他們停下來聽我們講上幾句。因為我們明白每一次的成功都可以多幫助到一個孩子。
▲周夢霞與捐贈人合影留念
山區的孩子就像一棵棵需要被關懷的小樹出生在溫暖很少光顧的地方,但是我們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陽光和水分帶到他們面前,讓他們茁壯成長。
我相信為他們努力的志願者並不需要他們的感謝,而是想他們更好的把握住自己的未來,繼續樂觀而努力的生活!
希望你們不要辜負我們對你們的信任
這是一對夫妻對我說過的話。相信所有的志願者在勸募中都遭受過或多或少的懷疑。就像這對夫妻,也在我們堅持不懈的勸說下才慢慢舒展開來緊鎖的眉頭,並且捐贈了一份溫暖包裹。
正如他們所說之所以選擇幫助是因為在我們這些志願者的眼中看到了信任,是我們堅持的樣子傳遞給了他們這個活動的初心,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這個善舉一定會到達某一個滿懷憧憬的孩子手中。
生活讓他們長成了最懂事的樣子
這是我們去山區探訪最大的感觸。山區的孩子都很禮貌,遠遠的看到我們會喊哥哥姐姐,即使內向也會用目光傳達他們的善意。有些孩子甚至會讓你覺得心疼,他們好像少了一些這個年紀該有的「驕縱」。
我們家訪的小朋友是個女孩子有些內向,喜歡畫畫,說長大了想要當一名畫家。孩子在我們活動的時候一直都靜靜的坐在那邊,或許是緊張。我一直在默默的關注著她,一直到我們發放美術包,我才看到了屬於一個孩子的笑容。
接下來我們去到了那位孩子的家裡,孩子到了家裡就給我們泡了茶,洗了蘋果,然後又是那樣靜靜的坐在旁邊,不說話也不鬧。就在我們臨走的時候我聽到了孩子悄悄的問媽媽:「媽媽,我可以吃個蘋果嗎?」得到同意之後才輕輕的拿起一個蘋果開心的跑了出去。
最好的感謝,我也想像哥哥姐姐一樣
我們是第一次作為一名老師來幫助這些孩子。聽到小朋友叫我們老師的時候內心是很有觸動的。我們所做的事情,也許並不驚天動地,但卻處處透露著人間的溫情。
臨走之際,我們看到了小朋友一雙雙望向窗外的眼睛,我真的希望小朋友能夠透過我們看到自己的未來,並且為自己的未來更加努力,我們能做的也只是給他們打開一扇通往未來的窗。
離開後,那邊留下了聯繫方式的老師悄悄和我們說,孩子很喜歡我們這些小老師,希望長大了也能和我們一樣。這應該就是這次活動最大的成就感了。
2
台州學院·吳豔雯
2019的這個冬天,因為善行100活動,讓台州學院的吳豔雯感覺整個冬天都暖暖的。連續7個周末在台州街頭為貧困地區小學生籌款,累計服務127個小時,籌款23300元。
記得第一次開口介紹「善行100」的膽怯;記得第一次成功勸到愛心包裹的激動;記得第一次得到愛心人士的認可...每一幕都讓她印象深刻,讓她心裡都是暖洋洋的。
早上出發去參與「善行100」的時間很早,每次都是天剛蒙蒙亮就得被前一天設置好的鬧鈴炸彈給鬧醒。晃晃悠悠的起床穿衣洗漱,然後匆匆的趕往校門口集合。
雖然天氣有時候很惡劣,但是參加善行100的志願者都懷著一腔熱血準時到達集合點。之後在帶隊隊長的帶領下前往勸募地點,按照要求,我們依次戴好工作牌、穿上紅披風、拿上三聯單,和自己的搭檔去尋找愛心人士。
圓山區孩子們的畫家夢想
一開始,這相當不容易。由於早上上班的原因,有的人行色匆匆我們也不好去打擾;有的人向我們投來怪異的眼光;有的人因為不相信我們而避之不及繞道而行。
但這終究只是一小部分,還是有很多好人願意花三分鐘時間停下來聽我們介紹「善行100」這個活動,願意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捐贈一個愛心包裹,圓山區孩子們的彩色夢想,暖山區孩子們的心窩。這也是我最感動的,讓我感到人世溫暖。
在勸募中我們在超市的拐角處遇到這樣一對兄妹,哥哥讀高中,妹妹上小學。哥哥在我們的介紹下,彎下腰向妹妹解釋這個活動,詢問她想不想捐贈一個包裹幫助一個山區的小朋友。妹妹點點頭,最後妹妹在哥哥的支持下,以自己的名義為山區的孩子捐贈了一個美術包裹,圓了山區孩子的畫家夢。一個小小的舉動,一份小小的包裹,連接著山的這邊和那邊。
我想讓我的孩子親手捐出這個包裹
在勸募中,我們還遇到過這樣一對母子。在少年宮前我向媽媽介紹了「善行100」活動,這位媽媽很耐心地聽完我們的介紹,就在我以為這位媽媽要捐愛心包裹時,這位媽媽說:「等下課後,我想讓我的孩子親手捐出這個包裹。」這句話在寒風裡顯得格外的有溫度。
後來,一個小男孩手裡緊緊攥著100元錢,扯了扯我的披風說:「姐姐我要捐一個包裹。」回頭一看,竟是剛剛的那位媽媽笑著衝我們豎了個大拇指。
其實生活上,社會上有善心的人還是很多的,一些老伯伯在散步時經過且熟悉了解了我們的活動也願意付出自己的善意;即使穿著樸素、拎著菜籃子的大嬸,雖然不富裕,但也善己及人,掏出皺皺的一百元捐一個美術包給山區小朋友。一個小小的包裹,可能並不是很貴重,但這是承載著無數愛心人士們對山區孩子們滿滿的心意與關愛,連接著山的這頭與那頭。
甘肅省康樂縣探訪活動
我很幸運今年可以作為台州學院善行100志願者的代表之一,親自去到甘肅省康樂縣,為孩子們送去愛心包裹,帶去冬日裡的溫暖。最先打破我美好想像的是一路上的坑坑窪窪和上山時的陡坡。當我們走進楞幹小學時,陳舊的建築映入眼帘,眼前的孩子們朝我們敬禮,口裡說著老師好。他們有的膽怯,有的好奇地看著我們,我也用微笑回應他們,點頭說著你們好。
在老師們的帶領下這些孩子排排站好,當我們給他們發放溫暖包裹、親手給他們穿上衣服時,我注意到這些孩子們的臉和手都是糙糙的,小臉也是凍得通通紅。沒有了這個年齡孩子該有的稚嫩,更多了一份成熟和穩重。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善行100的意義,一件棉衣、一副手套、一頂帽子、一條圍巾真的能為他們的冬天帶去些許溫暖,溫暖他們的心窩。
以知識為路,一步步走出大山
發包儀式結束後,走進教室發現孩子們都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著我們。在我們給他們發放美術包裹時,他們會雙手接過說謝謝,問他們喜不喜歡時,也是滿臉笑容齊喊喜歡,但是卻又小心翼翼,捨不得打開包裹。
我又把志願者協會帶來的小禮物發給他們,我走到一個小女孩面前,輕輕地說:「你可以打開這個袋子,裡面有哥哥姐姐對你們的祝福和期待。」小女孩小心翼翼的打開,我指著明信片說:「這就是台州學院,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走出去。」這些孩子的身上有那種你想不到的懂事,那種讓人心疼的懂事。
離開時,四年級的副班長跑過來給了我一個深深的擁抱,儘管只接觸了短短的一天時間,但我們之間還是給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這些孩子能夠通過我們看到外面的繁華世界,以知識為路,一步步走出大山。無論如何,山的那頭,永遠都有一幫牽掛著你們的人。
儘管我們所能做的微不足道,但我還是希望這些包裹可以為山區孩子送去那麼一點點幫助,一點點溫暖。儘管為期8周的善行100很辛苦,但很高興自己能夠咬牙堅持到最後,也很高興各位愛心人士的信任,他們用愛心託起了明天的希望。
寒風蕭瑟,吹不滅的是青年志願者的熱情;冬日暖陽,溫暖的是山區孩子的真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才是自己奮鬥的意義。善行100,感謝有你;善行100,不枉此行;善行100,我們後會有期。
呂敏敏
江蘇大學
﹀
﹀
﹀
第一次去參加善行一百完全是為了一份嘗試與挑戰,剛開始幾周不怎麼冷,但是路人冰冷的態度讓我卻讓我心涼了不少,這讓我的每次詢問都顯得膽怯和手足無措。
我也忘了我第一次是怎麼開口的,但是我記得我的第一個捐贈人——那個身材瘦小的男人。我當時身心俱疲地蹲在路邊,在這之前問了好幾個人,但都沒有人捐。那個男人朝我走來,先是問路,我說我也不知道,然後就開始閒聊了。他說他是外地的,過來辦點事。
我跟他也介紹了下善行100的項目,他聽完皺皺眉,我心裡想著「又沒戲了」。那個男人說他是農村的,家裡也不怎麼富裕,我想著「還是算了」。我本以為他會拒絕離開,但他立馬說可以,我看著他往衣服口袋摸了摸,掏出一疊皺皺巴巴的零錢一張張理平整,數了數笑著跟我說:「我這剛好夠一個,給你吧,幫我捐給孩子們。」我當時很激動,這是我募捐到的第一筆錢,也是我被一個陌生人信任而感到的激動。
我想對所有人說謝謝
活動期間,我每周都會看一下我們善行100的捐助記錄,這讓我切實感受到志願者們共同努力帶來的關懷與希望。突然有一周,我看到捐贈地是隴西時有些激動,我點開仔細看了看,看到那些熟悉的地名,一股暖流湧了進來。
冬天下過雪的隴西會特別冷,但是今年冬天將有1140個溫暖包送到我們家鄉小朋友手中,這些衣物會幫他們度過這個冬天,同時更多的是溫暖他們的心。
我看著離我們村不遠幾所學校的名字,就感到特別親切。從農村走出來的我,深深體會到物資缺乏的艱辛,所以我很欣慰有人能捐助我們老家,也很慶幸我正是為孩子們的溫暖努力著的一員。
我迫不及待地投稿,對同校的其他志願者表達我的感謝和喜悅——我想對所有人說謝謝!謝謝同學們的努力!謝謝社會人士的幫助!有些孩子的家庭確實很困難,有了這些幫助,他們至少可以過一個開心的童年了。我們能做的不多,但當所有人聯合起來,就可以幫到更多人了。
2019年,我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冬天,充滿感動與感恩,充滿堅持與熱愛。我們剛開始去參加這些公益活動也許是因為熱情,但熱情褪去,剩下的是責任,這是我們一輩子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