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超高贊:都有哪些習慣值得長期堅持?

2021-01-08 網易

2020-12-30 18:49:11 來源: 化學加網

舉報

  知乎上有個高贊問題: 有哪些值得長期堅持下去就能改變人生的好習慣? 其中最高頻 的回答是讀書。

  隨著經歷和閱歷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清醒的認識到:讀書不再是學生時代的事,而是一生的事。改變人生的也從來不是道理,而是習慣

  正如許多被業界頂禮膜拜的精英都信奉一萬小時定律一樣,讀書這件事,靠的是堅持,是積累。

  【關注方式 】

  爆炸吧知識

  ID:superdata1

  推薦理由:「爆炸吧知識」是最值得關注的青少年數學科普公眾號,它致力於給全球讀者提供數學科普知識,分享數學乾貨,追逐科技前沿的微信公眾號,崇尚數學之美,被稱為全球3.14159%的讀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你一定很想知道:

  

高一被清華姚班錄取,高三委拒谷歌offer,一個重度網癮少年到理論計算機科學家的蛻變 關注發送「網癮少年」即可閱讀文章14歲上中科大,18歲攻讀麻省博士,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華人女天才」的開掛人生 關注發送「華人女天才」即可閱讀文章

  iPlants

  ID:PlantRSS

  推薦理由:專注報導全球植物科學的熱點和前沿研究進展,同時密切關注國內農林類高校的發展,併科普植物科學基本知識,努力讓大家喜歡植物,感興趣植物研究!現已是植物領域最好公眾號之一。

  關注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植物間也有交流,也有語言;植物也有「記憶」系統;植物如何增產增量,植物為什麼是綠色的等有趣的事情。

  目前已建25個500人的植物研究生/教授交流群和植物愛好者科普群,歡迎關注後入群交流。

  化學加

  ID:tryingchem

  推薦理由:化學加,加您更精彩!立即搜索下載安裝化學加APP,在手機上就可以查詢4000多萬個化合物分子式、結構式、物化信息、製備方法、合成路線等百科數據,3萬家化工醫藥企業信息,且每天都在新增。更有豐富的化學化工醫藥行業資訊、求職人才,招聘崗位供您隨時隨地檢索。

  丁香學術

  ID:dingxiangshiyan

  推薦理由「丁香學術」是丁香園旗下科研類公眾號,致力於傳播有價值的學術報導,解讀有深度的學術文章,歡迎關注!

  關注我們,你可以獲得

  客觀專業有深度的學術研究解讀

  領域專題報導評論

  還有

  小圓臉」的實驗乾貨、小禮品哦

  回復「信號」獲取精美信號通路圖;

  回復「實驗」獲取60G科研新手實驗技術資料下載連結

  sciSpread

  ID:dingxiangshiyan

  推薦理由:做科研,發文章,選擇SCI期刊很關鍵!sciSpread解析SCI期刊,推送SCI徵稿信息,幫助科研人員選擇合適的期刊投稿,包括畢業神刊,免費期刊、審稿快期刊、易接收期刊、國人友好期刊、灌水期刊、慎投期刊等。

  我們建有多個SCI期刊投稿交流群,重點討論國自然、基金、投稿選刊、影響因子等,歡迎大家加入我們!

  少年數學家

  ID: gh_5b9dc8efadf8

  推薦理由:「少年數學家」致力為數學老師與家長,提供豐富的數學課外知識、數學人物、數學趣談、科技與數學、萬物背後的數學的公眾號。我們希望孩子發現了數學的無盡樂趣與∞奧妙,成長為少年數學家!

  限時活動(關注少年數學家後):

  1)回復「紀錄片」,獲取十部數據科學頂級紀錄片。

  聲明

  本公眾號不定期會和公眾號互推

  並非收費廣告,可根據個人喜好關注

  ——感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有規律的健身習慣,和從來都不健身的人,差距究竟有多大?
    人們都說健身是青春的保鮮劑,可能在短時間之內看不出什麼,但是當你過個十年二十年之後,你就會發現,健身的人和不健身的人的區別真的很大。你知道經常健身和從不健身的人都有哪些差別嗎?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航天員王亞平走進知乎與網友互動
    中新網4月24日電 今日,中國航天員走進知乎,與網友親密互動,掀起了關於太空的熱烈討論。「謝邀,人在太空,剛下飛船。」航天員王亞平用知乎網友熟悉的幽默表達開場。她透露說目前正在緊張備戰空間站任務。「人在太空,剛下飛船」雖是調侃,倒也有很多真實成分。
  • 文章帶貨的能量有多大?試試知乎好物推薦就明白了
    在新的消費理念升級下,內容帶貨的藍海肉眼可見,看看知乎上湧現的一批又一批優質創作者的驚人帶貨數據就明白了。比如知乎帶貨達人「瓏瓏go」,她是一位美食愛好者,也是美食行業從業者。2017年,她已成為知乎科技鹽究員,利用業餘時間創作了與美食製作相關的內容。憑著烘焙行業10年的經驗和踩過的坑,她創作出的「家用烤箱什麼牌子好,有哪些購買建議?」
  • 這個答案有100萬人贊同
    在追求高效學習的路上,無數前輩前赴後繼、視死如歸,那麼在這些前人的經驗上,有哪些大家公認的好方法呢?接下來是北大中文碩士、在知乎擁有53萬粉絲、累計獲得贊同130萬、收藏300萬的學習型答主——高冷冷的自述。在知乎上,隨便找個學習相關的問題,都有幾千個回答。比如「有什麼值得分享的高效學習方法?」
  • 知乎發布讀讀日報:個體推薦人人都是主編
    知乎發布讀讀日報:個體推薦人人都是主編   人人都是主編,知乎日報從之初的兩個編輯創建到2.0版本40+    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創建一份自己的主題日報,繼而圍繞該日報定位的主題推薦網際網路上值得閱讀的內容連結,不限任何形式和來源。這些連結可以是來自網站或微信的文章、蝦米或網易雲音樂的歌曲、甚或A站B站的視頻、大眾點評的餐廳等。而讀者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內容消費習慣,在此發現和訂閱到各種有趣味、有個性的日報,低成本地找到散落在網際網路上的好內容。
  • 長期堅持練瑜伽的人,有哪些好處?一篇文章說清楚,看完就安排上
    瑜伽作為女性中選擇最多的鍛鍊方式,為我們的身體帶來了很多好處,但是你要說她有沒有壞處也是有的,它會讓你傷害到同齡人,因為長期堅持瑜伽的人已經要比不練瑜伽的人優秀了許多。第1點,長期堅持瑜伽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好的身姿。現在人的工作大部分都與電腦有關,長期坐在電腦前面,很容易讓我們的脊椎發生扭曲,讓我們的身姿看起來有些走向,同時也會影響自身的氣質。而長期堅持瑜伽的我們可以有效地改善這些問題,讓我們比其她人擁有更優雅的形體和身姿,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氣質。
  • ...剛下飛船——中國航天員走進知乎與網友互動,透露正備戰空間站...
    航天員王亞平用知乎網友熟悉的幽默表達開場。4月24日,中國航天員走進知乎,與網友親密互動。王亞平透露說目前正在緊張備戰空間站任務。對王亞平而言,「人在太空,剛下飛船」雖是調侃,倒也有很多真實成分。這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的50周年紀念日。
  • 堅持這4個習慣,孩子的記憶力將越來越強,腦袋變靈光
    一共有25個小孩子比賽,我家二寶在和那12個人對峙的時候都用超強的記憶力給他們打敗了,可是到了最後那個人我家二寶沒贏過他,看見二寶的臉瞬間就傷心了,眼睛裡還帶著淚光,我上臺就抱著二寶,開導說,沒事的,在媽媽心裡你是最棒的。
  • 健身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享受的過程,堅持健身強化記憶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堅持不下來,會在健身的路上中途放棄,導致健身的效果不好,其中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有培養出正確的健身堅持心理。所以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健身方式,還是選擇什麼樣的健身方法,只要是想取得自己最終的健身成果,必須要堅持到底。當然了,「堅持」這個詞談何容易呀,多少人半途而廢都是因為沒有找到堅持健身的本心。那麼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個能夠幫助大家堅持健身精神的小方法!
  • 知乎致知計劃之科學季:創作者分享80萬元獎金
    知乎優秀回答者「太空精釀」,因持續分享航空航天領域的知識,獲得了金獎。「如何看待2020年將要發射的長徵八號可回收火箭?」「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的區別在哪?」「2019年航天界有哪些值得被記住的事件和成就?」在這些問題下,他細緻的梳理、嚴謹的解讀和準確的表達,獲得了數萬網友的贊同。
  • 知乎創始人周源:一個程式設計師的崛起
    說到知乎,想必有很多人都熟悉這款軟體,很多上班族在上下班坐地鐵的閒暇時間,都會打開這款軟體打發時間,然後還能看看哪些問題能引起了自己的共鳴,很多人都知道知乎這款軟體,但是並不了解創始人周源的故事,今天小編就來為你們講講這裡面的內容。
  • 與病毒有關的癌症 哪些習慣導致癌症
    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飲食也是出現了多樣化,並且生活習慣也是千奇百怪,那您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癌症與病毒有關嗎?您知道生活中哪些習慣導致癌症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如何遠離癌症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 壽命高的人,多半都有這5個生活習慣,看看你能堅持做到幾個?
    雖然人都會有死去的那天,但是大部分人更希望自己能夠活得長壽。在追求長壽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學會健康生活。如果大家關注過那些百歲老人,會發現他們身上通常都有五大好習慣,這些小習慣如果你從現在就開始養成,將會給你的身體帶來更多的健康,也能讓疾病離你更遠。壽命高的人,多半都有這5個生活習慣,看看你能堅持做到幾個?
  • 「恰到飯」的知乎,對內容付費行業有什麼借鑑意義?
    站在內容從業者的角度來看,我更傾向於將其看作回歸理性,畢竟「知識服務」如果要沿著網紅的路子走,怎麼看都不長久。那麼問題就來了:平臺下一個增長的抓手會在什麼地方呢?知乎可能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排除很大熱問題不談,以我看到的「中國有哪些考古上的巨大遺憾」這一相對冷門問題為例,一共就只有 15 個回答,@鹽選推薦 之間連結鹽選專欄的方式,不僅豐富了這一問題的回答,我還在之後饒有趣味地刷完了這個名為《北洋奇譚2》的鹽選專欄:在這一過程中,用戶在豐富對這一問題的認知之外,還可能粉上@老金 這一自稱「都市傳說/歷史愛好者
  • 28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堅持瑜伽拉伸,感受身體變化!
    【運動心得】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常言說行百裡者半九十,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人總是鳳毛麟角,但是我們可以運用科學的健身方案,就如同28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將瑜伽當做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的身材會得到很大改變。
  • 素食者長期吃素,不吃肉,會有哪些情況發生?女性不妨了解一下
    素食者長期吃素,不吃肉,會有哪些情況發生?女性不妨了解一下在生活中存在一類人群,他們長期吃素,不吃肉。是信仰,還是覺得吃肉對人體健康不利呢?我想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堅持。能長期堅持一件事的人,說明毅力是非常驚人的,值得尊敬。儘管對於一個喜歡肉食的人來說,這是無法理解的。但是,對於那些堅持吃素的人,長期只吃素不吃肉,對身體真的好嗎?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後果?不妨來了解一下。
  • 普通人如何通過知乎快速崛起?
    最近超級喜歡知乎這款問答產品了,因為之前的積累終於獲得了反饋,每天都有數個人加我微信,有談合作的、招聘的、交友的。做自媒體最大的益處就是自動幫我篩選了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有一位大叔我印象很深,最開始在知乎上看到我的文章,然後加微信好友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公眾號如何開通原創功能,經過我的一番解釋之後,他開始無止境地堅持日更,一轉眼40天過去了,他又來找我了,他說:為什麼堅持了40天粉絲和閱讀量都不過百?  這就尷尬了,普通人玩自媒體很容易固步自封,我們很局限地認為玩轉公眾號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這條路布滿荊棘。
  • 研究了50個牛人,發現他們身上都有這10個共同習慣
    這篇文章一共採訪了50個巨人,他們都各自分享了自己人生裡最重要的習慣,有的模型君曾經已寫過,這次借巨人的肩膀再幫你強化一遍。同時也跟你演示一遍什麼叫做分類思維。原文章連結:《頂尖牛人都有哪些堅持的學習/工作習慣?》創作思路:按照分類思維,把每個巨人的習慣進行拆解,相同的習慣放在一起,並取一個小標題。好了,開搞開搞。
  • 這種飲食習慣,醫生勸你別再堅持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注重養生,其中「三高」是養生達人都關注的健康問題。大家都知道高油脂是「三高」問題的誘因之一,所以很多人為了避免出現或者減少「三高」開始嘗試素食飲食法。《長江日報》就報導了這麼一篇新聞,湖北武昌有一位楊婆婆堅持了幾十年吃素的飲食習慣,從來不吃葷腥。楊婆婆有一天洗完澡後不小心滑了一跤,摔在地上就骨折了,為了生命安全,只得受罪換上人工關節。據醫生說,楊婆婆因為長期不吃葷腥,骨頭已經脆弱得如「泡沫」一般。
  • 「知乎十問」 ,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的進化史
    「PonyMa」的 ID 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學科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知乎的初心人類每天都在大量交換信息,而問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但傳統線下的問答是低效的,比如你不一定能問到對的人,比如你們的對話不能留存下來給後人分享等等。所以,知乎要做的就是提升人們交換信息的效率,而且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