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克隆基因,您準備好了嗎?

2021-02-15 百邁客生物

ATCG不規則的排列組合組成了地球上近870萬個物種形形色色的遺傳物質,而解密其內在調控機制是生物工作者心心念念奮鬥的目標。1977年,噬菌體ΦX174長達5375-bp基因組被第一個測序完成,基因組測序事業開始蓬勃發展,時至今日,NCBI收錄了超過6000個真核生物和150,000個原核生物的測序數據,其中包括禾本科。而基因組研究目的也從單純的科學研究向實踐應用發生著轉換。基因組學和生物技術相結合,包括標記輔助選擇,基因組選擇和基因編輯,已成為育種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功能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將會把這種技術的結合作用發揮更大。

禾本科這個神奇的科屬,是全球大部分食品飼料來源,為我們提供了超過50%的卡路裡,它包括小麥,大米,玉米,大麥,高粱和小米等。大約在4500萬至6000萬年前,現代穀物共享了一個共同的祖先,雖然禾本科植物親緣關係較近,但它們的基因組差異比較大,例如,水稻的基因組大小為380M,相當於小麥基因組的2.4%。今天,較多的作物基因組被測序,自2005年水稻基因組測序完成以來,高粱、玉米、大麥、珍珠粟、小麥基因組相繼測序完成,這些高質量的參考基因組是穀物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研究中的裡程碑。

那在基因定位中,參考基因組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如下圖所示,自有參考基因組後,一個簡單的文獻檢索顯示有關水稻、擬南芥「基因克隆」的文章數量已經飆升,而2009年完成的2.3-Gb玉米基因組對克隆基因的數量影響貌似不是不大,這可能因為儘管有高質量的可用性參考序列,大基因組仍然是基因克隆的主要障礙。參考序列只是基因組功能的一個墊腳石,在擁有大而複雜的基因組的物種中仍然需要創新的定位方法。

 



將植物的表型變異與基因組差異聯繫起來,一直是植物研究和育種中的永恆命題,隨著分子標記技術的出現和複雜的統計工具的使用,解剖複雜性狀的遺傳變異成為可能。目前使用最多的兩種方法為QTL定位和GWAS分析,隨著DNA測序的發展,早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湧現出RFLP,SSR,SNP等多種不同的分子標記。QTL分析和GWAS均是尋找與性狀連鎖的分子標記,儘管這兩種方法較難直接定位到基因,但對鑑定主要的QTL還是很準確的。圖位克隆也是定位基因的有效方法,利用染色體步移的方法縮小候選基因區段。例如水稻中抗病基因Xa21的克隆。Xa21來源於非洲野生稻,1992年,應用RFLP和RAPD標記將Xa21定位到11號染色體1.2-cM處。1995年利用連鎖標記篩選BAC文庫,將Xa21定位至9.6kb區段內找到了功能基因。Xa21最早是發現於1985年,而它的定位克隆完成發生在10年後,由此來看,圖位克隆是定位基因的有效方法,但在沒有參考基因的情況下,還是很費時費力費成本的。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準備複製人類?!
    中國科學家負責的世界上第一個位於北方港口城市天津的克隆設備,宣稱已為複製人類做好了準備!世界上最大的克隆工廠將在七個月後敞開大門,到2020年將克隆一百萬頭奶牛!警犬、賽馬和其他動物也排隊等著克隆。Boyalife集團與韓國公司Sooam生物技術研究院合作推動克隆設施,目前開發了對心愛的已故寵物和猛瑪象的克隆。
  • 輕鬆五步搞定基因克隆
    要談基因克隆,還是得先來了解下個體克隆。如果這個弄不懂,那下面這篇基因克隆文,你就得好好看看了。
  • 什麼是Gateway克隆技術?
    在面對克隆項目時,科學家不再局限於傳統的限制酶克隆。相反,他們可以選擇一種分子克隆技術,該技術可以很好地滿足既定的資源,時間和實驗的需求。自從20世紀90年代末發明以來,Gateway克隆技術已作為一種非常流行的將DNA序列轉移到多個載體系統中快速且高效的方式。使用適當的入門和目的載體,科學家可以用Gateway將感興趣的基因克隆到各種表達系統中。
  • 為什麼要克隆地方豬?它們的風味還會一樣嗎?
    不過,克隆的地方豬吃起來還能一樣嗎?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吃上克隆豬嗎?靠傳統養殖,活體保種不行嗎? 保種,為什麼需要克隆技術?藏豬毛多為黑色,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豬種。西藏首例體細胞克隆藏豬誕生(來源:西藏農牧學院網站)金華豬,還有個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兩頭烏」,因為它們的頭頸部和臀尾部的毛是黑色的,其餘地方都是白色。
  • 美國克隆總統
    >美國總統被克隆了嗎?複製人假設秘密精英/軍事技術的發展,比普通消費者看見的技術,領先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並且遠離大眾的視線。如果是這樣的話,您還認為他們仍然無法複製人嗎?兩人的研究取得了成功,但是孩子出生後,他們就不知道如何阻止他的快速成長。至於孩子死亡一事,畢肖普博士認為兇手從受害人體內摘除了垂體(生長調節激素),目的是穩定其年齡,這可以防止快速衰老。
  • Bt抗蟲基因及其克隆技術研究進展
    自1996年起,導入Bt特異抗蟲基因的轉基因作物被批准商業化種植,2013年全球棉花、玉米等多種抗蟲轉基因作物總種植面積達到了7000萬公頃(折合10.5億畝)。Bt抗蟲基因巨大的應用價值和市場開發前景引起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的高度關注,不斷加大投入,進行殺蟲基因新資源的發掘和保護,這一領域的競爭也越加激烈。長期以來,多種分子生物學方法被用於Bt殺蟲基因的鑑定與克隆。
  • 奇蹟(4)克隆近交豬
    而曾養志呢,經過30年的努力,將版納微型豬近交系培育到了26代,基因純合度更是高達99.96%,生下的小豬呢,就跟雙胞胎一樣,咱肉眼根本看不出區別。有了基因這麼高度純合的近交豬,下一步,就是到應用階段了。在醫學應用上,曾養志最大的願望就是實現異種器官移植,所以,克隆就提到了議事日程。    (採訪)曾養志:克隆什麼好處呢?
  • 雲課堂開講:幼兒園復學了,您準備好了嗎?
    最讓廣大家長們歡欣鼓舞的 6月8日 是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一幼兒園復學的日子 悶在家裡已幾個月的小「神獸」們 終於可以回到闊別已久的開心樂園 可開學了,您準備好了嗎
  • 克隆技術所克隆出來的動物,和原來的是一模一樣的嗎?
    那麼通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來的動物真的和原來的一模一樣嗎?性格脾氣什麼的也都和原來一樣嗎?20世紀90年代,克隆羊多莉誕生,多莉是世界上第一個克隆動物。但是由於克隆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多莉克隆出來的時候患有一種罕見的疾病,沒過多久就去世了。而正常的羊的壽命都有十年之久,除非是得病,否則不會那麼早死去。
  • 「設計嬰兒」已經成為現實,我們準備好了嗎?
    來源:科技日報  英國一位著名的遺傳學家曾表示,遺傳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製造出「設計嬰兒」更加成為可能,社會需要為此做好準備。派瑞說:「我們用到了一對分子剪刀以及一個分子衛星導航系統,導航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告訴剪刀將DNA的何處剪開進行編輯,這一方法的精確度已經接近100%。」  派瑞所在的研究團隊想要克隆出全球第一頭克隆豬和第一隻克隆鼠,他說,這種想法距離現實還有一定的距離,但科學的快速發展正使得相關技術成為可能。
  • 我省科學家成功克隆 水稻白葉枯病「剋星」基因
    我省科學家近日讓水稻配上了克隆技術的「探測儀」,由此分離鑑定出一種水稻白葉枯病的「剋星」基因——Xa7,成功破解了生物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難題,有望突破水稻白葉枯病長效防控的瓶頸。利用水稻自身的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種是防控白葉枯病的最佳手段。專家指出,此前我國在主栽水稻中也引入過部分抗性基因,但絕大多數高抗基因持久性較差,經歷數輪栽種後,這些品種又逐漸失去抗病性。而Xa7基因對白葉枯病菌抗性高,並且溫度越高,效果越好,適應全球氣候變暖條件下的水稻育種與生產利用。
  • 世界這麼大,能阻擋複製人的出現?我國不是有基因編輯嬰兒了嗎?有人...
    X 世界這麼大,能阻擋複製人的出現我國不是有基因編輯嬰兒了嗎?有人罵他們為瘋子科學家,但有人認為他們是敢為天下先的先鋒科學家?
  • THP-1基因編輯細胞株——如何快速構建THP-1基因敲除細胞株
    如何在THP-1細胞株進行基因敲除/基因敲入/基因突變也是各個課題組的一個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何解決THP-1細胞的基因敲除,也是我們海星生物的一個重要的研發方向,經過了一年多的研發,我們終於在根本上解決了這個THP-1細胞株的基因編輯的困難,可以為客戶提供編輯效率高、結果穩定、周期快速的細胞基因敲除的解決方案。
  • 科幻電影裡出現的複製人能否成真?地球以外真的存在其它的空間嗎?
    但是咱們今天要說的,是在在2017年的時候,中科院神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利用當時的科學技術,克隆出來了猴子,它們分別叫「中中」和「華華」。您要知道,在這之前,各國的科學家都利用體細胞,先後克隆出了牛、鼠、貓、狗等動物,但一直都沒有實現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克隆,而且當時的科學界普遍認為,現有的技術不可能克隆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可結果您看,最終還是實現了。
  • ORF克隆和cDNA 克隆這麼區分
    又比如說導師給了你一個基因,讓你去研究它,要怎麼去研究呢?又比如說,導師給了你一個基因,還告訴了你怎麼去研究,首先第一步是去把這個基團給克隆一下吧。聽到這裡,你第一反應可能是:啥?把這個基因克隆一下?什麼意思?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不過沒關係,不懂就問後還是不懂就查資料看文章看文獻嘛,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 科學家質疑複製人:克隆導致越來越多基因缺陷
    中新網9月17日電:日前科學家們已經公布了一項針對克隆鼠的新研究成果,該成果顯示基因缺陷貫穿整個染色體組。他們認為這項成果進一步證明複製人是不安全和不道德的。  據科學時報報導,近來的研究已經顯示了克隆鼠和其它種類克隆動物有許多不正常之處,包括肥胖、肺炎、肝功能障礙和早亡;大多數克隆過程中,卵母細胞不能順利捱過妊娠期。
  • 希曼基因把克隆技術從實驗室推向商用
    希曼專注於基因克隆科技,從基因檢測、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到基因克隆,希曼整合了自主研發的基因檢測方案,世界領先的基因編輯技術,前沿的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技術
  • 長江魚類減少了三分之二,克隆技術能拯救瀕危物種嗎
    ,所以如果問題是犀牛太少的話而,我們又剛好知道如何克隆犀牛那麼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對吧? 好吧確實有人正致力於克隆瀕危動物,然而事情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而且造成這些物種瀕臨滅絕的問題也不會因此而解決,第一隻由成年體細胞克隆的哺乳動物是1996年的多利羊,自此科學家們又克隆出了許多別的動物比如貓、狗甚至猴子,不久後瀕危動物也上了克隆名單。
  • 曾經克隆出生的多利羊,克隆過程中到底發生了啥?為何被安樂死
    當今世界發展的已經非常快速,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已經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神奇,這些先進的技術不僅意味著人類的文明向前進了一大步,也意味著地球的文明正在不斷進步。當今科技的發展擁有著無限潛能,人類將不可能發生的事變為可能。大家還記得1996年出生的克隆羊多利嗎?
  • 電影《基因迷途》上線 演技炸裂玩轉複製人
    網易娛樂7月24日報導 提起現實裡的克隆技術,每次都激起大家的熱烈討論,觀點褒貶不一,而影視作品中的克隆題材也不斷刺激著影視創作者們編造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在業內也是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