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F克隆和cDNA 克隆這麼區分

2020-08-20 每日生物評論

最近天氣炎熱,在實驗室的童孩估計有點冒火,本來在這夏困秋乏的季節,每天都昏昏欲睡,還沒個假期(這也沒辦法,疫情嘛),還要一天天圍著實驗轉,做的出來還好,做不出來頭大心塞啊。尤其是新進實驗室的小白,對於實驗的方方面面更是一頭霧水,面對導師的「期待與厚望」,懷著一腔熱血,躊躇滿志,踏上了科研的不歸路。話雖如此,該不懂的還是不懂:

比如說,老師給了你整個宇宙那麼大的範圍,讓你選擇自己的研究課題,該怎麼選課題呢?又比如說導師給了你一個基因,讓你去研究它,要怎麼去研究呢?又比如說,導師給了你一個基因,還告訴了你怎麼去研究,首先第一步是去把這個基團給克隆一下吧。

聽到這裡,你第一反應可能是:啥?把這個基因克隆一下?什麼意思?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不過沒關係,不懂就問後還是不懂就查資料看文章看文獻嘛,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編不才,今天就給實驗小白們捋捋ORF克隆和cDNA 克隆方面的知識吧。

關於基因克隆,剛剛踏入實驗室的童孩們可能會比較陌生,不知道何為基因克隆,我們之前只是學過動物克隆呀。比如說克隆羊多莉,大部分理科生應該是有點印象的吧。由克隆羊多莉引出了克隆的概念:

克隆 (Clone):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個體或種群。多莉就是一個「copy」出來的動物,與供核的羊媽媽長得一模一樣,基因型也是一模一樣的。因此我們又引出來了概念:基因克隆。

基因克隆:也叫分子克隆,是在體外對DNA分子按照既定的目的和方案進行人工重組,將重組分子導入到合適的受體細胞中,使其在細胞中擴增和繁殖,以獲得DNA分子大量複製,並使受體細胞獲得新的遺傳特徵的過程。

舉個例子來說,A基因是調控小鼠褪黑素的分泌的,我想要完全抑制小鼠褪黑素的分泌,觀察褪黑素分泌抑制後小鼠的身體狀況。我們就需要在體外重組這個A基因(使A基因能夠抑制褪黑素分泌),並進行大量的複製,然後將複製好的重組的A基因連接到相應的表達載體上,然後再將這個載體轉入受體細胞中或者小鼠內,若實驗成功的話,小鼠的褪黑素會被完全抑制分泌,褪黑素被完全抑制了的小鼠,身體狀況可能會出現相應的問題。

而拿著一個基因要怎麼去分析,去克隆自己想要的片段,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驗需求來進行了。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ORF克隆和cDNA 克隆。

cDNA 克隆:是全長轉錄本的cDNA克隆,既包含了全長蛋白質的編碼序列,也包含 5&39; UTR非編碼序列,不能直接用於轉染細胞表達,需要把5』 及3』 UTR截去然後將表達框連接到構建好的表達載體才可以進行轉染細胞並表達。

ORF克隆:一個全長ORF(開放閱讀框)克隆,是指一個插入有編碼全長蛋白質的DNA 片斷的質粒。該插入DNA 片斷只含有編碼一個全長蛋白質的序列(從起始密碼到終止密碼),而不包含有5′或3′端的非翻譯區(UTRs)或內含子。

怎麼?概念不好理解?沒事,看下面的圖:ORF就是基因的開放閱讀框,沒有5&39; UTR序列。是不是感覺很簡單呢?

cDNA 克隆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大量複製,並保存單一cDNA信息,構建cDNA文庫,亞克隆等。也由於其5』UTR非編碼區容易形成複雜的二級結構,在蛋白質翻譯時容易出現問題。因此,cDNA克隆載體必須去掉5&39; UTR序列後,再連接到對應的表達載體中才能夠在受體細胞中進行表達。

而ORF克隆就沒有那麼複雜了,它是cDNA開放閱讀框區域的序列,無5&39; UTR序列,可直接在宿主細胞中進行表達,更為省時省力。所以大家在選擇哪一種克隆的時候,要想好自己要做什麼實驗,以及所要考慮的因素比如價格,時間,操作等。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克隆技術這麼發達,為什麼我們不克隆恐龍?
    人類克隆過牛羊豬,也克隆過猴子和貓,那為什麼我們不克隆恐龍呢?提取出的DNA和青蛙DNA結合,然後通過某種神秘的過程,結果,一個生機盎然的侏羅紀公園就出現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克隆恐龍將是一項困難得多的任務。讓我們先來看看,如果要復活恐龍,我們需要做到哪些?
  • 炒了二十多年的複製人,為什麼現在沒消息了?看看克隆羊的下場!
    「克隆」是一個很熟悉的詞語,早在小學課本上就已經接觸到克隆了,當時關於克隆的故事就是從那隻叫做「多莉」的克隆羊開始,克隆羊的成功讓人們對於複製人的出現充滿了期待和一絲恐懼。炒了二十多年的複製人,為什麼現在沒消息了?看看克隆羊的下場就知道了!
  • 複製人不再是幻想?中國科學家如何看待"克隆孩子"
    從倫理方面看,複製人在血緣、進化、遺傳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克隆出來的人與供體的關係不清。不能說是供體的兒子,因為兒子是通過有性繁殖出來的,複製人應該是供體的複製品。在一個家庭中,複製人與被複製人的關係,從遺傳上是無法區分和建立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關係,而家庭又是社會的細胞,由於克隆會給家庭成員角色的關係帶來麻煩和混亂,使法律地位難以確定,必定造成社會的混亂。
  • 克隆猴之後,真會有複製人?
    克隆猴為什麼這麼重要,這麼難?更有人擔心,同為靈長類的猴子克隆出來了,之後會不會真的有複製人出現?   克隆猴此前多次嘗試均告失敗   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之所以得到科學家、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首先因為這件事真的不容易。   從1996年7月第一隻體細胞克隆綿羊多莉誕生後,能否把這項技術應用到靈長類動物身上,就成了國際上關注的一個焦點。
  • 克隆技術已經存在20多年,為什麼卻不複製人?看看克隆羊的下場
    20年前就有克隆技術,為何人類如此反對克隆?看克隆羊的下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奇的技術層出不窮。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技術。比如說像人工智慧的出現,他們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並且連面部表情也十分豐富。但是很多科學研究成果在發展的同時。其中也會飽受爭議。
  • 克隆技術所克隆出來的動物,和原來的是一模一樣的嗎?
    那麼通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來的動物真的和原來的一模一樣嗎?性格脾氣什麼的也都和原來一樣嗎?20世紀90年代,克隆羊多莉誕生,多莉是世界上第一個克隆動物。但是由於克隆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多莉克隆出來的時候患有一種罕見的疾病,沒過多久就去世了。而正常的羊的壽命都有十年之久,除非是得病,否則不會那麼早死去。
  • 24年前就克隆出羊,為啥沒有複製人類?看看克隆羊的下場就知道
    多莉沒有父親,只有三個「母親」,它才7個月大,體重就已經長到了45公斤,外表看起來和成年羊沒什麼區別,但它的內心還是個孩子,頑皮活潑,愛蹦愛鬧。 多莉是怎麼誕生的呢?白臉多塞特母綿羊提供了細胞核,黑臉母綿羊提供了無細胞核的卵細胞,另一隻黑臉母綿羊負責孕育多莉的胚胎。
  • 複製人:人類與複製人的禁忌在哪?
    由於複製人的科技,完全打破人類道德倫理的禁忌,無性生殖也改變了人類繁衍方式,至今不少國家都有制定禁止複製人的法律規範。單一點道德邊際,是人類在不斷發展基因科學時,無法克服,也必須嚴守的倫理,否則所有人類的行為基準都將面臨改變。不過《複製人》以一個面臨喪親處境的難題做思考,如果你有能力可以讓所愛的人復活,你不會想去做嗎?
  • 克隆技術已經成熟,為什麼不克隆愛因斯坦,然後植入他的大腦?
    克隆羊多利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當時有很多人猜想,如果我們克隆一個完整的愛因斯坦,然後把他的大腦植入到這個身體當中,是不是在世界上又會出現一個全新的愛因斯坦?複製人早已明令禁止沒有想到的是,在6年之後,事實證明了複製人這項技術並不成熟,綿羊多利身體出現了多種疾病,最終科研人員不得已給綿羊多利實行了安樂死。
  • 那些年,我做過的PCR(分子克隆經驗匯總)
    實驗室的師兄師姐,或是師弟師妹,當分子克隆遇到Bug時,也常常找我討論。這麼些年下來,我總結了一句很經典的心得體會「分子克隆是一個入門級的實驗技能,做的順利我們都覺得這是應該的,一旦做不出來,挫敗感特別強,因為這項技術太過簡單,同時心裡會特別焦急,因為後續的實驗都需要用到這個質粒,一直卡在這裡,block在第一步,心裡特別難受」。
  • 克隆猴橫空出世,複製人還遠嗎?
    簡單來說,就是將體細胞在實驗室中培養後,注入去除遺傳物質的卵子內,構建一個克隆胚胎,人工激活後送入代孕者的肚子裡然後生出來。1996年,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就是這麼誕生的。在多利出生後,研究人員改進方法,在其他物種身上進行了克隆實驗。目前,已經有23種哺乳動物被克隆成功,包括牛、貓、鹿、狗、馬、兔、鼠等。
  • 複製人體胚胎細胞引起恐慌 全球反對「複製人」
    這種相同的技術曾用來克隆綿羊、牛以及猴子等動物。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莉就是這麼誕生的。 這次試驗採用了8個卵細胞樣本,其中的兩個形成了4個細胞的胚胎,在分裂到6個細胞時停止了分裂。其他幾個受精卵細胞卵細胞雖然自然分裂,但它並沒有發育成一個嬰兒,而是演變成一個幹細胞。
  • 中國反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
    ☆中國為何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說不-《聯合國關於人的克隆宣言》獲通過但該宣言不具法律約束力  禁止複製人是對的,問題是應該把複製人研究(即生殖性克隆)和用於治療疾病的胚胎幹細胞核移植研究(治療性克隆)區分開來。而對後者態度有很大分歧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對人的定義:人的受精卵或者胚胎是否等同一個生命?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各國分歧的主要所在。
  • 克隆猴可以,為什麼複製人不行?
    克隆猴「中中」和她的妹妹「華華」在中國誕生近兩個月!北京時間1月25日,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中中」和「華華」就是沿用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利的技術路線克隆的,即體細胞克隆,而人又是從猴子演化而來,既然可以克隆猴子,複製人的技術大概也八九不離十,所以複製人也離我們不遠了!
  • 複製人和被複製人會一樣麼?
    複製人和被複製人會一樣麼?這個問題在克隆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就受到人們的議論,而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又是不同的結論。試想一下,假如一個20歲的人,被像多莉羊那樣克隆了一下,那個複製人等長到20歲時,一開始的人,就40歲了。而且他的生長環境,經歷的不同也會導致不同的心理思想。
  • 誰對「複製人」負責
    複製人的質量誰來保障我們要嚴格區分治療性克隆與生殖性克隆。生殖性克隆即複製人,應該嚴格控制,而且絕不能做。克隆仍可能產生的社會、倫理問題姑且不論,就其技術本身而言也還有兩點不可克服的缺點:其一,複製人是單生殖,從進化論的角度看,這是低級的生殖方式,歷史證明,人類進入有性生殖之後,才更加優質。
  • 數字意識和思維克隆
    「數字意識」關乎生命和生活,它就是我們的意識。隨著軟體、數位技術的進步,以及越來越複雜的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這樣的事實變得越發鮮活--你我能夠和家人保持更為長久的聯繫,與他們交流回憶,暢談希望和理想,分享假期趣事、四季變化,以及家庭生活中其他所有無論好壞的瑣事,即時那時我們的肉身血骨早已化作塵埃。
  • 《貓和老鼠》克隆大作戰怎麼玩 克隆大作戰玩法攻略
    導 讀 貓和老鼠中更新了新玩法克隆大作戰,那麼克隆大作戰怎麼玩呢?
  • 動物克隆莊園:從多莉羊到克隆猴
    1963年,我國科學家童第周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克隆了亞洲鯉魚,這次克隆是將一條雄性鯉魚的細胞核移植到雌性鯉魚的卵母細胞中。此外,1973年童第周還將亞洲鯉魚的基因移植到歐洲鯽魚中,第一次實現了種間克隆。高等動物羊、鼠和牛的克隆,分別發生在1984年、1986年和1994年,但由於它們都使用胚胎分裂技術,而非用成熟的體細胞,影響力較小,沒有受到很大關注。
  • 20多年前「克隆」出羊,為啥不複製人類?看克隆羊的下場就明白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穎的技術層出不窮,其中有些頗具爭議,比如克隆技術。所謂克隆,其實就是利用無性繁殖,形成一種基因與原生物完全相同的生物。在很多科幻作品中,也有利用克隆技術打造軍隊的想法。事實上人類在1996年成功克隆出一隻名為「多莉」的羊。從技術角度來說,複製人類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