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世是一個巨型動物時代,北美有劍齒貓、歐亞大陸有猛獁象和披毛犀、澳大利亞內陸有巨型蜥蜴和袋熊等等,它們大多數約在14000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世紀末死亡。而像巨型樹懶、古大狐猴、身高3.6米的莫阿鳥有幸從『冰河時期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也因人類狩獵和氣候變化的關係在幾千年前滅絕。
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更新世倖存者中的最後一員——斯特拉大海牛,大約在250年前就滅絕,而且在人類視野中只存在短短的27年。
斯特拉海牛(Hyddamalis gigas,Steller's sea cow),又稱大海牛、巨儒艮(rú gèn)、無齒海牛,屬海牛目儒艮科,與現存的儒艮(美人魚)和海牛是近親,說是巨型「美人魚」也不為過。斯特拉大海牛首次在西方科學界廣為人知時,它們只分布在兩個北極小島周圍水域中,即是阿留申群島和堪察加半島之間的科曼多爾群島。
斯特拉海牛堪稱是海洋中的巨無霸,從頭骨化石和文字記錄來看,它們成年後的平均體長達10米,體重達10噸,比許多現代鯨魚還要大。
和許多物種一樣,它是被人類偶然發現的。
在18世紀,德國博物學家兼醫生斯特拉(Georg Wilhelm Steller)和丹麥探險家維特斯·白令(Vitus Bering)被彼得大帝指派遠徵北美洲,任務是繪製西伯利亞和北美之間的可行路線「西北航道」,以縮短歐洲到中國的貿易距離。
1741年6月,探險隊乘坐「聖彼得號」從堪察加出發。幾周後,他們到達了阿拉斯加的卡雅克島補充淡水。在那短暫的時間(10個小時)裡,斯特拉成了第一位登上阿拉斯加土壤的歐洲博物學家,並發現了暗冠藍鴉(Steller’s jay)。而在回程的路上,探險隊遭遇了食物及淡水短缺、壞血病、風暴等等,很多船員一個個死去。
同年11月,「聖彼得號」在一個無人島附近擱淺,許多船員認為它隸屬於西伯利亞,於是紛紛下船上岸,也就是後來命名的「白令島(Baring Island)」。不料到達陸地後不久,船被海洋風暴摧毀,船長白令也死於壞血病(12月)。而斯特拉知道如何通過挖掘草藥來補充維生素C,是少數幾個仍然保持身體健康的探險隊員。
斯特拉很快意識到他們所處的陸地可能是人類以前從未去過的地方。因為在他到處走過的地方,北極狐緊隨其後毫不畏懼,並熱衷地偷走了他們可以抓住的任何工具或食物。
當時迫切的問題是尋找食物過冬和修船,所幸的是,他們發現了海獺、北海獅、海狗。隨後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天裡,船員一邊修船,一邊捕殺海獺並收集海獺皮毛。
有一天,斯特拉沿著海灘散步尋找柴火,看到一個巨大的黑色像船的動物在淺灘中緩慢地移動。而且每隔幾分鐘,就會浮出水面,並發出嘶啞的聲音。這是大海牛,幾千年來第一次被人所見。最初船員並沒有捕殺大海牛當食物的打算,因為海獺還有很多。不過隨著營地附近的海獺被屠殺殆盡,他們將目光看向了大海牛。
最開始捕殺大海牛,他們弄了一個綁著長長繩子的大鐵鉤,然後投向正在進食的大海牛。但是大海牛皮太厚了,這方法不起作用。隨後斯特拉參考了因紐特人捕鯨的方法,用魚叉殺死大海牛。留下40個人在岸邊拉,6個人乘坐小船靠近大海牛用魚叉往大海牛身上插。隨後岸上的人合力把插中的大海牛拖上海灘,然後補刀肢解。
根據斯特拉的《海洋獸類》大篇幅記載了大海牛的相關詳細描述:
「最大的大海牛身長7到9米,通常成雙成對出現,並把幼崽推在前方。退潮從海灘入海,漲潮回到海灘,每天只為食物而忙碌,一點都不怕人……我沒看出它們有很高的智慧,被捕殺時其他個體還在吃海藻,但它們似乎彼此非常相愛。當俄國人用魚叉插在其中一頭大海牛身上時,其他大海牛上前救它,繞著受傷的大海牛圍成一圈。當殺死一名雌性大海牛時,會驚訝地看到它的伴侶日復一日地來到其屍體所在的海灘上凝望。」
「一頭重達10噸的大海牛可以為倖存的33名船員提供一個月的食物。它的肉很美味,遠勝於習慣於食用的海獺。脂肪毫不油膩,也不鬆弛,風味類似美味的荷蘭奶油,煮沸後的脂肪嘗起來像是甜杏仁油。」
靠著大海牛的肉,斯特拉和船員安全度過了冬季,並在1742年8月,從聖彼得號的殘骸中建造了一艘較小船告別了白令島。
但大海牛的悲慘命運並沒有就此結束。倖存的船員帶回了大量的海獺皮毛和美味的大海牛肉,白令島進入皮草商人和獵人的視線,他們紛紛湧入白令島,此後該島更是成為了俄羅斯皮毛獵人的中轉站。
斯特拉與大多數18世紀博物學家一樣,相信海洋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他發現大海牛時形容其數量「足以供給勘察加所有人」。但到了1768年,野外最後一隻大海牛被殺,就再也沒有人見過大海牛。
過去的研究將大海牛的滅絕直接歸於人類的過度捕殺,不過現代科學家研究顯示,冰河時代之前大海牛的分布範圍要更廣,可能從日本到巴哈半島,延伸到北美西海岸。1741年發現的那些大海牛隻是殘餘的種群,若沒有人類幹預的情況下,它們得以生存。
之所以滅絕,除了人類過度捕殺,同時還面臨著餓死。大海牛是食性單一的動物,只吃海藻。海獺吃海膽、海膽吃海藻,當皮毛商人將海獺捕殺殆盡後,海膽大量繁殖,導致大海牛的海藻被吃掉了,從而遭到毀滅性打擊。換句話說,即使大海牛並沒有被捕殺,它們也會餓死。
大海牛的滅絕,是我們人類歷史上見證的極少數大型動物滅絕之一。這個物種經過了數千年的進化及挺過了第四紀大滅絕,卻被我們人類用不到30年時間迫使其退出地球歷史長河。大海牛的命運很悲慘,也有些不公,希望隨著科學家技術的發展,有機會將它復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