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傢伙的腦袋就是不一般,幾千年前就創造出悖論和影響至今的思想

2020-11-26 文眼看世界

芝諾,約公元前490年生於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埃利亞;約公元前425年卒。古希臘數學、哲學家。另以芝諾悖論著稱,即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由於現代科學中量子的發現,這些悖論已經得到完善的解決。但是芝諾留給我們的悖論邏輯思維和對待事物的理性思想精神,至今依然在傳續和散播著,給我們的人生以啟迪和開拓。

一,芝諾悖論

悖論是人的直覺與日常經驗相矛盾的數學結論。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兼數學家芝諾曾提出四個著名的數學悖論,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惑,但也促進了希臘幾何學方法走向嚴謹。它對幾何學的發展、數學思想的發展,乃至哲學上時空觀念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芝諾創造的四個著名的悖論:

1,不運動說

物體永遠不可由甲地運動到乙地.運動著的物體要達到終點,首先必須經過路途的一半,為此它又必須先走完這一半的一半,依此類推,以至無窮。假如承認有運動,這運動著的物體連一個點也不能越過,因為你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越過無窮的點。

2,運動員跑不過烏龜說

阿基裡斯(在希臘神話中善於跑步的人)永遠追不上烏龜。因為,他要追上龜,他首先必須到達烏龜出發的地點。這時候烏龜向前走了一段路。於是阿基裡斯又必須趕上這段路,而烏龜又會向前走了一段路.他總是愈追愈近,但是始終追不上它。(實際上,第一悖論和第二個悖論其本質是一樣的,應該算作是一個問題)

3,飛矢靜止說

飛著的箭是靜止的.因為,飛著的箭在不同的時間處於不同的位置,甲時在A點,乙時在B點,在連續的時間中,箭相繼地靜止在一系列的點上.既然是在某一點上,怎麼能運動呢?運動實際上是一系列靜止的總和,那麼它就不能動了。

4,一半等於全部說

一半的時間可以等於全部的時間.首先假設在操場上,在一瞬間(一個最小時間單位)裡,相對於觀眾席A,列隊B、C將分別各向右和左移動一個距離單位。

◆◆◆◆觀眾席A

▲▲▲▲隊列B

隊列C

B、C兩個列隊開始移動,對B而言C移動了兩個距離單位.也就是,隊列既可以在一瞬間(一個最小時間單位)裡移動一個距離單位,也可以在半個最小時間單位裡移動一個距離單位,這就產生了半個時間單位等於一個時間單位的矛盾,因此隊列是移動不了的。

(由於這個悖論存在著漏洞,後來經過現代數學的發展就不攻自破了)。

通過以上四個悖論可以看出,芝諾總是以形上學的靜止觀點看待問題,導致其思維中的否認運動;而且他的錯誤在於不承認無限是客觀存在的,而用一系列有限的過程來逼近無限,結果自然就出現了偏差和漏洞。芝諾悖論涉及到哲學中的「實無限」與「潛無限」的辯證關係,要想深刻理解需要把這兩個哲學概念弄清楚。

二,芝諾的思想

芝諾除了開創了悖論說,而且他還提出了很多具有深遠影響的思想,對我們的人生有著很大的幫助,都哪些思想呢?一起來看下。

1,人的知識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圓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2,我們有兩隻耳朵,但只有一張嘴,所以應該多聽少說。

3,生活的目標是使生活合乎於自然規律。與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自然指導我們走向作為目標的道德。

4,美是純樸之花。

5,人人都追求幸福。所謂幸福,就是順從宇宙以及遵守作為人類指導原理的理性生活。

6,假如你肯定變化,則在變化裡就包含著變化的否定,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變化的不存在。

三,芝諾的時代意義

雖然當時希臘的學者們無法反駁、接受芝諾的觀點,卻沒有對此加以譏笑排斥,而是引發出了不斷深入的思考。其原因就在於古希臘人的理性精神。正如巴門尼德認為,只有理性認識才能認識真理,他教人不要遵循感性認識這條大家所習慣的道路,不要以你茫然、淺顯的眼睛,轟鳴的耳朵以及五味的舌頭為準繩,而要用你的理智來解決紛爭的辯論。正是這種對真理的純粹理性思辨,引導了希臘人的哲學邏輯學探討,而在這些探討中,芝諾的悖論和思想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至今看來,依然在影響著我們的數學和人文科學領域。

相關焦點

  • 芝諾的「運動悖論」——困擾了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幾千年
    幾千年來,芝諾一直困擾著學生、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他寫了40多個悖論,這些悖論出現在他的一本書中。然而,芝諾的思想啟發了數學家和哲學家更好地理解無限的本質。芝諾最著名的問題之一是「運動悖論」,意思是「分成兩半的悖論」。
  • 人類至今無法解釋的五大悖論
    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被解決,人們的自信心也開始膨脹,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但是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我們愕然發現,我們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就目前的科學而言,現如今有五個悖論是一直無法解釋的,而這五個悖論也使得我們對於這個世界愈發陌生。
  • 東西方管理的思想相互碰撞該如何應對?管理「悖論」,唯在平衡
    但老子的思想特別強調「以柔克剛」,強調「上善若水」。雖然存在這些差別,但是都強調陰陽平衡的重要性,認為這是事物得以長期發展的根本規律,事物總是在平衡、不平衡、又重新平衡的動態變化與發展之中。 第四,強調陰陽的相互轉化。這一點在《老子》《菜根譚》這些書中體現得非常明顯。比如,福禍相倚的思想,不爭、無為的思想。
  • 你的思想會創造出疾病,也能治好疾病
    如果不是先有飛機的念頭,科技是無法創造出飛機的;如果不是先有寫這本書的念頭,這本書也不會呈現在你的眼前。如果你剖析一張畫,你會發現它是由畫布和一些顏料所組成,但一幅畫之所以變成美麗的圖畫,並非來自畫布和顏料等物質的總合,它是來自繪者,是來自繪圖者的念頭。如果沒有那個想法,也就不可能有那幅畫。
  • 集合論的漏洞:全體自然數和羅素悖論,第三次數學危機延續至今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集合思想是數學發展史上的裡程碑。集合論思想和微積分一樣,集合思想在古希臘時期就有數學家在使用了,不過他們是無意識的,只覺得把這些元素放到一起方便研究。也沒有人會想到,可以在這上面建立一門新的數學分支。
  • 關於時間旅行的五個悖論
    當過去有可能被改變的時候,就會產生歷史時間線的不連貫,這是第二種類型的悖論,稱為「不連貫悖論」。比如大家熟知的祖父悖論,還有類似的希特勒悖論和波爾欽斯基悖論。預定悖論  一個人穿越回到過去的行為最終導致了他想要阻止的事情發生,這就是所謂的預定悖論。
  • 一個神奇的「悖論」, 你明知道這個理論不正確,但是又無法反駁
    「時間」或許就是宇宙中最神奇的概念,時間的本質是「能量」的傳遞過程,也是「物質」的運動過程,在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發生的瞬間就是宇宙時間的起點,在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前並沒有時間的概念,目前我們並不知道,在未來會不會有一個時間的「終點」。
  • 世界最古老的吹奏樂器:它誕生於中國,重現華夏文明幾千年前盛況
    河南是一個傳統文化大省,這裡積澱著華夏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它也靜觀著萬物歷經千年的演變之旅。比如這裡有一處最為古老的新石器文化遺址:賈湖遺址,將八九千年前淮河流域的文化盛況,再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隨著賈湖古笛的問世,人們對於最早笛子歷史的認知徹底改變,那只能夠吹出五聲階,跨越了幾千年世紀變遷之後的中國賈湖古笛,是現存於世最早的笛子樂器實物,它也是全世界內最早的可吹奏樂器。賈湖骨笛在改寫中國歷史的同時,它也改寫著世界音樂史,它在世界史上都掀起了一股至今未能平息的巨浪。
  • 理性看待外星人事件,地球被保護幾十億年才孕育出文明,並非易事
    地外文明和外星人哪有那麼容易存在,還好幾種混在人群中認不出?在他們眼中,地球上的人類都是處於同一智力和文明程度的,為何只跟美國人接觸而不與其它人類接觸?2.最侮辱人類智商的觀點就是:怕我們接受不了引起大規模恐慌,所以才不公布外星人的存在。這種觀點已經存在很多年了,這就很奇怪了,難道我們知道了外星人存在會接受不了自殺?「大規模歇斯底裡」?這未免也太侮辱人類的智商和情商了吧?
  • 科學界有趣的悖論:只要烏龜先跑,人無論怎麼追都追不上它
    面對著廣闊的海洋,人們總會升起許許多多的幻想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愛琴海的富饒也孕育出了古希臘獨特的文化,智者們的哲學至今仍有著深遠影響。古希臘喜歡研究科學理論的哲學家有很多,不止有時常出錯被反駁的亞里斯多德,還有一位哲學家芝諾提出的各種科學理論也引發人們的思考。
  • 量子悖論指向現實的不穩定基礎
    維格納認為解決這一悖論需要量子力學能夠打破諸如人類觀察者之類的大型系統,而一些新研究的作者則認為,根本性的東西也像薄冰一樣:客觀性。這可能意味著沒有絕對的事實,對我和對你都是如此。 「這有點令人不安,」格裡菲斯大學的合著者娜拉·蒂施勒(Nora Tischler)說。「測量結果是科學的基礎。如果這不是絕對的,那就很難想像了。」
  • 費米悖論:人類至今無法發現外星人和任何地外文明的N種可能
    換言之,「費米悖論」表明這樣悖論: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推論可以證明,外星人的進化要遠早於人類,應該已經來到地球並存在某處。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人類並未發現任何有關外星人存在的蛛絲馬跡。,分析一下人類至今沒有發現外星人和地外文明的N種可能。
  • 前AOA成員樸草娥準備回歸,疑似為《他就是那傢伙》唱OST?!
    8月6日,據韓國媒體報導,前AOA成員樸草娥準備以solo歌手回歸,據韓國經濟獨家報導,KBS2 TV電視劇《他就是那傢伙》中主題曲的歌手正是樸草娥。據悉,這是她2017年6月退出組合AOA,首次以solo歌手回歸。所以這個消息一出,許多網友都很想知道樸草娥的近況。
  • 老人常說「犯太歲」,這「太歲」是什麼,能影響古人幾千年?
    老人常說「犯太歲」,這「太歲」是什麼,能影響古人幾千年?太歲,作為古代中國天文學的名詞,通常表示一年的時間,以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在《爾雅·釋天》一書當中對其有過明確的表示。為何可以影響古人長達幾千年的時間?首先從天文學名詞上來說,在遠古時期,人們以天象的空間變化來表示一年四季的變化,天皇是創製了歲星名,用「歲」來表示一年。因為當時天文學的不發達,大家對於天上的東西都會習慣性的神話,因此太歲神也就誕生了。神話於我國的傳統文化而言是必不可缺少的一環,在太歲神誕生之初,其是一個吉神,故而為大家所敬愛。
  • 數學中的悖論
    在此基礎上,人們構造了一個與之等價的「永恆的說謊者悖論」。埃利亞學派的代表人物芝諾(約490B.C.—430B.C.)提出的有關運動的四個悖論(二分法悖論、阿基裡斯追龜悖論、飛矢不動悖論與運動場悖論)尤為著名,至今仍餘波未息。
  • 這就是一億多萬年前侏羅紀裡的劍龍牙齒
    這顆化石牙外表有些黃褐斑,但整個牙早已玉石化,看起來特別晶瑩剔透。這些黃褐斑可以輕而易舉的去掉,但不敢動手怕失去它的研究價值。恐龍牙的上面據專家鑑定與推斷, 這是生活在東亞地帶最有爭議的恐龍之一,劍龍的牙齒。
  • 不要點開,這裡是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
    不要點開,這裡是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在我們的印象裡,知識一般都是清晰明了,越證明越正確的,但是這裡就是存在6個至今都無法證明,越想越困惑的悖論!飛矢不動概述: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動的飛矢不動是指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也是芝諾悖論的通稱,指飛著的箭在任何瞬間都是既非靜止又非運動的,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ofElea)提出的,其實是偷換概念,混淆了時間與時刻的概念。戰國時期的詭辯學代表人物惠施也曾說:「飛鳥之影,未嘗動也。」
  • 這個姓氏人不多,卻是「萬姓之祖」,影響華夏幾千年,您周圍有嗎
    雖然發展到如今,姓氏姬在全國並沒有那麼多,但是在華夏的早期歷史中,影響深遠!百家之姓之前說到《百家姓》作為很長一段時間的啟蒙讀物,是有其根源的。它成書於宋朝,記錄了當時人數眾多,影響較大的姓氏。姓氏的影響取決於人數嗎?這個還真不一定。畢竟姓氏演變這麼多年來,不乏有其演變、分支。而其中之一就是姓氏姬。
  • 芝諾的「神奇烏龜」,一個你明知道錯誤,卻無法反駁的悖論
    「時間」或許就是宇宙中最神奇的概念,時間的本質是「能量」的傳遞過程,也是「物質」的運動過程,在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發生的瞬間就是宇宙時間的起點,在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前並沒有時間的概念,目前我們並不知道,在未來會不會有一個時間的「終點」。
  • 蘇軾《定風波》,折射出哪些思想和社會現象?受佛教思想影響
    導語:蘇軾《定風波》,折射出哪些思想和社會現象?真的是表達樂觀曠達的心態嗎?受佛教思想影響蘇軾在古代歷史的文壇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這個人在他的作品當中所表達出來的精神也是許多的後來人所追求的。或許正因如此,蘇軾才成為了很多人的精神寄託,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首詞也是蘇軾樂觀曠達的心態的一種體現,但是這首詞所反映出來的就不僅是蘇軾的這種心態,反應出來的更是當時那個歷史社會的複雜文化,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蘇軾的《定風波》到底折射出了哪些思想以及衍射出了當時哪些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