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比起初中數學來,中間有一個巨大的斷裂層,學生剛開始接觸便會感到吃力。首先接觸的是集合,這是學生們見識數學奧秘的開始。集合的概念並不難,就是把一堆元素放在一起,變成一個整體。高中階段教授的集合還比較簡單,其實集合已經滲透到了大多數數學分支中。

一個幾何圖形,也能視為「集合」,是由平面內所有的點形成的「點集」。一個集合加上特定的拓撲結構便能形成拓撲空間,研究它便是研究拓撲學。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集合思想是數學發展史上的裡程碑。
集合論思想
和微積分一樣,集合思想在古希臘時期就有數學家在使用了,不過他們是無意識的,只覺得把這些元素放到一起方便研究。也沒有人會想到,可以在這上面建立一門新的數學分支。亞里斯多德在研究數字的時候,提出自然數是潛在無窮的,不管多大都不是它的盡頭,因為永遠有個數字比它大1。

當時的數學界,主流觀點便是亞里斯多德提出的「潛在無窮」,否定了「實在無窮」。兩者的差異和衝突便是第三次數學危機的導火線,說白了,兩者的分歧就是無窮大數的存在性問題。潛在無窮認為數字沒有限制,它永遠是向前延伸的。實在無窮則認為存在全體自然數,無窮大數也是整體裡的一部分。
這和微積分有點相似啊!那潛在無窮和實在無窮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康託爾和集合論

微積分問世後,數學界關注的焦點再次變成了無窮小量。這時候的數學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認為無窮集合應該是不存在的,因為它沒辦法準確描述出來。另一方面又覺得部分應該屬於整體,那無窮大數便是全體自然數的一部分。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就連高斯也站出來了,說無窮理論還沒有完整建立,在數學中還是減少使用為好。
波爾查曼、黎曼、海涅等數學家都投入了研究無窮問題的工作中,距離集合論問世只差一層窗戶紙了。

1873年,康託爾發表了論文,集合論正式建立。主要思想是認可了實在無窮,存在全體自然數。康託爾用了6篇論文來論證集合論思想,還引入了超窮數理論和可數集。
數學家們把他的6篇論文翻了好幾遍,然後就分成了兩個派別,以克羅內克為代表的大部分數學家認為集合論是「神秘主義」,康託爾對無窮的研究是病態的,支持康託爾的數學家並不多。
羅素悖論
在研究康託爾的集合論時,數學家陸續發現它在「連續統假設」和「良序性定理」的證明上存在明顯漏洞,推翻了康託爾的證明。再之後,羅素提出了理髮師悖論:一個理髮師為全村人服務,自己不刮臉的人都來找他。

那問題來了,他自己的臉怎麼辦?他要是不刮,那便應該服務自己。他要是颳了,就違背了他的原則。看似不起眼,把理髮師換成一個集合,把客人換成元素,這就動搖了集合論的根基,全體自然數真的存在嗎?
第三次數學危機就這樣來了,集合論和康託爾陷入了風暴中心。康託爾在建立集合論時對無窮理論並沒有給出明確限制,所以不少基礎性的理論都有缺陷。為了拯救集合論,拯救數理邏輯,數學家們從集合論的現有成果出發,將其公理化,給出了嚴格限制和定義。

為何他們又支持集合論呢?原因在於無窮集合,它涉及到的數學分支太多了,不解決的話數學大廈就沒辦法建立起來。全新的公理體系,意味著集合論也升華了。不過換一個公理體系,集合論便要作出調整,從這方面來看,第三次數學危機至今都沒有被完美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