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4日訊 /
生物谷BIOON /——病毒不過是寄生的RNA或DNA片段。儘管如此,它們的數量和
遺傳多樣性驚人的豐富。我們不知道有多少種病毒,但可能有數萬億種。
過去的病毒流行影響了所有生命的進化。事實上,大約8%的人類基因組是由逆轉錄病毒基因片段組成的。這些基因"化石"是病毒流行中倖存下來的祖先的遺留物。
COVID-19提醒我們,病毒不僅對人類,而且對動物和農作物也能產生毀滅性的影響。現在,這種疾病首次在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的一隻老虎身上得到證實,據信這隻老虎是被一名工作人員感染的。另有6隻老虎和獅子也被報告有"症狀"。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環保專家認為,COVID-19也可能威脅野生大猩猩、黑猩猩和猩猩等動物。
雖然病毒學家對病毒如何在物種間變異和傳播非常感興趣,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這一過程,但是在知識上仍然存在許多空白。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技術高超
大多數病毒都是專家。他們與首選的寄主物種建立了長期的聯繫。在這些關係中,病毒可能不會引起疾病症狀。事實上,病毒和宿主可能在共生中相互受益。
有時,病毒會從原來的宿主"出現"或"溢出"到新的宿主。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大多數影響人類和食物供應的傳染病都是由野生生物造成的。
去年11月起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實際上並不是"新"的。這種病毒在其他物種中進化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是數百萬年,但它仍然存在。我們知道這種病毒與馬蹄蝠和穿山甲有近親關係,而穿山甲被視為美味佳餚。
過去的冠狀病毒,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都是通過一種中間哺乳動物從蝙蝠傳染給人類的。一些專家認為馬來亞穿山甲為SARS-CoV-2提供了這種聯繫。
雖然SARS-CoV-2病毒的原始宿主還沒有被確認,但如果這個生物看起來非常健康,我們也不必感到驚訝。世界各地的野生哺乳動物和鳥類種群中自然存在許多其他冠狀病毒。
他們從哪裡來?
人類活動推動了新的致病(致病)病毒的出現。當我們把地球上最後的野生地區的邊界推翻--砍伐灌木作為農場和植物--來自野生動物的病毒與農作物、農場動物和人類相互作用。
獨立進化的物種現在開始混合。全球市場允許活動物(包括它們的蛋、精液和肉)、蔬菜、花卉、球莖和種子的自由貿易,而病毒也隨之而來。
人類也在使氣候變暖。這使得某些物種能夠將它們的地理範圍擴展到以前太冷而不能居住的區域。結果,許多病毒第一次遇到新的宿主。
他們怎麼溢出的?
病毒外溢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人們對它的認識還不充分。在自然界中,由於特定的蛋白質"鎖和鑰匙"一樣的相互作用,大多數病毒都局限於特定的宿主。這些是成功複製、在宿主內移動和在宿主之間傳輸所必需的。
病毒要感染新宿主,可能需要修改部分或全部蛋白質"鑰匙"。這些被稱為"突變"的改變可能發生在舊的宿主體內,也可能發生在新的宿主體內,或者在兩者體內都發生。
例如,一個病毒可以從宿主A跳到宿主B,但它不會很好地複製或在個體之間傳播,除非多個蛋白鑰匙同時或連續突變。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低,因此溢出效應並不常見。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為了更好地理解溢出是如何發生的,可以把病毒溢出想像成一個印在紙上的短篇故事。這個故事描述了:
1.如何生活在一個特定宿主的特定細胞中
2.如何搬到隔壁的細胞
3.如何傳染給同一物種的新個體。
這篇短篇小說還介紹了如何製造病毒複印機。這臺機器,一種叫做聚合酶的酶,被認為能大量生產出無數相同的病毒。然而,聚合酶偶爾也會出錯。
它可能會漏掉一個單詞,或者在故事中添加一個新單詞或短語,巧妙地改變它。這些被改變的病毒故事被稱為"突變體"。偶爾,一個突變的故事將描述病毒如何在一個全新的宿主物種中生存。如果突變體和新宿主相遇,就會發生溢出效應。
我們無法預測病毒何時擴散到人類,因此先發制人地開發疫苗不是一個選擇。人們一直在討論一種"通用
流感疫苗",它將提供對所有流感病毒突變體的免疫力。但到目前為止,這還不可能。
讓野生動物成為野生動物
不管有多少病毒存在,威脅我們以及我們所依賴的動植物的病毒相對較少。
儘管如此,有些病毒在這方面尤其危險。例如,冠狀病毒、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狂犬病樣溶血病毒和腮腺炎/麻疹樣粘病毒都起源於蝙蝠。
考慮到現存的大量病毒,以及我們為它們提供全球運輸的途徑,未來的溢出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通過在醫院和農場實施更好的病毒監測來降低這種可能性。
我們還應該認識到,野生動物不僅具有內在價值,而且是致病病毒的潛在來源。所以,讓我們保持一種"社會距離",讓野生動物留在野外。(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