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將建全球最大血液病醫院,後年投用每年可做幹細胞移植千例

2020-12-05 澎湃新聞

滬將建全球最大血液病醫院,後年投用每年可做幹細胞移植千例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5-02-10 17:25 來源:澎湃新聞

       全球最大的血液病醫院未來將落戶上海。澎湃新聞(wwww.thepaper.cn)2月10日下午從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血液病醫院設置研討會獲悉,面對全國血液病專科醫院資源匱乏的現狀,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血液病醫院目前已選址上海嘉定區永盛路雙丁路附近建設一座血液病專科醫院,一期工程佔地面積約60畝,每年可提供實施1000例以上幹細胞移植等治療手術。

       目前該項目已通過上海市嘉定區衛生計生委組織的專家評審,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亦表示將積極做好政策指導服務工作。按照項目規劃,血液病醫院擬於2016 年竣工,2017 年正式投入運營。

       在2月10日下午在滬舉辦的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血液病醫院設置研討會上,瑞金醫院、華山醫院、市一醫院、同濟醫院、兒科醫院、蘇大附一醫院等國內權威醫療機構的血液學專家參加了會議。中國工程院阮長耿院士、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副主委吳德沛教授等作重要發言。

       專家在會議中透露,目前全國有500萬白血病患者,其中一半是兒童,每年以4萬的人數在遞增。然而在我國,因為醫療設施的短缺,上述患者群體中95%左右無法及時得到有效的幹細胞移植治療,不得不承受疾病對生命的威脅。

       據統計,全國僅100家醫院具備幹細胞移植資質,以血液科室為主,且層流倉配置規模偏小,在位居前三位的醫院中,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配置有47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配置有43個,民辦燕達道培醫院配置有33個;全國每年能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總數僅為3000例左右,存在較大的醫療供需缺口。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血液病醫院的設置,將有效改善目前本市血液病專科醫院資源匱乏的現狀。

       作為血液病醫院的設置主體,中國幹細胞集團目前擁有全國最大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公共庫,樣本數量超過2.6萬單位,全球華人患者配型成功率達100%。迄今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近1200例,是國內唯一移植突破千例的幹細胞專業機構,其中患者體重超過30公斤的佔76.56%,年齡超過18歲的佔53.76%,患者移植後兩年存活率達82.8%。

       與會專家表示,從血液病治療的角度來看,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有效、可靠的治療手段,技術條件成熟。目前,除了中國幹細胞集團成熟的技術力量和資金力量外,血液病醫院的設置得到了多方支持。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北院、江蘇省血液研究所等血液病治療的權威醫療機構,都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籤訂了框架協議,為血液病醫院建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造血幹細胞移植,血液病,中國幹細胞集團

相關推薦

評論(50)

相關焦點

  • 滬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全球最大血液病醫院將開建
    東方網10月29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天8點,上海宣告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成功,上海臍血庫因此成為國內首家臨床移植破千的幹細胞專業機構。  在位於松江的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一直監測著病人移植後情況的王椿主任表示,接受臍帶血移植的女性患者今年50歲,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通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聯合半相合骨髓移植,患者將得到有效救治,預後情況十分樂觀。王椿教授表示,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熟應用於各類病患群體的治療,對於有移植指徵的患者都有臨床效果。  這是上海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
  • 兩會話題|市政協委員章毅呼籲上海籌建全球最大的幹細胞血液病醫院
    白血病等一系血液腫瘤,而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是根治惡性腫瘤和遺傳病的綜合治療方法,國際上移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昨天舉行的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專題會議的發言中,市政協委員章毅發問:在上海申請辦理血液病醫院,這樣一個服務民生的好項目,為什麼在奔走相告6年後始終沒能落地?」他同時呼籲上海儘快在血液病醫療領域補齊民生短板,籌建一個全球最大的幹細胞血液病醫院。
  • 陸道培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2019年突破千例
    近日,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發文指出,陸道培醫療集團(含燕大陸道培醫院和北京陸道培醫院)在2019年登記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總例數為1081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移植單位。陸道培院士是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開拓者。
  • 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完成改造
    10月3日,經過6個月的改造建設,柳州市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交付使用。移植病區擴建完成後,該院的百級移植倉由2個增至5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條件和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與優化。投入使用後,預計每年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將由20例增至50多例,更多血液病患者,特別是重型地貧患兒能夠就近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並節約了醫療費用,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是目前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及難治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方法之一。血液內科於2005年啟動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儘管當時條件十分艱難,血液內科仍克服困難,完成了相關技術準備、技術規範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 打造血液病診療生態系統,這家醫院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
    1964年,他完成了亞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異體同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從而開創了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的先河;1981年,他完成了中國首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自2012年以來,陸道培醫院使用中華骨髓庫開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已五次排名全國領先。 本世紀初,單倍體移植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解決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供者匱乏的難題。
  • 造血幹細胞移植存活率高於歐洲
    「當時,我們醫院血液科是國內最好的單位之一,卻只有兩個淨化艙。這裡病人全都用深靜脈導管注射,我們還要靠一針一針地打。因為這裡輸血支持好,法國病人臉色紅潤。」吳德沛是醫院血液科唯一的一位中國大夫,他決定要把先進的血液病診治「法國方案」帶回祖國。 為此,他廢寢忘食,勤奮學習。3個月後,吳德沛基本能用法語與醫護人員及患者交流。半年之後,從獨立管理一個床位,發展到獨立管理六個床位。
  • 專家「臍」談丨孫自敏教授:臍帶血移植利於惡性血液病治療!
    今天帶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孫自敏教授在「非血緣臍帶血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課題中的觀點。中國的臍帶血移植也在上升,僅在2019年臍帶血移植就做了500多例。臍帶血移植有利於治療惡性血液病孫自敏:臍帶血移植的目的是什麼呢?以往做造血幹細胞移植目標是使惡性血液病人活著,但隨著新技術越來越多,靶向治療藥越來越多,治療惡性血液病的目的是治癒。
  • 仁濟醫院成滬第三家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中心
    圖說:史女士在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 院方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泰安市中心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實現再突破
    泰安市中心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實現再突破 2021-01-07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科醫院今完成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
    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 樂樂自出生後6個月便開始出現面部皮膚出疹,並反覆增多、蔓延至雙手臂;3歲,開始頻繁出現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7歲,做了兩次舌下腺囊腫切除術;8歲,開始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療。
  • 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 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癌症(圖)
    自體幹細胞移植手術意味著,醫護人員將把從林老伯體內分離出的幹細胞經過淨化處理後回輸到他自己體內。當護士熟練地把造血幹細胞緩緩地注入林老伯體內時,全家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造血幹細胞上,看著「生命種子」完全進入他體內,站在一旁的家人百感交集,他們期望著這些種子能「生根發芽」。
  • 第27屆世界地貧日:國內TCRαβ-T細胞清除移植治療地貧首獲成功
    為了解決供者配型問題的困難,從2010年,李春富教授團隊便開始對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進行研究,經過6年的摸索和實踐,創新地提出了互補性移植概念——「半相合父母供髓聯合非親緣臍帶血移植技術」。這項技術獲得了學術界認可,4年無病生存率高達97%。是目前全球記錄的最好成績。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1990年10月,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將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授予了美國華盛頓大學的醫學家多納爾·託馬斯,以表彰他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1956年,託馬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幹細胞移植手術。託馬斯也由此成為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奠基人。日前,一名來自湖北襄陽的高三男生張文馳,犧牲了緊張的高考複習時間,前往北京為一名福建籍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到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疼不疼?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 巴基斯坦小夥來滬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的無菌層流艙內,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兩個星期後,患者有望重新恢復正常造血功能,不再需要用輸血來維持生命。此次移植的成功,不僅寓意著中巴友誼的延續,更開創了外國人使用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先例。  2018年3月初,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接收了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患者。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經歷三次造血幹細胞移植,兩年後她怎麼樣了?
    每次看到魚魚妹扎針抽血,魚妹媽媽的心都特別難過,無數次扎針抽血讓小胳膊布滿了針眼,血管越來越難找,每次扎針都得扎幾次才能扎中,等紮好後,小小的魚魚妹已經淚眼模糊,哭的稀裡譁啦了。  魚魚妹第一次進行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在老家的一家大醫院,由爸爸為她提供骨髓。當時她在倉裡恢復得很好,出倉後卻開始出現嚴重的排異,醫生告知移植失敗。
  • 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區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首批骨髓移植患者順利出倉
    9月23日下午,2名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順利出院,該院醫護人員為患者送上鮮花,患者感激不已。據了解,這2位出院患者也是該院象湖院區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的首批幹細胞移植患者。「2名患者都是男性,分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多發性骨髓瘤,需要進行異基因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讓病情更好地得到控制。」
  • 臨沂首例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臨沂市人民醫院成為臨沂市第一家、山東省第二家獨立開展兒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醫院,填補了臨沂市兒童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兒童血液病治療水平又上新臺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七年前,八歲的樂樂(化名)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被檢查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危),經過三年正規、系統的化療後完成療程,骨髓持續完全緩解,順利停藥。
  • 2019 EHA 大咖談 | 李春富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
    醫脈通採訪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從2009-2011年進行的100例患者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NF-08-TM方案使TM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的無地貧生存率(TFS)提高到90%以上,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非親緣移植治癒率超過90%的研究,研究結果於2012年在《Blood》雜誌上發表。
  • 運城市首例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市第三醫院獲得成功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惡性血液病的終極手段所謂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供者受者(患者)有一半及以上染色體抗原相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此病屬於血液系統惡性疾病,進展快,病死率高,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癒疾病的唯一手段。患者於2020年10月30日入住我院,經過我院組織專家進行前期評估,決定為其實施單倍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處理方案。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院組建了以名譽院長、國內移植專家王椿教授為指導,血液三科牛俊傑主任、段文義主任、劉肖慶主治醫師為骨幹的移植團隊。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來自瓊海的小雪有2年多的脊髓膠質瘤病史,病情反覆。原本天真可愛的孩子卻要遭受疾病的折磨。去年底,聽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這種疾病有很大優勢,小雪的父母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2017年小雪滿1周歲後,身體就出現了不適,剛開始是頭暈嘔吐症狀,狀態很不好,有一次卻突然昏迷了,把我們都急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