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制網河南訊(通訊員 姬鵬 劉明斐)近日,平頂山市寶豐縣產業集聚區全面完成管理體制改革,此次改革是全省首例採用「管委會與公司一體化管理、公司化運作」模式 。
改革實踐中,開發區管委會出資設立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設置承擔行政職責的4個部門、承擔營商服務職責的3個服務中心和承擔經營職責的4個子公司,在運營管理中去行政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和運營管理制度,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發展有限公司一方面承接原管委會的經濟發展職能,另一方面作為開發區建設、運營、服務主體,具體負責開發區的招商引資、資金籌集、項目管理、政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化服務等工作,實現了以「小機構、大服務」為目標的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據了解,寶豐縣產業集聚區全面打破原有人員身份界限,變幹部「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對管委會在編在崗人員,實行幹部編制內任職與崗位聘職相分離、檔案工資與實際薪酬相分離、幹部人事檔案管理與合同聘用管理相分離的「雙軌運行」管理。現有人員實行雙向選擇,選擇「維持現有編制身份」的人員可按照「編隨事調、人隨編走」原則分流至其他單位;選擇「編制身份封存」人員通過競聘上崗與發展有限公司籤訂勞動合同,保留原身份,參與機關事業單位年度考核。崗位競聘引發的「鯰魚效應」在廣大工作人員中產生了巨大衝擊,催生了危機感,過去的「等活幹」變成了「搶活幹」「要我幹」變成了「我要幹」,改出了活力,改出了正能量。
薪酬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切斷財政供給,通過倒逼形成內生動力,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將「政府輸血」變為「自我造血」,所有人員工資由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經營盈利發放,自供自給,不再由縣財政承擔。
寶豐縣產業集聚區實行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將年度重點任務細化分解至責任部門、責任人員,確保人人頭上有指標、個個肩上有責任、壓力逐級傳導到位。根據崗位責任大小、承擔任務輕重設定不同的考核係數,考核係數向基層一線、經濟戰線、招商崗位、子公司崗位傾斜,重在鼓勵員工紮根基層、服務企業、發展經濟。
寶豐縣產業集聚區構建現代企業薪酬管理體系,個人薪酬由「鐵工資」變為「活薪酬」。公司所有人員的年度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基本工資每月發放,績效工資每季度考核後發放。KPI考核、可量化的薪酬體系,較好的解決了幹與不幹、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問題,形成了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
據悉,改革後的寶豐集聚區輕裝上陣,並制定了宏偉目標:首先,星級晉位方面,力爭到2022年晉級河南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到2025年晉級三星級產業集聚區,入駐規模以上企業160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56億元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00億元以上;其次,產業發展方面,打造不鏽鋼、新型煤化工、視光三大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不鏽鋼加工產業年產值達到600億元以上,新型煤化工產業年產值達到182億元以上,視光產業年產值達到27億元以上;樹立「以畝產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力爭到2025年,畝均稅收達到14.4萬元/畝 。
寶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森鵬強調,全面改革給開發區賦予了新動能,我們將順應改革大潮、把握高質量發展大勢,在發展壯大優勢產業集群、主導產業提升、經濟發展等方面加快腳步,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再造產業發展新動能,為寶豐縣邁入全國『一百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