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的由來
1.出處-孟子(單選、判斷)
孟子-《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原文:「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君子有三件值得快樂的事,而稱王天下卻不在(這三件事)中。父母皆健在,兄弟無病無災,這是第一件值得快樂的事;抬頭無愧於天,俯視無愧於人,這是第二件值得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而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值得快樂的事。
口訣:「一人一書一句話」
2.許慎(單選、判斷)
許慎-《說文解字》-「教」和「育」
原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譯文:上面做示範,下面來模仿;培養後代讓他多做好事。
3.荀子(單選)
荀子-《荀子·勸學》-「道德」
原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譯文:所以要學到《禮經》才能算結束,才算達到了道德的頂峰。
二、教育的概念
1.廣義的教育(多選、判斷)
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這三者也被稱為「三結合」教育或教育合力。
2.狹義的教育(單選、判斷)
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活動。
三、習題鞏固
1.最早將「教」和「育」連在一起的是誰?——孟子
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出自哪裡?——《說文解字》
3.廣義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錯(廣義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4.課堂教學、書刊閱讀、影視欣賞都屬於狹義的教育。——錯(課堂教學屬於狹義的教育,書刊閱讀、影視欣賞屬於廣義的教育)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