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詞的由來及概念形成

2021-01-13 中公教師網

一、「教育」的由來

1.出處-孟子(單選、判斷)

孟子-《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原文:「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君子有三件值得快樂的事,而稱王天下卻不在(這三件事)中。父母皆健在,兄弟無病無災,這是第一件值得快樂的事;抬頭無愧於天,俯視無愧於人,這是第二件值得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而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值得快樂的事。

口訣:「一人一書一句話」

2.許慎(單選、判斷)

許慎-《說文解字》-「教」和「育」

原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譯文:上面做示範,下面來模仿;培養後代讓他多做好事。

3.荀子(單選)

荀子-《荀子·勸學》-「道德」

原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譯文:所以要學到《禮經》才能算結束,才算達到了道德的頂峰。

二、教育的概念

1.廣義的教育(多選、判斷)

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這三者也被稱為「三結合」教育或教育合力。

2.狹義的教育(單選、判斷)

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活動。

三、習題鞏固

1.最早將「教」和「育」連在一起的是誰?——孟子

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出自哪裡?——《說文解字》

3.廣義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錯(廣義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4.課堂教學、書刊閱讀、影視欣賞都屬於狹義的教育。——錯(課堂教學屬於狹義的教育,書刊閱讀、影視欣賞屬於廣義的教育)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關鍵期一詞的由來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關鍵期一詞的由來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教育的概念和本質
    教育的概念和本質在歷年的考試中以單選、多選和判斷為主,現在做個梳理,幫助大家備考。1.「教育」一詞的由來在我國,「教育」一詞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的涵義
    作者:滕星  何謂民族教育,即民族教育的概念是什麼,這是十餘年來中國民族教育研究領域一直在探索爭論的一個重要學術問題。明確界定「民族教育」這一概念,不僅有其作為實踐依據的意義,而且還有其理論研究上的意義。為此,我們必須在構建科學的民族教育學學科體系前,對民族教育的概念進行科學的界定。
  • STEAM教育:由來、現狀與走向
    STEAM教育:由來、現狀與走向 作者:EduTech自留地 發布時間:
  • #冷門但是有意思的小知識# 「象限」一詞是怎麼來的?
    不少老師在給學生介紹這個概念時,會說「這個叫象限,你們記住」,但是卻很少會和學生介紹為什麼這幾個分區會有這麼拗口的名字——「象限」。如果按國內大多數國際學校裡的教學方式——以英語來學習「象限」(Quadrant)這個概念,我們會發現,其實這是個很好理解的概念。
  • 教育的概念及本質
    【考點講解】從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來看,教育的概念、本質是個常考點。考查題型主要以客觀題為主,一:一般考查形式: 以案例反選的形式來考查考生,給出一個案例讓考生對此做出選擇。二:也會以判斷題的形式來考查考生,文中會有一些混淆點。本文將幫助各位考生對此塊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掌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助益。
  • 穿越教育概念的叢林
    比如,對於學校的辦學理念,有的叫「生命教育」,有的叫「小公民教育」,有的叫「尊重教育」,可謂是多種多樣;對於學校的文化,可能是受所謂的「一校一品」的學校文化建設思路的啟迪,有的致力於打造「雅文化」,有的致力於打造「家文化」,有的致力於打造「石文化」,真是百花齊放。
  • 教育理論-兒童掌握概念水平的方法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11.11好課不間斷,超低價格搶先體驗各種好課!教育綜合基礎知識速記刷題班(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該部分知識點主要以理解和識記為主,大家需要以選擇題、判斷題的形式掌握兒童掌握概念水平的方法。
  • 從根源了解「冰糖心」蘋果,科學論斷其由來、概念和形成條件
    之前,在多數人的認知世界裡,普遍覺得蘋果也就是紅富士、金冠、蛇果、嘎啦、金帥等等不同品種,但是近年來新疆阿克蘇地區產出的「冰糖心」蘋果卻打破了這一傳統認知。那麼問題來了,究竟何為「冰糖心」蘋果?它與我們長食用的紅富士、嘎啦等有何區別?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孕育出「冰糖心」蘋果?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開始我們今天的話題分析。
  • 語言觀哲學:古代一字一詞為什麼要變成現代兩字一詞?
    02現在幾乎都要兩個字一個詞但是現在,我們口中幾乎很少用到一個音字的詞語了,一般都是兩個字形成一個詞語。哪怕把兩個字勉強湊在一起,也要形成一個兩字的詞語。明明是「車」,我們偏要說「車子」。一字一詞明顯更容易出現同音現象,兩字一詞出現同音的比例肯定就小多了。古漢語語音系統比現代漢語複雜多了,就算是一字一詞,也不會有太多同音現象,所以沒必要變成兩個字一個詞。而後來,音節結構越來越簡化,一字一詞就出現了大量的同音現象,所以只有通過增加音節來減少同音現象。
  • 英語限定詞,數量概念梳理
    名詞的數本篇討論範圍:限定詞與數有關的用法看到名詞,英語體系人群,第一個反應就是考慮單數還是複數的,對於名詞有嚴格的數概念,前面零散的寫過一些,今天來細理一下。幾個基礎概念1-名詞部分名詞可數與不可數會根據上下文表達的意思而變化,比如茶tea不可數,但是a cup of tea一杯茶可數。需要在實踐中多摸索。
  • 教育的概念
    在教育學部分,教育的概念作為第一章第一節的開篇考點,相信考生會留下深刻的首因效應。防止考點和考法的遺漏,特此為大家整理這部分的知識點。教育的概念分為廣義的教育、狹義的教育和更狹義的教育。廣義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動,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關於教育概念的解讀
    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每當講授到教育的概念的時候,學員們都接受的比較快,但是在做題的過程中往往有很迷茫,在有關教育概念理解的題目中容易做錯。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針對教育概念這個問題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希望對大家的複習所有幫助,祝大家早日成師。
  • 「哲學」一詞源於古希臘文,由「愛」和「智慧」兩個單詞所組成
    「哲學」一詞源於古希臘文,由「愛」和「智慧」兩個單詞所組成「哲學」一詞的由來「哲學」一詞源於古希臘文,由「愛」和「智慧」兩個單詞所組成,意思就是「愛智慧」,這是一門使人聰明、給人智慧的學問。黑格爾認為,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首次使用「哲學」一詞。後來,哲學的「愛智慧」的含義在世界各國中得到廣泛的認可和使用。
  •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概念的由來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的概念是借鑑國內生產總值(GDP)概念提出的,GEP的核算目的是評價與分析生態系統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以及對人類福祉的貢獻。通過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的核算還可以認識和了解生態系統的狀況以及變化。GEP是與GDP平行的核算指標,前者關注的是生態系統的運行狀況,後者關注的是經濟系統運行的狀況。
  • 我們為什麼被稱為華夏,淺談華夏名字的由來
    中國人一直自稱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後一句好理解,因為中國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黃帝,那麼「華夏」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的代指與象徵。首先來看看老外的解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裡,其中關於華夏一詞,是這麼解釋的: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華夏一詞結合起來,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稱。華夏一詞最早應該是出現於《尚書·周書·武成》,書中描述:華夏蠻貊,罔不率俾。而關於華夏一詞的由來與含義,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其中有3種說法最為典型。
  • 思想界|「內卷」一詞為何贏得共鳴?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林子人1『思想界』欄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欄目,我們會選擇上一周被熱議的1至2個文化/思想話題,為大家展現聚焦於此的種種爭論與觀點衝突。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內卷」一詞的流行和法國教師慘遭斬首背後的歷史背景。「內卷」的流行:它是如何從學術名詞變成時代共鳴的?
  • 【三小·課程】數學 / 南曉平《數學符號的由來》
    數學符號的由來     數學符號是人們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發明的。計算符號有加號、減號、乘號、除號等。採用數學符號不僅為了省事,簡化運算,更重要的是,符號是正確地表述概念、說明方法和建立定理必不可少的。   1540年,德國數學家史提非用拉丁字母「m」表示乘法,它是拉丁語乘法「multiplicntion」一詞的第一個字母。
  • 教育心理學中幾個抽象概念的解讀
    我們知道,在任何教師考試當中教育心理學一般都會作為考查的一個重點,這一塊涉及很多學生發展的問題,涉及很多學習本質的問題,對教師的教學或者研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也是使用的一部分內容。但是對於大多不是教育心理學等專業的學生來說,認識這部分內容是有些困難的,大部門的內容都是抽象晦澀難懂的,更別提做題目了。
  • 教育機制的概念是什麼?
    為了幫助考生解決「教育機制的概念是什麼?」相關的問題,中公教師網通過網際網路對「教育機制的概念是什麼?」相關的解決資料進行了整理,具體資料如下:教師的教育機智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師對學生活動的敏感性,能根據學生新的特別是意外的情況,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隨機應變地及時採取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