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序行業數據分析:2020年前三季度華大基因營收67.52億元

2020-11-26 網易新聞

2020-11-16 22:05:28 來源: 乾貨收割機

舉報

  自1999年成立以來,華大基因堅持「以任務帶學科、帶產業、帶人才」,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1%,承擔其中絕大部分工作)、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劃(10%)、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圖譜(「炎黃一號」)、水稻基因組計劃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因組研究工作。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華大基因實現營業收入67.52億元,同比增長225.82%;淨利潤27.05億元,同比增長901.68%。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44億元,同比增長238.61%;淨利10.53億元,增長1361.54%。

  

  而在今年以來的疫情中,華大基因通過屢次馳援海內外的抗擊疫情工作,斬獲了全球對公司產品技術的高度認可,同時,在疫情所帶來的發展機遇中,華大基因在洞悉市場走勢和需求的基礎上,著眼於長期發展,已探索出一條持續性發展的道路。

  點擊查看更多行業數據:
https://data.iimedia.cn/?acPlatCode=wysgj&acFrom=7499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分析:全年市場規模接近150億 技術研發...
    2010-2019年,我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以約4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2019年我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49.10億元,我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較大。基因測序頭部企業迪安診斷、華大基因、賽默飛世爾產品結構具有一定差異性。
  • 【圖解季報】華大基因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27.1億元 同比增長901...
    華大基因10月28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7.5億元,同比增長225.82%;歸屬於上市
  • 華大基因涉「洩密門?為美國丹麥科研者提供14萬國人基因數據
    美國、丹麥等國人員深度研究了國人基因數據根據案件證據——華大基因科技公司、華大研究院發表在《Cell》雜誌的《非侵入性產前檢測的基因組分析揭示了遺傳相關性、病毒感染的模式和中國人口歷史》一文,以及美國研究人員發布的論文和外媒報導信息顯示,無論主觀有無故意,華大基因的研究項目確實導致了國人的大量基因數據外傳到了國外,且有國外基因科研人員深度研究了這些基因數據
  • 華大基因上市三周年:基因測序第一股「王者歸來」
    硬核科技創新,打造全產業鏈生態圈近年來,中國基因測序技術已位列全球領先水平,在這其中,華大基因作為基因測序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創新精神,在基因技術應用領域進行前瞻性的布局。自上市以來,華大基因年度營業收入以超過兩位數的增長率穩步提升。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4期:華大基因回應「試劑盒缺陷」,求臻...
    研究人員稱,他們對9000多頭肉牛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分析與牛性情相關的數據點位。結果發現,控制人和牛大腦中有關功能和對恐懼刺激反應的基因存在重疊,一些在自閉症患者中常見的基因,也會使牛對新環境更恐懼,性格更暴躁。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78期:龍頭地位穩固!華大基因上半年營收逾...
    貝瑞基因發布2020年H1業績預告:淨利潤同比下降52%-64%7月14日晚,貝瑞基因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000萬元-1.2億元,同比下降52%-64%。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業績下滑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 華大基因上市三周年:雄關漫道 揚鞭奮蹄
    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預計40億元~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09.73%~232.96%;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3億元~16.3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72.83%~723.35%。回首3年前,2017年7月14日,華大基因帶著「基因測序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 2020年全球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研判及趨勢分析
    未來行業併購重組仍是產業整合的主要手段,數據分析和多維度數據解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新的應用領域正在加快市場培育。   一、發展歷程   基因檢測產業是基於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等科學理論,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人體基因進行檢測與分析,將人類基因數據轉化為可為科學研究與醫療診斷提供科學參考的高技術行業。
  • 華大基因定增募資20億元 用於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7月1日晚,華大基因公告稱,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份,募資總額不超過20.1億元。華大基因此次發行通過競價方式確定發行價格,定價基準日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期首日。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
  • 華大基因:全年營收持續增長 科研成果逐步落地
    在一體化閉環管理體系方面,2019年上半年,華大基因發布多組學數據挖掘系統Dr.Tom的2.0版本,新版本加強了數據挖掘功能,使交付效率實現指數級提高,幫助華大基因在測序分析環節上實現了自主研發軟硬體的全面替代。
  • 基因測序:一個比肩新能源的新故事
    從定義來看,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個體的行為特徵及行為合理。例如,此次疫情大批量使用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就是基於基因測序技術研發而來。技術發展與進步是行業驅動的核心要素,也推動著基因測序從科研走向臨床。基因測序的演變史,就是一部「技術進化史」。
  • 華大基因擬募資20億元 擴大基因診斷試劑及DNA合成產能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編輯:魏官紅7月1日晚間,華大基因(300676,SZ)發布了《2020年度創業板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華大基因擬募資不超過20.12億元,募集資金計劃投向五個項目。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華大隻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的效率和安全性的評估。有財經人士認為,光從聲明來看,華大基因完全將此事撇得一乾二淨,說自己沒做任何違法的事,但從胚胎幹細胞、核酸測序、技術效率,以及安全性評估等字眼來看,華大基因好像又在「炫技」。要知道,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是一項顛覆性技術,這對於逆轉癌細胞,開創癌症治療新途徑有很大作用。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有財經人士認為,光從聲明來看,華大基因完全將此事撇得一乾二淨,說自己沒做任何違法的事,但從胚胎幹細胞、核酸測序、技術效率,以及安全性評估等字眼來看,華大基因好像又在「炫技」。   要知道,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是一項顛覆性技術,這對於逆轉癌細胞,開創癌症治療新途徑有很大作用。
  • 基因測序同質化嚴重,100美元測序門檻待突破
    全球基因測序產業市場規模在2022年將達到124.5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將達到23.9億美元。到2020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98億元左右。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有多大?僅以人體來說,全世界現在有超過70億人口,但是有基因數據的才不到3000萬。
  • 牛人重倉|高毅資產近日調研華大基因,看中了什麼?
    其實,說的是同一隻股票——華大基因。2020年,受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的影響,新冠檢測試劑需求持續大增,Q3單季度收入、淨利潤延續高增長。西南證券杜向陽發布研報認為,預計2021年新冠檢測試劑仍將維持常態化的高需求狀態,維持「持有」評級。
  • 華大基因:5年不減持承諾的背後
    2010年初,汪建利用6億元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從美國Illumina公司購買了128臺新一代測序儀Hiseq2000,華大的數據產出能力大幅提升,檢測成本大幅降低,一躍成為全球測序公司。因民營科研身份以及聘用大量年輕大學生從事基因研發工作,華大被稱為「基因界的騰訊」,也被稱為「基因界的富士康」。
  • 華大基因中標河北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0月27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臨床檢驗中心(以下簡稱「深圳臨檢」)中標河北省2020年-2022年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中標項目預算為1.8億元。華大基因在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領域具有多年經驗積累,出生缺陷防控產品布局廣泛。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是繼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後,公司在出生缺陷篩查上的重要布局之一。華大基因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公司繼續聚焦主營業務,本次中標有利於進一步拓展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應用於民生檢測項目,讓精準醫學惠及更多家庭。
  • 超百億的「基因測序」行業發展潛力可期,誰能在賽道中脫穎而出?
    國家在精準醫療領域的投資加大,直接促進基因測序市場的發展,2019年中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將達120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將達156億元。下面就對基因測序行業展開分析。2012-2018年期間我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複合增速高達38.56%。預計2020年國內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近156億元。
  • 寫在華大、貝瑞上市之際--基因檢測行業深度報告
    對於華大和貝瑞和康,我們早在3月份就寫了一份NIPT的行業深度報告,然而NIPT我們認為這才是行業的一個開始,測序平臺的想像空間,已然沒有上限。對於測序行業,我們不敢妄稱研究深入,因為知識盲點和我們不了解的前沿太多,也許在世界某個角落,關於基因的黑科技正在悄悄孵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