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經濟學原理試題
課程代碼:0515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經濟學研究的是( )
A.財富的積聚 B.分配財富以使人們獲得最大幸福
C.使用稀缺資源來滿足人們無限的需要 D.價格控制問題
2.要通過不同價值觀的爭論來解決的問題屬於( )
A.規範經濟學問題 B.實證經濟學問題
C.宏觀經濟學問題 D.微觀經濟學問題
3.已知某種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賣者要想獲得更多的收益,應該( )
A.適當降低價格 B.適當提高價格
C.保持價格不變 D.加大銷售量
4.總效用達到最大時( )
A.邊際效用為最大 B.邊際效用為零
C.邊際效用為負 D.邊際效用為正
5.等成本曲線繞著它與橫軸L的交點向外移動,這種情況意味著( )
A.生產要素L的價格上升了 B.生產要素L的價格下降了
C.生產要素K的價格上升了 D.生產要素K的價格下降了
6.在寡頭壟斷中,價格領導者( )
A.制定行業的最高價格
B.通過威脅要降低價格來阻止進入
C.制定該行業的價格,其他企業則追隨其後
D.保證自己的索價與行業最低價格相當
7.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土地的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的形狀分別是( )
A.水平,垂直 B.向左下方傾斜,向右下方傾斜
C.向右下方傾斜,向左下方傾斜 D.向右下方傾斜,垂直
8.一個社會實現了充分就業,這意味著( )
A.人人都有工作 B.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
C.失業率為零 D.失業率處於自然失業率水平
9.國民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中,不包括( )
A.部門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歸納法
10.邊際儲蓄傾向若為0.25,則邊際消費傾向為( )
A.0.25 B.0.75
C.1.0 D.0.64
11.根據消費函數,引起消費增加的因素是( )
A.價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儲蓄增加 D.利率提高
12.假設法定準備金規定為20%,銀行的一筆50萬元新存款最終使銀行存款增加( )
A.250萬元 B.200萬元
C.50萬元 D.40萬元
13.LM曲線表示滿足以下哪一關係( )
A.收入-支出均衡 B.總供給-總需求均衡
C.儲蓄-投資均衡 D.貨幣供求均衡
14.通貨膨脹對策中,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出售政府債券屬於( )
A.緊縮性貨幣政策 B.緊縮性財政政策
C.收入指數化政策 D.改善供給政策
15.在其它條件不變情況下,政府增加公共設施投資,會引起國民收入( )
A.增加 B.不變
C.減少 D.不確定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後括號內打「√」,錯的打「×」。
1.如果對小麥的需求高度缺乏彈性,糧食豐收將減少農民的收入。( )
2.基數效用理論採用的分析方法是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
3.利潤就是收益,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潤最大化。( )
4.壟斷廠商出現虧損是不可能的。( )
5.邊際物質產品是以實物形式來表示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 )
6.正常利潤是對風險的報酬。( )
7.一個社會最低的失業率是自然失業率。( )
8.某種物品是中間產品還是最終產品取決於它本身的性質,例如,汽車一定是最終產品,煤只能是中間產品。( )
9.如果人們的儲蓄意願增加了,則IS曲線將右移。( )
10.貨幣供給量增加將使LM曲線向右移動。( )
11.當經濟達到充分就業時,自然失業率為零。( )
12.由於採用新技術導致一部分人失業的情況稱為求職性失業。( )
13.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通常用於描述某種總需求的增長所引起的價格上漲。( )
14.擴張性貨幣政策使LM曲線右移,而緊縮性貨幣政策使LM曲線左移。( )
15.商業銀行體系所能創造出來的貨幣數量與最初的存款和法定準備金率都成正比。( )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支持價格
2.機會成本
3.實際國民生產總值
4.總需求曲線
5.經濟增長
四、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1.作圖說明均衡價格的決定。
2.用圖說明完全競爭企業的長期均衡。
五、計算題(本大題8分)
一家廠商對其產品的市場需求進行預測,得到對其產品的市場需求曲線為Q=10-2P。在現行價格P=3的基礎上,如果該廠商打算增加銷售收入,那麼該廠商應該提價還是降價?請說明該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情況。
六、問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簡要闡明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及其原因。
2.形成完全壟斷的條件有哪些?
3.解釋「向後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
4.失業會造成怎樣的經濟損失?
5.簡單介紹法定準備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