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的高考排列組合問題——統一公式

2020-12-05 660分的高考學長

同學們,看了學長的前三篇文章,相信大家對排列組合問題的特徵有了足夠的了解,這裡學長分享給大家做這種問題統一的公式,跟好學長的思路,讓排列組合永遠成為考場上的「送分題」。(內容稍微複雜,看3遍就好了,O(∩_∩)O哈哈~)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公式

這個公式的意思是,先完全組合,再分配/排列.

什麼是完全組合,就是先用組合公式將總體分開,將順序完全去除;再分配到個體。

應該是很多同學還不太理解,O(∩_∩)O哈哈~,下面就拿之前的題目來理解。

有六本不同的書分給甲乙丙三名同學,按以下條件,各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1)平均分成三份,每個同學各得兩本;

(2)平均分成三份,每份2本

(3)分成三份,一份一本,一份兩本,一份三本;

(4)分成三份,一人一本,一人兩本,一人三本

(5)分成三份,一份一本,一份一本,一份四本;

(6)分給甲乙丙,甲一本,乙一本,丙四本

(7)分給甲乙丙,一人一本,一人一本,一人四本

(8)分給甲乙丙,每個人至少一本。

好,我們現在來做題

第一問,平均分成三份,每個同學各得兩本

什麼是完全組合呢,就是組合數相乘後,除以相同「組」數的排列

這就是完全組合,去除了任何順序。

下一步,我們再排序

第二問,平均分成三份

是不是只有組合,沒有分配給同學,那就只有我們完全組合的部分

第三問,分成三份,一份一本,一份兩本,一份三本

這一問也沒有分配給同學,所以就是組合的60種。

第四問,分成三份,一人一本,一人兩本,一人三本

這一問分配給同學了,分配給三個同學,那就是

第五問,分成三份,一份一本,一份一本,一份四本

因為這一問不涉及分配,所以完全組合就好啦,15種

第六問,分給甲乙丙,甲一本,乙一本,丙四本

第七問,分給甲乙丙,一人一本,一人一本,一人四本

和上一問不同,沒有指定哪個同學拿四本,三個同學都參與排序,也就是

第八問,分給甲乙丙,每個人至少一本

這有幾種情況呢?114,123,222三種對吧,那我們分別求出來

114

123

222

一共是360+90+90=540種啦。

難度是有點,看看之間的規律,排列組合也就這麼多變化啦,關注學長,有不懂的也可以私信,下期見。

相關焦點

  • 排列組合公式/排列組合計算公式
    公式P是指排列,從N個元素取R個進行排列。公式C是指組合,從N個元素取R個,不進行排列。
  • 常見排列組合問題的計算公式
    Nκ在實踐中我們會遇到從集合Ω中取子集Ε的問題,取子集的問題從概率論的角度來說就是某種事件出現的概率。 如果是同時取的話就不會考慮排列的順序因此這就會歸類為一個求組合的問題。而如果是依次取的話就需要考慮排列的順序了因此這個就可以歸類為一個排列的問題,而對於排列的問題我們又可以細分為放回排列和不放回排列兩種場景。
  • 高二數學排列組合公式大全
    排列P------和順序有關  組合C-------不牽涉到順序的問題  排列分順序,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書分給3個人,有幾種分法.";Cnn(兩個n分別為上標和下標)=1;Cn1(n為下標1為上標)=n;Cnm=Cnn-m  2008-07-0813:30  公式P是指排列,從N個元素取R個進行排列。公式C是指組合,從N個元素取R個,不進行排列。N-元素的總個數R參與選擇的元素個數!-階乘,如9!
  • 排列與組合公式的原理
    排列公式其實很簡單,就是不重複、有順序的抽取,利用了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即可得到計算公式。從m個元素中隨機抽取n次、不放回抽取,其中n不超過m,那麼根據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可知所有可能的情況的種類數量為用另一種更簡便的公式表示為上式即為排列公式,表示從m個元素中隨機抽取n個進行排列的可能種類數。那麼當m=n時,排列公式變成我們把上式為全排列公式。
  • 2016高考數學公式巧計口訣 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
    2016高考數學公式巧計口訣 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 2016-04-08 22:18 來源:新東方網高考頻道 作者:
  • 排列組合公式
  • 初中數學公式:排列組合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公式:排列組合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排列及計算公式   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排列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排列數,用符號p(n,m)表示.   p(n,m)=n(n-1)(n-2)……(n-m+1)=n!/(n-m)!(規定0!
  • 排列組合的基本計算公式、排列組合的威力
    今天講一下如何理解和記憶排列組合的基本計算公式,然後再解釋一下為什麼推薦用排列組合。排列的定義: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個,按一定順序排成一列,所有排列的個數記作:A(n,m)組合的定義: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個的組合數(順序無關)記作:C(n,m)A(n,m)=n(n-1)(n-2)…(n-m+1)C(n,m)=n(n-1)(n-2)…(n-m+1)÷(m!)
  • 浙江高考內容之「排列與組合」的主要題型分析
    近幾年「排列與組合」這塊內容在浙江卷中,多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在難度上大部分屬於中等難度。我們首先看一下這幾年的高考真題。(用數字作答)二:分析與預測考試方向:1.兩個計數原理;2.排列組合問題;3. 排列組合問題往往以實際問題為背景,考查排列數、組合數,同時考查分類討論的思想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陰陽排列組合的基本公式(一)
    這個訊號在作者體內的強烈感應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把這三十二個字定名為「陰陽排列組合的基本公式」,則是作者反覆體會和理解了它的實際意義後,經過理性思考,暫時選用的名稱。上述三十二個字,發自丹田,直達胸部和肺腑深處,又滲透到每個細胞的深層,最後進到腦部。雖短暫卻把整個大腦吸成像個癟核桃,帶動腦部電場由亂雲翻滾,逐漸統一成一個主流,日夜不間斷地進行旋轉,至今已歷時三十餘年。
  • gre數學部分排列組合概念和基本公式
    gre數學部分排列組合的內容也是經常會考到的,考生如果想拿到這類題型的分數,必須要先掌握gre數學部分排列組合概念和基本公式。下面我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相關知識。  排列(permutation)組合(combination)  (一)概念  1.排列與組合的區別:  將一個事件內的元素的順序調換,如果這個事件不變,那麼是組合問題;如果這個事件改變,那麼是排列問題。  排列問題要考慮位置關係,組合問題不需要考慮位置關係。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排列組合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排列組合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排列及計算公式   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排列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排列數,用符號p(n,m)表示.   p(n,m)=n(n-1)(n-2)……(n-m+1)=n!/(n-m)!(規定0!
  • 如何解決生活中複雜排列組合問題?
    排列組合內容是高中數學重點和難點。排列就是指從給定m個數的元素中取出指定n個數的元素,進行排序。組合則是指從給定m個數的元素中僅僅取出指定n個數的元素,不考慮排序。排列組合的中心問題是研究給定要求的排列和組合可能出現的情況總數。
  • 高考數學,排列組合解題方法,提分必備
    在高中數學中,排列組合就是其中需要學習並掌握的重要知識點。其中,排列組合的問題也對解決數學的概率計算在高中數學中,排列組合就是其中需要學習並掌握的重要知識點。其中,排列組合的問題也對解決數學的概率計算中所遇到的難點有著關鍵性作用。
  • 數量關係:排列組合基本公式
    排列組合屬於數學運算中必考的重難點,在近幾年的公考中每年都會考察1-3題,通過對近幾年的真題的歸納總結,我們發現排列組合最常見的考察方式分為兩種題型
  • 排列組合問題的類型及解答策略
    排列組合問題,聯繫實際,生動有趣,但題型多樣,思路靈活,不易掌握。實踐證明,備考有效的方法是題型與解法歸類,識別模式,熟練運用。本文介紹十二類典型排列組合問題的解答策略,供參考。七、交叉問題集合法例7: 從6名運動員中選出4名參加4×100米接力賽,如果甲不跑第一棒,乙不跑第四棒,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參賽方法?解:設全集U={6人中任取4人參賽的排列},A={甲跑第一棒的排列},B={乙跑第四棒的排列},根據求集合元素個數的公式可得參賽方法共有
  • 淺談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中的排列組合問題
    淺談數量關係中的排列組合問題  排列組合是組合學的最基本概念。排列就是從指定的n個元素中取出指定的m個元素進行排序。組合則是指從給定個數的元素中取出指定個數的元素,而不進行排序。排列組合的核心問題是研究給定的排列組合可能出現的情況總數。
  • 如何快速了解排列組合經典模型基本公式及題型特點
    事業單位考試的行測中,有一類題型叫做排列組合,而在排列組合的應用中,有一些題型需要構造模型才能快速解題,否則難以下手。本文就排列組合常見的三種模型,環形排列、錯位重排、同素分堆給大家作簡單介紹。基本公式及題型特點1.環線排列與直線排列相比,環線上的排列問題沒有前後與首尾之分。任取一個元素作為隊首,環線排列問題便轉化為剩下的(n-1)個元素的直線排列問題。
  • 每天解決一個小問題之排列組合
    引言:(1)高考中對兩個計數原理、排列、組合的考查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如「在」「不在」問題、相鄰問題、相間問題)為主,主要涉及數字問題、樣品問題、幾何問題、塗色問題、選取問題等;對二項式定理的考查,主要是利用通項求展開式的特定項,利用二項式定理展開式的性質求有關係數問題.主要考查分類與整合思想、轉化與化歸思想、補集思想和邏輯思維能力.
  • 數學計數原理中複雜的排列組合問題解析
    高考對這部分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考查兩個計數原理、排列、組合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的應用.值得提醒地是:計數模型不一定是排列或組合.畫一畫,數一數,算一算,是基本的計數方法,不可廢棄.解決排列組合綜合性問題的一般過程如下:1.認真審題弄清要做什麼事2.怎樣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採取分步還是分類,或是分步與分類同時進行,確定分多少步及多少類.3.確定每一步或每一類是排列問題(有序)還是組合(無序)問題,元素總數是多少及取出多少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