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古代史中經常會涉及到的一個重要考點,從歷年的考試試題中,我們可以看到貫穿的一條主線就是君主專制在不斷的加強。但,君主專制演進中,不同的時期,所採取的措施是不相同的,所以高考試題相對來說,考的比較靈活。
首先跟學生講清君主專制的概念。指出宰相制度的調整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1、堯舜禹禪讓制的傳說
讓學生了解禪讓制的概念。
補充部分史料,說明這種禪讓制受到的質疑,所以這種制度是否存在還是存在爭議的。
2、王位世襲制的產生
了解王位世襲制的概念,說明:啟繼禹位,標誌著中國「家天下」的首創,也是中國歷代盛衰興亡一系列鏈條的第一環。它不僅具有立國創製的作用,即首建王朝、首行世襲,同時也開了歷代篡奪政權的先例。
3、商朝的王位世襲制
讓學生了解繼承方式:兄終弟及為主,輔之以父死子繼;商代王權已經具備獨斷行和唯一性;商王掌控祭祀權、佔卜權、壟斷了與天神、地袛、人鬼的交通,王權具有極強的神秘色彩。
教師給學生補充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弊端。
真題練習:
4、西周封建制下的王權
(1)王位繼承:與宗法制度相結合,實行嫡長子繼承制。
(2)權力內容:天下共主,擁有無上的權力。
(周王擁有祭祀天地社稷的權力、分封諸侯的權力、決定國家大政的權力、統率全國軍隊的權力、任命和獎懲官員的權力、巡視諸侯,接受朝覲的權力 等。)
(3)繼續神化王權,宣揚君權神授。
(周王被視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臨人間,所以稱「天子」。)
(4)吸取商朝滅亡的教訓,萌發民本思想。
(周王從商朝滅亡的歷史中得出「天命靡常」的結論, 認為「皇天無親,唯德是輔」、提出敬德保民思想 。)
對點訓練:
5、秦朝皇帝制度的建立
(1)內容: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權力由皇帝一人總攬的制度。
(還包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由皇帝任免;軍隊的調動由皇帝控制)
(2)特點:皇帝獨尊、皇位世襲、皇權至上。(皇位終身制、家天下、宣揚君權神授、實行思想文化專制。)
補充:皇帝稱號的由來。
對點訓練:
6、漢武帝削弱相權的中外朝制度
(1)措施:重用親信近臣,任命布衣丞相。
重要的事情先由「中朝」做出決策,三公九卿慢慢地就變成了執行機構,被稱為外朝,形成了中外朝制度。
(2)結果: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但也為後來的外戚幹政、宦官專權埋下隱患。
親信往往就是親戚,如衛青、霍去病就是漢武帝的妃子衛子夫的弟弟。近臣主要就是秘書和太監。
史料研讀:漢武帝為何削弱相權?
出示漢朝內外朝制度示意圖,讓學生了解漢朝這種制度到底是怎樣削弱相權的。
對點訓練:
7、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表現:
唐朝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布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事無不總」,負責執行政令。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隋唐時期,在尚書掌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2)影響: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減少了決策失誤,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皇權專制。
②相權一分為三,從而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對三省六部制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三省六部制的建立是國家體制從皇帝貴族體制到皇帝官僚體制的過渡完成並趨於完善成熟的標誌。
知識連結:政事堂的出現是三省趨向一體化的表現,也是解決其弊端的一種補救措施。
對點訓練:
8、北宋初年的二府三司制
(1)措施:
①設樞密院負責軍政,分割宰相的軍權。
②設三司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③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2)影響:削弱了相權,皇帝得以總攬大權。
出示示意圖,讓學生了解其運行機制。
對點訓練:
9、元朝的一省兩院制
(1)內容:元代設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是最高行政機關,中書省長官中書令行使宰相職權。同時設立最高軍政機構樞密院,還設立宣政院負責西藏和宗教事務。
(2)影響:導致宰相專權。
(元代的宰相大多是皇親國戚,甚至是皇太子。)
出示示意圖,讓學生了解一省兩院運行機制。
對點訓練:
10、明初宰相制度的廢除
明朝初年的政治制度沿襲元朝,地方上設行省。中央設立中書省,統轄六部;設大都督府掌軍政。
(1)原因:
①直接:胡惟庸專權亂政 。②根本:相權威脅皇權。
(2)措施:裁撤中書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1380年,罷丞相,權分六部)
解說:為了加強皇權,朱元璋1376年在地方上,廢行省,設 「三司」;在軍事上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分各都督之兵權,以便皇帝掌控。
(3)影響 :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為宦官專權埋下隱患。
出示示意圖:明朝廢除宰相制度後的運行機制及弊端。
11、明朝內閣的出現
(1)原因:廢除丞相後,皇帝政務繁多。
(2)過程:
①起源:1382年,明太祖設立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無與政事
②確立:明成祖選拔翰林院官員作為殿閣大學士,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
③發展:明中期宣德年間(1425~1435年),內閣掌握「票擬權」、 兼領六部。
④鼎盛:萬曆(1563~1620年)初年,內閣首輔張居正專權。
⑤張居正死後,閣權走向衰落,是明朝走向滅亡的一個原因。
講清票擬權和批紅權
對點訓練:
12、清朝君主專制的加強
1.順治:①設內閣、置六部。②議政王大臣會議是事實上的最高權力機關。
2.康熙:1677年,設立南書房,挑選翰林院學士入值,參與機要。
3.雍正:1729年設立軍機處
出示示意圖:軍機處的基本知識。
對點訓練:
補充新教材知識:密折制度
對點訓練:
課堂小結:縱觀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加強的過程,可以看出發展趨勢是皇權逐漸加強,相權逐漸削弱,直至被廢除。
還可以看出,加強皇權、削弱相權主要通過重用近臣架空相權和分散相權兩種方式。
此外,加強皇權的方式還有調整中央機構;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注重對官吏的監察;注重官吏的選拔;加強思想控制。
課後綜合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