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連續兩天關於四川缺席丹霞申遺的報導引起了讀者的熱烈反響。四川丹霞能不能走出「深閨」,又怎樣得到妥善保護?
記者昨天從省旅遊局相關部門了解到,暫時沒有掌握關於省內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的材料,目前省內也還沒有大規模開發丹霞地貌旅遊的計劃。
國內著名地質專家羅成德和方海川也認為,丹霞地貌很脆弱,旅遊開發得有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屏山縣雙河口安家崖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A開發現狀
沐川擬申報4A級景區丹霞不是主角
在從古藺前往貴州赤水的路上,沿途的農家、商鋪,都在門口懸掛起紅色燈籠,上書四個金燦燦的字:赤水丹霞。顯然,丹霞申遺成功後,赤水市正在全力推廣和展示丹霞地貌。
兩河口鄉街上的飯館老闆張先生,熱情地招呼記者去飯館吃飯:「去我那兒嘛,坐在窗口還可以邊吃邊看丹霞。」
啥叫丹霞呢?記者佯裝不懂。張老闆向對面山上努努嘴:「你看山上那片紅色石頭,世界遺產哦!」張老闆並不懂丹霞地貌,但「世界遺產」的稱號讓他的言語中充滿自豪。
在古藺,記者只在黃荊景區宣傳冊的背面,才找到一小段關於「丹霞景觀」的簡要介紹,以及兩張圖片。
樂山師範學院教授方海川說,最近沐川的川西竹海正準備申報「4A級景區」。其中包括丹霞地貌這一項,但顯然丹霞也不是主角。「四川丹霞地貌的量的確很大,點也很多,但從全國範圍來看,並不突出。目前省內有些地方已在對丹霞地貌進行旅遊開發,但總體級別不高。」方海川說。
應對赤水丹霞旅遊古藺將打原生態牌
古藺與赤水分屬川黔兩省,卻又同住一山,同飲一水,連丹霞地貌也驚人地相似,兩地都將旅遊開發列為了「重要發展戰略」。古藺將如何應對赤水市鋪天蓋地的丹霞宣傳?古藺縣旅遊局綜合股股長劉貞春說,對這個問題古藺已有應對方略。
「我們不會走他們相同的路線,他們主打丹霞,我們就主打原生態。希望通過差異化競爭,和赤水尋求共贏。」劉貞春說,「黃荊鄉旅遊開發定位是『高端路線』。我們打算以休閒度假為主要方向,目標定位在高端客人。」按照計劃,黃荊鄉已修建了兩個網球場,還將修建一家四星級賓館。為保護黃荊的原生態,古藺的開發計劃中從一開始就有意識地控制進入景區的遊客流量。
除差異化競爭外,古藺還積極尋求和周邊各地的合作。古藺和赤水兩地相關部門已舉行過聯席會議,商討跨區域合作。「比如我們兩地的門票可以用套票方式合作。」劉貞春說,「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兩地的形象疊加。」
B專家建議
川西北文化沉澱豐富川西南以生態旅遊為方向
古藺的「差異化」思路得到了樂山師範學院教授羅成德的贊同。他說:「四川不同的丹霞地貌區的旅遊資源,由於丹霞地貌特點的差異,旅遊資源整合的不同,資源區位條件的差異,在開發方向上也存在區域差異性。」
在川西北丹霞地貌區,例如劍門關、青城山等地,都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積澱。有漢、三國、唐、宋等歷代有形、無形的文化遺產。精美的石窟、巨大的摩崖造像、歷史久遠的名人題刻、眾多的古寺與道觀。「總的來說,川西北區域著名風景旅遊點眾多,開發方向應以丹霞地貌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緊密整合為方向。」
而在川西南的丹霞地貌區,「以丹霞方山為主,無論丘陵與山地,丹霞微型地貌豐富、生物多樣性強、植被覆蓋率高,溪流蜿蜒、瀑布眾多、環境良好,是開發生態旅遊的好地方。」羅成德說,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蜀南竹海」,就是以廣袤的竹林開展生態旅遊的成功典範。
丹霞地貌很脆弱旅遊開發得有生態意識
但羅成德和方海川都不約而同地談到,未來丹霞地貌的旅遊開發需要注意到丹霞地貌很脆弱,旅遊開發得有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奇險秀美、高聳難攀的丹霞景觀與眾多名勝古蹟相匹配,自然古樸,構成了四川盆地丹霞地貌生態旅遊的一大優勢,但也決定了它的生態脆弱性,一旦開發不當,極易造成對景區環境的破壞和汙染。」方海川說。「因此,丹霞地貌景觀區應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不良影響,儘量避免對景區(點)的破壞,儘量保持原有的風貌和環境。」
羅成德說,就四川盆地丹霞地貌景觀區目前的開發狀況看,還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例如,在丹霞地貌景區周圍建設水電站導致壯觀的瀑布水量減少,甚至斷流;甚至在景區(點)或周圍建造紙廠、電廠等汙染嚴重的工廠,造成丹霞地貌景觀區旅遊環境的生態失調。」
「地方政府決策部門對開發丹霞地貌生態旅遊的環境效應要有正確的認識和評估,合理地利用和保護盆地內的丹霞地貌景觀資源,應以加強丹霞地貌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美化生態環境為前提。」羅成德說。
記者 李東陽 攝影 呂甲
來源: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