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心理學,就是為了毀掉感情

2021-01-19 心之助心理情感平臺

文 | 盧悅

心理學讓你更喜歡你自己,更喜歡這個世界。

—心悅君

引言:

微信群裡的一場戰鬥

當心理學成為殺人的匕首

在心之助有很多微信群,大家都懂一些心理學的知識,經常談談情感問題。有一天,助理髮了幾個截圖問我,該如何解決微信群裡的一場「戰鬥」。

事情是這樣的:

有個群友剛剛和丈夫大吵了一場,此時9歲的兒子放學回家,看到她大哭,問她怎麼了。

她忍不住就跟兒子傾訴了自己的委屈。

她說:「這個世界,也就兒子最能理解我。幸虧有了他!」

這句話一石激起千層浪:

群裡揭開了鍋一樣,群友紛紛回應:

「你太沒邊界了,怎麼能讓孩子承擔你的情緒呢?這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你應該安撫孩子,而不是讓孩子安撫你!」「盧老師剛講過《內在小孩》課程裡的『惡性共生』,你把孩子『配偶化』了,這會讓孩子失去發展自我的機會!」

被指責的群友忍不住反擊:「那難道我要強顏歡笑?欺騙孩子嗎?」

也有群友支持「真誠派」:「盧老師說過要『脆弱相對』,只要我們以真心換真心,孩子會學會共情他人的!」

「保護孩子派」開始揭老底:「之前你也說過你的原生家庭,你媽媽不就是天天跟你嘮叨你爸如何如何不好?你現在又在『強迫性重複』了吧!」

「真誠派」則反唇相譏:「那也好過你這樣十年夫妻都不吵架,最後老公出軌的『假性親密關係』吧!假裝天下太平這樣的套路,我可玩不起!」

……

助理說:她們都好高深,好像打撲克牌一樣,互飈心理學術語,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調停了。

我說,你說5句話:

1. 看到大家這樣說話,我能感覺到大家都很受傷。

2. 如果我們繼續這麼攻擊下去,可能會更受傷的。

3. 其實任何衝突最大的好處不是誰贏了,而是一個重要的機會,看看自己:我被什麼刺激到了?我的情緒按鈕是什麼?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成長的機會。

4. 我們學心理學不是為了傷人而是為了自愈。

5. 反求諸己,反求諸己!

註:配圖選自影片《吉普賽人》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心理學是手術刀還是屠刀,完全取決於執刀人的「修為」。

學了心理學,你的人生會有很大的成長?

不一定,它可能會把你的人生變得更差。

像這樣的爭論,我們所有學心理學的人都經歷過,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就永遠都停留在拿心理學撕逼的世界裡。

我們稱之為:知識障。

你的初心,決定了你的結局:

是你的心魔在學心理學,還是你在學?

成長為什麼這麼難?

那是因為我們內心是有矛盾的。

當我們受傷的時候,內心就有兩種力量:

1、保守療法:既然無力處理,就儘量隔離,就像是把白娘子壓在雷峰塔下一樣,不觸碰,問題自然沒有了。2、激進療法:除惡務盡!要連根拔起!真正解決問題!

保守派和激進派會不斷衝突。

當傷口暴露,傷痛太大的時候,保守派會佔上風;

但當急性痛苦變為慢性煎熬的時候,激進派又會佔上風。

此時心理學就會成為兩派的妥協。

心理學的各種名詞和許諾的療效,會讓激進派有希望。

但保守派又會悄悄「掛羊頭賣狗肉」,讓心理學成為「心牆」的一部分。

註:配圖選自影片《美麗心靈》

我們大概有六種玩法:

1.理智化:

有一個男人跟我說:盧老師,我已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學佛已經3年了。

可我還是控制不住要出軌,一次次傷害妻子,你說的一切心理學知識我都懂,卻依然活不好,你說這是咋回事?

2.操控術

有一個女人跟我說:自從我學了「非暴力溝通」以後,我每次只要跟老公說,來,我們談談心吧。他臉色立馬就變了,痛苦地嚎叫:別拿心理學那套玩意兒折騰我了!

我說你都跟他說什麼了?

她說:我就跟他談談他的原生家庭,告訴他,需要個人成長,要脆弱相對,把心裡話都跟我交代,但他就是不肯說。

我拼命共情他,他反而說我走火入魔,你看我怎麼做,讓他的內在小孩長大一些呢?

我說:你覺得你有問題嗎?

她說:當然我也有問題,但婚姻的問題主要在他。

3.造夢機

還有一對夫妻對我說:現在如果我的孩子不被滿足,他就躺在床上滿地打滾,我們一天到晚都陪他玩,兩個大人都快累死了。

我說:為啥兩個大人還鬥不過一個孩子?

丈夫說:我很想打他,說他,可是那是錯誤的,所以我什麼都不能做。

妻子說:孩子需要愛,我相信,只要共情他,孩子會變好的。

我說:效果如何?

他們沮喪地說:孩子好像成我們的一家之主了。

4.攻城器

還有人在我這裡諮詢以後,試圖告訴父母,在小時候他們是如何傷害她的,現在她要他們道歉。

父母快氣昏了:你個不孝之子!我們當年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學了心理學,變成白眼狼了?

5.自虐工具

有來訪者跟我說:盧老師,我們能不能先略過原生家庭不談了?

我說:為啥?

她說:因為我找了4個諮詢師,每說一次原生家庭,我就大哭,哭得一周都緩不過來,就像傷口一次次被撕開,可是現實問題還是沒解決,我這麼做,有什麼用?我特別害怕你們諮詢師問我的原生家庭!

6.林黛玉式的孤芳自賞

另一個來訪者則問我:盧老師,你為什麼不問我的原生家庭?我有俄狄浦斯情結。

我說:為什麼?

來訪者說:問了以後,我才能治癒啊!

我說:你以前做過心理諮詢?

她說:我參加薩提亞課程、家庭系統排列、意象對話,每次都要觸及靈魂地哭昏過去。

我說:效果如何?

她說:當時很爽,回去一周以後,一切照舊。

……

心魔就是不解決問題,教你佔便宜。

會許諾你:

心理學可以讓你,

不再痛苦,進入天堂。

像魔法師一樣改變他人。

過去的損失都得到補償。

什麼都不用做,就會有餡餅掉下來。

變得高人一等,永遠都是最優秀的。

簡而言之,這些都是心魔的心理學。

不是真正的心理學。

真正的心理學只有兩句話:

1. 能量守恆:一切想要佔便宜的,都不是心理學。2. 心理學讓你更喜歡你自己,更喜歡這個世界,它不是麻醉品,它不是讓你喜歡牛逼時候的自己,而是無論什麼時候的自己(包括傻逼的時候)都喜歡。

心理學就是一個坑,一個陷阱,

請君入甕吧

那麼,該如何走上「正路」呢?

兩個字:體驗。

市面上有兩種心理學課程:

一種告訴你:學了我的課程,你就可以操控人心。一種告訴你一堆心理學流派,很多心理學的概念。

而我十多年的情感諮詢體驗告訴我,這些都只是「知識障」的心理學。

真正的心理學是「倖存者」的心理學。

一個遭遇過毀滅而又活下來的心理學。

有人隔了20年採訪那些做過長程諮詢的來訪者:諮詢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大多數人記不得諮詢師說了什麼,只記得在最痛苦的時候,諮詢師陪伴自己的神態。

任何一個新兵都會被炮彈的聲音嚇破膽,但只有老兵的神情可以安慰:他們曾經滄海。

很多女人都問我:怎麼挽回一段感情?

我說,當你不想挽回的時候。

這就像是一個悖論:當你沒有能力愛自己的時候,你就只能用心機,用孩子,用事業,甚至用命來換別人的愛。

有人說,「當你笑的時候,全世界都笑;當你哭的時候,只有一個人哭。」

這話有些偏頗,但有部分的真理:我們必須一次次升級能力,才能拼出一個幸福,這個世界不會寵幸你,而是要等你徵服的!

就像我過去,只要任何人說我不夠好,內心都會翻江倒海。

我不能接受是因為在我的內心世界,二三十年都沒有一個聲音安撫那個屢屢被攻擊的內在小孩。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內心有一個聲音跟我說:他已經很努力了,他有權力做不到。抱抱。

註:配圖選自影片《美麗心靈》

那一刻,我熱淚盈眶。

終於,我也可以真實地活著,在爛泥裡,恬不知恥而開心地活著。

天知道,我經歷多少煎熬,才能讓生活一次次把我毀滅,讓我的法力散盡,讓我真正回頭看自己,喜歡自己。

是的,心理學就是為了毀滅你而存在的,愛到絕處才逢生,它不是唐僧肉,而是金箍棒,它不會讓你成仙,而是讓你徹底喜歡自己。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徹底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他失去一樣東西
    有人會回答金錢,有人會回答健康,但心理學告訴你,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他失去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自我同一性是新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埃裡克森(ericsson)提出來的概念,其含義非常深刻與廣泛,有點類似於人格。
  • 萃歐波蘭留學-心理學專業解讀:心理學專業學什麼
    所以,為了幫大家正確地了解心理學專業,知道這個專業是學什麼、幹什麼,選擇心理學專業又需要做哪些準備,萃歐決定寫一篇針對心理學專業方面的解讀文章,由於文章較長,將分三次發布。大眾對心理學的誤解來諮詢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中,有一部分是因為不喜歡當前的專業,或是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和痛苦,於是在翻書「自療」的過程中逐漸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何為唯識學?唯識學是心理學嗎?喜愛佛學的有福了
    唯識學傳入中國以後,對中國佛學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佛教唯識學從「萬物唯識」的角度來分析人的變化,對人的深層次心理進行了分析和歸類。唯識學肯定心靈的強大力量、強調追尋生命的最初意義。通過唯識學的學習和修煉,我們認識到人是一個有著靈魂和情感的生命。人的所思、所想、包括人的感情以及受感情所產生的行為,影響和作用著世界。
  • 「領證當天,前男友打來電話,毀掉了我和現男友的婚事」
    就是因為這個電話,讓程靜的婚事化為了泡影。「領證當天,前男友打來電話,毀掉了我和現男友的婚事。」程靜說這句話的時候,眼裡流露出來的是對郭亮的恨,以及對自己的自責。程靜說,如果當時沒有傷害郭亮,現在也不至於被郭亮報復。
  • 心理學蔡格尼克效應:什麼樣的感情讓人上癮?
    比如你在看視頻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覺得她就是你心目中的完美女神,但是過了不久,你卻怎麼樣都想不起她的模樣,慢慢忘記關於她的一切,基因留下來的美貌並無法讓人記憶深刻,心理學的技巧更能讓對方引起好奇。讓人引起好奇,激發探索欲的女孩,更容易讓男生喜歡和著迷。
  • 心理學:想要「毀掉」一個人,不需要折磨他,做這3件小事就行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所謂「毀掉」,就是讓一個人自己推翻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建立一個新的觀念。這個新觀念與現實世界不相符,從而這個人無法在現實立足只能去尋求其他極端的東西,最後因為支撐不住而選擇崩潰以及承受崩潰的後果。
  • 心理學:世界上的感情都是同一種效應
    她的前提就是你得是她的女兒,如果你不是她的女兒,她就不會無條件地愛你。 實際上,無論是愛情、友情,又或者是其他類型的關係,當我們不再神化這些關係,我們就能洞穿所有關係的本質。 任何一段關係的開始,都是由彼此的心理需求決定的。
  • 「毀掉」許多中國天才的,真的是英語這門學科嗎?
    有一種觀點認為,英語這門學科「毀掉」了許多中國天才。我無法統計,因為英語這門課,有多少中國天才被「毀」,但是我認為,英語學科的確阻礙了很多有科研天賦的考研、考博,在科研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但是,我又認為,這不能完全歸咎於英語學科。幾年,清華大學畫家陳丹青憤而辭去博導職位。陳丹青說,會畫畫的不會英語,考不上我的研究生;會英語的不會畫畫,雖然考上了我的研究生,但是幾乎沒有畫畫的潛能,我沒法教。陳丹青說的情況其實比較普遍。
  • 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
    兩個人既然選擇在一起,就要好好去愛彼此,然而,在愛情裡面,其實會有很多劇情的,男人和女人,都需要明白的是,戀愛中,其實會有這幾種戀愛心理學效應,只有弄清楚這幾種戀愛心理學,兩個人的感情才會越來越順利。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第一:戀愛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感情故事,最後兩個人的結局很不好,因為兩個人家族的不同,導致兩個人命運的不同,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父母越是幹預,未婚的青年男女就會越相愛,因為人本身就會有一種逆反的心理,從心理學角度上來看,越是得不到的
  • 敢不敢承認,你學心理學是因為自己有病
    點上方藍色字體↑來到 #華大溫暖小屋#『學心理學之前:沒事陪貓看海鷗,貓美我更美』作者:有病女青年來源:開森心理(ID:kaisenxinli)嗯,我能想到你們肯定會說不過想想,我確實有病啊!如果沒病,我幹嘛花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去聽微課,看視頻課,參加地面課,乃至遠渡重洋接受個人分析、體驗和督導?
  • 你不知道的認知心理學
    咱們今天要說的徹底解決心理學最終問題的的心理學學派,它就是認知心理學。1,格式塔心理學不管是人本主義心理學還是精神分析學,他們的理論和觀點都沒有確鑿的科學實驗來提供依據。還是沒有解釋那個問題,人的意識是如何產生和運作的。為啥看到紅色就覺得暖,看到冰藍色的海水就覺得冷呢,人的所有認知從哪裡來?怎麼來的?
  • 英語這門學科真的「毀掉」許多中國天才?
    因為英語這門課,我不能統計,有多少中國天才被「毀掉」,但我想,英語專業確實阻礙了很多有科研天賦的考研,考博,繼續走科研之路。但我再次認為,這不能完全怪英語學科。多年以後,清華大學畫家陳丹青憤然辭去了博導的職務。
  • 禁忌之戀文:為了將你擁在懷裡,我寧願毀掉你飛向天堂的道路
    樓風望著窗外,對著電話話筒淡淡說:「我知道了,我會去接她。」話筒裡的女聲尖利刺耳,「樓蘭是下午四點的飛機,你要照顧好你妹妹,她頭一回離開墨海,別叫我們知道你沒照顧好她……」樓風從唇角扯出一絲冷笑,多少年了,只有樓蘭才是他們的孩子,他們的眼睛裡從來只有樓蘭,他的口氣仍舊波瀾不興,「現在三點半了,我要去機場了。」電話那頭的聲音停了一下復又響起,「你快點去,不要遲了。」
  • 心理學專家李玫瑾:若感情走到這一步,無論多捨不得也得分手了
    所謂好的愛情,就是讓在一起的兩個人越來越好。李女士在快抑鬱的邊緣,終於下定決心要離婚了。李女士和先生是大學同學,認識十年,結婚七年,孩子5歲。剛結婚的時候,她和老公的日子過得挺開心的。本來笑點就低的他們,是那種看一眼對方,就忍不住要笑的人。他們的笑點也很同步,能get到對方的點。
  • 我眼中的數字心理學
    說起數字 密碼,在我眼中更多的認為它是一門數字統計學。而我更願意稱它為數字心理學,所以你們千萬不要被網上那些誇張的形容所迷惑,在我看來它只是一個藉助大資料庫形成的科學,讓我們更清楚認識自己的一個工具。當然它存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尤其是在西方,數字 密碼學與塔羅、星座並列為三大神秘學,有著精準的預測性 統計性 科學性他是一門大數據科學,與中國的易經有異曲同工之妙,是西方最主要的命理統計學,並且很精準。研究好數字 密碼學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這個不是誇張,後面跟著我去一步步實踐)避免人生的坎坷。當然它不是算命,它只是讓你能夠有際可尋,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 心理學定義4種「危險人格」,擇偶時記得擦亮眼睛別被「坑」!
    犯罪心理學研究表明,很多犯罪的人都是擁有特定且相近的人格,因為人格的影響,他們才做出對他人或社會有重複威脅或持續危害的行為。而這種人格心理現象,心理學上將其定義為危險人格。擁有危險人格的人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原地爆炸,如果我們正巧出現在他們的爆炸點附近,還有可能傷及性命。
  • 大會逐字稿系列 | 我的心理學之路
    它還源於我對自己的一個事件。本來是學會計學的,研究生的時候讀的是應用社會學,後來我發現我特別喜歡心理學。我一直在想,我們經常在上高中的時候都給我們的孩子劃分文科理科。,昨天我被徐老師問到加班的事情,我說我就是加班的代言人。
  • 海濤法師:你過去感情債多,反作用力就是感情上很受苦
    感情債嘛,你過去感情債多,那你這輩子反作用力就是感情上很受苦,很怕被欺負很黏人,很怕失去,那你自己要做轉化。當然最高的轉化是智慧,以智慧消除感情的執著。這只是一個感受,只是你不願意面對這個感受,那你就分析它一直分析,除了懺悔業障修福報,你才有進一步的智慧去分析它,然後你會覺得很苦,像我一樣啊,我也是重感情的人.
  • 日本留學:你想學的心理學專業到底是什麼?
    隨著目前赴日學子日益增多相信有考學念頭的的同學們一定希望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深入了解以及希望掌握可以匹配的日本院校本系列為各位同學們帶來你想學的專業到底是什麼?— 心理學篇· 心理學 是什麼呢?心理學起源於哲學,是一個以人類的心理活動及行為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 兩個人在感情中,彼此信任對方,才能減少感情裡的摩擦
    彼此信任對方,才能減少感情裡的摩擦。愛是信任,不是控制。知識的源泉不會枯竭,不管人類在這方面取得多大成就,人們還是要不斷地去探索,發掘和認識。酒,不喝不醉。人,不累不睡。心,不傷不碎。情,不學不會。人生有多少不愉快,如果你非要通通的記在心裡,那不就是自討苦吃嗎?哲學和心理學一向把整個運動分為「知,情,意」這三種活動,大體上是正確的。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