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所謂「毀掉」,就是讓一個人自己推翻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建立一個新的觀念。
這個新觀念與現實世界不相符,從而這個人無法在現實立足只能去尋求其他極端的東西,最後因為支撐不住而選擇崩潰以及承受崩潰的後果。
想要把一個人從根上顛覆,不需要且不能折磨他,這裡所說的折磨是針對他自身感覺而言的,因為如果一個人如果感覺受到折磨,那麼他的第一反應是對抗,這就不足以毀掉他了。
需要做的就是不知不覺讓他認同他當下做的事情,並且很開心這樣做,再借著時間的積累,讓這種狀態根深蒂固的植入這個人腦子裡,最後用現實的打擊顛覆這個人的認知,他就會崩潰。
簡單來說,毀掉一個人就是毀滅他內心的秩序,讓他對生活感到無所適從。其中,階段性的手段就是給他建立一個不符合當下世界規律的觀念。那麼可以怎樣實施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思考。
第一,打造環境的先決條件。
首先要判斷這個人的環境是否有利於他成長,如果是有利的就要把他從這個環境裡拉出來,如果是不利的,就給這個環境添加更多對他不利的事物。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網癮少年每天在網吧打遊戲,那麼這個環境是不利於他成長的,因為網吧環境和現實是大不一樣的,通常這樣的網癮少年是很難適應社會的。
所以這時候可以做的事就是不斷地給這個環境加上更為誘惑的條件,包括及時的送餐服務,休息服務,限時會員打折充網費等一系列誘人的條件,讓他繼續沉迷於這個環境。
反例就是一個人在一個公司裡痛苦掙扎,但是他在這個環境中學會了如何做事,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鬥爭,如何協作。
那麼就需要把他從這個環境裡面拉出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抓住這個環境裡讓人痛苦地點不斷的放大,並且以給他一個舒適的環境來誘惑他,滿足他的需求點。
大多數人會因為自己的貪婪懶惰等人性特點而經受不住誘惑,選擇了去可以被「毀掉」的環境。
第二,給予他物質上的滿足。
讓他在這個環境中享受到物質上的滿足,不需要頂著太陽送外賣,不需要搬磚搬到手臂酸疼,不需要為了省十塊錢坐公交而放棄打車。
這裡的物質可以做到讓他舒服地坐著,揮霍時間,享受身體上的舒適,沒有過冷過熱的折磨,沒有自然環境的變化,最好沒有白天黑夜的交替感。再加上性慾和食物上的享受,基本上物質上就已經攻克他了。
當一個人在物質上和身體感受上得到滿足,他的精神會開始懈怠。
第三,精神上的摧毀。
精神摧毀可以分為很多種,總的來說就是釋放精神中的負面觀念,這裡可以引用七宗罪的內容:傲慢、嫉妒、憤怒、貪婪、懶惰、淫慾、暴食。
最後三項已經被物質佔據,前四項可以作為精神攻擊的內容,所需要做的就是激發他這個四個方面的負面情緒。
用吹捧激發出傲慢,用競爭激發出嫉妒、用打擊激發出憤怒。貪婪既可以用物質激發也可以用精神激發,七宗罪裡面的其他六宗都可以為貪婪做鋪墊。
把一個人的人性原罪全部激發出來,那麼這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辦法和他人相處的,更不可能配合協作的完成某個工作或活動。
最後只需要將這個已經被七宗罪包圍的人,重新扔進社會這個複雜的圈子裡,自然寸步難行。
他將會在內心否定自己,有一部分想要重新回到之前的狀態,另一部分將走向不可挽救的結果。無論是哪種,都已經是社會上的廢人了。
如果你感受到了舒適和安逸,並且已經長時間沒有受到刺激了,請你警惕一些,或許這就是走向被毀掉的開端。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