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的鸛與鶴,你知道它們的不同之處嗎

2021-02-08 野鳥記

著名散文家陸蠡曾寫過一篇文章《鶴》,文中講述了在他十七八歲時,鄰哥兒在平頭潭邊捉到一隻鳥,「長腳尖喙,頭有纓冠,羽毛潔白」。一開始,文者以為是這一隻鶴,便要搶回家裡養。只見這隻鳥「頭上有一簇纓毛,略帶黃色,尾部很短」,它有瘦長的腳,走起路來大模大樣,「老是縮著頭頸,有時站在左腳上,有時站在右腳上,有時站在兩隻腳上,用金紅色的眼睛斜看著人。」他們將這隻鳥養了數日,直至有一天他的舅父來了,告訴他們這是一隻「長腳鷺鷥」,鷺鷥即是白鷺。事實上,陸蠡所描述的這隻漂亮的鳥應該是「白鸛」,而在我國南方出現的即是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

大部分人可能同散文家陸蠡一樣對鸛和鶴之間的區別沒有什麼概念,覺得應該是同一個物種,故而將其混淆,認為見到的類似的大鳥即是鶴,同樣在許多國畫作品中,常出現鶴立於松枝上,但事實上,自然狀態的鶴是不可能站立於松樹枝頭的,因為它們的後趾極短,抓不住樹枝。因此,應該是古代畫家將外觀相似的鸛或大白鷺誤認為是鶴。

國畫

實際上,鸛與鶴雖然體型相近,神態相似,但它們並不是相近的物種,而是分屬於鳥綱下面不同的目,鸛形目和鶴形目。此外,鸛和鶴都生活在水域周圍,且都是大中型涉禽,具有喙長、頸長和後肢長等形態特徵,飛行姿態均是頭頸和腿伸直、緩慢扇動巨大雙翅。因此,在野外觀鳥時,容易將這兩類涉禽相互混淆。下面以東方白鸛和白鶴為例,探討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

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鸛形目鸛科鸛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大型的涉禽(105釐米),體態優美。長而粗壯的嘴十分堅硬,嘴的基部較厚,往尖端逐漸變細,並且略微向上翹。嘴為黑色,眼睛周圍、眼線和喉部的裸露皮膚都是朱紅色,眼睛內的虹膜為粉紅色,外圈為黑色,腿、腳甚長,為鮮紅色,身體上的羽毛主要為純白色。前頸的下部有呈披針形的長羽,在求偶炫耀的時候能豎直起來。翅膀寬而長,上面的大覆羽、初級覆羽、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均為黑色。飛行時黑色飛羽及次級飛羽與純白色的體羽形成強烈的對比。

白鶴

白鶴,鶴形目鶴科鶴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一種大型的涉禽(135釐米),頭頂和臉裸露無羽、鮮紅色,體羽白色,站立時通體白色,飛翔時可以看見黑色的飛羽。嘴橘黃,幼鳥金棕色。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

白鶴的尾部特徵明顯

鸛和鶴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尾部,鶴的三級飛羽延長成鐮刀狀,覆蓋於尾上,像是一個披在尾部,而鸛並沒有此特徵。其次,鶴並不會棲息於樹上,所以我們在樹枝上看到的站立大鳥即為鸛當然也有可能是鷺,但是鸛和鷺就很好區分了。再者,從它們的腳趾處也能看出區別,鸛的後趾較長,便於它們抓緊樹枝,而鶴的後趾很短,幾乎可以忽略。最後,通過叫聲也可以判斷,鶴鳴管、鳴肌發達,叫聲洪亮而悠揚,鸛一般不發出聲音。

相關焦點

  • 「松鶴延年」不存在的!你還傻傻分不清楚鶴、鸛嗎?
    這兩種鳥類乍一看名字是不是有些傻傻分不清楚呢?鶴和鸛都屬於涉禽,在外形方面的它們不相上下。鶴和鸛同樣被羽衣覆體,都有適於水邊生活的長腿和長嘴,飛翔起來也同樣姿勢優美,但它們在分類上就屬於不同的目,鸛屬於鳥綱鸛形目,鶴屬於鳥綱鶴形目。
  • 鶴和鸛什麼區別?「松鶴延年」不存在的?!真相在此
    鶴是鶴科鳥類的通稱,分為鶴亞科和冕鶴亞科,2亞科4屬15種。鶴在中國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特別是丹頂鶴,又稱為「仙鶴」,是長壽、吉祥和高雅的象徵,常被與神仙聯繫起來。鸛科鳥類共17種,國內常見的是東方白鸛和黑鸛。這兩種鳥類乍一看名字是不是有些傻傻分不清了呢?
  • 是鶴還是鸛?別慌,小成成帶你辨認!
    成都動物園的鶴館裡養了兩種動物一種是鶴,一種是鸛(guàn)大家可能覺得它們長得很像畢竟都是鳥嘛~鶴和鸛長得像,這是因為它們都是涉禽,最主要特徵就是「三長」——嘴長、頸長、腳長。但是,它們實際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哦!我們先說聲音吧!大多數鶴的鳴管較長且有彎曲,所以發出的聲音更為高亢且複雜。而鸛發出的聲音比較單調或者只能擊嘴作聲。簡單來說,當你聽到鳥兒的聲音比較高亢,那就是鶴啦,反之則是鸛~再說生活習性的差異。來過成都動物園參觀的遊客可能會發現,鶴都喜歡站在地面上,而東方白鸛和黑鸛都喜歡站在高處。
  • 胎兒打嗝和胎動,你會傻傻分不清嗎?
    經歷過孕期的寶媽都知道胎兒時期胎兒出現打嗝,大部分孕媽媽都能辨別,可能有少部分的孕媽媽還傻傻分不清。那對新手準媽媽來說,如何辨別打嗝和胎動呢?當胎兒打嗝或胎動時孕媽媽肚皮都在動,到底哪種動是打嗝?哪種又是胎動呢?
  • 魷魚、章魚、墨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偶爾也能見到完整的魷魚,卻只是知道個大概。三種生物的差別魷魚的親戚有很多,它們長得太像,常常混淆著普通人,如果不是經常接觸的人,估計到現在還分不清誰是誰。魷魚、章魚、墨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還在傻傻分不清嗎?一起來看看。
  • 花開知多少:兩種傻傻分不清孿生姐妹花
    韭蓮:粉紅色的花瓣單聽名字,似乎他們兩個差別並不大,其實它們有很多不同點。也許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或見過蔥蓮和韭蓮,而且儘管二者有很多不同點,但我們總是傻傻分不清到底誰是蔥蓮或者誰是韭蓮。相信大家都吃過大蔥和韭菜,它們有什麼區別?我們知道,蔥的葉子一般呈圓柱狀,而韭菜的葉子呈扁平狀,這就是蔥與韭菜的很明顯的區別。所以,當我們區分蔥蓮和韭蓮時,我們可以從它們本身的名字進行區分,蔥蓮的葉子一般細長,雖然不是圓柱形,但其更接近圓柱狀而且更窄,而韭蓮的葉子如大葉韭菜般扁平而寬。
  • 知識講堂│「法國梧桐」、「梧桐」傻傻分不清?
    那為什麼會出現「梧桐」、「法國梧桐」傻傻分不清的狀況呢?據說「法國梧桐」最早被引進上海的法租界,又因其與梧桐的相似而得名,後來可能是為了簡便,也有很多人乾脆就叫它為梧桐樹,當然這是一種錯誤的叫法。其實「法國梧桐」既不「法國」,也不「梧桐」。「首先,「法國梧桐」並不是真正的法國梧桐。上海常見的「法國梧桐」的中文正式名是二球懸鈴木。
  • 傻傻分不清的早開堇菜與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是一味常見的中藥,也是很多小夥伴常見卻又傻傻分辨不清的一種植物,特別是與它的「孿生姐妹」早開堇菜
  • k金和鉑金一樣嗎?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
    k金和鉑金一樣嗎?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時間:2020-11-01 00:55   來源:遊戲369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k金和鉑金一樣嗎?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 k金和鉑金一樣嗎?
  • 山裡常見的野樹,品種不同,長得都差不多,我也傻傻分不清
    在我們的印象中,櫟樹一般都是矮小的灌木,很少有長成樹的,因為這種植物長得比較慢,而它又非常適合用來當柴火,而現在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改用液化氣,用柴火的越來越少,山裡的野樹植物也得到了喘息之機,肆意生長,很多以前的山路都已經被密密麻麻的植物覆蓋。櫟樹這種人們心目中的灌木,也抓緊時機生長,有的經過十幾年生長,已經長成樹了。
  • 矽溶膠和水玻璃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矽溶膠和水玻璃還在傻傻分不清嗎?下面科翰矽溶膠為大家講解下!矽溶膠的特性矽溶膠是納米二氧化矽顆粒在水或溶劑中的分散體,屬於無臭無毒的膠體溶液。矽溶膠是納米二氧化矽顆粒在水或溶劑中的一種分散體。如何區分矽溶膠和水玻璃1.它們有不同的特點,如上所述。2.不同的目的。矽溶膠的主要用途如下:1.用作各種耐火材料的粘結劑,附著力強,耐高溫(1500℃-1600℃)。
  • 魷魚、章魚、墨魚,傻傻分不清?
    偶爾也能見到完整的魷魚,卻只是知道個大概。魷魚的親戚這麼多,很多還長得很像,很多人魷魚、章魚和墨魚傻傻分不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新鮮的魷魚可以煮湯,也可以清炒。煮熟後的魷魚會變成白色的,白色的肉質上還有一層淡紫色的薄膜。曬成幹的魷魚更具一番風味,可以做休閒零食,也能用來燉湯。
  • 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如果非要說它們不一樣,那就是產地不一樣。獼猴桃原產於中國,在20世紀初,有一位紐西蘭人來到了中國,發現這種毛茸茸的水果很好吃,於是就將它帶回了紐西蘭。到了紐西蘭,獼猴桃就需要一個「洋名字」,經過幾次改名,最後定為「Kiwifruit」。這個詞其實來自於紐西蘭的國鳥幾維鳥,英文名叫做Kiwi。
  • 傻傻分不清!教你輕鬆分辨到底是蛾還是蝴蝶?
    阿芒蔭眼蝶(左)和同屬的布萊蔭眼蝶(右),是否長的很像?你分辨得出來嗎?福建鳳蛾飛行緩慢,後翅一般不扇動。喜歡訪花,幼蟲以馬兜鈴科植物為食。圓翅鉤粉蝶:中型粉蝶。翅淺黃綠色,前後翅均較圓,前翅頂角鉤狀。飛行較迅速,喜歡吸水和訪花。幼蟲以鼠李科植物為食。你答對了嗎?鳳蛾和鳳蝶非常相似,也喜歡停在花上取食花蜜,如果不仔細看它們的觸角,就會被騙的哦!
  • 花甲、花蛤、蛤蜊是同一種東西嗎?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花甲、花蛤、蛤蜊是同一種東西嗎?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夏天到了,又到了吃麻辣蛤蜊和花甲粉絲的時候,鮮香麻辣的蛤蜊和花甲,想起來都流口水。但是你有沒有花甲、花蛤、蛤蜊傻傻分不清楚呢?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東西,有人叫它蛤蜊,有人叫花甲,有人又叫它花蛤,因此很多人就誤以為它們就是同一種東西,其實不是的哦,它們還是有一定區別的。1、花甲和花蛤是同一種東西嗎?其實花甲和花蛤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粵語中花蛤和花甲同音,所以花蛤也被稱作花甲,其實是同一個東西。
  •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那麼這三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呢?血液經抗凝處理後的全部血液為全血;離心除去血細胞後所得到的淡黃色液體為血漿。如血液不經抗凝處理,讓其自行凝固,則在抽血後的一段時間內,血液會自動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個整體,再經過一段時間或用離心機離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會與一些清澈淡黃色的液體分離開,這些液體稱為血清。
  • 您認識罌粟嗎?罌粟和虞美人不能傻傻分不清
    您認識罌粟嗎?很多人罌粟與虞美人傻傻分不清。6月3日,西崗區禁毒委組織區委政法委、公安分局、團區委、八一路街道、白雲街道等成員單位,帶領平安志願者、青年志願者和轄區群眾共同組織開展禁種鏟毒活動。深入開展毒品原植物種植隱患排查,詳細講解了罌粟辨別指南。
  • 這兩個植物,山上到處有,可我傻傻分不清。
    這兩個植物,山上到處長,放在一起看,葉片是有區別的,可每次單獨看見,我就覺得是同一種植物,到現在都傻傻分不清,也不知道它們叫什麼名字,好難為情。
  • 你還傻傻分不清?
    這不,在歷屆上海植物園的陰生植物展中,就有這樣的一類展品,常被大家稱為苔蘚畫。在今年的秋季花展中,更是用苔蘚拼出了一幅中國地圖,通過起伏的微地形和不同種類的苔蘚,使祖國的綠水青山躍然紙上。除了苔蘚畫,還有另一種很相似的展示形式——地衣畫。在本次的陰生植物展上,從一帶一路、經典國粹、築夢藍天等角度展示了6幅地衣畫。
  • trip & travel大不同,別再傻傻分不清!常見的混淆字你了解嗎?
    你是否有過,明明自信滿滿的覺得自己使用了正確的英文單字,對方還是一頭霧水,指鹿為馬的洩氣經驗呢?你覺得所謂的「談話」、「對話」、「閒聊」跟「聊天」指的是同一件事嗎?那麼「問題」、「疑問」跟「困難」,又有什麼不一樣呢?還有「旅行」跟「旅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