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慶長城修繕又有新發現! 敵樓中首次出現炕灶遺址

2020-12-04 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從延慶文物管理所獲悉,在日前開工的長城65號樓搶險工程的清理過程中,施工現場出土了石雷7枚,石炮彈1枚,鐵瓦刀1件等文物,在敵樓內還清理出了一處炕灶遺址。

考古工作者在65號敵樓內清理出建築遺址1處,遺址整體呈長方形,通長約1.8米,寬約1.3米,高約0.4米,內部有縱橫向隔梁,其間有浮土堆積,遺址的東南角用磚砌築為圓坑形,與柴鍋的造型相近。經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長城專家現場查勘分析,認為這確實是一套炕灶遺址,圓坑應為放置鐵鍋之處,而遺址的尺寸也接近現代的單人床。遺址所用的磚全部為半頭的碎磚,據此推斷其修建年代應晚於65號敵樓,但是否為當時守軍所修建就不得而知了。炕灶出現在敵樓中這一情況,在延慶長城搶險修繕歷年來的工作中尚屬首次發現。

在65號敵樓的二層,工人們清理出了2條與眾不同的排水槽。在以往的長城上排水都是用異形磚砌築形成水槽,水會順著低處流到水口排出,但這條排水槽的砌築方法則不然,它全部由板瓦搭接作為溝底,其間用白灰做為粘接劑。排水槽位於敵樓二層東牆與西牆根下,距牆體約8公分,長約5米,寬約0.2米,整體為北高南低,未覆瓦處可清晰的看見白灰層,由此可見這條排水槽應是白灰打底,上邊倒放板瓦而成。據知名長城專家尚珩老師講,在他20年的長城調查生涯中,這種做法的排水槽還是首次看到。

在這個工地還出土了1柄瓦刀,瓦刀通長約30公分,寬約10公分,其中刀身長13公分,刀柄長約17公分,刀柄處有穿孔,約現在的1元硬幣大小,瓦刀是在清理敵樓西側最窄段邊牆時發現的,與現代瓦刀大小、造形相近,現代瓦刀中加了鋼的成分,而以前的瓦刀為鑄鐵材質,因此刀身較現在的瓦刀要厚、重。

在65號敵樓一層的券門處還發現了石雷7枚,日常所見的石雷多為圓柱體,而此次發現的石雷全部為長方體,在同期開展的長城85號、86號、87號敵臺搶險現場,也清理出了同樣的石雷,其中85號樓5枚,87號樓9枚,全部運至文物部門處置保存,而對於長城上清理出的炕灶遺址和排水槽將進行現狀保護。

去年底至今,北京市文物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10處長城的搶險工程,其中就包括了延慶區的長城65號敵樓及邊牆,85、86、87號敵樓搶險工程。記者了解到,截止到目前,這些長城搶險工作均已完成過半,正在加緊實施中,預計整體的搶險工作將於6月下旬全部完成,以使這些敵樓的險情得到有效控制。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孫樂琪 通訊員時麗霞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一日環穿「萬裡長城第一樓」,探秘延慶九眼樓
    在你的記憶中,長城是什麼樣的呢?是毛主席口中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還是汪遵的「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延慶區的長城文化歷史悠久您想體驗一次驚喜無限的長城之旅嗎?來延慶,小編帶您去九眼樓長城逛逛~第一站:探秘九眼樓 追尋歷史的滄桑與沉澱九眼樓長城位於延慶區四海鎮石窯村東南部,走進九眼樓長城生態展示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復古甕城,莊嚴、神秘。
  • 北京延慶發現遼代礦冶遺址群 同代遺存中保存煉鐵爐最多
    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餘榮華)據北京市文物局最新消息,北京市境內發現的一處礦冶遺址群,經發掘,為目前國內發現的遼代礦冶遺存中保存煉鐵爐最多的冶鐵場所。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單位對位於北京延慶的大莊科礦冶遺址群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並開展文物保護及科技考古研究。該礦冶遺址群由礦山、冶煉、居住及作坊遺址等構成。現場既發現了從採礦到冶煉的遺蹟,並且找到了冶鐵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遺址類型比較系統、豐富。
  • 自然侵蝕歷史變遷多段坍塌 長城保護任重道遠
    宋新潮介紹,在今年8月至10月,國家文物局開展的「《長城保護條例》實施情況專項督察」(以下簡稱「專項督察」)中,地方政府領導責任落實不到位是最突出的問題。督察考核滿分100分,其中「領導責任」佔10分,北京得分最高,為8分,而有兩個省僅得了1分。
  • 北京首次發現恐龍存活記錄:延慶驚現數百個大腳印 - 中國在線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調查評價研究中心供圖龍年到來之際,一則有關「龍」的新聞,將使北京引得世界矚目。昨天,從延慶縣政府傳來消息,在該縣千家店鎮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了大批珍貴的、距今約1.4億至1.5億年前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北京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有恐龍存活記錄的首都。
  • 推進文旅融合工程 生動呈現長城文化
    融入長城和延慶元素的微型特色演出在文化街上演,遊客可隨時駐足觀看。還有古裝換裝體驗、網紅打卡拍照、特色住宿等,遊客可以隨心體驗。「夜遊長城項目成為北京延慶區發展夜經濟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促進旅遊業從『玩起來』向『住下來』升級。」八達嶺特區辦事處黨組書記、主任王鐵林說。 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長城遺址共有1507公裡,包含了秦代至明代的歷代長城遺址。
  • 京張高鐵延慶線開通運營,北京北至延慶開行5對_國內...
    今日(1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點配套交通基建工程——延慶線正式開通運營,延慶站新建站房將同步投入使用。鐵路部門安排北京北(清河)站至延慶站開行旅客列車5對,經由京張高鐵、延慶線運行,其中北京北—延慶2對、清河—延慶3對。
  • 北京現代ix35#雄偉的長城,蔚為壯觀!
    (公元1573年)初至萬曆二年秋由薊州總兵統帥保定府修建的,歷時近三年,共有石頭城牆5裡多,敵樓20多座,寨子清長城是淶源縣明代長城敵樓最密集且保存較好的長城。 寨子清村有明代長城圍繞東、北兩側,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峰,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地勢非常險要,易守難攻。秋天,滿山的紅葉裝點著雄偉的長城,蔚為壯觀!
  • 英特爾AI如何幫助修繕殘垣斷壁的長城,背後的奧秘找到了
    你會發現,以往沒有任何一個時期,會比現在的人工智慧距離我們更近,因為它正在以一種近乎革命性的手段解決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難題。現在,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面前:如何修繕一段年代久遠,已經是殘垣斷壁的箭扣長城?
  • 北京延慶縣政府稱該縣境內發現大批恐龍足跡化石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記者 塗銘)北京市延慶縣政府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該縣境內發現了大批距今1.4億年至1.5億年前晚侏羅世的恐龍足跡化石。專家表示,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    據延慶縣政府介紹,2011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調查評價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對延慶境內的地質遺蹟進行科學調查期間,在位於延慶縣千家店鎮的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發現大批恐龍足跡化石,這些恐龍足跡被保存於上侏羅統土城子組三段紫紅色砂巖中。
  • 天津的長城,到底幾公裡?
    年中國國家文物局 發布《中國長城保護報告》根據認定結論 我國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於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 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15個省
  • 我在野長城上班:日行兩萬步,路遇狍子和野雞
    每周五天,她背上雙肩包,戴上鴨舌帽,手持垃圾袋和長柄夾子,上長城走一遍。她是延慶區去年正式招聘的首批長城保護員之一。延慶是北京擁有長城的六區中,長城牆體最長的一個區,大部分都是無人看守的「野長城」。去年起,劉紅巖這批長城保護員集結,劃分責任區,把這條「龍脊」管了起來。80後的劉紅巖在長城腳下土生土長。她聽著長城故事長大,如今保護長城,「就像保護家一樣」。
  • 山西野長城踩點,荒野中400年的明代箭樓與梵蒂岡的教堂共歷風雨
    人說山西好風光,但是作為旅遊目的地、山西並不出名,五臺山、平遙古城、雲岡石窟、太行山,其他還有什麼好像就說不上來了,之前只去過晉祠和壺口,壺口瀑布還是在陝西這邊看的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的陶寺遺址被認為是帝堯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國」,山西更是邊關要塞,歷朝歷代都有君王在山西境內修築長城
  • 北京東部首次發現「北京無喙蘭」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通訊員 梁斯鈺)日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這也是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北京東部被發現。「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
  • 北京周口店遺址考古發現「北京人」用火新力證
    人民網北京7月19日電(記者餘榮華)記者近日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2009年—2014年的清理髮掘過程中,出土了大量具有科研價值的人類文化遺存。古人類用火遺物、遺蹟的密集出現, 為「北京人」用火行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素材。
  • 「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地區被發現
    來源:央視網近期,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進行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
  • 北京又火了!延慶上空出現「七彩祥雲」,網友:太驚豔了!
    近段時間,北京可謂是又火了!在延慶的上空突然出現了「七彩祥雲」,網友們紛紛直言道:太驚豔了!但也有不少網友疑惑,這種雲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一種自然現象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七彩祥雲」的真實面目吧!
  • 中國長城到底有多長?國家文物局:21196千米
    長城(資料圖)  今年以來,河北懷來男子破壞長城磚牆、遼寧綏中長城修繕(「最美野長城」國人引以為傲的萬裡長城究竟有多長?數千年風霜洗禮至今留存幾何?當今保護傳承有何難題?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國長城保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次曬出了長城的「家底兒」——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於北京、河北、山西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
  • 京張高鐵延慶支線通車啦
    京張高鐵延慶支線今晨通車清河到延慶只用26分鐘今天清晨六點整,G8881次復興號列車從北京市清河站出發,歷經26分鐘後抵達京張高鐵延慶站,這標誌著京張高鐵延慶支線正式通車。自此,到延慶的時間從近2個小時的車程壓縮為最快26分鐘。延慶支線將與已通車的京張高鐵構成北京市區往返2022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高效便捷通道,人們與冬奧賽區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 北京延慶170個恐龍足跡化石首次修復
    李冉攝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內發現的距今約1.5億年前形成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世界首都圈內唯一的恐龍化石記錄,也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痕跡。為了更好地保存化石遺蹟,最近,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全面啟動恐龍足跡化石保育工作,在足跡及其周邊塗抹一種特殊的試劑,將有效防止足跡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