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告:人類愚蠢的行為可能會讓大腦變的越來越蠢!

2020-10-18 FanqiangMeng3

欲望是人罪惡的根源,幾千年來人類始終沒有擺脫欲望的控制。

為私人利益,人與人勾心鬥角,最終兩敗俱傷;為滿足食慾,人類獵殺捕食動物,不幸感染病毒;為追求財富,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終究難逃天譴!

事實證明,人一旦放縱慾望就會遭受懲罰,這是人類史上鐵證的真理!

人類因聰明的頭腦成為地球霸主並引以為傲。

有研究者表明人類可能正變得越來越蠢,二十年之後,人類或將失去這顆清醒的頭腦。

2019年12月9日至13日在美國地球物理學聯盟的秋季會議上,來自科羅拉多大學海洋科學的教授 Kris Karnauskas提出了一個觀點:Karnauskas表示室內的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可能會損害人們的認知能力。換句話說,二氧化碳這種會導致全球變暖的無色無味氣體,可能會使我們變得愚蠢。

他還將想法整理成了一篇文章,共同作者是科羅拉多大學的機械工程教授 Shelly Miller 和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神經科學教授 Anna Schapiro。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認為非常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會對大腦造成損害。

阿波羅13號是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其同名紀實電影中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指揮艙的氧氣罐發生爆炸,登月艙被臨時作為救生艇,但是原本只設計供兩名太空人使用兩天的登月艙此時要供三名太空人生存四天。登月艙上的二氧化碳過濾器無法滿足要求,而指揮艙中的過濾器又不能直接用於登月艙,因為接口形狀不同。休斯頓地面指揮中心的專家們想出了辦法,幫助太空人利用僅有的材料(包括萬能膠帶、襪子、飛行計劃的封面等等)連接了兩個不同形狀的過濾器,成功降低了登月艙的二氧化碳濃度。

正如該電影中的一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程師評論的那樣,如果二氧化碳的濃度過高,「你的判斷力會受到損害,喪失意識,開始出現窒息所引起的腦損傷」。

Karnauskas 評論:「如果環境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的話,人就會發瘋,連2加2等於幾都算不出來。」

他認為,基於同樣的道理,過高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會影響地球上的人。

近兩個世紀以來,人們肆無忌憚地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 突增到了如今的410ppm。對於整個地球來說,汙染將熱量困在了大氣層中並導致了氣候變化。但是對於局部來說,整體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提升了室內二氧化碳含量的基線,畢竟你不可能通過通風換氣將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降到全球平均水平以下。

事實上,很多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都遠高於大氣水平,因為通風系統並非十全十美。除此之外,在辦公室、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的場所中,有大量人呼出二氧化碳。正如 Karnauskas 所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的二氧化碳製造機。他說道:「想像一個會議室,有20個中年人在這個小房間裡呼吸。這種情況下二氧化碳含量很容易超過1000ppm。」

2016 年,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和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的科研人員發現,當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 945 ppm 時,人們的認知功能會下降15%;當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 1400 ppm 時,人們的認知功能會下降 50%。

他和他同事提出了這樣的結論:由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持續上升,室內的二氧化碳含量也將攀升。最糟糕的排放情況下,在一個擁擠的房間裡,或許不可能通過通風換氣將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到1300 ppm以下。這可能導致真正的對於認知能力的損害。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非常高的情況下,我們複雜的決策功能可能會在本世紀末的時候下降多達一半。

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的持續上升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趨勢。2019年12月3 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WMO 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其中提到 2018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創紀錄的百萬分之407.8,並在2019 年繼續上升。而進入2020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山火排放的二氧化碳達到4億噸。

無論如何,一個大規模的實驗都正在悄然進行,你我都是實驗組被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在逐年上升。記錄下自己現在的認知能力吧,也許二十年之後,你將失去這些頭腦清醒的時候。

聲明:部分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原文連結: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9/12/carbon-dioxide-pollution-making-people-dumber-heres-what-we-know/603826/ 

相關焦點

  • 愚蠢的大腦
    《自然》雜誌一篇文章說,詩人狄金森宣稱,大腦比天空更廣大、比大海更深。科學家們在描述大腦時也做過很多比喻:像一個主宰,像地圖,像基礎設施網絡,像機器、機器人、計算機或網際網路。但這些比喻既有所揭示,也有所遮蔽,會忽略一些關鍵的因素。
  • 蠢不是愚,愚比蠢好
    人變的越來越「懶於思考」,藉助於人工智慧設備,快樂生活,努力工作,手機、電腦等等,刺激我們越來越上癮,碎片化的思維,傻瓜式操作盛行。生物進化基本原理是「用進廢退」,人動手能力增強,越進,能力就會強化化,隨著人的思考不斷減弱,人的心智在也不斷蛻化。絕大多數人,都會迷失在繽紛多彩的世界裡,琢磨著掙大錢,高質量享受,成為行屍走肉。
  • 未來人類的大腦會越來越聰明嗎,它是否遵循著「用進廢退」的規律
    近年來,許多科學家都在關注這樣一個問題:隨著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特別是人類對自己發明的高科技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人類大腦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是聰明還是愚蠢?雖然這些研究還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也引起了很多爭議,但它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 人類擁有智慧和愚蠢兩面,AI要類人,愚蠢是否也必不可少?
    從人類自身的成長和進化而言,從小時候蹣跚學步被自己絆倒開始,人類一開始犯的錯誤或者說愚蠢,會為未來的經驗和智慧鋪路。因而,看似一無是處的「愚蠢」,可能會為 AI 變得更加智能提供另外一種可能性。本文便聚焦 AI 是否也需要向人類一樣擁有愚蠢這一屬性進行了探索,相信會給大家一些思考和啟發。一.
  • 人類為何會做出愚蠢的決定?科學家:這跟量子力學有關
    生活大爆炸中,天才科學家謝爾頓曾經有個想法,那就是給每個人腦袋上裝個「炸彈」,一旦說蠢話就會爆炸。還好這種聰明炸彈是不存在的,不然人類直接滅絕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說蠢話做蠢事?那為何會人類這種智慧動物也會愚蠢?科學家多年來一直都在研究這個問題。
  • 人類大腦因何變「瘦」?
    科學家驚訝地發現,人類的大腦正在逐漸「消瘦」。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人類會因此變蠢嗎?更讓人驚奇的是,現代人的腦容量雖然小了,但個別功能區域在腦組織中所佔面積比例,反過來比克羅馬農1號要大一些,如同語言和注意力相關的腦組織就在大腦中佔據了更大的部分。大腦變「瘦」,是喜是憂?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變「瘦」呢?為什麼大腦在變「瘦」的同時,個別功能區域不是隨著變「瘦」而縮小,反而擴大了呢?人類會因此變蠢嗎?
  • 人類大腦開始退化?科學家警告:全球變暖或導致人類認知能力下降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當全球變暖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僅會對地球的環境氣候產生影響,還會可能損害人類的思考能力。對此,科學家警告稱:到本世紀末,地球空間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很有可能會導致人類認知能力的下降,甚至於大腦的退化。
  • 「蠢死」的人類:被自己做的愚蠢事情失去寶貴生命的9個真實案例
    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要更加珍惜,雖然這個道理都明白,可還是有一些人,因為自己做的愚蠢事情,結果失去了寶貴生命,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不過,從人類的歷史上來看,的確像這樣「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人,並不在少數,最終他們的行為都成為了典型的反面教材,引起更多人的警示,聽起來真的很悲催,那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蠢死」的人類:被自己做的愚蠢事情失去寶貴生命的9個真實案例
  • 行為經濟學告訴我們,人類社會是圍繞愚蠢而非智慧運行的
    行為經濟學不能告訴企業應該怎麼搞宏觀投資,但可以告訴商家有百分之多少的消費者看到滿減就有湊單的本能,又有百分之多少看到領紅包三個字就頭腦發熱,可以為了領一塊錢戳一整天的手機。每個愚蠢的人類都是不可錯過的商機,反過來,每個商機背後都是一排排愚蠢的人類——我們的社會經濟是圍繞愚蠢而非智慧運行的。
  • 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再不反省行為,2050年或面臨更大災難!
    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再不反省行為,2050年或面臨更大災難!如今的地球承受的太多了,早已千瘡百孔。海洋汙染、全球氣候變暖、資源匱乏等問題日益嚴重,就算這些問題再怎麼嚴重,人類也視而不見,這是讓人最心痛的。
  • 3次感染出現,新冠還會讓人變蠢,康復者痛苦發聲
    ,感染人數越來越多,新冠後遺症也不斷湧現。「變蠢」這種可怕的「變蠢事實上,就連輕微症狀、沒有呼吸困難、自己在家隔離的患者,也難逃「變蠢而事實上,「變蠢
  • 科技社會的發展,會讓人類在未來變「笨」還是變得更「聰明」?
    人類變得更聰明還是更笨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有科學家認為,當今社會和科技越來越發達,但人類智商卻逐年下降。有人認為,雖然我們被科學革命帶來的技術和醫學進步包圍著,但這些進步掩蓋了另一個事實:人類的大腦正在逐漸退化,人類正朝著更愚蠢的方向進化。大量研究證明,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98%的時間裡,人類以狩獵為生,社會以部落的形式存在。這使得人們對自身的智慧的依賴性變大,從而進化出更強的大腦。
  • 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了?科學家:人類的大腦3萬年萎縮了五分之一
    看著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現在的小朋友真是越來越聰明,屁大點的小孩懂得比成年人都多,這也讓很多人感嘆,人真是變得越來越聰明了!然而,別急!科學家可不一定抱著同樣的想法!
  • 男性喜歡一些蠢哭了的冒險
    而一項最新研究在分析了達爾文獎獲獎者的性別後發現,男性也更喜歡進行一些蠢哭了的冒險行為。說起達爾文獎,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陌生。這是一個有超過20年歷史的、非常黑色幽默的獎項,獲獎者必須因為自己「異於常人的愚蠢行為」喪命,這樣他就因為把自己的蠢基因從人類基因池中踢出去,而為人類這一物種的長久繁榮作出了卓越貢獻。舉例來說,研究中提到了一名恐怖分子,他想郵寄炸彈包裹,結果因為郵資不足被退件了,然後這貨想也不想就拆了包裹,然後你們懂的。
  • 為什麼說這是毀滅人類的愚蠢行為?
    然而,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表示,旅行者1號做了一個毀滅人類的愚蠢行為。它做了什麼?劉慈欣為什麼會這麼說?。所以,當旅行者1號進入太空時,它攜帶了一個鍍金的銅盤,一個留聲機唱片,和一個鑽石留聲機。這張音質在十億年後也不會改變的唱片,包含了55種人類語言的問候、各種音樂以及美國科學家錄製的115張圖像。
  • 人類在集體變涼,而且會越來越涼,越來越高,越來越胖
    體溫的變化只是一個標誌,我們還在迅速變高,變胖,變得更長壽。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在過去50年裡,人類總體上變得越來越胖,科學家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我們所處的環境。我覺得逐漸向肥胖進化的根本原因,是生活的本能和現代化社會造成的,可以說在中國這樣人口密集的國家,信息和通訊技術每提高几個百分點,就會增加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肥胖者,5G時代的到來,疫情催生的隔空辦公模式,人們花費在手機、電腦、電視、遊戲上的時間會越來越多,而自身能量的消耗會越來越少。這樣下去,能不肥胖嗎。
  • 自然界中有哪些動物是被自己「蠢」死的?
    先說答案:在我看來,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是被自己「蠢」死的,因此所謂的「蠢」,不過是人站在「上帝視角」給動物貼的一個標籤而已,而且在一些人的大肆宣揚下,這種動物被越來越蠢。下面我們就來看幾種被許多人認為是愚蠢的動物,它們是不是真的蠢呢?首當其衝的就要屬「傻狍子」了狍子是鹿科狍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從分布的地區看,狍子可以分為兩種:東方狍和西方狍。
  • ​我們越來越蠢了嗎?
    所以,在GPS還未普及之前,老司機不愧是老司機……(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77577/)如今,我們的日常行為(比如計算和認路)越來越依賴手機、電腦等外掛設備,所以腦內負責記憶和空間想像的區域並未被有效激活。從個體到普遍群體,這些行為無疑改變或重新塑造了我們的思維。
  • 全錯:行為經濟學和調研數據告訴我們 人類社會是圍繞愚蠢而非智慧...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全錯:行為經濟學和調研數據告訴我們 人類社會是圍繞愚蠢而非智慧運行的自從行為經濟學的兩位鼻祖丹尼埃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在過去十年之中分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這門學科不僅找到了合法性與關注度,甚至展現出了向來執迷於虛無縹緲之供需關係的傳統微觀經濟學最不能企及的優點
  • 專家發出警告:人類可能會因此變傻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全球變暖,也是在我們最近這幾年,對這四個字是越來越敏感,因為很多人都開始發現,氣候一直都在不斷的往高了變化,大家應該對這一點都有很深刻的認識,所謂全球變暖,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影響的,就像小時候記憶中的冬天,就十分的冷,但是現在冬天似乎就感覺不到那種寒風刺骨,其實就是因為溫室效應在不斷變化,地球上的能量出現偏差,最後在累積當中把溫度給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