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為了睡懶覺而不吃早餐;有人為了上班不遲到而不吃早餐;有人為了省錢而不吃早餐......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不吃早餐似乎成了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那些不吃早餐的人,總是會受到別人的瘋狂diss,說什麼不吃早餐就會怎樣怎樣的。但當我們不吃午餐或晚餐時,卻不會有人說什麼。同樣是吃東西,為什麼早餐就如此特殊?不吃早餐真的很嚴重嗎?
我們經常被人灌輸「早餐不能不吃」的觀念,這種說法到底科不科學?
首先,從日常習慣上講
「一日三餐」的進食規律並非必須死守的規矩,只是隨著人類社會的推進慢慢固定下來的。
相關記載顯示,中國秦漢以前的人一天只吃早、晚兩頓飯,「兩餐制」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隋唐時期,午餐才開始存在,此後一天吃三頓也就慢慢成了日常。
不單單是中國人,一天吃兩頓飯的還有印度人與古希臘人。「一日三餐」最早出現在古埃及,不過跟我們現在的一日三餐有些不同,他們是早、晚各一餐,富裕者則會在下午多吃一頓。
實際上,人只有在感覺到餓的時候才需要進食。居住在亞馬遜叢林中的以食為樂的皮拉罕人,只要有食物就必須得全部吃掉,但是他們可以漏掉一兩頓飯,或者一整天不進食也無所謂,甚至可以連跳三天舞,期間只吃一點東西。
可見,「一日三餐」只是一種文化,而早餐只是其中普通的一頓。
其次,從生理結構上講
「不吃早餐胃裡沒東西,胃酸損害胃」的說法並不科學!科學研究表明,胃具備強大的自我保護系統,它表面每分鐘能產生的新細胞多達50萬個左右;另外,胃的內表面還存在著一層粘液,能夠有效保護胃酸,讓胃酸免受損害。
最後,從科學調查上講
巴斯大學的科研團隊曾經做了一個為期6周的跟蹤調查:將33位受試者分成兩組,不吃早餐的一組,另一組是吃早餐的。6周後結果出來了,33名受試者的血膽固醇、血糖水平及身體代謝率不存在任何差異。
故而,早餐在三餐中並不特殊,它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當然,不少科學研究成果也表明,不吃早餐會產生一定的危害。
美國的醫務工作者曾在1996年對近三萬名男性進行過跟蹤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可能使糖尿病風險增加21%。
美國護士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女性得糖尿病的機率也比規律吃早餐的女性更高。
還有實驗表明,倘若一天吃早餐一天不吃早餐,如此循環。那麼在不吃早餐的日子裡,血糖水平會提高12%,胰島素會上升28%。
那麼,究竟該聽誰的呢?
事實上,這些都是生活不規律導致的,「不吃早餐」不背這鍋!
在某種意義上,早餐的確是三餐中很特殊的存在。畢竟一個連續十幾二十年能按時吃早餐的人必定對自己的生活有很強的操控力,最起碼這人有著穩定的作息跟不被輕易打亂的生活節奏。
但有趣的是,也許那些長期不吃早餐的人身體好得很;而那些時而吃早餐時而又不吃的人,身體才會出現問題。
這是因為人的身體具有適應和調節功能,使人去適應一個固定的生活節奏。但總有些人生活不規律,不固定睡覺時間,早餐也有時吃有時不吃。當身體節奏很難固定下來時,長此以往,就出了問題。
綜上,「不吃早餐對身體是否有害」是個不科學的偽命題,對身體有危害的是不規律的生活節奏。
即使有人每天按時吃早餐,但午餐或晚餐卻一天吃一天不吃,身體照樣會出現問題。人的身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我們不能以早餐或某一餐來太過片面地看待此問題。
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讓身體適應自己的節奏,才能真正擁有一個好身體。
你有吃早餐的習慣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