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益生菌都不陌生,它是一類對身體有積極作用的活性微生物,能在身體腸道繁殖,並幫助腸道消化食物,消滅致病微生物,同時還能產生的維生素,為身體提供營養,起到促進身體健康的作用。
而人的身體本身也可以產生益生菌,並和身體裡的其他菌群保持相對穩定的關係,健康狀態下,人的身體各種菌群的數量比例大概為有益菌25%、中性菌50%、有害菌群25%,只有維持在這個區間,身體才不會出現問題。
在生活中,難免因為疾病、飲食、作息等情況,導致腸道的菌群紊亂,特別是有益菌的數量下降,就會出現腹瀉、便秘、免疫力下降等問題,這時身體所產生的益生菌已經無法滿足身體的需求,所以要及時的補充益生菌。
但現今市面上的許多益生菌產品參差不齊,有時很難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這樣導致很多人不知道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不過也不用太過困擾,#國民益生菌#,所有菌株均來自於中國內蒙古大草原,更適合中國人腸道;專屬於江中的植物乳桿菌P9,可以有效降解腸道內農藥殘留;每袋500億活菌,每一粒活菌均受微包膜技術保護,90%以上有效到達腸道。
除了選對了益生菌,也要採取正確的食用方法,這樣才能有效保證益生菌發揮作用。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
只要是食用進入身體的東西,就必須經過胃部,並且經過胃酸的作用,正常情況下胃酸的PH值為1.8左右,但這個數值的PH環境是非常不利於益生菌,所以必須選擇身體PH較高的時間段。
通常情況下,人在進食後,因為食物對胃壁的刺激,中樞神經會進一步促進胃酸的分泌,特別是在胃部消化食物的時候,PH值會有所升高,並且在胃裡食物的中和下,能有效防止益生菌被破壞。
餐後半小時~1小時左右,是食用益生菌最好的時間段,能保證益生菌達到腸道並發揮作用。
益生菌怎麼吃?
很多人都有一個習慣,就是習慣將食物加熱之後再食用,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不僅保護腸胃,還能起到暖身子的作用,但是這個方法最好不好用在益生菌的食用上,益生菌比較脆弱,如果採用開水服用,很多益生菌在還沒有進入身體就會失去原本的作用,
益生菌作為活性微生物,它的最佳生存溫度與人腸道的正常溫度相近,大約在40℃,如果有必要,最好將水溫控制在35℃~40℃之間,這個溫度能保證益生菌的活性,讓益生菌在進入身體之後能發揮作用。
而粉末狀態的益生菌通常處於休眠狀態下,遇水後會立即甦醒,所以衝好之後應該馬上食用。
益生菌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益生菌說到底也是一種菌類,而作為菌類,最害怕的就是抗生素。抗生素具有殺菌作用,但是它經常無法有效分別哪種是有益菌還是有害菌,經常導致益生菌還沒有發揮作用,就被抗生素消除。所以服用抗生素後,最後間隔3小時左右再服用益生菌,防止抗生素消除益生菌。
除此之外,在服用益生菌的時候,最好也不要接觸咖啡、紅茶、綠茶等飲品,這些飲品中含有的咖啡因、茶多酚或其他刺激性的成分,會大大降低益生菌發揮作用,所以益生菌最好和這這些飲品間隔半個小時以後錯開服用。
對於存在身體不適的患者,如果有服用藥物,也最好詢問醫生藥物會不會對益生菌產生影響。
益生菌雖然好,但是它主要發生作用的地方是腸道,如果沒有採用正確的方法食用,很多益生菌在還沒有達到腸道的時候,就已經失去活性,這些益生菌是無法對身體產生積極的作用,最終只能被身體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