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原點人群
群體常常分為兩個部分:一小部分人樂於嘗試新事物,了解新觀念,剩下的人跟隨他們的行為。
法國社會學家加布裡埃爾·塔爾德在《模仿律》中說,一切社會行為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模仿。
模仿的規律是低勢能的一方模仿高勢能的一方:多數人模仿少數人、平民模仿貴族、窮人模仿富人、農村模仿城市、二線城市模仿一線城市。
品牌的推廣關鍵也是找準自己的原點人群,不能大範圍撒網。這一點我們在 "原點人群模型" 中已經講過。
聚焦原點市場
聚焦原點市場的原因和聚焦原點人群一樣,都是因為高勢能的市場可以帶動低勢能的市場。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常常是一線品牌首先要進入的市場。
稻米油在日本是食用油首選,在中國則不是。稻米油的推廣首先選擇了以上海為核心的華東市場,這裡的潛在顧客由於出國旅行和出差較多,比其他市場更了解稻米油的好處。
華東市場的暢銷又會帶動周邊市場的銷售。這就是選擇原點市場的原因。
王老吉聚集廣東市場的餐飲渠道、史玉柱選擇無錫作為保健品的測試市場、金六福選擇鄭州作為原點市場,都是這個原因。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的品類需要不同的原點市場。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從一線市場開始測試,拼多多、華萊士就是從低勢能市場起步的。
聚焦原點渠道
聚焦原點渠道的好處,一是節省費用,二是形成固定人群的大範圍曝光效果。
固定渠道常常也是固定人群的選擇,渠道品牌也有他的原點人群。利用好單一渠道,能夠讓品牌首選獲得這部分人群的好感。
先鋒電器就選擇了京東商城作為自己的線上原點渠道。京東以經營電子產品起家,後又進入到家電品類,前後和當當網、蘇寧電器的公關大戰,讓京東成為了電子產品和家電產品的主要線上渠道。
先鋒電器主推的取暖器跟京東的品牌調性一致。
三頓半、完美日記聚焦在天貓渠道,每次雙十一之後他們都及時輸入熱銷信息:天貓銷量第一。如果是在所有電商平臺鋪開銷售,就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聚焦原點渠道的第三個好處,常常被很多人忽視。
完美日記早期聚焦的渠道是小紅書、三頓半早期聚焦的渠道是 "下廚房" 、御泥坊聚焦的渠道是淘寶。
在這些渠道品牌快速增長的時候,流量成本並不高,也願意支持自己平臺上的品牌。因為產品品牌成為爆款之後,也會帶動渠道品牌的增長。
元氣森林在2020年把握住了便利店渠道的紅利,便利店在2020年出現了一波較大的增長,元氣森林早早聚焦這個渠道,賺了一波流量紅利。
不過,隨著渠道品牌成為頭部之後,流量費用也會提高。2007年淘寶的單個流量成本 70 塊左右,2012年就漲到了 260 塊。新品牌就要尋找新的流量平臺,這也是拼多多能夠出現的原因之一。
聚焦單一品項
品牌早期的目的是搶佔心智,成為潛在顧客的品類首選。這個目標要大於盈利要求。
王老吉用 10 年的時間聚焦一個紅罐涼茶、可口可樂用 45 年的時間聚集一個弧線瓶、羅振宇從2012年開始堅持每天發布 60 秒語音、雷軍放著小米之家上百款產品不說只宣傳小米手機、老闆電器從不提其他廚電只宣傳大吸力油煙機。
都是為了用最快的時間進入心智,搶佔心智。
單一的品項最能降低認知負擔、傳播成本和內部的管理成本。
聚焦功能性利益
品類推廣初期,潛在顧客選擇的是功能性利益。我們在 "品牌屬性模型" 中也講過。
腦白金的初期推廣就是以 "助睡眠、潤腸道" 的功能性利益為主,取得了巨大成功。同一個公司推出的黃金酒則沒有聚焦功能性利益,過早主打禮品屬性,沒有複製腦白金的成功。
三得利烏龍茶推廣初期,聚焦減肥功能。烏龍茶中的茶多酚能夠抑制脂肪的吸收,成為女性用戶的佐餐飲料首選。
元氣森林推廣無糖氣泡水,聚焦好喝不長肉的功能性利益,成為現象級的飲料品牌,帶動了一大票無糖飲料品牌的出現。
(圖片來自 "遠川研究所")
聚焦時間投入
品類推廣需要耐心。
在美國市場銷量達到一億美元,紅牛用了 9 年、微軟用了 10 年、沃爾瑪用了14年。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品牌短時間內成為爆款,其實他們在進入大眾視野之前,都蟄伏了很長時間修煉內功。
元氣森林的母公司還有上百款飲料在做市場測試,農夫山泉的母公司還有東方樹葉、尖叫、農夫果園等品牌不為大眾熟知。老鄉雞在2020年成為全民話題之前,用了近 10 年的時間打磨產品。
品類增長需要時間,也因為品牌團隊需要鍛鍊、商業模式需要隨著趨勢調整。太快速的成功會放大品牌的缺點,也會放大品牌團隊管理能力的短板,如瑞幸咖啡本來有機會成為一個餐飲渠道品牌,因為發展太快和欲望膨脹停止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