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逼近臺灣 島內農民啟動農作物防寒工作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冷氣團逼近,目前正值屏東蓮霧和蜜棗採收期,農民嚴陣以待,有蓮霧農為蓮霧葉上「乳液」,避免葉子凍傷;棗農為棗樹施鈣肥和鉀肥,希望能安然渡過這波寒流。

    據報導,蓮霧農王瑞雄8日在他的臉書上說,「為了保護嬌貴的黑金剛蓮霧,防寒大作戰,噴擦植物性防凍天然乳液」引起許多人好奇,什麼是蓮霧的防凍乳液,王瑞雄說,這是一種植物性的液蠟,噴後48小時會在空氣中揮發,不會有殘留,防凍約有4至5成效果,可以保護葉子不被凍傷,避免落葉,這樣蓮霧就能保住。

    棗農潘志民說,今天蜜棗生產區高樹鄉下著雨,讓溫度又更低,棗農們都很擔心,一般只要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下,棗子就會凍傷,凍傷通常都不會是1、2棵,而是全面性的凍傷,這兩天,他在葉面上施鈣肥,地面上施鉀肥,保護棗葉不被凍傷落葉,只要葉子保住,就能保護果實。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也呼籲農友做好農作物防寒措施,農改場表示,攝氏12度以下低溫即可能發生果皮損傷、落葉、落花、落果等現象,寒流期間山區果園需提前作好防寒措施,成熟度夠的棗、蓮霧果實能提早採收。

    農改場表示,蓮霧園加強土壤保溼,低溫期間可引灌溫度較高的地下水保持根溫;葉面噴施鈣及磷鉀肥,提高樹體耐寒力並促進樹勢回復;正值幼果期的果實可考慮提早套袋,減少冷風的影響,必要時在果園周圍設立防風網,減緩果園降溫速度。

    另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也通報各漁會和農會對農漁作物防寒害準備,包括搭蓋防風棚,果園覆蓋及果實包覆,增加保溫效果。彌陀區漁會總幹事林子清表示,2年前的霸王級寒害重創養殖業,這次業者提早搭設防風棚、增加漁池蓄水量,盼有效防範災損。他說,不少養殖業者高單價的石斑魚都已長成,打算春節出貨,此時業者不敢輕忽防寒準備,否則損失不貲。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臺灣獼猴危害農作物農民受損嚴重 "農委會":可捕獵
    華夏經緯網1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獼猴危害農作物,臺「農委會」首度鬆口,緊急情況時得予獵捕,但必須「人道方式」,也就是「最小的痛苦」。    據報導,臺東菠蘿釋迦進入產期,外銷價格也穩定,不過東河鄉隆昌村卻傳出臺灣獼猴危害越演越烈,農友林德義說,他的果園被2批猴子上下夾攻「搶收」,損失達5成。
  • 臺灣遭遇72年來最暖冬季,農作物生產受到衝擊
    但根據臺灣氣象部門觀測,過去這個冬季臺灣平均氣溫20.5攝氏度,高於歷史平均值2.2攝氏度,為臺氣象部門自1947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暖冬季,預估3月至5月臺灣氣溫持續偏暖,春雨量正常至偏少。資料圖:俯瞰臺北 新華社臺氣象部門的觀測顯示,過去一季(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明顯偏暖,整季無寒流南下,僅有5波冷氣團及1波強烈冷氣團影響,氣象部門90%的氣象站皆破歷史紀錄,22站創冬季均溫新高。
  • 集賢縣召開2020-2021年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工作啟動會議
    2020年9月15日至2021年5月15日,為2020-2021年秸稈禁燒期,按照全省範圍內執行省政府關於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工作要求。9月16日下午,副縣長聶建輝主持召開集賢縣2020-2021年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工作啟動會議。
  • 地面-7℃ 樓頂逼近-15℃ 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是這樣防寒抗凍
    圖說:上海中心採取通宵鍋爐開啟供熱模式給大樓保溫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昨晚10時,上海市區溫度降至-7℃,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的塔冠區,氣溫一度逼近-15℃。「與一般居民樓相比,超高層建築的防寒抗凍工作不太一樣。」上海中心大廈世邦魏理仕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靜介紹道。大廈的塔冠部分,集中了擦窗機、風力發電機、阻尼器、冷卻塔、水箱等特殊設備。
  • 冷氣團鋒面到訪 臺灣地區今晚最冷將下探10度
    臺灣氣象部門提醒,周四、周五將有一道結構完整的鋒面影響,西半部及東北部地區轉為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的天氣,花東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臺灣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受大陸冷氣團影響,今天(9日)晚間、周一清晨氣溫將降至最低,桃竹苗及中南部將降至10至12度。臺灣氣象部門提醒,周四、周五將有一道結構完整的鋒面影響,西半部及東北部地區轉為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的天氣,花東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據報導,臺灣氣象部門觀測,今晨全臺最低溫出現在南投縣中寮的11.4度。
  • 臺灣農作物害蟲天敵的研究利用概況
    該所不僅在引進外來天敵進行研究利用上取得了豐富的經驗,而且在對本土天敵昆蟲資源的調查開發上也做了不少工作。   一、臺灣本土農作物天敵昆蟲資源  20多年來,臺灣省農試所先後完成臺灣省範圍內糧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及甘薯等)、蔬菜、果樹(包括柑桔、龍眼、荔枝、芒果、梨、葡萄、釋迦等)及其他經濟作物(茶、菸草、桑等)的重要天敵昆蟲資源的調查研究。
  • 三亞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給冬季瓜菜生產防寒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3日消息(記者 利聲富)「耐低溫豇豆和不耐低溫豇豆的特性不同,具體防寒措施也不一樣。」1月1日至3日,在三亞市天涯區過嶺村、文門村等豇豆種植地內,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三亞市農技中心的技術員正指導農戶如何給冬季瓜菜防寒。
  • 本溪:市動植物園開展防寒工作
    為了這些需求不同的動物們能順利過冬,從今年十一過後,動植物園的防寒工作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  今年,猴園鋪了地熱,通電的地熱更能讓猴園裡的猴子們在冬天過得舒適。有地熱可以享受的動物可不止猴園的獼猴們,園內的大猩猩伊么、非洲獅、金錢豹等動物都有地熱。
  • 平均氣溫20.5攝氏度 臺灣遭遇最暖冬季
    但根據臺灣氣象部門觀測,過去這個冬季臺灣平均氣溫20.5攝氏度,高於歷史平均值2.2攝氏度,為臺氣象部門自1947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暖冬季,預估3月至5月臺灣氣溫持續偏暖,春雨量正常至偏少。臺氣象部門的觀測顯示,過去一季(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明顯偏暖,整季無寒流南下,僅有5波冷氣團及1波強烈冷氣團影響,氣象部門90%的氣象站皆破歷史紀錄,22站創冬季均溫新高。
  • 今年雨澇對農作物的影響,農民擔心這個大事,你絕沒想到!
    #農業農村農民而山東地區的持續強降雨天氣,也引發了農民的無限擔憂。我們查閱了當地的天氣預報,其中,青島、濟寧、棗莊、臨沂和日照30~60毫米,局部地區降雨100毫米以上;而濟寧、棗莊、臨沂、日照和青島等地區的雨量在30~60毫米左右,局部還有100毫米以上;而濟南、菏澤、泰安、淄博、濰坊、煙臺和威海等地區的雨量在5~15毫米,局部30毫米以上;其他地區1~5毫米。
  • 平均氣溫20.5攝氏度 臺灣遭遇72年來最暖冬季
    但根據臺灣氣象部門觀測,過去這個冬季臺灣平均氣溫20.5攝氏度,高於歷史平均值2.2攝氏度,為臺氣象部門自1947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暖冬季,預估3月至5月臺灣氣溫持續偏暖,春雨量正常至偏少。臺氣象部門的觀測顯示,過去一季(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明顯偏暖,整季無寒流南下,僅有5波冷氣團及1波強烈冷氣團影響,氣象部門90%的氣象站皆破歷史紀錄,22站創冬季均溫新高。氣象部門表示,目前熱帶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海溫偏高的趨勢正逐漸減弱,對臺灣下一季氣候的影響減少。
  • 臺灣熱出天際:臺北逼近40,將打破紀錄,臺灣網友:習以為常
    對於我國來說,儘管這段時間南方地區梅雨肆虐,但總有那麼幾個地方「風雨不動安如山」,比如6月28日下午的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就可以看到,今天下午雖然長江沿線降雨的地方很多,但在長江以南,廣東福建臺灣等地天氣晴朗,陽光熱辣,氣溫火熱。
  • 農作物旱澇損失大,有些農民為什麼不願意花幾塊錢買保險?
    首先你得了解一下,農作物旱澇損失大,有些農民為什麼不願意花幾元錢買保險的原因在哪?不是農民不想買保險,也不是農民不願意花幾元錢買保險,而是買了保險後,真的發生了自然災害後,保險公司不能給農民提供保險賠暢,根本的原因在這裡!
  • 今晨氣溫逼近歷史最低!這波「寒潮」為啥這麼冷?
    今早出門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2021第一場寒潮」的威力 開門就像開冰箱 天上的太陽就像冰箱的照明燈 據了解 今天早晨我市本島、岱山、嵊泗的最低氣溫
  • 專家解釋:為何一個月內4次寒潮來襲
    農作物如何抗寒減損?今天雲報君為您帶來詳細解讀↓↓↓一個月內,4次寒潮襲雲南1月5日進入「小寒」節氣,當天昆明出現了入冬以來的最高氣溫22.1℃。這是典型的「鋒前增溫」現象,冷空氣一來,就把暖溼氣流擠得堆積在了部分集中的區域。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全長125公裡
    近日,正在召開的全國會議傳來重磅消息,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委員,擬向會議聯名提交《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
  • 省農業廳發布農作物防臺防澇技術措施
    為有效應對颱風「杜鵑」可能給我省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省農業廳要求各地農業部門做好農業防臺工作,確定了水稻、果蔬、畜牧等5個防災減災工作組,隨時待命,並全面啟動應急值守,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省種植業管理局還公布了農作物防臺、防澇技術,供農民朋友參考。  颱風來前,搶收為先。
  • 臺灣最高峰迎2017年初雪
    摘要:受大陸冷氣團影響,臺灣第一高峰玉山16日迎來2017年的第一場雪。從17日白天起,冷氣團減弱,氣溫漸回升,但20至22日又有另一波冷氣團南下,臺灣中部以北溫度最低將降至11攝氏度。 新華社臺北1月16日電(記者胡龍江 吳濟海)受大陸冷氣團影響,臺灣第一高峰玉山16日迎來2017年的第一場雪。
  • 「蝴蝶」登陸臺灣「帕布」逼近粵西
    「蝴蝶」登陸臺灣「帕布」逼近粵西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0日 09:06 來源:     深圳特區報廣州8月9日電(深圳報業集團駐穗記者嚴俊偉實習生李婷)  記者今天從珠江委水文局水情處得到最新消息,今年第8號熱帶風暴
  • 臺灣的氣候
    高溫多雨的氣候   臺灣島南北狹長,四周流域廣闊,北回歸線恰好橫穿島的中部偏南地區,北部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地區屬熱帶氣候。從平地到高山,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形成了在同一時空內熱、溫、寒三帶兼有的氣候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