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癌症染色質可接近性圖譜揭示DNA-蛋白結合與癌症發生存在著關聯
癌症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是一個全球聯盟,旨在加速對癌症分子基礎的理解。TCGA系統性地收集了來自原發性人類癌症組織的DNA突變、甲基化、RNA表達和其他的綜合數據集。TCGA已成為鑑定基因組畸變、發生變化的轉錄網絡和癌症亞型的寶貴資源。
-
Science:非線性X射線物理學重大突破——光子反衝成像
Eichmann通訊單位:Max Born InstituteDOI:10.1126/science.abc2622背景介紹解決電子波函數的超快速相干演變一直是非線性X射線物理學的目標。這類型的實驗對於化學和量子物質的量子工程的發展至關重要,而將這種概念從光學擴展到X射線領域是物理學研究的長期願景。結合雷射和X射線光譜學的優點可以幫助我們進入研究非線性X射線的物理學領域。然而,目前這種實驗方法受主要輻射、脈衝在密集介質中傳播的相互作用而產生信號幹擾等引起背景噪聲,進而嚴重影響實驗結果。這種模式引入的實驗不確定性阻礙了對單個原子或分子中量子動力學的研究。
-
結構生物學揭示A類和B類G蛋白激活的差異
結構生物學揭示A類和B類G蛋白激活的差異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15:36:36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Brian K.
-
Rich information, Deeper Insights - Biacore 結合動力學在癌症...
自人類基因組項目完成以來,編碼於基因天書中的秘密正逐步被揭示,研究人員又面臨著新的巨大挑戰-解讀基因編碼的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所構成的複雜網絡。隨著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的開展,人們越來越清楚的意識到,生物分子之間彼此高度有序的相互作用,決定了細胞的命運,如增殖、分化和死亡。
-
2018諾貝爾三大獎,都被生物學帶著節奏走
他們認為,如果能研製一類抗體來結合CTLA-4和PD-1分子,就能解除對T細胞的抑制,從而激活免疫細胞,幫助人體抗禦或殺滅癌細胞和病原微生物。實際上他們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不過,在水通道研究的生物和化學相結合的範疇,其實還融進了物理學的內容和方法,正是物理學的方法讓人們深刻了解了水通道。1988年,麥金農利用X射線衍射晶體成像技術獲得了世界第一張離子通道的高清晰度照片,這是第一次從原子層次揭示了離子通道的工作原理。
-
生命是怎樣湧現的:系統生物學入門全路徑
自 20 世紀 60 年代系統生物學概念和詞彙的提出起,60-80 年代系統生態學、系統生理學的進展,90 年代系統生物醫學、系統醫學、系統生物工程與系統遺傳學的概念發表,與 20 世紀未細胞信號傳導與基因調控的研究與系統論方法的結合後,系統生物學進入了分子細胞層次的(實驗與理論結合)研究與發展時期。
-
意識的物理學本質是什麼
哲學對意識的研究只是粗略的宏觀認識,它不研究意識的科學本質是什麼。生物醫學對意識的研究通過對神經系統的研究才將意識納入科學研究對象,從而納入科學範疇。 從生物學角度講,意識是人類和動物大腦的一切活動及結果。就是認識和知道事物存在的那一部分,也即作為具有自覺性的思維。
-
物理學與生物學的基本區別與聯繫
物理學和生物學之間的基本區別,我們許多人都知道,下面再說一些更深層次的區別。在某些情況下,物理學無法證明或無法解釋生物學現象,生物學無法證明或無法解釋物理學現象。例如,物理學無法解釋DNA特質的加密或與進化有關的歷史偶然性;物理學和生物學無法描述生命的起源,也無法解釋無機物如何轉變為有機生命。
-
牛人施一公:剛發1篇Nature 又背靠背連發2篇Science!
在剪接反應過程中,組成剪接體的蛋白質-核酸複合物及剪接因子按照高度精確的順序進行結合和解聚,並伴隨大規模的結構重組,組裝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組分和構象的統稱為剪接體的分子機器,根據它們在RNA剪接過程中的生化性質,這些剪接體又被人為區分為B、Bact、B*、 C、P、ILS等若干狀態。獲取剪接體在激活及催化反應過程中不同狀態的結構是最基礎也是最富挑戰性的結構生物學難題之一。
-
2019年11月15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三篇Science論文
1.我國科學家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揭示靈長類動物胚胎發育之謎doi:10.1126/science.aax7890; doi:10.1126/science.aaw5754; doi:10.1126/science.aaz6976原腸胚形成(gastrulation)是發育中的裡程碑事件,它涉及早期胚胎發生中出現的一系列複雜的分子、物理和能量重塑轉變
-
Science:揭示ABL激酶的動態構象變化,為開發新一代癌症靶向藥物...
2020年10月9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的研究人員可視化觀察了之前未知的ABL激酶的結構,從而為設計針對成年和兒童癌症患者的靶向療法提供新的見解。這項研究將推進對癌症靶向藥物產生的耐藥性的理解。
-
2019年6月7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1.Science:探究類器官癌症模型在癌症研究中的作用doi:10.1126/science.aaw6985在一篇新的綜述類型文章中,作為幹細胞和類器官領域的專家,荷蘭胡布勒支研究所的Hans Clevers和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David Tuveson總結了類器官(organoids,也稱為微型器官,即mini-organs)在癌症研究中的使用
-
「人」是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介子能否揭示人的本質?
縱觀宇宙,人類是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人類是由正常的粒子組成的,比如電子,但是每一個這樣的粒子都有一個反物質伴侶,反物質伴侶實際上和它自己是一樣的,但是帶著相反的電荷。當物質和反物質接觸時,它們會相互湮滅。物理學家認為,物質和反物質在大爆炸中產生的數量幾乎相等。那麼,為什麼今天幾乎只剩下物質了呢?
-
Science:重大進展!人類原發性癌症染色質可接近性圖譜揭示DNA-蛋白...
癌症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是一個全球聯盟,旨在加速對癌症分子基礎的理解。TCGA系統性地收集了來自原發性人類癌症組織的DNA突變、甲基化、RNA表達和其他的綜合數據集。TCGA已成為鑑定基因組畸變、發生變化的轉錄網絡和癌症亞型的寶貴資源。
-
中國科研人員首次揭示癌症致病機理,獲國際關注!
nucleosomal H3K36 methylation by NSD methyltransferases"的學術論文,首次揭示了NSD家族組蛋白賴氨酸甲基轉移酶修飾核小體的分子機理,並探討了該家族蛋白突變與人類癌症的關係。
-
Science|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揭示...
NS1在細胞內形成同源二聚體,與胞內膜系統的脂類結合,參與病毒複製,同時NS1還可形成由3個二聚體組成的同源六聚體,以可溶性形式分泌於胞外,與宿主免疫系統及其它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幫助病毒免疫逃逸以及加強致病性。
-
科學家揭示自由意志的生物學本質—新聞—科學網
現在,一項研究分析了這些患者及非運動性緘默症患者的腦損傷位置,揭示大腦如何知道自己的身體發生了什麼。非運動性緘默症患者會在大腦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之前,出現抓癢和咀嚼食物等動作。 這項研究表明神經科學如何開始研究自由意志的生物學本質。 未參與該研究的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神經遺傳學家Kevin Mitchell表示,這是一項很好的工作,做得很仔細、周到。
-
Science:癌症重要酶複合體結構
2015年10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美國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成功解析了一種在多種癌症特別是血液癌症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酶複合體的原子結構。
-
Science:新發現揭示遺傳調控的多樣性
長期以來一直假設這些變異必須通過影響基因的調控方式(例如,給定組織中給定基因的表達量)來影響疾病的風險,但這種關係一直難以得到系統揭示。 GTEx資源提供了解決此問題的重要工具。Lappalainen博士說:「這項研究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合作成果,數十名科學家結合他們的專業知識,建立了遺傳調控變異圖譜,並了解了遺傳變異的核心生物學機制。」
-
Science揭示大自然的美麗之一:植物的綠色「防曬霜」
捕光指的是與蛋白質結合的葉綠素分子收集太陽能的過程。在光合作用中,收集光能量是從吸收陽光開始。綠色植物和某些其他生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食物的過程被稱作光合作用。研究人員的模型借鑑了複雜網絡科學的理念,這是一個致力於探索手機、大腦和電網高效運行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