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突然冒出一群「怪獸」,裝4臺轟炸機發動機,跨海作戰全靠它

2020-12-06 戰略先鋒

近日,東海突然冒出了一群「怪獸」,點燃了軍迷們的熱情!

據媒體報導,在4月中旬,東海艦隊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海上軍演,一群「怪獸」亮相,它們就是我國自主研製的726氣墊登陸艇,軍迷們更喜歡稱之為「野馬」,「野馬」霸氣狂放的外形,4臺轟炸機發動機作為動力系統,一旦開動4臺發動機齊轟鳴,攜帶大批解放軍精銳踏浪而行,「野馬」的誕生就是為了強化我軍登陸作戰能力。

在設計之初,為了提供更大動力,解決它的「心臟病」問題,中航工業在FWS-10「太行」軍用渦扇發動機的基礎上,研發出QC-70國產小型燃氣輪機,相對於傳統的艦用發動機,「野馬」動力更足,同時也是一頭「油老虎」,但速度快、推力大,這才是關鍵,登陸作戰的關鍵在於一個「快」字,「野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上海岸,能夠極大減少我軍傷亡。

目前,726型氣墊登陸艇正開足馬力,全力建造,俗稱「下餃子」,此前該艇由江南長興船廠承建,但需求過大,一個船廠顯然達不到解放軍的要求。

據近日媒體報導,中船集團副總經理孫偉視察黃埔文衝長洲廠區時,在室內船塢內,一艘嶄新的726型氣墊登陸艇赫然在目,已基本完工,動力機艙、推進風扇等關鍵系統已安裝。

由此可見,黃埔廠也加入了726型的建造,續建和新建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艇的經驗,無疑讓他們也有足夠的能力為江南長興分擔壓力。

據媒體披露,東海艦隊在1月發布新聞,四艘726型3236、3237、3238、3239同時入役。與此同時,在江南長興的舾裝港池內,近期至少有6艘726型已下水舾裝,黃埔廠也至少有4艘在建。

未來,「野馬」將優先供給東海艦隊,「野馬」可以運載我軍新型主戰坦克99式,可在傳統排水型登陸艇難以登陸的地方展開登陸,是立體登陸作戰的核心裝備,預計建造數量為90艘,據專家稱,「野馬」全速跨越海峽只需要1消失。

解放軍在東海養的這群「怪獸」正在繁衍壯大,未來跨海作戰就靠它衝在一線了!

相關焦點

  • 黑科技戰機裝上核反應堆,驅動4臺發動機一飛沖天,繞飛地球60圈
    其實不然,我們素來以傻大黑粗黑科技著稱的蘇聯,還真研製出來過核動力轟炸機。裝上核反應堆驅動4臺發動機一飛沖天,能永不疲憊繞飛地球60圈,而且由於飛機裡有核反應堆,就是別國發現了也不敢擊落。生怕在自己國家上空直接爆炸了,到時候損失最大的還是自己。這款世界首個永不疲憊轟炸機是典型的美蘇冷戰產物。
  • 美軍正在加速打造全隱形體系作戰能力!
    B2、B1B等幾個大殺器,可以說:以此新型隱形空地飛彈首次實戰為標誌,美軍已形成全隱形體系作戰能力——隱形體系長劍,一個全新的戰略體系能力優勢正在打破現有大國軍力的戰略平衡!筆者認為:與之相對應的新型作戰樣式也必定呼之欲出!我軍不得不思考:我軍靠什麼戰略和戰術制衡?我們現有的三代機還有用嗎?爭奪制空權還有意義嗎?空軍戰略轉型將何去何從?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三部分:攻擊機與轟炸機
    標準反艦配置的海蚊海蚊比常規蚊式輕了1.5噸,這使其單發安全性和機動性都非常好,火力為四門西斯潘諾20炮,可掛裝一條18吋魚雷和兩個50加侖副油箱,或者4枚500磅炸彈。最關鍵是其航程在攜帶副油箱時高達5632千米(美國野馬戰鬥機帶副油箱航程是2656千米),這也是英國海軍擠不上生產線的原因,作為艦載機它實在有點超標。雖然機鼻帶著雷達,但是海蚊是很明確作為攻擊機設計和服役的。海蚊只生產了56架,並且只在航母上服役了一年多,它被德哈維蘭的另外兩種新型飛機吸血鬼和大黃蜂頂下來了。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中島Ki-49「怒龍」中型轟炸機
    該機從各方面看都可算精心設計,但其實性能並不足以滿足1942年時賦予的多種作戰任務。 該機最初生產型為Ki-49-1,交付駐防中國的第61戰隊。1939年以原型機為標準的後續型號開始量產,裝兩臺950馬力中島Ha-5 KAI星型活塞發動機,預生產型則換裝更強勁的1250馬力Ha-41星型活塞發動機。
  • 轟炸機的發動機推力那麼大為什麼不安裝在戰鬥機上
    軍用飛機發動機是與軍用飛機的用途分不開的,不是所有的發動機都適合所有的飛機。轟炸機所使用的航空發動機,通常戰鬥機都很難使用。其基本情況是就是發動機直徑太大,從而利用這樣的發動機設計出來的作戰飛機,必然是一個龐然大物,根本就不符合對於空戰的要求。
  • 航空製造的「木頭奇蹟」——英國蚊式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蚊」式轟炸機創造了皇家空軍轟炸機作戰生存率的最佳記錄。」蚊」式飛機是英國人的驕傲,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一代名機。臺羅羅公司的梅林-25型12缸V形活塞發動機。主要武器有4門20毫米航炮,4挺12.7毫米機槍,載彈量907千克。「蚊」式先期交付使用的飛機主要被編入英國皇家空軍第105、109和139飛行中隊。1942年9月26日,第105飛行中隊成功的轟炸了位於荷蘭境內的德軍據點,」蚊」式轟炸機初露鋒芒。
  • 61年前的噴氣式轟炸機---Ar234「閃電」簡史
    在他們之後,阿拉多公司還推出了裝4臺戴姆勒.奔馳BMW003-1發動機的原型機AR234V13,它是在V8的基礎上換裝V9的機身完成的:這是因為V6和V8的試驗已經證明,V8的發動機安裝方式使得飛機的操縱性能更好。
  • 為什麼圖-95轟炸機的發動機有兩層螺旋槳?必須要共軸反轉
    在冷戰時期,蘇聯憑藉在武器裝備方面的獨特設計風格和先進的製造工藝技術,研發出了眾多性能先進的大型武器裝備,其作戰效能在很大程度上令各國都嘆為觀止。而遠程戰略轟炸機是蘇聯時期進行戰略威懾重要大殺器,蘇聯的軍工科技人員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採用螺旋槳發動機的圖95遠程戰略轟炸機。
  • 全球首款超音速轟炸機,裝備6臺渦輪噴氣發動機,飛彈也追不上它
    摘取二戰勝利果實的美國,在軍事方面更是得到了蓬勃發展,說到美國海軍,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航空母艦,至於說美國空軍,除了F22、F35等隱身戰機外,B-2隱身轟炸機也都被我們所熟知。在現代化軍事高速發展的今天,戰略轟炸機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都極其重要,是核三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也僅有美俄這兩大軍事強國擁有完善的核三位一體打擊力量。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30俯衝轟炸機
    1936年5月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公開了用於替代當時在役的三菱Ki-2和川崎Ki-3轟炸機的新一代轟炸機的技術要求三菱Ki-30的首架樣機為懸臂中單翼帶固定尾輪後三點起落架布局,帶整流罩的固定式主起落架,裝一臺825馬力的三菱Ha-6 星型活塞式發動機,1937年2月28日首飛,表現不錯。第二架樣機換裝功率更大的川崎Ha-5KAI星型活塞發動機。相對於第一架樣機它的性能提升不是很大,但無論如何已經遠遠超出了陸軍提出的技術要求,所以很快就獲得了16架預生產型的訂貨並於1938年1月服役。
  • 最得意的傑作,美國取得多項第一的轟炸機,馬丁公司B-10轟炸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轟炸機的地位和作用被更多的人所認知,這時候飛機從木質結構,雙翼布局開始過渡到運用金屬材料、已經單翼式,再加上發動機功率增大,以及領航系統以及投彈瞄準設備越來越完善,這時候的轟炸機能力大幅提升。在上個世紀30年代,更是問世了一大批性能優異的轟炸機,其中美國的B-10轟炸機其設計更是非常經典。今天咱們就來仔細地捋一捋美國的第一款全金屬結構B-10轟炸機。
  • 外號「同溫層堡壘」,載彈量超過30噸,裝備八臺發動機堪稱空中巨獸
    在美軍的轟炸機序列中,要問哪一個型號最老,很多軍迷們馬上就會心領神會。沒錯,它就是已經服役了超過半個世紀的B-52戰略轟炸機。它裝備了八臺發動機,堪稱空中巨獸,外號"同溫層堡壘",航程超過10000公裡,是一款非常經典的轟炸機。
  • 馬丁轟炸機,作為中國空軍遠徵日本的座機,其戰鬥性能究竟如何?
    當然,這些錢也確實對於中國購買飛機、建立航空廠以及作戰飛機場(注意:在七七事變前,中國空軍總共有100餘處野戰類機場和位於洛陽、南京、南昌、廣州的4個航空總站)、維修基地等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空軍和日本軍機進行空中格鬥在1937年七七事變前,中國空軍在籍飛行員大約維持在620人,擁有600餘架各類飛機。
  • 轟6K轟炸機的K是什麼意思?憑什麼被稱為「中國的B-52」?
    轟-6轟炸機是在蘇聯圖-16轟炸機基礎上發展而來,由於長期以來,中國都嚴重缺乏優秀的大型空中平臺,所以中國基於轟-6轟炸機機體研發出不少作戰任務定位不盡相同的戰機。-6改,甚至還有計劃改裝4臺「斯貝」發動機的四發轟-6。
  • 美制隱身戰機追不上轟炸機,俄軍老司機收起機翼揚長而去
    當這兩架先進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以左右護航的方式為俄軍圖-160戰略轟炸機「護航」時,這架圖-160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突然將機翼向後收起改為最大後掠角,4臺發動機一起打開加力燃燒室,巨大的轟炸機瞬間突破音障,並很快達到音速的2倍。這個時候伴飛的F-35A戰鬥機飛行員也馬上反應過來,加力向前追去。
  • 東海電磁波瞬間超級強烈,美B1B轟炸機被迫繞圈,軍方:絕不慣著
    最近東海電磁波瞬間超級強烈,原計劃前往東亞地區執行任務的美軍B1B轟炸機被迫開始繞圈,甚至被迫直接取消了行動,難道是怕當活靶子嗎?,畢竟這款轟炸機曾經是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雖然現在美國空軍取消了B1B轟炸機的戰略威懾任務,改為一款常規戰役戰術轟炸機,但威懾力依然不減當年,作為美國空軍轟炸機三駕馬車中唯一能夠進行超音速突防的轟炸機,B1B其實是最有希望實現打擊突然性的。
  • 木製的傳奇——德哈維蘭「蚊式」戰鬥轟炸機
    戈林提到的就是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生產的DH98「蚊」式戰鬥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最成功的飛機之一。「蚊」式飛機,是一種頗具特色的傑出機型,它有幾大奇特之處:一是採用全木結構;二是改型多;三是生存性好。這種集轟炸、戰鬥、偵察、教練、聯絡、反潛於一身的木頭飛機曾活躍在地域廣闊的歐亞戰線上,是當時聞名四海的飛機。
  • 萬能博士,夜間空戰高速轟炸樣樣皆能,二戰德國Ju 88轟炸機
    而對於Ju.88來說,我們了解最多的應該是它的轟炸機型號,其實除了轟炸機,它還被改裝成了眾多版本,而本文將會對其的重型戰鬥機型號進行介紹。九州飛機公司仿造Ju.88為日本海軍製造的東海反潛機來源高速轟炸機計劃1930年代,各國認為飛行速度極快的轟炸機可以輕而易舉地逃過敵機的追擊,因此可以簡化防禦火力進而減少阻力,以獲取較好的機動性能。例如蚊式轟炸機,一式陸攻等。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川崎Ki-48輕轟炸機
    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遇到了蘇聯援助中國的SB-2輕轟炸機軍方要求川崎公司立即研發類似的高速雙發輕轟炸機,不僅要有較大的載彈量,更要求最大平飛時速達到485公裡,這就是1938年1月出現的Ki-48輕轟炸機。該機為中單翼布局,常規尾輪式可收放起落架。樣機裝兩臺川崎Ha-25星型活塞發動機,發動機安裝在機翼前緣的短艙中,機身可容納4名機組成員,四人為駕駛員、投彈手,導航員和無線電員兼射手,機身內有炸彈艙。
  • 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研發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的辛酸歷史
    、升限更高以及作戰半徑更長的戰略轟炸機以配合新時代洲際戰略轟炸的需求。1945年11月19日,美國空軍裝備司令部(AMC)提出了該新型戰略轟炸機的要求技術特性:「能夠在不依賴其他國家控制的高級和中級基地的情況下進行戰略任務」。該戰略轟炸機可搭載五名以上炮手和六名換防人員,設計巡航高度3萬4千英尺(10400米),巡航速度300英裡每小時(260節,480公裡/小時),作戰半徑5000英裡(4,300海裡,80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