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饒毅:美國難控疫情,自身責任無可抵賴|關注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無冕財經

饒毅是國際聞名的生物學家,也是中國最具公共意識的科學家,同時還是頗具影響力的科學人文新媒體平臺「知識分子」的創辦者。面對疫情,饒毅多次發聲,分析進程,闡明態度。

近日,多個國家呈現疫情爆發的勢頭,有了中國的前車之鑑,為何事態還會演變至如此失控的地步?饒毅尖銳地指出,就美國而言,病毒大流行的責任在於美國政府沒有及時準備檢驗試劑,其中必定有人失職。

指出他人過錯,不是為了看笑話,而在於自省。無冕財經轉載此文,望讀者理解我們的用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

作者:饒毅

美國有人起訴中國導致疾病擴散。不僅可笑,而且可悲。

如果有朝一日新冠病毒真的在美國大量流行,責任在美國本身。

新冠病毒流行過程中,美國早期沒有積極應對,浪費了很多時間,從掉以輕心到現在感到無可奈何,美國有人失職是無可抵賴的事實。

一個重要的失職,很容易被一般讀者理解:沒有及時準備檢驗試劑。

3月13日哈佛校報報導:世界最著名醫院--哈佛大學附屬的麻省總醫院(MGH)院長Peter Slavin說「檢測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

這不用比較中國和美國,可以比較美國和韓國:美國每百萬人口檢測達到5人的今天,韓國每百萬人口檢測已達4000。

檢測病毒最常用的方法是檢驗病毒的核酸,檢測核酸可以特異報告病毒、快速得到結果、經濟適用。技術上,美國完全可以做到,而且可以比中國快比中國質量高。

中國在2020年1月3日就新冠肺炎通報了美國政府。我們不清楚通報說的多嚴重,但美國可以而且應該開始注意。

1月上旬,中國給世界衛生組織提交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而且在共享網站公布。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Pardis Sabeti說她實驗室就開始做檢測方法,她讚賞中國那麼早就發現了病原體、讓美國可以早就做準備。

1月23日,武漢封城。無論之前美國知道多少,到23日,就不可能不知道嚴重性,這之後,美國完全應該自己負責自己國家的抗疫工作。

可以說,1月11日至23日,美國有時間開發核酸檢測方法。1月23日至30日,可以完成對多個方法和製備的比較,拿出美國認定的方法。美國CDC早就應該按情況及時批准。然後請三個大公司,或者20個中公司、50個小公司生產試劑,美國應該國家採購試劑。做的再慢,到2月中旬也應該可以有大量檢驗的標準試劑盒,首先供給全美的醫護人員。到2月底應該有足夠試劑供給全國人民。

醫護人員得到檢驗,就可以避免醫護人員傳染給其他人。

其他人員、特別是輕症或無症帶毒人員得到檢驗,就可以及時隔離。

有些人誤解,以為中國的生物技術超過了美國。不僅美國還遙遙領先中國,英國、德國也強於中國。

二十年前,中國幾乎全部進口儀器試劑,想進口而不能的部分是因為窮。十年前,中國也是絕大部分試劑要進口。今天,中國在生物技術需要的精密儀器和重要試劑,還是進口為主。

那麼,這次中國匆匆忙忙、被迫應戰都製備了足夠的檢驗試劑盒,而美英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居然沒有做出足夠本國使用的檢驗試劑盒,不是技術不行,而是有人失職。

開創全世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領先科學家大部分都還健在,美國最多。他們可以建議很多常用化學分子為基礎的價廉物美、製造容易的標準試劑,用於提取核酸、檢驗核酸,完全可以在中國之前就做出來。美國批准檢測試劑也慢了。德國給美國檢測試劑,美國又扭扭捏捏不要,把面子放在人民健康之上。

美國在其強的方面出現落後於中國的現象,不僅危害其本國人民,而且滑天下之大稽。

原因是什麼?很容易想到:1),2),3)。

相關焦點

  • 饒毅:美國無可辯駁的失職
    學者薈作為公眾傳播平臺,關注時事關注熱點, 傳播學術觀點、時事人文、哲學理論以示讀者。 堅持做負責任的傳播平臺,服務讀者,傳播價值。
  • 歸國任教的舒紅兵、饒毅、施一公、高福,如今有差距,兩人被質疑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歸國任教的精英,無論有多少赤子之心,都已難再重提當年之志。離開北京大學的饒毅教授,曾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教授,擁有獨立的實驗室,無論是科研條件還是教學待遇都十分優厚。饒毅在當時並沒有過多留戀,一心想要回國任教,於是來到北京大學,直接擔任生命科學院的院長。
  • 鍾南山、袁隆平、饒毅......誰是中國學者中的「頂流」?
    熱度最高,鍾南山院士一騎絕塵說起知名科學家,大家可能腦子裡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幾個名字,袁隆平、屠呦呦、饒毅、顏寧、施一公,在疫情期間,鍾南山、張文宏、我們對鍾南山等 14 位學者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鍾南山院士憑藉疫情時的一大波熱搜,毫無疑問佔據了榜首的位置,以 590 條熱搜條目和 4611 小時 50 分鐘的熱搜在榜時長成為中國「網紅學者」頭名。
  • 回國任教的4個博士各有成就,饒毅和他當校長,高福、舒紅兵沉默
    回國任教時間比較早的舒紅兵院士,比饒毅教授早了7年來到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饒毅教授不同的是,舒紅兵來到北京大學擔任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之時,依然擔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副教授。在適應國內科研環境和教育環境方面,舒紅兵似乎更加懂得迎合。
  • 那些饒毅「剛」過的「專家」們
    作為世界著名的神經生物學家,2007年,饒毅宣布放棄自己在伊利諾州西北大學的終身教職(醫學院神經科教授),以及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的職位,回到北京大學擔任講席教授和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我希望通過我的行為,扭轉觀望的海外華人科學家的回國決心。」2011年8月,中國科學院公布當年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此前呼聲頗高的饒毅落選。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
    看到這個建議信後,我頗有意見,在當時科研經費還相當緊張的情況下,一下子提出百億元的支持力度似乎異想天開、不負責任:為什麼不先建立一個研究所作為試點?投巨資建立這麼多研究所誰來負責、達不到預期效果怎麼辦?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有多少海外科學家會願意全職回國工作?當時,我覺得饒毅的建議會帶來不負責任的奢侈和浪費,甚至負面影響國內的科研發展。第二天,饒毅打電話來解釋,我就很情緒化地把滿腹不滿一股腦倒出來。
  • 《紐約時報》刊登中國學者饒毅文章後,遭到美國一群人瘋狂攻擊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近日,中國知名科學家饒毅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通過講述他在美國紐約的一位叔叔因新冠肺炎不幸病逝的遭遇,並對比了他在中國武漢的親屬平安無事的情況,抨擊了美國川普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糟糕表現。
  • 北大饒毅教授,在美國的親人死於新冠,武漢的親人活得好好
    饒毅,著名分子神經生物學家,曾經在留學期間擔任(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2007年回國,受聘出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最近,健康時報的記者採訪饒毅教授,他難受地說;「我在武漢的親人活了下來,但是在美國的叔叔卻死了。」饒毅教授介紹了自己居住在美國的叔叔——饒厚華,他的叔叔是一名藥劑師,很有可能是被他位於皇后區的藥店中取藥的病人傳染的。
  • 為什麼刊登饒毅文章的《紐約時報》被說成「傷害美國」?
    作者陳念  「我在武漢的親人活了下來,我的叔父卻因疫情死在了美國」——近日《紐約時報》評論版刊發了中國海歸學者饒毅的署名文章,由美國叔父的意外之死引入,講述大時代下中美兩地家族成員的分離聚合,道盡「一場疫情,同一家族,不同國家,陰陽兩隔」的人間悲涼。這個故事被認為映射了中美兩個大國的真實變遷,引人深思。
  • 科學家饒毅放棄美國國籍10年,再赴美卻屢屢被拒
    在美學習工作長達22年,2007年放棄美國國籍回國,10年後,赴美進行學術活動卻屢屢被拒。 這就是中國生命科學界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兩年間的遭遇。根據《南華早報》19日的報導,最近一次遭拒是饒毅收到位於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邀請,於7月23日和24日在華盛頓參加一個科學研討會。但這次赴美籤證申請同之前一樣遭到美駐華大使館拒絕。 饒毅 圖自《南華早報》 美國《科學》雜誌18日的報導稱,這位中國頂級腦科學領域專家一直在困惑他是如何上了美國籤證黑名單的。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赤子情懷、童心未泯
    看到這個建議信後,我頗有意見,在當時科研經費還相當緊張的情況下,一下子提出百億元的支持力度似乎異想天開、不負責任:為什麼不先建立一個研究所作為試點?投巨資建立這麼多研究所誰來負責、達不到預期效果怎麼辦?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有多少海外科學家會願意全職回國工作?當時,我覺得饒毅的建議會帶來不負責任的奢侈和浪費,甚至負面影響國內的科研發展。第二天,饒毅打電話來解釋,我就很情緒化地把滿腹不滿一股腦倒出來。
  • 第n+1次美國籤證被拒,饒毅做錯了什麼?
    饒毅教授的美國籤證又被拒了。自2007年放棄美國國籍回國,這是饒毅第n+1次赴美籤證被拒絕。工作狂施一公2013年在科學網發文《饒毅其人其事》裡寫,自己剛認識饒的時候,對他印象欠佳,因為自己忙於科研正道,比他早三年做PI的饒毅卻是在那裡花很多時間寫雜文,還是跟自己實驗室研究課題無關的雜文,比如評論科學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他把這些文章通過email群發給在美國的中國學者教授們閱讀。由於對饒毅有成見,他發來的雜文我一般都直接刪掉、不會花時間閱讀。」
  • 著名科學家饒毅實名舉報裴鋼等三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繼近期中國免疫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達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饒毅,男,1962年出生。
  • 饒毅能質疑王延軼,王延軼卻沒有質疑饒毅。原因或令人感動
    疫情期間,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最緊張的時刻,饒毅質疑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的科研能力。但王延軼面對饒毅的無端指責和質疑,並沒有發文反駁,而是一直保持沉默。難道王延軼自覺理虧,擔心越描越黑。還是另有原因。
  •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放棄美國國籍10年後再赴美卻屢屢被拒
    在美學習工作長達22年,2007年放棄美國國籍回國,10年後,赴美進行學術活動卻屢屢被拒。  這就是中國生命科學界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兩年間的遭遇。  根據《南華早報》19日的報導,最近一次遭拒是饒毅收到位於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邀請,於7月23日和24日在華盛頓參加一個科學研討會。但這次赴美籤證申請同之前一樣遭到美駐華大使館拒絕。  美國《科學》雜誌18日的報導稱,這位中國頂級腦科學領域專家一直在困惑他是如何上了美國籤證黑名單的。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回應關於饒毅實名舉報3學者論文造假
    饒毅實名舉報李紅良、耿美玉、裴鋼學術造假。繼近期中國免疫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達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饒毅於1983年江西醫學院本科畢業後考入上海第一醫學院研究生。1991年獲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科學哲學博士。1991年進入哈佛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系做博士後,研究脊椎動物神經誘導的分子機理。1994年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解剖和神經生物學系任教並領導獨立的實驗室。2004年起任(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 北大前院長饒毅惜敗武大副校長舒紅兵,落選院士存在爭議
    例如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過教授的饒毅,以及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過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就是如此。 時至今日,風骨教授饒毅做到了「堅持自己的初心」,同時這位教授也失去了一些頭銜,比如院士的頭銜,長江學者的頭銜,甚至為了在當時專心從事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饒毅還辭去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職務,一心站到講臺和科研實驗室裡,踏踏實實講課,專心致志研究。
  • 法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聲稱新冠病毒為人造,饒毅回應:胡說八道!
    新冠病毒來源問題繼續引發爭議,近期,法國著名病毒學專家因發現愛滋病毒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呂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 教授周四在接受法國的一個醫學專業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用數學模式對病毒基因研究得出的結果,確認了之前印度學者提出的新冠病毒帶有愛滋病基因的發現。
  • 饒毅丶丁健丶管軼畢業於這所大學!而且還是同級生!
    截止到目前為止,疫情仍然還在迅速的發展,而在此次抗疫之戰中,我國湧現了多名專家和醫護人員,他們都默默都為武漢的疫情做貢獻,雖然我們並不認識他們是誰,但是我們知道他們都是為了人民,為了我們的國家。我們都知道鍾南山院士丶李蘭娟院士丶高福院士丶陳薇院士等,而與此次疫情相關的饒毅等人,你知道嗎?
  • 饒毅直言回國後最大的痛苦是中國人際關係,為何他不離開?
    2010年,饒毅在世界著名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的科研文化》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指出有人為了獲得更多的項目去拉關係,之後,他還在一些公共場合說出了學術界的醜聞,而這些言論,也讓他觸犯到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