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丨從這裡再看網絡文學與網絡新人類

2021-01-13 詩酒話江湖

原標題:由《悟空傳》反觀網絡文學與網絡新人類

文/玄峰

網絡文學,顧名思義就是以網絡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其真正的學術定義尚不明確。

在世紀之交時,中國的網際網路事業逐漸發展起來,《悟空傳》作者今何在最早在新浪網金庸客棧上面連載發表小說,共二十章。該書在出版後引起廣大網民的閱讀高潮,在網絡上一直享有「網絡第一書」的美譽。

可是時隔二十年,網絡文學也有了一番發展,卻很少再出現像《悟空傳》一樣廣受大眾認可的堪稱經典的作品了。在大眾的眼中,網絡文學是處在鄙視鏈底層的,讀網絡文學也就意味著膚淺、沒內涵,即便其中的確有幾部精品,也難逃偏見。

遍觀當今的網絡文學,多數是一些缺乏內涵,快餐式的文字。它們沒有太多的內在結構,存在很多邏輯錯誤和與實際不符的地方。這樣的文學並不適宜多加閱讀,然而在忙碌的現實中,人們將偶爾的閒暇都投入到網絡中,漸漸失去了深閱讀與深思。

這時粗糙構思與敘事的網絡文學便為碎片化的閱讀提供了成長的土壤。這麼看來,網絡文學的存在發展,是與網絡人類相輔相成的。網絡文學因人而發生改變,人也不知不覺受閱讀作品的潛移默化。

從這裡反觀當年的《悟空傳》,我想它能夠受人追捧,是因為它符合了很多人的真實心態。真正不帶偏見地去看網絡文學,可以發現,這是一種坦蕩表達自我感受的文學方式。

當教育事業發展到如今的程度,閱讀的門檻幾乎沒有了,甚至寫作的門檻都是大大降低,並且網絡為人們提供了多種平臺,人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想法,自由地進行創作,甚至都有「互動式」寫作,完全無從構思,接龍、合作都可完成。

劉勰曾語「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隨著時代變化發展,科技大大進步,寫作方式發生了變化,人類,也悄然變化。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社會紛繁複雜,人也由此產生了很多複雜的情感,人們常提的一種情感是焦慮,這簡直成了當代人的「病症」。網絡文學這一隨網絡新人類應運而生的事物,則更契合這一特點。

文學風格大體可分為兩種,一類是「販賣焦慮」,那些「憂鬱哀愁」的文字讓人沉溺其中感慨自傷,一類是「積極」至「爽文」的地步,讓人自我陶醉,自以為可以一路刷怪最後無敵於天下。這些都是焦慮帶來的不自信受困擾的表現。內容相對單一,網絡文學想要實現長期長效的發展,是需要應對社會不同群體與現狀進行考量的。

電影《悟空傳》劇照

所以網絡文學在這裡就變成為了壓力過大的網絡人類緩解焦慮病症的一副藥劑,可是缺乏內涵的網絡文學就成缺乏力量的藥劑,流於表面,治標不治本,或者就是赤裸裸的精神鴉片,使人一時歡愉,卻跌入膚淺的深淵,而網絡文學市場、商業化的特點又要去為了迎合日益浮躁的讀者。於是陷入惡性循環,既傷害了網絡文學,也傷害了網絡人類。

相反,倘若網絡文學繼續保持它的純粹,僅僅是載體變成網絡這一點不同,發揮自由隨性的優點,為人們提供有益的幫助,生活無處不成詩,隨時隨地可以接受文學的,當鑑賞水平上升、素養提高後,對網絡文學的要求也會提高,相互成全又相互促進。

《悟空傳》就很符合網絡新人類,它使二者平衡卻不偏激,它有其鮮明的特點,有時不依常規寫作,書中人物可隨口冒出現代用語,這是網絡文學獨到之處,不拘形式。

漫天仙佛也不如常人所想,他們也懦弱、欺軟怕硬,妖怪都具人性,他們與現代社會的人們一般,令人不禁莞爾,又無法不感慨。這是它隨意自然,又像是社會縮影的特點,在嬉笑怒罵中,不拘束地展現自我想法,畢竟新人類並不想在這裡看嚴肅的說教,更樂意藉此自我滿足。

最重要的還是書中體現的反抗精神。宣揚人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玄奘曾言,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的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印證了一批青年人在困惑中成長的軌跡,他們有衝勁,敢於拼搏,為了向這個世界證明自己來過。

如果反抗精神不足以動人,那麼書中亦有感人的愛情故事,悟空與阿瑤也好,天蓬與阿月也好,總令很多人感慨。雖然是天上的故事,是星月間的神話,但都是基於現實中人們真實情感而寫成的,很多人都能在書裡找到自己的樣子。

科技的進步帶來了時代的變化,同時也更新了工具。網絡新人類不僅僅是活躍於網絡上的人,他們的想法心態也變化太多,文學的形式也由人與工具的更新發生變化。人們曾深思,網絡文學究竟是文學發展道路上的一道坎,一個剋星,還是文學末路上的一個救星……

若要朝有益的方向發展,則需要引導,需要推動。網絡文學逐漸市場化商業化泛娛樂化,但不能因此使隨心而至的文字沾上銅臭,良性的發展當然不能脫離市場,只是網絡文學也不能脫去自身的純粹。網絡文學和信息交流手段的發展,也讓人們在思考其與紙質文學之間的關係,如何去進行良好的處理。

網絡新人類文化中流露出濃濃的現代人的真情實感,文學是尋求慰藉的港灣,希望可以是如《悟空傳》一般能令你溫柔好夢後又能整裝待發,而不是僅僅墮落的溫柔鄉,自我膨脹的。如今網絡新人類不該是囿於現實的困擾,畢竟這是以年輕人居多的群體,該以旺盛的想像力、創作能力去提升網絡文學的審美與欣賞能力。

《悟空傳》在此做到了網絡文學與紙質文學的一種和諧,然而卻只是少數的典型。網絡文學也應有其所追求的審美藝術標準,透過其獨有的媒介與風格方式,去展現內心想法、反映現實,達到網絡文學應有的積極作用。

反思與轉型需要由人來推動,固守傳統的文學觀念難以形成現實的突破,《悟空傳》成為網絡文學研究的典型,然而典型畢竟是典型,如果要深入研究普遍現象,更應該去看看其他廣大作品去尋找共性,通察優劣。但對網絡文學的研究還是流於表面,或者實際上很多學者就抱著對網絡文學鄙夷的態度不屑於研究,缺乏理論與體系的建構,也使網絡文學的發展更顯困難,陷入鄙夷的泥沼。

加大學術研究的力度與構建文學評論的體系是目前需要針對網絡文學做出的改變,另外網絡文學也始終是紮根於網絡,與廣大網絡人類所互動,相互成全的。不可否認,網絡文學推動了文學大眾化的進程,從《悟空傳》來看,文學大眾化就是更貼近於生活,更貼近人們的真情實感,新人類將他們的情感訴諸於文字,或是從文字中尋找自我,他們相互影響,既是推動者,也會是受益者。網絡文學需要鼓勵、引導其發展,從而形成文學與人的共贏。

從《悟空傳》一本書看到的可能有限,但網絡文學與網絡新人類卻還存在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燃魂傳》來了,《仙劍》作者管平潮再掀網絡文學「軒然大波」
    如今,網絡文學全IP運作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青睞,早在IP元年爆發前,網絡文學產業已經讓咪咕公司嗅到了商機,並催生出一個以網絡小說智慧財產權為核心的全新行業,並延伸到了遊戲、漫畫、商品和線下商店等衍生產業,形成咪咕生態產業鏈。
  • 最值得看的十本網絡小說,看過5本以上的都是老書蟲了
    好的網絡小說總是讓讀者廢寢忘食,挑燈夜讀,每次總會想一口氣看完,這裡給大家推薦十本,希望您能喜歡。,奇幻文學的巔峰之作,《紫川》以帝林、斯特林、紫川秀為代表的「紫川三傑」為主角,講述了在這個泛大陸戰爭時代爭鋒天下的故事,烽火遠東,帝都染血,山河破碎,劫後餘生,戰地戀歌與英雄情結,白骨紅顏與生死與共,《紫川》非常值得一看。
  • 最值得一看的八本網絡小說,劇情人物文筆都完爆其他作品
    好的網絡小說總是會受到眾多讀者的推崇,當午夜夢回之時依然想打開看看,這裡給大家推薦八本網絡小說,劇情文筆人物都完爆其他小說。《雪中悍刀行》第三本:《家園》說起《家園》這本小說相信新生代的讀者是不知道的,然而如果放在十年前《家園》可以在小說閱讀榜上排得前三甲,作為網絡文學十年盤點活動中的十佳優秀作品與十佳人氣作品雙項殊榮的獲得者,
  • 《悟空傳》被吐槽劇情空洞:一言不合就打 一不留神就愛
    原標題:7月13日去看史上最帥孫悟空 《悟空傳》畫面震撼,劇情空洞 由郭子健導演,彭于晏、倪妮、歐豪、餘文樂、鄭爽、喬杉主演的《悟空傳》將於7月13日上映。昨天,影片在廣州舉行了IMAX3D版本的提前看片會。很多到場的觀眾都被影片的特效震撼,「動作和畫面很燃很熱血」,也有迷妹們再次傾心於彭于晏的顏值,「簡直是史上最帥孫悟空」。但也有人感到失望,「劇情中二,節奏混亂,借魔幻片的外殼拍的還是古裝青春愛情片。」
  •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與時代、世界和文化趨勢合拍
    海外網絡文學創作者數量還在持續增長。在網絡小說創作類別裡,有一大類型叫作「同人」,即以原作的故事背景、內容、情節及人物等元素作為依據,運用改寫、仿寫、續寫等創作手法,而「衍生」出來的二次創作。如傳統文學經典名著《三國演義》,「同人」作品數以萬計;網絡文學名作《此間的少年》和《悟空傳》,就是如此。在歐美,此類創作被形象地稱為「粉絲小說」。
  • 聚焦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助力南京「文學之都」建設
    市文聯供圖 大熱電視劇《羋月傳》《燕雲臺》原著作者蔣勝男、《山海經密碼》作者阿菩、《網絡英雄傳Ⅰ——艾爾斯巨巖之約》作者郭羽、《我在火星上》作者天瑞說符……百位網文大神齊聚南京!11月24日—26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京市文學之都促進會承辦的「全國知名網絡作家創作研討班暨全國百名網絡作家文都行」活動在寧舉行。
  • 中國網絡文學走向世界:不斷順應人類對情感體驗的新需求
    中國網絡文學不斷走向世界。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不斷走向世界,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大眾文藝樣式。現代文明大國通常是文化輸出大國,而大眾文藝的輸出,是以滿足人類基礎性情感需求為主旨,通過市場化途徑來實現的。中國網絡文學與好萊塢電影等世界大眾文藝競爭的能力何在,前景如何呢?這是需要認真回答的問題。
  • 十本稱的上巔峰之作的網絡小說,看過一半的絕對是骨灰級書蟲
    網絡小說經典眾多,被稱為神作的也不過寥寥幾十部,這裡挑選出其中非常經典的十本網絡小說,看過一半的基本上能算的上是資深書蟲了。《誅仙》第三本:《悟空傳》說起《悟空傳》相信很多讀者都不陌生,作為一本戲仿小說
  • 中國網絡文學走過20年 從"起點"出發再加速
    原標題:從『起點』出發,網絡文學再加速 1 年輕人志同道合 在陽江註冊起點中文網 當蔡智恆在臺灣創作《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時,廣東陽江的年輕人林庭鋒開始嘗試在網絡上發表小說。他從初中開始看武俠小說,金庸、古龍、梁羽生讀了很多遍,漸漸發現沒有新小說可讀。
  • 網絡文學 一字千金
    讀者付費閱讀,網絡文學網站與寫手分成——這種商業模式催生出一支數十萬人的碼字大軍,其中佼佼者早已名利雙收。
  • 網絡文學沒有變本質 網絡技術沒有「原罪」
    隨著網際網路的誕生和發展,網絡文學的出現,一個問題產生了:網絡到底有沒有改變文學的本質?先進的網絡技術是否必然導致人性的荒蕪、藝術規律的湮沒和是否扼殺了文學?我認為,勿庸置疑,網絡是始終無法改變文學本質的,而且,網絡的巨大影響力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既不是空前的,更不會是絕後的。
  • 網絡文學生態出海
    同時,中國的網絡文學原創模式也推廣到全球,邁入了「生態出海」的新階段。》稱,截至2019年國內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已達10000餘部,覆蓋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達4.6億元,海外中國網絡文學用戶數量達3193.5萬。
  • 用網絡科學解構,悟空問答輸給知乎背後的邏輯
    網絡結構也是網際網路產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其中包括無標度網絡、小世界網絡、隨機網絡等等。而掌握了網絡結構就掌握網際網路產品設計與運營的內在機理,進而幫你更好地把控商業競爭或是躲避商業網絡攻擊。本文試圖從網絡科學的角度,去解構悟空問答輸給知乎背後的邏輯。
  • 正確認識網絡文學的社會功能
    :   新世紀以來,中國網絡文學發展迅猛,截至目前,我國網絡文學作者已突破1500萬人,網絡文學用戶規模超4億,佔網民總量的50%以上。顯然,僅從社會功能而言,網絡文學的功能無論從內涵還是從外延看,都大大擴展和豐富了,因而,其社會影響力也就更廣泛、更強勁、更深入。  網絡的出現和飛速發展,幾乎不受局限的海量刊載資源,給了眾多寫作者乃至寫作愛好者、文學愛好者等一個發表作品的新大陸,趨之若鶩則成為一種必然。
  • 悟空傳插曲紫什麼時候上線 悟空傳插曲紫歌詞
    昨天無意看了悟空傳,被裡面的插曲秒淚崩。跟劇情無關,真的被插曲潸然淚下,太好聽了。是蔡健雅的紫。超好聽,現在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悟空傳插曲紫介紹  電影《悟空傳》阿紫死的時候的背景歌曲是蔡健雅唱的《紫》  因為音頻悟空傳插曲「紫」還未出,小編也實在是找不出,還望廣大網友海涵,小編收到mp3音頻會立即更新的,請大家多多諒解。  悟空傳插曲紫什麼時候上線  最遲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悟空傳插曲紫估計能夠上線。
  • 悟空傳女聲插曲是什麼 悟空傳bgm蔡健雅《紫》歌詞
    近日上映的電影悟空傳中阿紫死的時候放了一段歌曲,那麼悟空傳女聲插曲是什麼呢?這首歌是蔡健雅的《紫》,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蔡健雅《紫》,一起來聽聽看吧。  這首歌是電影《悟空傳》阿紫死的時候放的音樂,悟空抱著她,阿紫摸著悟空的臉,就像《大話西遊》中至尊寶抱著紫霞,動感情了他就頭疼,就要放棄紫霞,在這部電影中,也是致敬《大話西遊》中這一段。悟空和阿紫之間有一個約定,就是一起看花果山的晚霞,記得在小說中,是悟空死在了紫霞面前,死之前紫霞問悟空:「你在等我」我等你?
  • 人民日報評網絡文學:既要高質量也要正能量
    網絡文學及其IP延伸產業,在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份額越來越大。這意味著網絡文學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重。當前,網絡文學精品率尚低與網絡文學巨大閱讀需求、產業發展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依然突出。
  • 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 聚焦網絡文學產業化、國際化
    白皮書指出,網絡文學出海呈現三大趨勢: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以及IP協同出海。目前,起點國際已上線超1700部中國網絡文學的英文翻譯作品,隨著國內網絡文學IP全面開發的規模效應不斷增強,網絡文學IP改編出海也初具規模。
  • 新生代賦予網絡文學新氣象
    正如《大江大河》一樣,這依然是一部由網絡文學改編成的電視劇。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絡文學自身不斷迎來進化和迭代。近日發布的《2018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如今的網絡文學在各個維度均展現出全新面貌,其中新生代的崛起和粉絲價值的凸顯更促使行業產生內生式的升級和變革。
  • 2019年網絡文學:內力深厚 別有洞天
    同時,隨著新入網人口的減少與短視頻、音頻聽書等新的文娛形式的崛起,行業發展的核心指標付費讀者人數和付費收入都有所下降。然而,即便在此情形之下,網絡文學的發展仍別有洞天。在「粉絲經濟」的支撐下,受技術、市場和政策交織影響的網絡文學,在商業模式、互動機制等方面都有新發展,在作家作品層面更有重大轉型和進化。雖被外部力量反覆衝擊,但「內力深厚」的網絡文學仍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