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美國、加拿大每年秋冬之際,都有一群翅膀橘黑顏色醒目的帝王蝶,成群往南飛越4000多千米,趕上墨西哥人的亡靈節,被當地人認為是祖先靈魂化為蝴蝶回故鄉探視。
目前帝王蝶數量正逐年減少,2013年更是整整遲了數周才抵達墨西哥。新研究發現,除了棲息林減少、極端氣候影響之外,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加也是帝王蝶數量銳減的原因之一。
據報導,帝王蝶數量下降的情況逐年嚴重,2013年在墨西哥過冬的帝王蝶,大約只有4400萬隻,比1999年減少了82%。過去研究發現,因為墨西哥砍伐杉木和松木嚴重,導致蝴蝶缺乏足夠棲息林,加上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造成嚴冬、熱浪或秋冬暴風,使蝴蝶遷徙過程中大規模死亡。
加拿大貴湖大學研究發現,在帝王蝶每年經歷四代循環,往返美加與墨西哥的過程中,以幼蟲階段族群減少情況最為嚴重。而研究數據也指出,蝴蝶幼蟲唯一的主食馬筋草,與蝴蝶減少的數量成正相關。
美國中部玉米帶有「帝王蝶走廊」之稱,因為農夫種植基因改造抗農藥的玉米、黃豆,因此可以大規模噴灑除草劑,使馬筋草從1995年到2013年以來,數量減少了21%,也使帝王蝶幼蟲無草可食。
研究人員估計,未來帝王蝶數量還會減少14%,有5%的機會在這世紀之前遭遇滅絕危機。
新聞擴展:
紐西蘭將同意引進轉基因農作物與食品
關於紐西蘭是否應該種植轉基因農作物的辯論會可能會改變該國過去幾年一直反對轉基因農作物的立場。
紐西蘭農民聯合會副總裁william rolleston博士曾經表示,「禁止食用轉基因(gm)產品是對人類的一種犯罪。」
rolleston告訴參加商會的與會者,儘管公眾抗議減少以及公眾的態度似乎發生了變化,所有的研究、開發、引進和轉基因作物的相關法律都已經成為了過去。
他表示,「公眾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社區不反對轉基因作物,我並不是說所有人都不反對,但是在過去十年裡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我不贊成或反對轉基因作物,但是我們需要使用現有的科學工具,轉基因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rolleston同時也是科學和創新部委員會主席以及科學委員會的成員。他警告說,如果不考慮使採用轉基因作物,紐西蘭的農業可能面對落後的局面。他強調說,政府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技術投資,以改善該國的糧食狀況和緩減土地使用減少的局面。
轉基因作物為全球經濟貢獻高達千億美元
根據pg economics公司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廣泛應用的第16個年頭,作物生物技術給農民帶去了無可比擬的農業經濟效益,也給使用生物技術的國家的居民和農民帶去了可觀的環境效益。
在允許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農民採用轉基因作物的速度通常是很快的。為什麼?因為農民意識到採用生物技術作物的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pg economics公司的主管graham brookes稱,2011年轉基因作物田每公頃的平均收入達到了130美元。這些效益大多由發展中國家農民獲得。由於農民越來越多地採用保護性耕作,更多人採用環境友好的除草劑進行雜草防治,用抗蟲的轉基因作物代替使用殺蟲劑,因此環境也從中得益。農藥噴施量的減少和換用免耕栽培使農業生產中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在不斷減少。
根據報告,2011年全球農場的淨效益是198億美元,相當於平均133美元/公頃。在1996-2011年這16年期間,全球農場的總收入是982億美元;在農場的總收益中,49%(480億美元)是因為蟲害和草害壓力的降低以及遺傳改良而帶來的產量收益。在棉花和玉米中使用的抗蟲(ir)技術使蟲害減少,從而增加了產量。1996-2011年間採用這一技術的農民,種植抗蟲棉花的平均產量增加了10.1%,種植抗蟲玉米的平均產量增加了15.8%。2011年農場股利收入的多數(51%)由發展中國家的農民獲得,其中90%是資源匱乏的小農場。1996-2011年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農民獲得的累計收益各佔50%;2011年農民獲取作物生物技術所支付的成本相當於生物技術總收益的21%,發展中國家的農民2011年獲取生物技術的總成本相當於採用該技術獲得的總收益的14%,而在發達國家,農民支付的費用要高出一倍,約為28%。
發展中國家農民的技術總收益佔農場股利收入的比例相比發達國家更高,這反映了在發展中國家,效益水平更高的智慧財產權的實施和懲罰措施較弱。1996年到2011年間,作物生物技術帶來了1.1億公噸大豆和1.95億公噸玉米的增收。還有1580萬公噸棉花和660萬公噸油菜籽的增收。如果2011年使用該技術的農民(1600萬)沒有作物生物技術可用,要維持2011年全球的產量水平則需要另外種植大豆540萬公頃,玉米660萬公頃,棉花330萬公頃和油菜20萬公頃。總的額外需要的耕地相當於美國耕地的9%,巴西耕地的25%或歐盟穀物種植面積的28%。
另外,作物生物技術的採用對顯著減少農業生產實踐中溫室氣體的排放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因為使用轉基因作物減少了燃料的使用,並因耕作的減少增加了土壤碳存儲。僅就2011年而言,就相當於從大氣中減少二氧化碳230億公斤或等同於120萬輛汽車不上路;作物生物技術減少農藥用量(1996-2011年)4.74億公斤。這相當於歐盟27國1.75個種植季可耕地作物上使用的農藥活性成分的總和。因此,這使種植生物技術作物的土地上使用的除草劑和殺蟲劑對環境的影響減少了18.1%。
抗蟲轉基因作物性狀為環境帶去的好處主要是使殺蟲劑的使用減少,但耐除草劑轉基因作物性狀為環境帶去收益主要是由於南北美洲更多農民使用環境友好的產品和從傳統的栽培方式向少耕或免耕栽培方式的轉變。拖拉機燃料用量水平的下降,土壤碳儲量的增加,栽培方式的變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總體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