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折射原理被推翻?科學家發現新雷射束推翻費馬原理

2021-01-08 騰訊網

通過這些數據包傳播的消息的速度不再受通過不同密度的不同材料傳播的影響。

中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雷射束,它不遵循長期以來關於光如何折射和傳播的原理。該發現最近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可能對光通信和雷射技術產生巨大影響。

UCF光學與光子學院的教授,該研究的主要研究者Ayman Abouraddy說:「這種新型的雷射束具有普通雷射束無法共享的獨特特性。」

光束被稱為時空波包,在折射時(即穿過不同的材料時)遵循不同的規則。通常,光線進入較密的材料時會變慢。

「相反,時空波包可以安排成以通常的方式運行,根本不改變速度,甚至在密度更大的材料中異常加快速度,」 Abouraddy說。「因此,這些光脈衝可以同時到達空間中的不同點。」

「想想裝滿水的玻璃杯中的勺子在水和空氣相遇的那個界面,勺子好像是被折斷了一樣。」 Abouraddy說。空氣中的光速不同於水中的光速。因此,光線穿過空氣與水之間的表面後彎曲成彎曲狀,因此湯匙看起來似乎彎曲了。這是斯涅爾定律所描述的一種眾所周知的現象。」

儘管仍然使用斯涅爾定律,但脈衝速度的根本變化不再適用於新的雷射束,Abouraddy說。他說,這些能力與費馬原理(Fermat's Principle)相反,費馬原理說光總是在行進,因此走的路最短。

「儘管我們發現,無論光通過的材料有多麼不同,我們始終存在一個時空波包,它可以穿越兩種材料的界面而不會改變其速度,」 Abouraddy說。「因此,不管介質的屬性是什麼,它都會穿過接口並繼續存在,就像它不在那裡一樣。」

對通信的影響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對於通信,這意味著在這些數據包中傳播的消息的速度不再受通過不同密度的不同材料傳播的影響。

「如果您想到一架飛機試圖與兩艘潛艇在同一時間進行通信,但其中一艘很遠,而另一艘則在附近,那麼相距較遠的一架將比附近的一艘時間將會更長。」 「我們發現我們可以安排脈衝傳播,使它們同時到達兩艘潛艇。實際上,現在發送脈衝的人甚至不需要知道潛艇在哪裡,只要它們在同一深度即可。所有這些潛艇將同時接收脈衝,因此您可以盲目同步它們而不需要知道它們在哪裡。」

Abouraddy的研究團隊通過使用一種稱為空間光調製器的設備來重組時空波包,以重組光脈衝的能量,從而使其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特性不再分離。這使他們能夠控制光脈衝的「群速度」,大約是脈衝峰值傳播的速度。

先前的工作表明,該團隊具有控制時空波包(包括光學材料)的群速度的能力。當前的研究基於這項工作,發現它們還可以控制時空波包通過不同媒體的速度。這與狹義相對論沒有任何矛盾,因為它適用於脈衝峰值的傳播,而不適用於光波的基本振蕩。

「我們正在開發的這個新領域是光束的新概念,」 Abouraddy說。「結果,我們研究使用這些光束的一切都揭示了新的行為。我們所知的關於光的所有行為實際上都隱含著一個潛在的假設,即它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特性是可分離的。因此,我們在光學領域所了解的就是基於此。這是一個內置的假設。這被認為是自然狀態。但是現在,打破了這一基本假設,我們開始在各處看到新的行為。」

該研究的合著者是Basanta Bhaduri,他是UCF光學與光子學院的首席作者,前研究科學家,現在是加利福尼亞的布魯克納米表面實驗室的研究員,也是該學院的博士候選人Murat Yessenov。

Bhaduri在Optics Express和Nature Photonics等期刊上閱讀了Abouraddy的研究後就對它產生了興趣,並於2018年加入了教授的研究小組。並分析數據。

他說,研究結果在許多方面都很重要,包括新的研究途徑。

「時空折射違背了我們從費馬原理得到的期望,並為塑造光流和其他波動現象提供了新的機會,」巴杜裡說。

Yessenov的角色包括數據分析,推導和模擬。他說,他想通過對糾纏的更多探索而對這項工作產生興趣,糾纏在量子系統中是兩個完全分離的物體之間仍然有聯繫的時候。

Yessenov說:「我們相信,時空波包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使用它們可以揭示更多有趣的效果。」

Abouraddy說,該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包括研究這些新的雷射束與諸如雷射腔和光纖之類的設備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將這些新見解應用於物質而非光波。

來源:互聯範兒

相關焦點

  • 光折射原理被推翻?科學家發現新的雷射束,推翻了費馬原理
    中央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雷射束,它不遵循長期以來關於光如何折射和傳播的原理。該發現最近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可能對光通信和雷射技術產生巨大影響。UCF光學與光子學院的教授,該研究的主要研究者Ayman Abouraddy說:「這種新型的雷射束具有普通雷射束無法共享的獨特特性。」光束被稱為時空波包,在折射時(即穿過不同的材料時)遵循不同的規則。通常,光線進入較密的材料時會變慢。
  • 費馬原理對摺射定律的證明
    如果你是屬於數學超常體系,如果你是物理怪咖、理論大牛,你一定聽過費馬大定理、費馬原理、費馬點。
  • 光的折射定律的發現過程
    光的折射定律的發現過程也是如此,下面截取幾段重要學史資料:古希臘科學家託勒密的研究資料,斯涅耳的實驗,法國數學家費馬提出了光傳播的一般原理,即費馬原理,同學們仔細體會這其中的精彩。古希臘的記載中最早的應該是公元二世紀託勒密所做的光的折射實驗。
  • 新型雷射束打破古老的折射定律
    作者提出了時空波包的折射不變量及其折射定律,並在各種光學材料中進行了實驗驗證。時空折射違反了根據費馬原理得出的光折射行為模式,並為重新塑造光流和其他波動現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該文章以"Anomalous refraction of optical spacetime wave packets"為題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
  • 費馬原理在競賽運動學中的應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費馬原理在競賽運動學中的應用一、光的折射,全反射:二、費馬最短時間原理:光在任意介質中從一點傳播到另一點,沿所需時間最短的路徑傳播。(光走極值)例題:1、步行者想要在最短時間內從田野A處出發到達田野B處,A、B兩處相距1300m,一條直路穿過田野,A處離道路600m,B處離道路100m,步行者沿田野的步行速度是3km/h,沿道路的步行速度是6km/h,問步行者應選擇什麼樣的路徑時間最短?最短時間是多少?討論A、B兩處位於道路同側和道路異側兩種情況。
  • 螞蟻都知道走折射路線,最小作用量原理的物理之美
    早在16世紀,荷蘭物理學家斯涅爾就發現了折射定律,到了17世紀,法國數學家費馬進一步提出費馬原理,當時他稱之為「最小時間原理」,內容是:光總是選擇耗時最少的路徑傳播。根據費馬原理,我們很容易推導出幾何光學的直線傳播定律、反射定律以及折射定律.比如下圖中,光從A點傳播到B點,期間穿過介質1和介質2的交界處,並且在介質2中的傳播速度低於介質1,對於光線來說有無數種路線可以選擇,比如A到B的直線就是一條看起來不錯的路徑,也可以選擇交界面上任何一點O為拐點。
  • 誰說推翻相對論為時過早?
    誰說推翻相對論為時尚早?請你出來說個明白,相對論是導致「物理學已死」(霍金言)的禍根,推翻相對論刻不容緩,不能再無限期拖延下去了。相對性原理無懈可擊,唯光速不變原理是相對論問世的禍根,下面五個問題,每一個都可以顛覆「光速不變原理」,沒了「光速不變原理」,相對論(至少狹義)就要轟然倒塌,就要徹底推翻,除非你能回答這五個問題: 1 反射光速等不等於入射光速? 2 同系統同種媒質中的光速相等不相等?
  • 【量子物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經典解釋被實驗推翻!
    為了拍攝照片,科學家可能要向電子的表面發射一顆光子。這會暴露電子的位置,但光子也會把能量傳遞給電子,使它發生位移。探測電子的位置會不確定地改變它的速率,而測量行為引發的不確定性足以讓這個原理成立。簡單地說,這個原理導致我們對量子世界的探索有一個基本的極限。例如,你越是確定某個粒子的位置,就越不能確定它的動量,反之亦然。這個極限被表述為一個方程,在數學上很容易證明。海森堡有時把測不準原理稱為進行測量的一個難題。他最著名的思想實驗是對一個電子拍照。為了拍攝照片,科學家可能要向電子的表面發射一顆光子。這會暴露電子的位置,但光子也會把能量傳遞給電子,使它發生位移。
  • 新型雷射「違反」光的物理定律
    科學家創造了一種新型的雷射束,它似乎違反了長期存在的光折射定律。這些新的光束被團隊稱為「Spacetime wave packets(時空波包)」,它們遵循不同的折射規則,這可能導致出現新的通信技術。那是因為光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比空氣慢,光線在進入水中時會發射折射-這種現象被稱為斯涅爾定律。
  • 相對論會被推翻麼?如果被推翻了會怎麼樣?
    而相對論不可能被推翻,本質上不是這個理論的問題,而是要推翻相對論,就是要推翻現實。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要搞清楚,任何一套理論不是光憑藉腦洞就可以稱為主流理論的。當初,諾貝爾獎委員會為什麼會頂住巨大的壓力給愛因斯坦頒獎不用相對論,而用光電效應?其實,是因為相對論當時還沒有最夠充足的實驗來證明這個理論是對的。
  • 愛因斯坦理論被推翻?黑洞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有了新理論!
    愛因斯坦理論被推翻?黑洞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有了新理論!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這是個空間和時間結構嚴重扭曲的地方,甚至光都逃不過它。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黑洞的中心有一個奇點,許多恆星的質量被壓碎成一個零大小的體積。
  • 我們宇宙的未來是否早已註定,不確定性原理如何推翻拉普拉斯妖
    我們宇宙的未來是否早已註定,不確定性原理如何推翻拉普拉斯妖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其實說的就是未來都是註定的,但這句話肯定是不科學的。我們宇宙的未來是否註定,不確定性原理推翻拉普拉斯妖。而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這個理論意味著不能同時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須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除以4 π,這表明微觀世界中的粒子行為與宏觀世界中的非常不同。此外,不確定性原則涉及許多深刻的哲學問題。在因果定律中,「如果確切地知道現在,你就能預見未來」,得到的不是結論,而是前提。原則上,我們現在不能知道所有的細節。
  • 相對論為啥不可以被推翻?愛因斯坦破解了什麼秘密?
    很多民科總是喜歡對我說,相對論是偽科學,他們是如何地推翻了相對論,但他們不能出示嚴謹的數學模型,因為他們沒有數學能力,甚至連中學數學能力都不能具備。鑑於相對論的數學過程比較難懂,我就只說說它的原理。相對論是20世紀物理學革命最偉大成就之一,甚至可以去掉「之一」。
  •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附推翻狹義相對論簡易教程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你如果說即將推翻廣義相對論我還可能舉半隻手,但推翻狹義相對論?但是說實在,這兩個補丁太大了……實在很難相信宇宙中有那麼多我們觀測不到的玩意……所以我更傾向於修改理論,至於推翻嘛…說得太重了,我只是傾向於修正而不是推翻,所以只能舉半隻手。狹義相對論穩如泰山那麼狹義相對論呢?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會被推翻麼?
    照理說,如果科學發展是靠一個理論來推翻另外一個理論,那牛頓力學早就該被淘汰掉了,為啥我們還要學?而且有趣的是,不僅學生們在學牛頓力學,航空航天用的也還是牛頓力學。難道我們一直在用「錯的理論」來自嗨,然後置太空人生命而不顧?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光憑想像力和豪言壯志的,而是要先落地。
  • 在未來量子力學是否有可能被推翻?為什麼?
    加上海森堡提出的量子不確定性原理等等構成了量子力學的核心。但是物理學界達成這樣的共識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就不得不說愛因斯坦與玻爾的世紀之爭了。當時哥本哈根學派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後,愛因斯坦氣憤的說出:「上帝不擲骰子」,而玻爾回擊到:「不要安排上帝怎麼做」。
  • 相對論為什麼不能被推翻?
    很多民科總是喜歡對我說,相對論是偽科學,他們是如何地推翻了相對論,但他們不能出示嚴謹的數學模型,因為他們沒有數學能力,甚至連中學數學能力都不能具備。鑑於相對論的數學過程比較難懂,我就只說說它的原理。相對論是20世紀物理學革命最偉大成就之一,甚至可以去掉「之一」。相對論學說,可以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 宇宙中的「態」被發現,未來先於過程誕生,量子力學或將被推翻
    耶魯大學的麥克德沃雷特尖端物理實驗室在最近公布了一則消息,他們通過量子不確定性原理反向推導出來不同的結論。這是人類的又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就。如果此次的成果能夠將量子力學推翻,那就意味著最近兩個世紀以來所取得的科學成就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從生物到科技的方方面面都將會被重新審視。
  • 微積分先驅|費馬
    ——貝爾「我已經發現了大量極其美妙的定理。」——費馬  費馬是法國數學家。1601 年8月20日(另一說17日)生於圖盧斯附近的波蒙特;665年1月12日卒於卡斯特爾。  費馬出生於皮革商人家庭,他在家鄉上完中學後,考入了圖盧斯大學,1631年獲奧爾良大學民法學士學位,畢業後任律師,並擔任過圖盧斯議會議員。
  • 愛因斯坦:不好意思推翻了你的理論(上)
    愛因斯坦:不好意思推翻了你的理論(上)洞中一日,世間千年大家聽過一個故事吧!其中一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為他贏得了博士學位;另外其它三篇分別是:第一篇是解釋「光電效應」的文章。由一個嶄新的角度來探討光的輻射和能量,他認為光是由分離的粒子所組成。17 年後這篇論文使他獲得諾貝爾獎。第二篇是證明膠體溶液中的「布朗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