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思維遇見扶陽灸法【質能轉換】

2021-01-19 平波微步

主題:科學思維遇見扶陽灸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扶陽門的學霸

——講述從理工男、諮詢顧問到灸匠人的中醫學習心得

3)質能轉換:有煙有火才成灸,【形意氣力火】才是扶陽灸。

    養成這種科學思維習慣,往往人就會變得很淡定,定能生慧,智慧就是這麼來的。因為,我們不僅關心一個結論,還會分析一下,看看得出這個結論的前提假設是什麼,這個前提假設經不經起推敲,這個得出結論依賴的前提是不是一個公理,至少是一個定理吧。

    當然,如果給出結論的人說,我是一個全新的理論假設,一個新的技術與產品。真正具有科學思維以後,反而會讓人變得更具包容心。這種包容心,甚至不是因為維護不同意見的公平發言權;這種包容心是一種好奇心,讓人不急於給出是非對錯的判斷,而是去理解別人的理論假設是什麼,實證過程是什麼,實證的實驗設計怎麼樣,是否有幾種不同的實證證明這個理論假設,從而得出對這個理論假設的評估,是不是可以被稱為定理,甚至是公理。科學思維讓我們學會了不急於給出對錯的結論,而是關注前提假設與實證設計的高下水平。

    說清楚了科學思維習慣的淡定與智慧,就可以來談談各種各樣的艾灸技術與艾灸產品,甚至各種各樣的中醫治療方式方法。這個世界是鼓勵創新的,但是各種創新的價值是有巨大的高下差異的。從艾灸的產品與技術應用看,如果前提認為艾灸療效是熱的效應,就會研製出來紅外線電加熱產品,暖寶寶等等一系列產品技術;如果前提認為艾灸療效是艾的藥物成分,就會有加熱艾絨的電子產品,艾草精油產品以及艾艾貼等等一系列產品技術;如果前提認為艾灸療效是火,就會有把艾條碳化成無煙艾灸;如果前提認為艾灸療效是艾條燃燒的綜合作用,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艾灸盒,艾灸架,以及帶著排煙控煙技術的產品;如果前提認為艾灸療效是穴位刺激,就有了紙管艾柱、艾艾貼等等;如果前提認為艾灸療效是能量(火氣)輸入,而能量越多越好,於是艾條直徑就越做越粗;如果前提認為艾灸療效是艾火對病者神的扶持(神可以大致理解為人體自愈力與意識的組合),於是就有艾灸技法,拿著點燃的艾條對著穴位一動不動,雙方都期待進入靜定的狀態;等等等等,於是有人認為被灸者有各種灸感傳導體驗為好,其實背後的前提就是療效基於意識參與;有些人認為被灸者進入睡眠狀態好,其實背後的前提就是療效基於潛意識參與;於是再等等等等,有些艾灸技法是左手不停揉著被灸的部位,右手持點燃的艾條燻灸,其實背後的前提就是療效基於火氣轉化為人體的能量;有些艾灸技法是追求靜定,其實背後的前提就是療效基於火氣轉化為人體的神氣。於是,再等等等等等等等。

    所以有一個沸沸揚揚的治療新冠的方式是,注射一定微量的化學藥物於穴位上。我不會懷疑療效,只是我幾乎可以斷定,在這些注射的穴位上做發泡灸或者化膿灸也會有療效。因為這種方式的關鍵點在於穴位注射,而是不是藥物本身的注射,而注射量的控制,原則上對應對穴位刺激量,激發起的是人體有形層面的反應。

    可以認為上述艾灸產品與技術以及艾灸的技法都是有療效的,但是都是局限在一個或者兩個維度上。原因很簡單啊,人的生命現象是分多個層次的同時組合狀態,有形的皮肉筋脈骨髓,五臟六腑;同時,也有人活一口氣的那個能量,也被稱為生機;同時,還有意識,也有潛意識;還有與社會的交流,上班壓力大不大,領導同事關係好不好;還有與天地自然的交流,跟著天地變化的節奏,至少要白天精力充沛晚上自然入睡吧。疾病的本質是這多個層次中的某一個點出現了異常,但更為常見的是各個層面的病態異常相互關聯,而且是有次第的相互影響,只是以不同的疼痛,難受,心裡的沮喪,體力上的無精打採等不同的表現方式,以及有明顯不明顯地呈現出來。所以,中醫的目標是整體觀,是各個局部有效的方式方法之上,尋求一個更高層次的解釋,一個有次第的解釋,從而形成全維度的治療方案與操作技法,這是對生命現象五個以上維度的同時考量,所以,中醫是一種高維思維。

    1905年,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理論:物質的質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轉化,即質量可以轉化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轉化成質量,質能公式:E=MC^2。質量與能量的公式讓我們至少看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常數,就是C,C是光速,也就是在光速的情況下,才能形成質量與能量的轉化,好吧,我覺得有煙有火才成灸,是讓艾草所代表的藥物成分,端午節的天地之陽氣(能量與信息),以及煙,艾煙的存在是一種驅散的能量與信息(下次展開講),所以,點燃艾條有煙有火才是真正進入高維療愈的灸,但是愛因斯坦認為燃燒是看得到的質能轉化,是物質與能量轉化中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而扶陽灸法,你深入學習下去,就會發現扶陽灸法在燃艾扶陽的每個時空點,同時講究【形】、【意】、【氣】、【力】與【火】,而且是灸者與被灸者的施灸精神狀態組合考量控制,這是艾灸技法上的高維心法與手法!是通向把這一點艾火的能量最大化釋放的道路!

    建議概括為:1)柔形,關鍵詞是日積月累;2)守意,關鍵詞是醫患雙方;3)運氣,關鍵詞是以息調氣;4)化力,關鍵詞是以氣化力;5)透火,關鍵詞是以火化氣;(4、5兩條下次再聊同頻共振。)


科學思維與扶陽灸系列的往期:

家庭康養案例:灸好抑鬱症,順手把多年的夜尿頻繁也解決了

科學思維遇見扶陽灸法【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遇見扶陽灸法【實證】病例分析版

科學思維遇見扶陽灸法【公理】

相關焦點

  • 重新認識質能轉換
    我們知道一個簡單的事實,燃燒能產生光和熱,也就是物質燃燒釋放能量(電磁波),我們現在的解釋是物質釋放化學能,其過程非常複雜,但不管如何解釋,燃燒產生了光速的光子,這點無庸置疑;原子彈爆炸,原子核裂變,原子直接釋放伽瑪射線,一種光速的高能粒子;太陽在我們頭頂燃了四十億年,將無數的光子、射線輻射到地球;甚至我們人體和所有有溫度的物質都一直在向外輻射電磁波,這些都是我身邊常見的質能轉換現象
  • 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理論能否解釋空性?
    在微觀世界中,科學與佛的見解稍微有些相似,但這還不是佛的境界。雖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國學者,不論出家與在家人都有,曾用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理論來解釋空性,但都不是很恰當的,因為這種解釋實際上是一種斷見:質量轉換成能量後,質量就消失了——原來存在的變成空無,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空性。
  • 用極限推測思維想像質能方程
    用極限推測思維想像質能方程力乘以距離就是做個做功,E=FS。速度乘以時間就是距離,S=Vt。既然是力得做功,力自然不會是靜力,而是會運動的力。當力的運動速度為最大值時,即是光速時,此時V=C,C是光速。S=Vt=Ct,E=FS=FCt=FtC。Ft是動量。
  • 【主編講堂】現代自然科學重要概念連載二——質能轉換方程E=mc2
    圖片來源於網絡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經讓讀者投票評選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其中,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方程
  • 藏在古詩詞裡的科學小思維|活動快訊
    古詩背了千萬首,你發現了多少藏在其中的科學現象?古詩詞和科學有什麼關聯呢?近日,在西安書博會上,陳徵帶著自己的新書《當詩詞遇見科學》和讀者一起分享古詩詞中的科學思維。《當詩詞遇見科學》是由 CCTV-1《加油!向未來》科學實驗技術支持、第21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北京交通大學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陳徵著作。上聯:遊西湖,提錫壺,錫壺墜西湖,惜乎錫壺。下聯:學物理,如霧裡,霧裡看物理,勿理物理。
  • 轉換思維
    在我們目前的日常生活中,在面對那些客觀所制約或者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既然在「硬體」上無法克服,那就需轉換思維,在「軟體」上尋找思路,也就是變換角度,尋找可攻克的範圍作突破口。在思考角度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也明白了不同立場者的得與失,了解到不同結構的關鍵所在,也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那麼,如何做到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呢?範仲淹曾經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上皮-間質細胞表型轉換過程研究獲進展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邢建華研究組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白凡研究組合作,在對上皮細胞到間質細胞的表型轉換過程的研究中取得進展
  • E=MC^2參與著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質能轉換
    ——愛因斯坦確實是這樣,不過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核反應和粒子加速器,但質能之間的轉化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粒子加速器如何將能量轉化為質量愛因斯坦最著名的方程:E = mc^2,列出了在靜止狀態下,物質中儲存了多少能量,並告訴我們,首先需要多少能量來才能創造物質。
  • 量子空間質能轉換裝置,是否真的存在
    量子電磁輻射技術,聯想圖有一種空間電磁輻射能提取裝置,該技術早在2006年就已經發明,並已登記國際專利。專利名稱是「量子真空能提取」。有興趣的小夥伴請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檢索查看。驚訝的是,這個專利當前處於失效狀態。該技術發明了一種系統。用於將可以在宇宙中的任意位置獲得的電磁能量轉化為各種形式的可用能量,如、電、熱等。
  • 以前遇見流星雨看命,現在遇見流星雨看天氣預報,科學擊碎了浪漫!
    後來的我,再也不相信遇見流星雨帶來的好運。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稱,新年伊始,象限儀流星雨3日迎來峰值。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式百年後證明為正確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雖然歷時100多年時間,但愛因斯坦的著名質能方程式E=mc2最終得以確證,這要歸功於法國、德國和匈牙利物理學家的共同努力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百年後證明為正確(圖)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北京時間11月25日消息,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雖然歷時100多年時間,但愛因斯坦的著名質能方程式E=mc2最終得以確證,這要歸功於法國、德國和匈牙利物理學家的共同努力。根據美國《科學》雜誌20日刊登的一項研究,另外的95%來源於夸克和膠子的移動以及相互作用。換句話說,能量和質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也正是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所持的觀點。根據愛因斯坦的方程式e=mc2,質量能夠轉換成能量,能量也能轉換成質量。通過這個公式,人們可以計算一定量的質量被轉化為能量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
  • 科學三大領域——思維科學
    中國科學家 錢學森於80年代初提出創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並把思維科學劃分為思維科學的基礎、思維科學的技術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工程技術三個層次。思維科學的相鄰科學有 人體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系統科學等。思維科學是從 心理學、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 生理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研究人思維過程的規律。
  • 看完《第一次遇見科學》,我默默地放下了7斤重的DK博物大百科
    要知道20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建議孩子5歲就要開始學科學,所以科學啟蒙這事兒一直是我的「心頭病」。直到遇到了《第一次遇見科學》,我終於能安心地、默默地放下了7斤重的DK博物大百科。《第一次遇見科學》是一套專為中國兒童打造的科學啟蒙課程。
  • 邦哥的新魔法 | 質能轉換:法學、歷史、科幻的量子糾纏
    而或許沒有誰能想見,一個關於宇宙的驚天秘密——質能轉換的終極魔法——就此緩緩揭開……這是一個關於中國人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宇宙文明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邦哥的故事夏邦,歷史學博士,法學副教授,律師。
  • 思維是什麼?思維科學又是什麼?思維科學系統觀是一種什麼觀點?
    思維科學和體系的概念,是錢學森院士最先提出來的。思維,廣義地講,是指人類全部的智力和認知活動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人類的大腦,能動地反映客觀事物,即人類開動腦筋認識客觀事物和他人的內心活動。思維,是一種機能,由人類的大腦產生、進行和演變。所謂演變,是指方式和能力的變化,既包括向更好的方面前進,也包括向落後的方面退化。
  • 大家小心:一款打著「全息」、「質能轉換」旗號的騙子產品來了
    這裡面提到了所謂的全息質能轉換原理,通過反覆比對、拆開搜索等方法,大概弄清楚了這是一個什麼玩意兒:這就是廠家生編硬造出來的一個概念,估計他們自己都解釋不了。我嘗試著給大家解釋一下。而質能轉換,這就是一個高大上的理論了,這是1905年由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物質的質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轉化,即質量可以轉化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轉化成質量,並且不違反能量守恆定律和質量守恆定律。綜合這兩個概念,大家應該也能猜出來大概,這就是將中醫與狹義相對論相結合。
  • 少年遇見科學咖:能透過紅酒看紅外線嗎
    少年遇見科學咖:能透過紅酒看紅外線嗎 電影中透過紅酒可以看見紅外線是真的嗎?
  • 原子彈爆炸證明了質能公式?
    物理學荒唐10:原子彈爆炸證明了「質能互變」公式? (相對論物理學20大荒唐連載)科技日報2017年5月12日有美國普渡大學博導某教授的一篇文章,關於」科學探索無捷徑」, 說愛因斯坦的質能相當性公式E=mc^2被原子物理學的實驗廣泛證實,1945年美國的原子彈爆炸,把許多科學家對相對論的疑團一掃而光!
  • 展辰的轉換思維:擁抱變化的逆勢發展樣本
    市場形勢再難,也沒能阻擋它們向上的動力。在時代變化的風口,這些跨越過去的企業,收穫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支撐這些企業成功趟過困境的共同屬性包括:態度和決心、遠見和執行力、思維與創新。用展辰董事長陳冰疫情復甦後寄語展辰成立26周年的話總結就是:「悲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