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解決單晶葉片3D列印修復後的再結晶難題—新聞—科學網

2021-01-13 科學網

 

航空發動機的葉片是由成本昂貴的單晶鎳基高溫合金製成。由於服役環境苛刻,單晶葉片容易受到局部損傷,發展可靠的葉片修復技術對航空發動機延壽、降成本至關重要。

而3D列印憑藉其「精準定位、可控增材」的特點在單晶葉片的修復/再製造領域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但由於3D列印冷卻速度快,容易造成高殘餘應力、高位錯密度的亞穩態微觀組織結構。這種亞穩態結構在標準熱處理或服役過程中容易發生再結晶,導致材料高溫力學性能下降,造成安全隱患。因此急需針對3D列印單晶高溫合金目前存在的問題,研發一種新的工藝,使之滿足無再結晶,應力小、位錯密度低,且沉澱強化相的形貌、密度與基體高溫合金一致的要求。

高溫合金的標準熱處理制度一般由固溶、時效組成,實踐證明該工藝流程會導致3D列印高溫合金髮生再結晶。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陳凱、單智偉及其合作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經過系統的文獻調研與綜合分析,提出並證實在固溶前增加「回復」步驟,可以消除再結晶驅動力。經過「回復-固溶-時效」處理,先是高溫合金的殘餘應力伴隨微觀組織γ′相的定向粗化而消除,且位錯密度可降低至熱處理前的5%左右,時效後沉澱強化γ′相達到與鑄態基材相同水平。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先進材料》。

因他們發現的現象與高溫合金在高溫蠕變條件下發生的筏化效應相似,且在事實上起到了回復的效果,將其命名為「筏化-回復」效應。這一發現突破了經典觀念所認為的「單晶高溫合金不具備回復能力」的認知,為設計3D列印高溫合金的非標準熱處理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並表明新的熱處理制度完全能滿足3D列印單晶葉片修復的需求。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ma.201907164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研發獲得具有高壓電性能的透明鐵電單晶—新聞—科學網
  • 西安交大研究人員從原子尺度揭示釤鈷高溫永磁材料再結晶和析出...
    基於再結晶與析出相共生現象調控微觀組織是研發高性能合金材料的重要手段,在現代材料工業中具有廣泛應用。調控再結晶晶粒尺寸和析出相分布可實現鎂合金、鋁合金和鎳基高溫合金等結構材料的強塑匹配,也可克服Sm-Co永磁材料「磁能積與矯頑力相互倒置」的基礎難題。由於再結晶晶粒和析出相長大相互影響,且涉及複雜的缺陷演化過程,揭示缺陷的形成及分解對調控微觀組織和材料性能至關重要。
  • 西安交大《Nature》: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
    1月16日,英國《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西安交大壓電單晶研究團隊的最新學術成果:「Transparent ferroelectric crystals with ultrahigh piezoelectricity(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
  • 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新聞—科學網
    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教育部研究生司副司長徐維清、陝西省教工委書記王建利、中核集團副總經濟師王安民、華為戰略研究院中國區高校合作總監郭永強應邀出席大會並講話。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校長王樹國,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院長張平祥院士,陝西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人民政府學術委員會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70家龍頭企事業及科研院所代表和學校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代表、輔導員等參加會議。
  • [陝西新聞聯播]西安交大研究人員研發氮雜環化合物新技術
    [陝西新聞聯播]西安交大研究人員研發氮雜環化合物新技術 西安交大研究人員研發氮雜環化合物新技術。
  •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2020-12-01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零維非鉛鈣鈦礦單晶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成功設計、集成了大尺寸零微結構非鉛(類)鈣鈦礦單晶高性能X射線成像器件。與鈣鈦礦微晶薄膜相比,低缺陷態、高遷移率和更穩定的大尺寸鈣鈦礦單晶更適用於X射線等高能輻射探測。目前,已經有幾種三維/二維(3D/2D)鈣鈦礦單晶材料被用於X射線探測器,但存在很多不足。一是三維鈣鈦礦單晶具有高遷移率和大載流子擴散長度以及較高的載流子濃度,使得光電器件呈現很高的暗電流。
  • 西安交大在柔性鐵電領域取得新進展
    同時,藉助褶皺結構在BaTiO3單晶薄膜層中引入的周期性應力,發現了在平行褶皺結構中BaTiO3單晶薄膜層的波峰和波谷處的壓電響應有規律的增強現象。其中,BaTiO3單晶薄膜層的波峰處面內方向壓電響應強,在波谷處面外方向壓電響應強。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為了進一步優化弛豫鐵電單晶的壓電性能以及探索新型高性能壓電材料,弛豫鐵電單晶高壓電效應的產生機理一直是鐵電、壓電材料領域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普遍認為:弛豫鐵電單晶的高壓電效應與其特有的微觀結構,即極性納米微區(如圖1所示),有著重要的關係。然而,在近20年的時間中,雖然各國學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極性納米微區與壓電性能的關係仍然沒有明確。這也導致了近些年關於開發高性能壓電材料的研究工作進展較為緩慢。
  • 我國首幅3D地形圖誕生記—新聞—科學網
    該中心科研攻關人員檢校3D地形圖成果質量【科學網 記者 劉曉倩 通訊員 邊紅星、楊忠傑】蘭州軍區某測繪信息中心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列印出我國第一幅3D地形圖的消息日前在《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等媒體刊(播)發後,很快被全國上百家報刊、網站轉載,受到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 盤點西安交大近期6篇《科學》
    西安交大研究成果在《科學》刊發  發現單晶鐵電氧化物薄膜超彈性行為  北京時間  聚焦此關鍵科學問題,西安交大劉明教授團隊和丁向東教授團隊合作,對鐵電單晶薄膜材料柔性和彈性的力學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採用水溶性的Sr3Al2O6作為犧牲層,製備並剝離出大面積的自支撐BaTiO3 (BTO)單晶鐵電薄膜。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環狀RNA促進骨修復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骨再生修復領域種子細胞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由於來源廣泛和容易獲得,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成為骨再生醫學中主要的種子細胞之一,然而有限的成骨分化能力阻礙了其在骨缺損修復中的臨床應用潛能。為此,範先群團隊利用環狀RNA顯著提高了ADSCs的成骨分化效能。研究表明circRNAs參與決定幹細胞/祖細胞的命運,但其在幹細胞/祖細胞成骨中的作用與機制仍未可知。
  •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兄弟牽手!加強合作貢獻交大人的智慧與力量
    在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上任兩周後,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嘉賓——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印象中,這是交通大學兩位書記第一次正式會面,也是近年來兩校少有的「聯姻」,預計將開啟兩校合作的新篇章。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都是創建於1896年的交通大學——南洋公學。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交通大學經歷西遷與分設,被分為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兩部分同時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7月分別獨立建制被命名為上海交通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開啟了獨立辦學的歷程。如今兩校的校門口都掛著「交通大學」,而沒有加上「上海」或者「西安」的字樣,足見其深厚的淵源。
  • 西安交大引領國際陶瓷學前沿發展!
    近日,美國陶瓷學會在線頒發了2020年度國際陶瓷學領域各獎項,西安交通大學李飛、徐卓教授榮獲Ross Coffin Purdy獎。時隔35年,西安交大再次問鼎國際陶瓷之巔!1985年,姚熹院士曾因其在「鈮酸鋰陶瓷的晶粒壓電共振對其介電譜的影響」方面的研究工作獲得此獎,西安交通大學35年後再次問鼎國際陶瓷的殊榮,彰顯了西安交大在鐵電壓電材料研究領域的深厚積累和世代傳承。
  • 科學網—弛豫鐵電單晶研究獲進展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西安交大李飛與中國、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內外科學家合作,近日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 中國3D列印以及3D列印+的現狀與未來
    因為它隨著時間會發生形狀的變化,所以叫4D列印。   用於生物製造又稱5G列印,再創人體的器官,可以看到一些消息,人工肺、人工心臟、皮膚、神經都在進行探索中。因為這種材料列印後,可以在人體內生化環境下長成自己的細胞,形成自己的器官,能夠進行有效工作,稱為5D列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助姚熹登頂鐵電陶瓷研究高峰—新聞—科學網
    直到1979年,它為了一個中國人改變了規則。 那是1979年底,姚熹帶著自己編寫的60萬字的《無機電介質》來到了賓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研究所的專家和老師全都為之驚嘆不已,非常想讓姚熹留下來從事電介質材料的研究。但是姚熹的外語底子相對薄弱,為此,學校專門為姚熹改變了規則:中文可以成為學校承認的留學生入學考試外語種類。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1.使不可能的設計成為可能準確地呈現複雜設計的能力是3d列印的最大優點之一。例如,它已經徹底改變了珠寶市場。這只是開始。其他還有像執行器、LED和音頻設備這樣的元件可以嵌入到具有新響應度的3D列印藝術作品的結構中。
  • 從高溫合金到單晶合金+複合冷卻,看航空發動機葉片發展之路
    之後,為了解決合金中的「塑性低谷」問題,定向凝固合金技術也被發明了出來,因為定向凝固使合金的結晶方向平行於葉片的主應力軸方向,基本消除了垂直於應力軸的橫向晶界,提高合金的塑性和熱疲勞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