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製備出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新聞—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楊化桂課題組在太陽能光解水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製備出一種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雜誌。

光解水技術可以將太陽能轉換存儲為化學能,被視為解決全球性能源與環境問題的理想方式之一。光解水材料的吸光範圍是太陽能轉換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然而目前已報導的單一半導體光解水材料的吸光範圍在600納米左右。進一步拓寬光解水材料的吸光範圍是該研究領域的一大挑戰。

在這項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員基於金屬性光解水材料依靠帶內躍遷來產生電子空穴對這一特點,利用鎢酸銨和鹽酸溶液合成反應中間體鎢酸,通過在氨氣環境下通過固相燒結的方法可控制備出一種分解純水響應波長達765納米的金屬性光催化材料氮化鎢。並通過導電率和電化學阻抗等測試,證明了合成的氮化鎢具有金屬性。同時,通過密度泛函理論驗證了氮化鎢材料的金屬性,並計算出該材料分解水過程為放熱反應,從熱動力學角度印證了其易於完成光解水過程。

該項工作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材料不僅首次實現了金屬性光催化材料全分解水,而且是目前分解純水響應波長最長的單一光解水材料。這一研究成果為拓寬光解水材料吸光範圍提供了重要思路,或使今後全頻譜利用太陽能進行光解水制氫成為可能。

據悉,《物理化學學報》對這項工作做了亮點評述。該研究工作的第一作者為博士生王雨蕾,指導教師為楊化桂教授;理論計算部分由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龔學慶教授和博士生聶婷完成。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等項目資助。

相關焦點

  • 科學網—製備出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本報訊(記者黃辛)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楊化桂課題組在太陽能光解水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製備出一種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 華東理工大學製備出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光解水材料的吸光範圍是太陽能轉換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然而目前已報導的單一半導體光解水材料的吸光範圍在600納米左右。進一步拓寬光解水材料的吸光範圍是該研究領域的一大挑戰。在這項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員基於金屬性光解水材料依靠帶內躍遷來產生電子空穴對這一特點,利用鎢酸銨和鹽酸溶液合成反應中間體鎢酸,通過在氨氣環境下通過固相燒結的方法可控制備出一種分解純水響應波長達765納米的金屬性光催化材料氮化鎢。並通過導電率和電化學阻抗等測試,證明了合成的氮化鎢具有金屬性。
  • 新技術之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技術
    於是科學家們很快想到利用取之不盡、廉價的太陽能作為氫能形成過程中的一次能源,使氫能開發展現出更加廣闊的前景。科學家們發現了以光催化材料為「媒介」,能利用太陽能把水裂解為燃料電池所必需的氧和氫,科學家稱這種僅用陽光和水生產出氫和氧的技術為「人類的理想技術之一」。
  • 華東理工大學新型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研究獲進展
    新型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一直是清潔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
  •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金龍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張金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華東理工大學張金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富含氧空位的新型BiVO4雙光陽極用於高效太陽能光解水
    雖然BiVO4的帶隙比光電分解水的理想帶隙2.0 eV略大,但它的導帶邊緣位置非常靠近H2析出電位,因此與許多其它光陽極材料相比,在低電勢區域,BiVO4具有更低的起始電勢和更高的光電流密度。   鑑於這些優勢,BiVO4光陽極常被用在光解水-光伏串聯繫統上進行太陽能驅動的無偏壓水分解。
  • 科學家首次成功製備新型半導體異質結材料—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奕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 ...結構的超細多孔氮化碳束同時實現太陽能光解水和選擇性苯甲醇氧化
    具有可調能帶結構的超細多孔氮化碳束同時實現太陽能光解水和選擇性苯甲醇氧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6:26:44 黑龍江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付宏剛研究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獲得了一種具有可調能帶結構的超細多孔氮化碳束
  • 製備黑磷納米材料有了高效新方法—新聞—科學網
    由於太陽能成本低廉,將太陽能轉換為產物化學能的光催化合成氨技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式,而實現高效的光催化固氮的材料基礎是半導體光催化劑。黑磷是一種新型非金屬層狀直接帶隙半導體材料,具有高載流子遷移率、覆蓋從可見到中紅外的可調帶隙等獨特性質。
  • 浙江理工大學石墨烯量子點製備光催化材料研究獲進展
    作為光催化技術分支的年輕「一族」,近年來二維複合材料的製備研究成為熱門。  在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浙江理工大學化學系教授董曉平的主持下,一項名為「石墨烯量子點輔助剝離石墨相氮化碳製備二維複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應用研究」的基礎研究獲得了一定進展。
  • 科學家製備出新型室溫磷光非晶態材料
    科學家製備出新型室溫磷光非晶態材料 2018-09-05 中國科學報 黃辛 【字體:、多樣化的設計和方便製備等特點,有望在光電材料和生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科學網—製備出新型室溫磷光非晶態材料
    本報訊(記者黃辛)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憑藉其長壽命的發光、多樣化的設計和方便製備等特點,有望在光電材料和生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華東師範大學電催化制氫研究獲重要成果—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綜述:新型納米晶催化材料在綠色化學中的應用
    目前在納米材料合成技術日臻成熟以及表徵手段不斷豐富的基礎上,各國科學家逐漸認識到催化過程與催化劑的尺寸、形貌
  • 華東理工大學自辦學術期刊BIOB入選SCIE—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這標誌著經過近7年精心培育,華東理工大學自主創辦的本土學刊終於獲得了學術界和出版界的認可,從此邁入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行列。 BIOB英文學刊由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創辦,中文譯名為《生物資源與生物加工》,國際出版物編號為ISSN2197-4365。
  • 華北理工大學以二氧化碳還原制乙醇取得新進展 —新聞—科學網
    記者4月21日從華北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崔文權團隊在二氧化碳還原制乙醇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光熱協同催化實現了二氧化碳還原過程中的碳碳耦合製備乙醇。
  • 基金委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合作項目初審結果—新聞—科學網
    COMSATS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 5171101597 光電催化材料
  •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_網易...
    吳施偉 復旦大學 4 過渡金屬/Sadphos催化的不對稱反應研究 張俊良 復旦大學 5 基於二維材料的存算一體神經計算晶片 周鵬 復旦大學 6 皮膚菌群及其代謝產物在特應性皮炎發病中的作用及應用 李巍 復旦大學(醫學院) 7 NAT10介導的mRNA胞嘧啶乙醯化修飾在缺血性心臟病損傷修復中的作用及機制 孫愛軍 復旦大學(醫學院) 8 DNA損傷修復基因突變誘導腫瘤糖代謝重編程促進前列腺癌進展的機制研究
  • 華東理工大學19個重點學科簡介
    應用化學  華東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學科在功能材料的分子設計、介觀結構與精細合成、先進位備技術等應用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有機光電功能材料、高密度、高倍速可錄式和可擦式雷射光碟材料、催化新材料、流體及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熱力學、螢光分子傳感器等領域處於國內外先進水平,現有實驗室5000餘平方米,儀器設備6000多萬元,擁有「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及其製備
  • 手性環狀納米結構研究獲新發現—新聞—科學網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林嘉平團隊在手性環狀納米結構的製備上取得了新發現。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並已入選熱門論文。長期以來,化學家們一直利用手性現象在不同尺度下構築手性結構,並賦予其獨特的生物、催化等性能。在分子層次,存在同時具有環和手性兩個特徵的結構,例如具有手性碳的環烷烴結構,其呈現出船型或椅型的構象特徵;在拓撲學中,具有奇特性能的莫比烏斯環也是一種同時具有環和手性特徵的結構。然而,目前所知,在納米尺度同時具有環和手性兩個特徵的多級結構尚未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