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的超細多孔氮化碳束同時實現太陽能光解水和選擇性苯甲醇氧化

2020-11-28 科學網

具有可調能帶結構的超細多孔氮化碳束同時實現太陽能光解水和選擇性苯甲醇氧化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6:26:44

黑龍江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付宏剛研究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獲得了一種具有可調能帶結構的超細多孔氮化碳束,並用其同時實現太陽能光解水和苯甲醇的選擇性氧化。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11月3日的《德國應用化學》上。

在這項研究中,課題組通過熱解由L-精氨酸和三聚氰胺製備的不對稱超分子前體,合成了獼猴桃樣氮化碳(ACN)束。ACN束擁有可調帶隙(2.25 eV ~ 2.75 eV)和具有超薄孔壁的中空毛細管,這些特點起到了豐富反應位點、提高可見光吸收和電荷分離的作用。在苯甲醇存在的條件下,ACN束展示出優秀的純水光解能力(95.3 μmol / h),同時在日光照射下,苯甲醇被選擇性氧化為苯甲醛(90.9%轉化率和99.7%選擇性)。

通過2D同位素標記、分離和檢測,該反應中釋放的氫氣中的質子被證實來自於水。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推導出水光解和苯甲醇氧化的機理,有望為在一個系統中同時利用光生電子和空穴提供更多靈感。

據了解,具有多種功能(包括有機合成和水分解)的光催化劑的理性設計充滿希望,但也非常具有挑戰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Ultrathin Porous Carbon Nitride Bundles with an Adjustable Energy Band Structure toward Simultaneous Solar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and Selective Phenylcarbinol Oxidation

Author: Honggang Fu, Baogang Wu, Liping Zhang, Baojiang Jiang, Qi Li, Chungui Tian, Ying Xie, Weizuo Li

Issue&Volume:03 November 2020

Abstract: Rational design of photocatalysts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including organic synthesis and water‐splitting, is promising and challenging. Herein, we synthesized actiniae‐like carbon nitride (ACN) bundles based on the pyrolysis of an asymmetric supramolecular precursor prepared from L‐arginine (L‐Arg) and melamine. ACN has adjustable band gaps (2.25 eV ~ 2.75 eV) and hollow microtubes with ultrathin pore walls, which enrich reaction sites, improve visible‐light absorption and enhance charge separ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phenylcarbinol, ACN exhibited excellent pure water‐splitting ability (95.3 μmol/h) and in the meanwhile phenylcarbinol was selectively oxidized to benzaldehyde (conversion of 90.9%, selectivity of 99.7%) under solar irradiation. For the concurrent reactions,  2D isotope labeling,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were conducted to confirm that the proton source of released hydrogen is water. Further, we theorized the mechanism of water splitting and phenylcarbinol oxidation and hope that it provides inspiration for simultaneous utiliz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holes in one system.

DOI: 10.1002/anie.202013753

Sourc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3753

相關焦點

  • 黑龍江大學《Angew》:太陽能光催化水分解領域獲重要進展
    通過選擇性光催化有機氧化合成高附加值產品,特別是通過醇的選擇性氧化合成醛,也是一個有趣的研究方向。高效的太陽能光催化劑需要具有適當的帶隙,穩定的分子結構和快速的充電動力學。石墨質氮化碳(CN)作為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由於其吸引人的熱和化學穩定性、對環境無毒、易於合成以及合適的能帶結構,在光催化制氫和選擇性氧化方面顯示出巨大潛力。
  • 黑龍江大學《Angew》:太陽能光催化水分解領域獲重要進展!
    通過選擇性光催化有機氧化合成高附加值產品,特別是通過醇的選擇性氧化合成醛,也是一個有趣的研究方向。高效的太陽能光催化劑需要具有適當的帶隙,穩定的分子結構和快速的充電動力學。石墨質氮化碳(CN)作為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由於其吸引人的熱和化學穩定性、對環境無毒、易於合成以及合適的能帶結構,在光催化制氫和選擇性氧化方面顯示出巨大潛力。
  • 科學網—製備出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本報訊(記者黃辛)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楊化桂課題組在太陽能光解水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製備出一種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 華東理工大學製備出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楊化桂課題組在太陽能光解水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製備出一種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 ACS Catal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本研究成功的將碳材料-PMS活化體系應用於苯甲醇選擇性氧化反應中,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得到超過80%的苯甲醛選擇性,證明了活化的PMS在選擇性氧化有機醇類反應中的可行性。2. 碳納米管表面的C=O氧官能團為活化PMS的活性位之一。
  • 王少彬課題組: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實驗和理論計算結果表明,碳納米管表面的親核型羰基氧和親電子型的過氧/超氧官能團為過硫酸鹽活化的主要活性位點。本文亮點1. 本研究成功的將碳材料-PMS活化體系應用於苯甲醇選擇性氧化反應中,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得到超過80%的苯甲醛選擇性,證明了活化的PMS在選擇性氧化有機醇類反應中的可行性。
  • Nanoscale | 功能化氮化碳材料用於水氧化
    鑑於氮化碳的堆疊二維層狀結構特點以及豐富的吡啶氮,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專注於氮化碳的結構改性和水氧化性能提升,比如雜原子摻雜,輔助催化劑修飾和異質結構建。當前更多的綜述文章大多圍繞氮化碳在產氫等還原反應中的應用,而較少匯總其在水氧化中的應用實例,本文較為全面、系統的總結了氮化碳在不同水氧化體系中的改進工程策略,並提出前瞻觀點。
  • 基於不同氮化碳載體的單原子非均相催化劑
    為了實現貴金屬的有效利用和催化選擇性然而,目前氮化碳基單原子催化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合態的GCN上,而其他結構的氮化碳材料,例如在獲得GCN的聚合過程中的眾多中間體,線性蜜勒胺寡聚體(LMO),高度結晶的氮化碳,如聚三嗪醯亞胺(PTI)、聚庚嗪醯亞胺(PHI)等與單原子金屬作用的研究很少。
  • 華東理工大學製備出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光解水材料的吸光範圍是太陽能轉換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然而目前已報導的單一半導體光解水材料的吸光範圍在600納米左右。進一步拓寬光解水材料的吸光範圍是該研究領域的一大挑戰。在這項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員基於金屬性光解水材料依靠帶內躍遷來產生電子空穴對這一特點,利用鎢酸銨和鹽酸溶液合成反應中間體鎢酸,通過在氨氣環境下通過固相燒結的方法可控制備出一種分解純水響應波長達765納米的金屬性光催化材料氮化鎢。並通過導電率和電化學阻抗等測試,證明了合成的氮化鎢具有金屬性。
  • 通過多孔金屬有機聚合物實現胺和二氧化碳與氫氣的高效選擇性N-甲...
    通過多孔金屬有機聚合物實現胺和二氧化碳與氫氣的高效選擇性N-甲醯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0:39:27 復旦大學化學系塗濤課題組通過多孔金屬有機聚合物實現了利用二氧化碳、氫氣和胺合成
  • g-C3N4光催化劑的摻雜改性、形貌結構調控、分子結構優化及異質結...
    亦有同時引入幾種非金屬元素共摻改性g-C3N4的報導。Ma等採用水熱合成製得大比表面積的P和O共摻雜g-C3N4,引入P和O限制了晶粒的生長,降低了帶隙(從2.68 eV變為2.51 eV),增加了光生電子空穴的分離效率,可見光下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活性提高了27倍,認為O摻雜不僅提高了對反應物的吸附能力,而且可捕獲光生電子產生氧化降解羅丹明B的空穴。
  • 新技術之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技術
    以二氧化碳鈦半導體光催化材料為例,當太陽光照射二氧化化鈦時,其價帶上的電子(e-)就會受激發躍遷至導帶,同時在價帶上產生相應的空穴(h+),形成了電子空穴對。產生的電子(e-)、空穴(h+)在內部電場作用下分離並遷移到粒子表面。水在這種電子-空穴對的作用下發生電離生成氫氣和氧氣。
  • 中山大學張杰鵬探索新型多孔材料,可實現「反轉」吸附和高效分離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優勢為緩解化工業分離純化的耗能壓力,人們嘗試利用多孔材料對客體分子的差異化吸附能力進行分離。但因常規多孔材料的結構相對難以調控,並非所有分子都能找到合適的多孔材料以實現理想的、低耗能的分離提純。
  • 咔唑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的構建及在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的應用
    近年來,可見光碟機動的有機物選擇性氧化憑藉其反應條件溫和、綠色環保、原子經濟性和目標產物選擇性高等優點,已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關注。相比均相光催化劑比如有機染料和金屬絡合物,多相光催化劑具有產物易分離、催化劑可重複使用、成本低等優勢。
  • 理想有序的多孔二氧化鈦薄膜實現規模化生產
    東京都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實現了二氧化鈦薄型有序通孔膜的規模化生產。在結晶之前,利用陽極氧化法在掩膜蝕刻的鈦上生長出了二氧化鈦,應用第二次陽極化,將該層的一部分轉化回非晶態。然後將非晶態部分選擇性地溶解,以釋放薄膜,同時保持模板的完整性。這為工業化生產有序的光子學使用的二氧化鈦膜鋪平了道路。
  • 新型納米氮化碳光催化劑
    氮化碳是一種基於碳和氮的納米材料,能夠吸收可見光,並利用光子中存在的能量來催化工業上的化學反應。氮化碳是一種光催化劑,使用可廣泛獲得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前驅體很容易大規模生產。這種異質材料穩定、堅固,並可輕易回收利用。更重要的是,氮化碳可以用來替代昂貴且有潛在毒性的金屬基催化劑。
  • CCS Chemistry | 環糊精修飾CdS量子點實現光催化醇的100%原子經濟...
    天津理工大學魯統部課題組設計合成了一種巰基環糊精修飾的硫化鎘量子點(CdS-CD),在可見光照射下,通過綠色化學途徑及100%的原子利用率,實現了在水溶液中高選擇性地將高濃度醇氧化偶聯生成二醇及氫氣,同時將低濃度醇氧化脫氫生成醛及氫氣。醇類化合物的選擇性氧化是精細化工和製藥領域非常關鍵的合成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