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司空見慣很多「打藥」食品事件,比如注入「瘦肉精」的豬肉,打了「甜味劑」的冬棗,用甲醛浸泡的「毛血旺」……就連輔料八角、生薑、大蒜都可能是有毒的。不免讓人感嘆:到底什麼才是可以真正放心食用的?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原生態產品,比如醜蘋果、土榨油、自家蜂蜜、柿餅、紅薯幹、水果罐頭等等,皆無例外宣稱「純天然」「不添加化學農藥」「無添加劑、無防腐劑」。
很多人熱衷於購買原生態食品,即便價格貴些,也覺得吃得放心。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吧?
原生態產品是純天然,還是噱頭?
先來說說農藥殘留,國家有規定農藥殘留的國家標準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只要農藥殘留不超標,加上正確的清洗,吃的話是比較安全的,所以我們無需畏懼。
那些原生態農產品一點農藥都沒噴你相信嗎?反正小優不信。
據小優所知,就算是在街頭大爺大媽那買的帶蟲眼的自家種植的蔬菜,也都是噴了農藥的,因為不噴農藥很可能顆粒無收。
大家以後看到宣稱「不噴灑任何農藥肥料」的原生態產品,一定要當心,千萬不要被忽悠了。
再來說說添加劑、防腐劑,以水果罐頭為例,很多人傾向於購買自家製作的的莫過於恐慌防腐劑,但是大家想過沒有?
防腐劑主要是用來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沒有防腐劑,怎麼可能保質期90天,甚至180天?
圖片來源網絡
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食品中添加劑、防腐劑的最大限量做了明確要求,也就是說標準範圍內的添加劑、防腐劑,對人體並無大害。
一些原生態產品在宣稱無添加劑無防腐劑的同時,還強調有相當長的保質期,小優敢問商家:沒有防腐劑,你拿什麼來防止腐敗?在小優看來,只不過是打著有機、無公害的噱頭,坑蒙拐騙而已!
另外,小優還想提醒大家的是,我國現有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包括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並沒有「原生態」農產品這一概念和標準。
在食品安全分類中,也沒有純天然這一分類,這完全就是商家迎合消費者心理的一個噱頭而已。
原生態產品真的安全?打個問號
很多人認為加工食品不安全不健康,對現代工業化生產加工技術存在誤解。那原生態農產品就一定是安全的嗎?
決定食品安全的不僅有生產過程,還有運輸、儲存和銷售等多個環節,產業鏈條越長、環節越多,發生食品汙染的概率越大。
不少所謂的原生態食品,有生產、加工、運輸等各個環節壓根沒有經過檢測和質量控制,產地是否真的無汙染、產品食用安全是否合格,都得打上大大的問號。
比如冰糖心的醜蘋果,有的表面開裂,有的黑斑坑窪,在運輸過程中很難保證不被細菌汙染。
再比如土榨油,花生若儲存不當很容易感染黃麴黴,小作坊的壓榨機一年可能都不會清洗一次,這些都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隱患。
對於原生態產品,哪怕口感、味道再好,出於健康、安全考量,還是要謹慎對待。偶爾嘗嘗就好,真的沒必要深信不疑,想方設法地購買。
還有,對於這些「純天然」食品,若是生吃的話,請一定要認真清洗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