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有蟲眼才好,說明沒打農藥」這種說法曾經深入人心,尤其是綠葉菜,一日三餐幾乎必不可少,哪怕只是煮麵也會放幾片綠葉蔬菜,菜葉上有蟲眼就等於是沒打農藥,就是綠色健康的蔬菜?事實真的如此嗎?
1
有蟲眼的蔬菜
不等於沒有打農藥
靠肉眼識別蔬菜表面有沒有蟲眼,進而推斷蔬菜中是否有農藥殘留,其實並不科學。因為,有沒有蟲子並不能作為打沒打農藥的判斷標準。
一來,隨著種植技術的進步,現在有些蟲子也具有了一定的耐藥性,就算是打過農藥的蔬菜上,照樣可能留下它們的痕跡;
二來,單純通過蔬菜蟲眼很難辨別是哪種蟲子,某些被害蟲侵蝕過的蔬菜,食用後同樣可能會對健康產生不利;
第三,有些菜農在發現蔬菜上的蟲眼後,為阻止更大的損失,可能會選擇補打農藥,此時因離收割上市的時間比較近,再加上農藥可以通過蟲眼滲入蔬菜內部,殘留問題會更加嚴重。
小結
有蟲眼的蔬菜不等於沒有打農藥。蟲眼只能說明蔬菜遭受過蟲害,並不等於沒打農藥,有蟲眼的菜很可能是沒有做好早期蟲害防治,而後期的害蟲用藥劑量會更大,因此有沒有蟲眼不能作為判斷蔬菜是否安全的標準。
2
不要對農藥殘留過於恐慌
不要把農藥殘留過於妖魔化。在蔬菜生長過程中使用農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當農藥在噴灑之後,會存在一個降解期,一般在10天到兩周左右的時間後,農藥就降解得差不多了。
我們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新鮮蔬果,基本都是降解後才上市的。一般都經過了嚴格的檢測,其農藥殘餘量符合相關標準,對健康的影響很小。
3
如何有效除果蔬表面殘留農藥
關於蔬菜的農藥殘留,不同季節、不同種類殘留量也是不同的。從種類上講,葉菜類的水分多,葉片柔軟蟲子愛吃,需要施藥更多,其次豆類大於茄果類,茄果類大於根莖類,根莖類大於瓜果類。從季節上講,冬季農藥殘留較低,春夏秋季偏高。有香味的蔬菜,如茼蒿、香菜本身有很濃的香辛味,是天然的殺蟲劑,一般不用打農藥。
蔬果買回家之後,可以在自然流通的空氣中放幾天,能夠加速殘留農藥的分解。這種方式適合可以長期存放的蔬果,比如南瓜、土豆等。如果要儘快食用的蔬果可以採取以下的方式去除農殘。
流水衝洗
去除果蔬表面殘留農藥的關鍵,是摩擦力的大小。在清洗果蔬時,流水下搓洗半分鐘是不錯的辦法,也可以在水中加點麵粉浸泡、揉搓後再衝洗,綠葉菜最好多衝幾遍。
短時焯水
除了流水衝洗外,短時焯水也很有效,尤其是菠菜、白菜、油菜等葉菜,焯水可去絕大部分的農殘;豆角、芹菜、菜花等用開水燙幾分鐘就可使農殘下降。
削皮食用
另外,附著性的農藥主要集中在果皮裡,如果過分擔心農殘的危害,可以削皮吃,比如黃瓜、胡蘿蔔、蘋果、梨,去皮可以去除大部分的農殘。
小結
雖然我們無法依據肉眼判斷蔬菜是否有農藥殘留,不過只要將蔬菜在烹飪之前多用流動的清水浸泡、衝洗等方法,就可以去除相當一部分的農藥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