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8月24日,創業板交易機制將會發生變化,存量個股漲跌停板變為20%。對此,招商策略張夏提醒下周一創業板漲跌幅變化帶來的風險。
從歷史上看,市場交易機制的變化通常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市場變化,引發市場的波動加劇。這種變化的特性用一個詞描述就是「墨菲定律」:
第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第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第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A股歷史上三次機制發生過三次經典交易機制的變化,均引發了市場的劇震,分別是1996年12月開始實施漲跌停板制度,標誌A股漲跌停板制度的建立,即日市場出現暴跌;2010年3月30日實施融資融券制度以及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標誌A股做空機制的設立,隨後市場進入長期熊市;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熔斷制度,引發暴跌後取消。
此前新設立的科創板是5個交易日後設置20%漲跌停,2020年8月24日開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後第一批股票上市,存量創業板的漲跌停板放寬為20%,為1996年後針對漲跌停板制度存量部分的首次改革。創業板指靜態估值達到72.6倍,處在歷史最高的區間。同時,宏觀流動性邊際變為中性,超額流動性轉負。在這樣的背景下, 創業板迎來了機制改革。
如果按照墨菲定律的運行規則,那麼就是,對於部分流動性比較差或者槓桿比例比較高的個股「如果可以向上漲20%也可以向下漲20%」,那市場有一定概率會選擇向下跌20%。
但是張夏團隊表示,對市場的影響相對前三次可能是局部且可控,原因是:科創板已經有試行20%漲跌停板在先;本次改革僅限於創業板,其他板塊交易機制保留;當前估值水平是結構性高估,創業板估值較高,主板和大盤指數估值相對適中甚至部分板塊處在歷史低位,繼續殺跌的空間有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