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溪山春曉圖》
作者:惠崇
創作時間:宋
尺寸:縱24.5釐米,橫185.5釐米
材料:絹本,設色
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溪山春曉圖 能入選中國名畫理由:
⊙惠崇山水畫的代表作品;
⊙圖繪林岫草舍,河灣泊舟,小橋飛鷺,沙渚蘆雁,美景無數;
⊙畫境空曠清逸、煙嵐迷濛,為人稱道。
畫外音
蘇軾、黃庭堅等均有詩稱讚慧崇的畫,其中蘇軾在神宗元豐八年(1085)題惠崇,流傳千古:
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繪畫知識
自由式構圖法
自由式構圖法如同中國畫裡運用的散點透視構圖法,自由而靈活,豐富且有變化。構圖時,要體現疏密有致,大小錯落和整體協調。要避免形象之間的距離相等。
疊層式構圖法
形象層層相疊而成,沒有遠近之分,大小之別。在視野上無限展開,前景不擋後景,相互連接,互有穿插和對比。
畫家小傳
惠崇(965-1017),福建建陽人,北宋僧人,亦是畫家、詩人。作為詩人,他專精五律,多寫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力求精工瑩潔,頗為歐陽修等大家稱道;作為畫家,他以擅畫寒汀煙渚,意境荒率虛曠,而被世人稱作「惠崇小景」。在北宋初年,與希晝、保暹、文兆、行肇、簡長、惟鳳、宇昭、懷古合稱「九僧」,傳世作品有《沙汀煙樹圖》《秋浦雙鴛圖》等。
名畫解讀
在我國繪畫史中,僧人作畫歷代有之,隋唐美術史中就記載過許多西域畫僧的名字,在其後千餘年的時間內,曾湧現出不少著名的僧人畫家,其中不乏名家、大家,如善導、貫休、巨然、法常、惠崇、朱耷、石等,他們都是對後世畫壇有著巨大影響的人物,清初的「四僧」(弘仁、石溪、八大山人和石濤)代表了明末清初文人畫的高峰,影響及於當代。
惠崇無疑是宋時最有名氣的僧人,他專詩文亦能工畫,他的畫作,對後世影響甚遠,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曾贊其曰:「建陽僧惠崇,工畫鵝雁鷺鷥,尤工小景。善為寒汀遠渚、瀟灑虛曠之象,人所難到也。」明大家董其昌也將惠崇與巨然並稱,他在題惠崇的《溪山春曉圖》中云:「五代時僧惠崇與宋初僧巨然皆工畫山水。巨然畫米元章稱其平淡天真,惠崇以右丞為師,又以精巧勝······皆畫家之神品也。」評價極高。
惠崇的畫作,流傳至今的不多,《溪山春曉圖》是其代表作之一。此圖畫江南平遠山水景色,畫面右端江河寬廣,水面空闊,有禽鳥或在水中嬉戲覓食,或貼著水面飛翔遨遊;岸邊水草豐茂,綠樹成蔭,遠處林木在迷霧的映襯下隱隱約約,只能見其形狀,樹林盡頭是連綿起伏的群山,一眼望不到邊際。
往左邊河面更加寬廣,河流從遠處的山間蜿蜒至此匯集。沙洲最窄處架有平板木橋,一棵枯樹倒於水中,上面站有水禽棲息,一群野鴨沿河岸齊飛,四條小舟隨波逐流,船上漁夫正在專心垂釣。河流對岸又是重山疊嶺、崗巒起伏,平渚相牽,其上林木蔥鬱,竹林深幽,垂柳依依;山上還有大片桃樹,桃花開得正燦爛,粉紅一片;水岸邊有一排漁家草房,房屋被翠竹所環繞。
畫面近處是諸多山崗,有沙洲伸向水中,幾處房屋鄰水而建,家禽成群結隊在水面上或休息或覓食。卷末是從山中流出的溪水,由山間各處匯集,山坡上都長滿了綠柳紅桃和各類雜樹,崇山疊嶺之間雲氣蒸騰,亦顯境界深幽,而縈繞於山間的河流、湖水與雲氣融為一片,又使其境空靈渺遠,一片江南春色。
畫家用筆溫和平淡,山石多以染法,隨形變化,濃淡相宜。畫樹則特別精緻,樹身、枝幹用濃墨硬筆勾皴,染深赭色。雜樹用筆點簇而成;柳樹以方直線條勾出老乾,然後描出枝條,最後再染汁綠色;桃花用紅白二色點出,樹葉以幹筆濃淡墨色反覆點簇,淡墨積染,漬點萍葉。土坡不施皴筆,無點苔,而用漬染法畫沙汀,染淡赭色,顯得沙土鬆軟。水、天以極淡墨渲染,遠樹中的迷霧則預留空白,以淡墨橫掃,映襯霧氣之縹緲。
惠崇的畫很有個人的新意,他的畫在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備受推崇。惠崇「尤工小景」,如同書法中的大楷宜緊密內斂,而小楷則宜寬鬆外拓一樣,小景山水畫的構圖適宜清曠淡宕,小中見大,惠崇的小景畫依然有全景山水的氣韻,開啟了兩宋小品山水畫蓬勃興起的先聲,王安石有詩讚惠崇:「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
此圖無款印,引首李兆蕃篆書「溪山春曉圖」五字。本幅上有清乾隆詩題,隔水上有收藏印記多方。《清河書畫舫》《珊瑚綱》《式古堂書畫匯考》《盛京書畫錄》《諸家藏畫簿》等書有著錄。
名畫欣賞
專注藝術微噴領域
專業輸出各類名家字畫畫芯,採用「藝術微噴TM」技術輸出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色彩精準度、色域空間大、防水、耐光、抗氧化、收藏持久等特點。
根據權威實驗室加速實驗中得出的結果,在一般室內環境和使用純棉無酸介質的情況下,黑白畫面保存性可以高達200年,彩色畫面保存性可達108年
應用
高清裝飾畫
珍貴照片保存
現代裝飾畫
高品質複製畫
喜歡的朋友幫忙點個讚!
把你喜歡的 《名家字畫》 寫在評論區內,小編及時的給你呈現出來。
想要畫芯的也可以評論區留言!
藝術微噴高品質畫芯掃描輸出,堪稱下一等真跡。
讓中國名畫走進尋常百姓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