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振聾發聵」的10句話,越品越有味,不愧是哲學狂人

2021-01-09 了了讀書

1、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次!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如果你想要找一個億萬富翁銷售產品,你會選擇什麼,我肯定會選擇時間,可惜時間是不能販賣的。

對於億萬富翁來說,最值錢的不是豪宅豪車,而是年輕的生命。擁有年輕生命的人,擁有最昂貴的東西,卻毫不自知。

想要什麼就去追求,想愛什麼人就去表達愛,那些不斷告誡你如何戒欲的人,正在讓你失去最美好的時光。

記住尼採這句話:「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2、不要停在平原,不要登上高山,從半山上看,世界顯得最美。

尼採的哲學觀跟中國的中庸之道有共同之處。

在平原看風景,人會被周邊的障礙物擋住,無法窺見全貌;在山頂看風景,雖然看遍美景,卻陷入不過如此,再也沒有更好的境地。在半山腰看風景,除了可以看到萬裡河山,還可以憧憬登頂之後的美景。

人生也是如此,問幸福感比較強的人群,大多數人都會說中產階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既不像勞苦大眾那麼苦累,也不必像頭部富豪勞累一生。

我一直都認為馬雲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功成名就之後,捨得放下江河,盡情幹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鄉村教師。

如果你不小心登上山頂,體會到了高處不勝寒之感,不妨試試走下來,半山腰的風景,獨美。

3、幸福所需的東西是多少?也許只是一支風笛的聲音。

《肖申克的救贖》裡,安迪寧願被關禁閉,也要放音樂給獄友聽,靠在椅子上,他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獄友們聽到了音樂,仿佛自由之光灑在身上,那種感覺就叫——幸福。

幸福所需的東西多麼微不足道,也許就是一支風笛的聲音,然而人們越過高山,跨過大海,依然沒有找到幸福。幸福不在別處,就在你心中。

4、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尼採說:「當勇士屠殺了惡龍,惡龍之血沾滿了他全身,他就是下一條惡龍。」

縱觀歷史,農民起義數不勝數,農民起義的時候,他是勇士,當他走上皇位,他就成了那條「惡龍」。

人們在追求財富、追求權力、追求美麗的同時,也要小心,這些財富權力美麗一樣在審視你,一旦你不小心,就會成為他們的奴隸。

5、當心!他一沉思,就馬上準備好了一個謊言。

人們特別喜歡小孩,因為和小孩玩耍,他不會準備一個謊言在等你。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直抒胸臆,然而很多大人都丟失了這種能力。

6、一棵樹要長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麼它的根就必須更深入黑暗。

想要了解海之壯闊,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潛下去。只有潛下去你才會真正領略海之壯闊。這句話對於現今職場中的人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專注於一個領域,往裡面深挖,你才能挖出真正的寶貝。停留在表面,你就是芸芸眾生。

7、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 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這個世界上,最本質的東西,不是你的父母、子女、朋友,而是你自己,如果你變好了,你會發現,你周邊的人怎麼突然變得那麼好。本質上不是他們變好,而是你的心變好了。

尼採這段話堪稱人生指南。生命只有一次,早晚都會失去他,何必畏畏縮縮,活在別人的指指點點之下,無視他,活出自己,當你充滿個性魅力的時候,很奇怪,那些曾經低看你的、批評你的人,反而過來讚賞你。

8、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如果你不宣布精神破產,誰也奈何不了你。別倒下,親愛的人兒,除了你自己,誰也殺不死你。

9、沒有哪個勝利者,信仰機遇。

20世紀美國首富洛克菲勒就曾經說過一句話:「我不依靠運氣活著,我靠策劃運氣成功。」

很多人總是把一個人的成功歸結於機遇,其實不然,當你沒有準備好,機遇躺在你手上,你都握不住。

10、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這是一句非常傷感的話,哲學狂人,也有悲傷的一面。當你被愛人、朋友背叛,你難過的不是背叛本身,而是你再也不能相信這個你曾經視為最重要的人兒。你懷念他,懷念那段日子,但是誰也回不去。

你真正愛過那個人,或者愛過你那個朋友,你不會恨他,而是會惋惜。

尼採是德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句子猶如甘泉,越飲越甘甜。他的作品是哲學中的文學,文學中的詩歌,詩歌中的美學。

亦哲亦文亦詩,讀起來不僅有哲思衝擊之感,更能體驗到——尼採之美。

我更喜歡把尼採當成一位哲學家中的美學家,他筆若蓮花,緩緩綻放。

1900年尼採死於瘋人院。

但是尼採依然在影響著世界,他被冠以「狂人尼採」、「哲學超人」、「文化猛藥」的稱號。

今天給大家推薦尼採的一本書——《悲劇的誕生》。

尼採《悲劇的誕生》是一部頗具爭議性的著作,人們對其進行了多方的解讀,或說其是古典學著作,或說其是美學著作,或說其是形上學著作,具有如此眾多的闡釋角度,這顯然是一部奇書。雖然從字數來說,《悲劇的誕生》是一部小書,但是從它涵蓋的範圍和哲學意義來說,這又儼然是一部大書,甚至是巨著,尼採日後的許多重要思想——如「上帝之死」、「超人」、「主人道德」、「權力意志」都發端於本書反覆頌揚的「酒神精神」。

書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只要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忍受和製造苦難,我們就不可能幸福。只要人類事物的進程取決於暴力、欺詐和非正義,我們就不可能高尚。只要全人類沒有開展智慧的競賽,以最明智的方式引導個人生活和求知,我們就不可能聰明。」

如果你對這本書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盡享尼採哲學之美。

相關焦點

  • 尼採:病態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學
    【編者按】2019年10月15日,是德國哲學家尼採誕辰175周年的紀念日。下文摘自周濂新書《打開: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學課》中論述尼採的部分,澎湃新聞獲得授權刊載。如果你不能體驗他的體驗,不能設想他的狂想,那就很難真正進入他的哲學。病態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學尼採無疑是一個病人。他的病態首先體現在生理上,他有很嚴重的頭痛症,他的胃腸功能不好,眼睛也有問題。24歲的時候尼採就成為巴塞爾大學的古典學教授,但是到35歲的時候,他卻不得不離職,原因之一就是他的眼睛幾乎失明,讀不了任何著作。
  • 尼採:什麼樣的民族,能夠始終保持強大和繁榮?
    尼採:什麼樣的民族,能夠始終保持強大和繁榮?德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作曲家、評論家尼採,被魯迅稱之為「雄傑」,深受尼採思想影響的魯迅先生則被稱之為「中國的尼採」。李大釗說尼採的思想是「最革命的」,郭沫若認為尼採的思想是「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意識中心」。正因為尼採反傳統、衝破思想禁錮的哲學觀點,和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反封建傳統的「主流」不謀而合,因此在該時期掀起了一場「尼採熱」,尼採的思想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蓬勃發展。
  • 孫周興:尼採與哲學的未來性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來自專輯知播筆記內容來源:「知播·第一季」第49期直播的文字實錄,明白知識獨家發布,直播已於2019年8月22日晚8點-10點播出。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而在這裡你會發現,康德在那個時候,就有這個思維了,這是值得讚賞的。康德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你怎麼理解?相信我,一千人就有一千個解說。你去搜這句話,然後再去看看他們是怎麼解釋的,你就明白了,就明白了我為什麼說哲學自己「殺死」了自己。
  • 尼採 哲學的源頭
    談起哲學,繞不開希臘。 尼採說,「他們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活生生的文化。唯有他們走得如此之遠,原因在於他們懂得在其他民族止步的地方,繼續前行。」 —— 尼採,1844.10.15-1900.8.25
  • 豆瓣8.8《尼採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一本受崔健等人熱捧的哲學書
    提起哲學,你的印象是什麼?哲學,似乎只是大學裡一門無關緊要的課,和現實生活並無太大關係。但自從讀了周國平老師的書,我改變了對哲學的粗淺認識,開始覺得哲學不是只有思想家才有資格玩味的高深學問,它其實滲透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裡,滲透在分分秒秒生命的進程中。
  • 尼採晚年精神失常:與「叔本華」的悲觀哲學有極大關係
    提起尼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今天我們討論關於他在哲學方面的成就。而是想跟大家聊一聊,有可能導致他晚年精神失常的原因。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因為遺傳的因素,因為他的父親就是死於腦病。還有另一種說法是說因為他對自己妹妹有了不應該有的感情。
  • 它被公認是男人的「回春寶」,每天堅持泡水喝,或越喝越有「男人味」
    那麼,它被公認是男人的「回春寶」,每天堅持泡水喝,或越喝越有「男人味」!男人平時常用它泡水喝或者是睡前嚼幾粒枸杞,對腎臟的健康非常有好處,或讓你越來越有男人味。男人沒事都是可以經常用女貞子泡水喝的,能夠幫助男人分泌體內所需的雄激素,維持體內雄激素的正常水平,還能夠補充氣血,延緩衰老,對腎臟的健康有好處。
  • 哲學入門書單:沒有哲學,人生是盲目的
    哲學是什麼?哲學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指導人們生活的藝術和智慧;是對於人生道路的系統的反思;是美好的、有意義的生活的嚮導;是我們正不斷地行進於其上的生活道路;是愛智慧以及對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學。
  • 尼採最精闢的一句經典語錄,僅23個字,卻一針見血,很刺耳!
    喜歡西方哲學的朋友,大多都聽說過尼採的大名: 「尼採對他自己比任何活過的人,或可能活過的人有更多的自我認識」。
  • 天道:揭秘兩條「尼採」哲學,你才能真正掌握「強勢文化」
    這句話很多人都明白它的出處源自於德國哲學家尼採,實際上不光這樣,對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創作者豆豆了解多一些都明白,尼採思想觀念對豆豆的影響極大。《天道》中最令人難忘的地方那便是丁元英提起的「文化屬性」,及其用「文化屬性」來實際操作贈給芮小丹的禮物。小到1個人,大到一個國家1個民族任意1種命數歸根結底全部都是那類文化屬性的產物。
  • 尼採逝世120周年|他如何影響了戰後的法國哲學?
    尼採(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哲學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論道德的譜系》等。今年8月25日是德國哲學家尼採逝世120周年的忌日。
  • 尼採哲學為什麼迷人?揭示了文明世界的謊言!
    這種情況要到20世紀後期才有改觀,特別是B.E.巴比契(B.E.Babich)的《尼採的科學哲學》(1994年)以及由柯亨(R.S.Cohen)與巴比契合編的《尼採與科學》(二卷本,1999年)的出版,標誌著尼採哲學真正為英美分析哲學傳統所接納了。尼採是否真的反科學,或者至少是非科學的呢?
  • 茶越喝越清醒,酒越喝越迷糊
    茶越喝越清醒,思路越來越開闊。喝酒的時候,三杯酒下肚就感覺飄飄然,天王老子我服誰,就開始吹牛侃大山,都覺得自己比別人行,酒越喝越迷糊,喪失了自我清醒意識。正所謂: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坐在一個人的房間,倒上一杯茶,看著茶葉的翻卷,也常會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後才有濃香,人生也要歷經磨練後才能坦然。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無爭與名和利,順其自然一切入幽美邈遠的已經之去。方為一盞無味而至味的茶:淡雅,吾之所求;淡雅,吾之所願。
  •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這句話如何理解
    一、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這句話的意思是,與強大的敵人戰鬥的時間長了,必定因為過多的關注和了解,讓自己也成為像對方那樣的人;當你審視邪惡的時候,邪惡也如同一面鏡子審視著你的內心。人性是複雜的,沒有單純的善,也沒有單純的惡,很多時候,兩者之間是相互轉換或者共存的。
  • 佛陀與尼採,兩者的哲學歸宿為什麼不同?
    如今,當一個年輕人去了解佛學時,往往會有一個驚奇的感觸,並發出驚呼「這特麼是哲學啊!」。是的,從現代精神來說,它就是哲學,一種由內而外的思想與行為哲學。在佛學的語言裡,處處透露著哲學思維,比如「成住壞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無常」「因果」等都是具有邏輯和辯證的特點。為什麼在我們的印象中,它是一個宗教?
  • 螺螄粉越臭越香?酸筍夠味才有內味
    酸筍越臭螺螄粉越好吃,當然還有湯底也是關鍵。在一碗完整的螺螄粉中,螺螄是用來吊湯頭的提鮮的,肉都融入湯汁中,所以除非單獨加菜不然在螺螄粉裡是找不到螺螄滴~抓一把螺獅,再來少量山奈、八角、肉桂、丁香、辣椒等香料,熬出一鍋鮮、酸、爽、燙的湯汁。
  • 女生陽光氣質個性籤名,優雅大氣,越品越有味!
    三、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四、我們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五、愛,就瘋狂,兩個人撐起所有夢想,不愛,就堅強,一個人扛起所有的傷。七、總要有一段路,需要你獨自走過。願你是陽光,明媚不憂傷。八、這世界已經有很多人和事會讓你失望,而最不應該的,就是對自己感到失望。九、其實哪有過不去的坎,給自己留點痊癒的時間。比起火急火燎的打敗自己,不如灑脫點的說無所謂。
  • 尼採說上帝已死,霍金說哲學已死,楊振寧似乎想說物理學已死
    然而尼採所說的上帝,似乎不僅是宗教之上帝,尼採所說的上帝是完整的上帝,既包括宗教之上帝亦包括形而上之上帝即哲學之上帝;當人類的認知打破宗教之束縛發展出獨立的人格,當科學戳破上帝造物的謊言,當哲學從以往的求真變成尼採的求存,當人類的認知足以建立嚴謹的認識論模型從而不再需要某種虛幻來寄託靈魂,那麼人將不需要上帝,於是尼採說上帝已死,正是因為上帝不得不死。
  • 男人「味」越足越有魅力?其實不然,學會這招,男人也能散發香味
    對男性來說,要成熟有魅力,就要具有男人味。男人味越大,說明男性的雄激素很旺盛,更具有魅力,身體也會更健康。但是,也有很多的男性,男人「味」確實很重,但卻並沒有魅力,反而是讓人唯恐避之不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